当前位置:

红楼之珠玉_分节阅读_37

M的马甲君Ctrl+D 收藏本站

☆、第五十二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三)

?  而在另一边屋里,此番正因了贾珠暂离,这边厢便开始另言一事,只听林海说道:“方才珠哥儿在此,我亦不便开口提起。不日前我曾收到玉儿外祖母的来信,言语中隐约有向我询问黛丫头的婚事之意。听她信中之意,她府上的宝玉年纪恰与了黛丫头相近,思及我与她家亦是门当户对,又道那宝玉有些奇气,品行年貌彼此相当。道是若我首肯,亲事自可就近在京办理,无需我费上半点心思。我对于她府上家世倒也无甚意见,毕竟乃是敏儿娘家,他家严君亦是我内兄,彼此自是熟识的。只因这些年我俱是外任,未尝在京居住,惟熟识之人乃是宝玉兄长珠哥儿,对了她家宝玉的近况倒是知之不多……”林海说到这里略略顿了顿,转向一旁的煦玉又接着说道:“玉儿你素昔常往了荣府暂住,对宝玉定有一番认识,依了你看,她家宝玉较之珠哥儿,可是若何?”

  一旁应麟闻罢此话倒是笑得意味深长,心下暗道如海偏生拿了宝玉与珠儿相较,还能指望玉儿拿甚好话形容了那宝玉。

  果不其然,此番煦玉见林海如此询问自己,当即便斩钉截铁地答道:“不及其万一。”

  林海听罢则好奇顿生,问道:“何出此言?玉儿何以对了宝玉如此严厉苛责?”

  煦玉则道:“宝玉本为珠儿胞弟,按理我本不该如此评价,定需口下留德,莫要苛求。然此事关乎黛丫头之终身大事,我便也惟有实言相告。若是宝玉有珠儿一半的好,我大抵亦不会反对这门亲事,然此子却是全然不肖珠儿,他二人枉为同胞兄弟。珠儿虽常言自己文才不及了他这胞弟,然在我看来珠儿不过是不将心思用于该处罢了,倒是将那满腔的聪明才智都使去了别处。除此之外,我不曾见宝玉有一处胜过了珠儿的。珠儿年幼进学,十四进士及第,奈何那宝玉却偏生不喜读书,怕连黛丫头所涉猎之书均较他更多;惟喜之事便是于內帷厮混,不务正业,与了一干丫鬟不明不白。虽平素颇得姊妹青目,然往好处说乃是他姊妹情好,惯常体贴细腻,然换句话说便是轻浮滥情,不懂自矜自持,也不怕带累了家中姊妹的名声。加之目下祖母疼宠着,即便头上舅舅欲管亦不敢管了,倒纵得宝玉是越发顽劣叛逆、胡作非为,失礼越矩,于他府上之事无丝毫责任担当,无法为其兄分忧,更无法成为弟妹榜样,妄为男子!想当初珠儿年幼之时舅舅舅母何曾纵容过一回?上回领了黛丫头与熙小子去荣府请安,这哥儿便也不管不顾地任性混闹,使性子将他那命根子摔了,成何体统!……”

  林海闻罢煦玉洋洋洒洒说了这许多,不禁笑道:“此话怕是有失偏颇了,珠儿为人品貌我俱是知晓的,满分十分怕亦有九分半的满意。只这宝玉到底乃是珠儿胞弟,纵然有甚高下之分,怕也不至于如此天壤之别。”

  此番未及煦玉开口,便听一旁应麟笑道:“此番若是令这宝玉与他府上其他子弟相较,怕也未见这许多差距,指不定还有许多长处;然却偏生拿了这宝玉与珠儿相较,宝玉自是相形见绌了。”

  林海听了这话便也心中有数,遂说道:“如此看来,承祚兄与了玉儿此番便皆不赞成将黛丫头嫁与了宝玉?”

  煦玉先答:“宝玉此番虽对黛丫头有意,对她亦是万般关怀呵护,然亦万难令我赞同这门亲事。”

  林海又转而询问应麟:“仁兄于此事如何看?”

  应麟闻言笑着打趣:“我道是玉儿正因了宝玉乃是珠儿胞弟,便也不自觉将那标准提高了许多,如此宝玉倒也运背,偏巧不讨了他这兄长的喜欢~”打趣后又补充道,“不过在下亦知玉儿从自身立场评价那宝玉,宝玉不合玉儿标准倒也在情理之中了。然在下从前亦曾见过宝玉一面,观过那宝玉面相,倒觉此子有大彻大悟之相,不似这尘世中人。与玉儿珠儿相较,怕较他二人还要看得通透些。先前亦是省不明白那宝玉因何对了家国之事无甚上心之处,如今方晓他怕是早就了悟万事不可长久,便是他家目下如烈火烹油、繁花似锦,然万事万物不过是盛极必衰,泰极否来,无事可以久长。如此即便努力经营一阵,终是衰败必至,人争不过天命劫数,由此不如醉酒当歌,得过且过。届时宿命来临,迎头承下便是……只珠儿向来是不信天命之人,总是希欲能拼死一搏……在宝玉那等透彻之人看来,珠儿反倒是执迷不悟了……”

  “……”

  应麟又道:“由此在下明了宝玉乃是这等人之后,反倒无法断言他此举到底是对是错。人人皆有自己的命数,玉儿亦莫要苛责了……”

  煦玉对曰:“先生教训的是,学生记下了。”

  应麟道:“只此命数既定,宝玉终会步入空门以达出世之境,遂与了黛丫头怕是无甚相干的,不过有缘无分,各有各的命数罢。既如此,便也莫要妄图行那逆天之举。”

  林海听罢亦是首肯,遂道:“话已如是说,我自是无甚反对之处,只这桩亲事不成,今后黛丫头的亲事怕还需先生费心了。为其甄选一适宜人家,便是家世稍逊,若品行年貌相当便可。此事玉儿你这兄长自当留意了。”

  应麟煦玉听了自是郑重应承下了。

  此事既定,三人又再行商议了一番他事,诸如这府中内眷去留、下人遣散等,待过了半个时辰,林海又将黛玉熙玉唤来吩咐一番,将诸事吩咐毕,放才令众人退下了。

  ?

☆、第五十二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四)

?  之后几日,林海不过时昏时醒。待到九月初三那日,日出之时林海睁眼醒来,只道是不欲用那早膳,尚且精神抖擞。不料待到巳时刚到,便忽地无法开口谈讲,不多时便闭眼去了。此番便是应麟多番以金针刺穴,亦不见醒转。终于,应麟惟转过身来对榻边围着的众人神情沉痛地摇了摇首。彼时周遭众人见状,俱是扶榻痛哭,以泪洗面。煦玉更是当即便稽颡泣血,贾珠见状亦是心下沉痛戚哀,知晓林家众姊妹之中,惟他这一长子与了其父林海最为暗合相契,感情深笃。如今林海撒手人寰,打击最大之人自是煦玉。

  而一旁贾珠见状,忙不迭地下地扶起煦玉,只听煦玉说道:“身为长子,素昔未尝得以在高堂膝下尽孝,多年离侧,难盼得一夕团聚。如今纵然是跋山涉水地赶来,遭逢的却全是噩耗,难换高堂一夕渐安,直至今日徒留其沉入黄泉而束手无策……”

  众人见状,皆围着相劝,贾珠闻言亦是哀恻沉痛,伸臂将煦玉揽住劝道:“玉哥,我知晓你心中难受,无异于肝肠寸断,然此番你亦需保重,这府并了幼弟幼妹尚还指望着你这长兄……”

  煦玉闻罢虽知晓此理,奈何情难自已,虽欲振作,然万分悲痛之下呕血数次,终至于再犯旧疾,累及自身难以支持。贾珠应麟见状,只得令其先行卧床将养。

  至于府中林海停灵设祭等诸事,只得代煦玉一并揽下。外布道场,内设灵堂,迎送宾客等等不一而足。然到底碍于身为外男,虽为亲戚,内宅之事亦不好插手,内宅之事仍需家中女人经手。由此万般无奈之下,贾珠只得前往与煦玉商议总理内宅的人选。

  步回了煦玉房中,正值巧兰初兰二人伺候煦玉喝药。贾珠见状便挥退了伺候的二人,亲手端过药碗喂榻上煦玉饮了。又趁着此番屋内无人,贾珠便也将心中之事开口道出。

  此番先行劝慰煦玉尚且宽心,节哀顺变:“此番首要之事便是好生将身子将养好了,方可外出主持府中诸事。若是放任这般病着,届时扶灵回乡尚需你这长兄领着弟妹前往,怕也是无力支持……”随后又打趣道,“此番还要弟妹来忧心你,这兄长亦是当得失败~”

  煦玉不接这话故意曲解道:“难道珠儿不该忧心我这兄长~”

  贾珠笑曰:“是,我忧心你。我忧心你还忧心得少吗?若你只是我兄长,我大抵亦不会这般忧心你了……”

  煦玉问道:“此言何意?”

  贾珠对曰:“我是说你本是我兄长,我便爱你五分,此外更兼了你是我心上人,我便又多爱你八分,如此一来通共都有十三分了,早大大超过我爱其他了。这爱得多了,难免患得患失的,我这心可不都忧心了你去?”

  煦玉听这话说得无不是情真意切,便也莫不动容,遂道句:“共命不分,同心不舛,将恩情永眷!此番遭逢此劫,高堂俱离,幸而尚有珠儿伴于身侧,终好过独立支持……”

  贾珠闻言正中下怀,遂忙说道:“此番便是为商议此事,玉哥好歹且听我一言。目下你身子染恙,这内宅之事便也承望不上你。既如此我只道是不若令黛丫头暂理那内宅之事,黛丫头素来聪颖,亦并非不晓人情世故,此番倒也正可锻炼一番……”

  煦玉听罢这话却是径直蹙眉对曰:“那内宅之中不正有那夏姨娘代为料理,又何需黛丫头插手?何况黛丫头尚且年幼,并未料理过宅中诸事,此番贸然上手,却是太过仓促。”

  贾珠则道:“我若是这府里的少奶奶,我也无需劳驾她了,大可亲自上阵,包管将诸事都料理妥当了。奈何我到底是外男,管不了那内宅。而你这兄长又因心下过于哀恻戚伤而病倒躺下了,如此又如何是好?反倒是黛丫头虽亦是心下哀伤,尚且还能支持,不若就此代劳一番。至于那夏姨娘,老爷之前虽亦曾令其代理,然到底你兄妹三人方才是这府里的正主,又如何是她能够代理的?便是料理完扬州之事领着弟妹回了京城,那城里偌大个林府,玉哥素昔不理内务,外事之类我尚且可以助你几分,然那内宅诸事除却黛丫头,你嫡亲妹妹,谁又能帮你料理?”

  听罢这话,煦玉不答,却径自寻思。

  贾珠又道:“我知晓玉哥疼惜弟妹,一双弟妹尚且年幼,便也万般庇护着。熙哥儿倒也罢了,可知黛丫头终有一日会离了这府嫁入别家。你这做哥哥的护得了她一时,却也护不了她一世。今后到了婆家,这内宅诸事她多多少少还需懂得一些,经手些许,如此方不会受人摆布、落人口实……”

  “……”

  “我亦知黛丫头素昔性子便如玉哥一般清高绝俗,鲜少留心在那俗务之上。此番我亦并非是欲她从此改了性子,大抵生来不食人间烟火,便是落入了凡尘亦不会变成了那凡夫俗子。只不过欲她将那聪明才智借用几许往了他处使使罢了……”

  煦玉闻罢这一席话,寻思片晌亦承认此言在理。只道是黛丫头到底是林府长女,今后嫁为人妇,免不了涉足府中内务,早年之时便也能学一些算一些罢。如此念着煦玉倒也同意贾珠建议。待珠玉二人将此事议定,便已花去将近一个时辰。随后便煦玉便命丫鬟将黛玉唤来吩咐此事,而一旁贾珠见状正待起身回避出去,却为煦玉止住,只得照旧坐下守在一旁。

  另一边,黛玉虽因严君仙去一事心下哀戚,终日亦是不知淌了多少眼泪。然较之于煦玉,到底尚能支持,未曾就此卧病在床。此番听闻煦玉召唤,忙地在紫鹃的搀扶下赶至煦玉房中。只刚步入房里,未料贾珠亦在此处,只得先行向了玉珠二人行礼。礼毕起身,见罢半坐于榻上的长兄,免不了又念起严君仙逝一事,顿时悲从中来,随即兄妹二人便于一旁不住地相对抹泪饮泣。

  一旁贾珠见状,只得开口劝道:“此番还请妹妹千万节哀保重,府中遭逢大变,诸事尚需应对料理,不巧的你哥哥偏又病倒了。正愁诸事无人主首,若你姐弟二人再添事端,只怕诸事烦乱再也忙不过来……”一面说着一面从旁递来丝帕与煦玉拭泪。

  黛玉闻罢这话亦是明了,遂忙地勉力止住对曰:“珠大哥哥之言甚是,妹妹亦是明了……”

  此番待平静下来,煦玉方才开口说道:“此番令你前来正是为商议料理内宅之事,为兄目下身子有恙,暂且无法亲身料理诸事。然这内宅之中正缺掌家之人,却尚需安置灵堂、招待内眷、安排人手之类,莫不是紧要之事,妹妹莫不如先行撂下己我悲恸,振作起来,前往协助料理一番这内宅诸事,亦可权作一番历练……”

  黛玉听罢则绞紧了手中丝帕,迟疑着对曰:“可此番内宅之中尚有夏姨娘代理着内宅诸事,妹妹年纪尚小,更有大哥哥在上,万事自有大哥哥定夺,又如何能够越过了大哥哥行权?”

  贾珠亦从旁说道:“话虽如此说,然妹妹亦知你哥哥现下是自顾不暇,有心无力,便是他安然无恙,便也未尝能仅靠一人之力总理这府中上下诸事。何况素昔他又是那高旷自适、不理俗事之人,何尝将心分去内宅之中?如此若无人相助,他便也举步维艰。此外虽说老爷曾令了那夏姨娘代为料理,然如今府中高堂俱离,到底你们兄妹方是这府里的正主,正可哥哥主外,妹妹主内。由此妹妹对了这宅内之事自是责无旁贷,权当是助你哥哥一臂之力……”

  黛玉闻言心下略有所动,然仍是说道:“珠大哥哥之言虽是在理,然妹妹年小,又从未有过理事经验,若是有一二错处,还不为他人瞧了笑话……”

  煦玉则道:“此事倒是大可不必忧惧,若有不甚明了之处,便也莫要自专,遣人前来询问为兄抑或是请教先生与你珠大哥哥便是。”

  贾珠对曰:“若是妹妹顾忌此事,依了我看倒是大可不必。妹妹天生聪颖,素昔只未曾施展,断非那等蒙昧不了悟之人。但凡见别人做过几次,便也学会了。”说着又转向煦玉提议道,“不若这般,我将我身边的冷荷并了林继媳妇派与妹妹从旁协助,妹妹若有甚不解之处,对内可与夏姨娘商议,对外亦可遣了仆妇来问你抑或去先生处商议,如此便也不俱会有行差踏错之处……”

  煦玉闻言点头首肯。

  一旁黛玉听话已如此说,只得点头应承下来。随后煦玉便将府中的对牌交与黛玉,令其代为分派府中各处人手。贾珠又建议黛玉大可将众人分为几班,固定专管一事,如此效率既高又便于管理,黛玉闻言亦是留心记下了。之后煦玉又吩咐了几句,将此事议毕,黛玉便行礼退下了。

  却说黛玉得了对牌之后,遇事亦是不敢自专,大抵先与夏姨娘等周遭仆妇商议,又另遣了家人前往外间询问煦玉贾珠应麟等。此番因了黛玉生性聪颖,又兼知书识字,没学多久便也渐渐摸索出了门道,后来更将内宅诸事料理安排得井井有条。便是待煦玉好转起身亲自掌管府中诸事之后,内宅之中亦无需煦玉再行操心。此番则不消赘述。

  ?

☆、第五十二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五)

?  另一边且说京城中荣宁二府,宁府之中正停灵祭祀以待出殡之日。而待林海一去,贾珠即刻便遣了泼墨回京城报丧并顺道携来过冬衣物。而待秦氏发引日近,贾敬更是遣了贾珍亲自出城前往家庙铁槛寺探视寄灵所在,又嘱咐住持预备新鲜陈设、多请名僧。当日天晚,贾珍不得进城,遂只得在铁槛寺胡乱歇息一晚,次日方才回府复命。而内宅之中凤姐儿料理诸事,偏巧期间荣府亦是诸事繁忙,又正逢贾珠离京,少不得便由贾琏凤姐夫妻二人代理了荣府诸事。凤姐儿更是忙得坐卧茶饭均不得闲,然心下只道是终有机会大展身手,遂尽管忙碌,亦并不偷安推托,唯恐落人口实,倒也筹划得十分整肃。于是阖族上下无不赞扬,便是贾琏从旁见了亦是面上有光,心下欢喜。

  之后不久便到出殡之日,前来送殡的官客四王诸公皆到,四王更是设下路祭。其中北静王府自是因了与荣宁二府关系最为密切,更兼了这北静王水溶素昔便与贾珠要好,遂此番更是亲身前来上祭。宁府家人见了王爷执仗,忙不迭地便报与贾敬。贾敬急忙前往驻扎,同了贾赦贾政迎上前去,以国礼相见。

  双方礼毕,水溶便开口问道:“不知鸿仪可在?想来小王亦是有一阵未曾见过他了。”

  一旁贾政闻言忙地躬身回答:“不才犬子因了前日护送林氏姐弟南下扬州,至今未归,目下不在府中,因而未能前来见礼,还请王爷见谅。”

  水溶听罢方才恍悟:“哦是了,不日前小王亦曾闻说了林公凶讯,心下分外哀戚。想必此番珣玉兄妹正于扬州料理诸事罢。”言毕顿了顿,似是又念及一事,遂又转而说道,“如此哪一位是鸿仪兄弟,那位衔宝而诞者?小王曾于鸿仪处闻说他兄弟之名,几次欲得见一番,奈何均为杂冗所阻。想来今日是在的,何不请来一会?”

  贾政闻罢,心下暗喜,只道是若自家两名子嗣均能与王爷相交,莫不是件幸事,今后朝堂之上亦能有所照应。一面忙地回去,急命宝玉脱去孝服,领来前来相见。

  而宝玉当是早已耳闻水溶大名,如雷贯耳,加之又知其与了自家长兄交好,遂每思相会,只因为父的拘束甚严,不若长兄那般自由,遂至今无缘得见。此番宝玉见罢轿中的水溶,只道是真乃好个风流潇洒的人物,便忙抢上来参见。水溶亦从轿中伸出手来将宝玉挽住,好生打量了一番,只道是面上观来宝玉倒与其兄不太相像,然亦是生得秀丽成彩,遂赞道:“果真如宝似玉,名不虚传。”随后又问:“衔的那宝贝在何处?”

  宝玉闻罢忙从衣内取出递了过去,水溶接过细细看了,又念了上头的字,因问:“果灵验乎?”

  贾政忙从旁说道:“虽如此说,只是未曾试过。”

  水溶一面理好彩绦,亲自为宝玉戴上,一面口中称奇道异:“想来是个人俱有个人贴身佩戴之物,诸如你长兄贾鸿仪所戴玉髓,晶莹剔透;你表兄林珣玉所携祖传玉佩,碧翠璀璨,又如柳文清所带之玉撰扇,侯子卿所配水晶玛瑙眼镜之类不一而足。今日小王得见你之宝玉,亦是大开眼界了一番……”

  一旁宝玉听罢自是自谦了几句。

  水溶又问宝玉几岁,读何书,宝玉一一回答了。

  水溶见宝玉语言清晰,谈吐有致,遂很是在贾政跟前称赞了宝玉一番,贾政闻言,少不得在水溶跟前赔笑自谦,然心下却是分外得意。

  随后水溶却是话锋一转,别有深意地说道:“只是一件,令郎如是资质,又是幼子,想必府中老夫人夫人辈自然钟爱极矣,但吾辈后生甚不宜钟溺,钟溺则未免荒失学业,小王幼时曾蹈此辙,想令郎亦未必不如是也。然小王素知鸿仪亦是勤勉谨严之人,令郎自可以之为榜样。若令郎自觉在家难以用功,不妨常来寒邸,寒邸名士高人颇聚,便是鸿仪亦常来此谈聚,令郎可常随之前来谈会谈会,则学问可以日进矣。”

  贾政听罢忙躬身答应。

  之后水溶又将腕上一串念珠卸了下来,递与宝玉道:“今日初会,仓促间竟无敬贺之物。此即前日圣上亲赐鹡鸰香念珠一串,权作贺敬之礼。”

  宝玉连忙接了,回身奉与贾政。贾政与宝玉一齐谢过。随后贾敬贾赦一道上来,请水溶回舆。水溶又劝慰了贾家众人几句,又令众人代为转告贾珠,令其回京之后前去王府聚会。念叨几句,方才回舆去了,不在话下。

  却说宁府出殡,场面甚是阔大,一路热闹非常。贾敬一辈的则各自上了车轿,贾珍一辈的则各自上马,出殡队伍出城直奔铁槛寺大路行来。此番在寺中做足三日的安灵道场方去。期间如何款待亲友、安设佛事自是不消赘述。只待晌午时分,邢王二夫人欲回城,王夫人本欲领了宝玉回去,然宝玉难得出城一次,哪里肯依。王夫人无法,只得将宝玉交与了留在此处的凤姐儿夫妇代管,自己便回去了。而秦钟则因了老父年迈,不便歇于此处,只得自己留在这里等待安灵。

  另一边却说当初贾琏为贾珠临走之时交给了一个锦囊,令其在府中遭逢大事之时打开。贾琏虽将锦囊随身携带,然却将逢事打开之言忘却了。遂这几日心头便恍惚觉得有甚事未完成那般,放心不下。直到出殡这日傍晚,留守铁槛寺的家人俱已安顿下来,无所事事之时方才忆起了当初贾珠之言,吩咐自己逢府中大事之时将那锦囊拆开。思及如今秦氏忽丧,贾府阖族大办丧事,不正是大事。遂忙不迭地将锦囊取出,亟亟地拆开一看,只见锦囊之中藏着一块素绢,其上不过寥寥数字曰“以防小人撺掇使坏,定不可令家人宿在别处”。

  却说贾琏见罢这素绢之字,尚且不明此乃何意,便忽闻一旁凤姐儿在道歇在这铁槛寺里不方便,欲寻了另旁的水月庵居住。贾琏听罢顿时了悟,只道是大哥此言怕正是为杜绝此事。遂忙地止住一旁的凤姐儿问道:“此番弟兄家的均歇在这铁槛寺,我亦宿在此处,家人之间宿在一处正可相互照应。你做何要宿在别处?”

  凤姐儿听罢这话暗地里寻思,只道是自己此番只是嫌了家庙人多口杂,恐这一日歇得不甚清静舒适,方才命人寻了那水月庵的住持净虚道是欲歇在她那处。然如今二爷欲歇在该处,又和了府里珍哥儿蓉儿一道,若是没个管束,谁知一行人会不会生出他事,在外寻些野娼妇胡搞瞎混的。自己若是亦歇在这铁槛寺,正好可看管些个。遂忙地对曰:“我方才说笑呢,自是跟了二爷一道歇在这铁槛寺,既可在此陪着女眷,又顺便领着宝玉秦相公,太太之前也吩咐了,若是有个闪失,在老太太太太跟前便难以交待了。”

  贾琏闻罢这话方才像话,遂夫妻俩便歇在一处,亦不在话下。

  而那净虚闻说凤姐儿命人吩咐自己收拾了屋子,此番却又改了主意不宿在此处,亦是莫可奈何。之前那净虚亦是心怀鬼胎,知晓凤姐儿专好行权揽事的,便欲趁着凤姐儿单独宿在水月庵之际将那张金哥之事拜托与她,自己也好从中捞得余利。不料此番却连凤姐儿亦未曾见到,而自己作为这水月庵的老尼住持,自是不可前往了铁槛寺那道观,遂这张金哥之事只得罢了,只道是待今后再寻个机会与凤姐儿商议。由此正因了贾琏的干预,倒也无意间将凤姐儿将揽下之事给悄然化解了。虽然此举皆是出自贾珠的授意,而贾琏亦是不知其故,然总归阻止了凤姐儿造就一桩冤案,阴司簿上亦能少记一笔。贾珠在日后问起当日情形,听罢是这等结果,心下倒也很是满意。

  ?

☆、第五十二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六)

?  另一边,却说那秦钟跟随宝玉凤姐儿一道宿在这铁槛寺,思及这水月庵便在近旁,而自家小情人智能正在那水月庵内,遂便也心猿意马、朝思暮想。之前闻说琏二奶奶欲宿在那水月庵内,便欲撺掇宝玉跟了去,自己便也正可近便得利。只不料琏二奶奶却忽地改了主意,就势歇在这铁槛寺,遂他与宝玉便也只得跟着宿在此处,心下好生失望。宝玉从旁见了便也明了,因之前见过他与智能亲近的,便也猜到他的心思,由此出言打趣。而秦钟闻罢先是佯装若无其事之状,只道是对那智能毫不在意。宝玉见他不认,便也不出言戳破。

  这秦钟头一日尚且还能佯装无事,然待到第二日便也再难忍耐。只得忍住羞赧在宝玉跟前坦白了,挑唆了宝玉央告凤姐儿再留一日,正好可于这日前去那水月庵寻了智能以叙离情。凤姐儿见宝玉来求,心下只道是若是多留一日,既可借此在宁府贾敬等人跟前送了满情,又能顺了宝玉的心,贾母知晓了便也欢喜。遂便在宝玉跟前道苦曰自己此间事了,若是再留一日,少不得辛苦这一日。宝玉便也千姐姐万姐姐地央求,凤姐儿便也准了。

  此间事定,秦钟便与宝玉商议偷往了近旁的水月庵一探。待他二人商定,告知与凤姐儿一声,便也去了。那水月庵的尼姑知晓这宝秦二人正是那贾府的少爷,便也任他二人进了庵。秦钟又忙不迭地打探那智能可在庵中,得到肯定之后便亟亟地往了庵内去寻。此番只见那智能正独自在侧间摆那茶盏,秦钟见状更是心痒难耐,遂便以目示意宝玉代他二人把风,宝玉见状点头以示知晓,往门外去了。而他则在屋内一把将那智能搂了,忙不迭地便欲之亲热。

  不料正值这时,那主持净虚闻知宝玉到了这水月庵中,便也忙不迭地前来奉承。远远地便瞧见了宝玉立于那侧间外探头探脑,便也上前来招呼。宝玉见净虚前来亦是吓得不轻,生恐净虚发觉了屋内秦钟之事,先假咳一声示意,随后便也只得与了那老尼周旋,少不得与那老尼攀谈应付着将其引向了别处。这边待宝玉引着净虚去了,那屋内行事的二人方才回转神来,皆惊出一身冷汗。此番惊魂未定,正待再赴巫山,未想又有了脚步声朝了这处行来。这回宝玉已不在此处,再无人能替房中秦钟智能二人遮掩,遂只将那云雨偷欢的二人骇得七魄便去了六魄半。他二人手忙脚乱地拾了衣服来穿上,又哪里赶得及,便听见那侧间的门被推开,他二人吓得赶忙往了角落里躲,一面又抬头看来人,正是智能的师姐智善。

  却说这智善素来严厉、最是呆板,又是师姐之资。见智能摆那茶果久去不来,此番便也亲身进屋来寻。不料推门而入,正目见那角落里衣衫凌乱的二人。这智善年长,一见之下便已明了他二人在行何事。而那智能见是师姐,将那身子缩得更紧,直往了秦钟身后闪躲,亦不敢开口招呼。

  智善见此番与智能偷情的正是秦钟,虽是贾府亲戚,然不过是贾府旁亲,还是这死了的秦氏的兄弟,便也无甚顾忌,将他二人很是排揎了一通,说的他二人灰头土脸,无地自容。指着秦钟道曰平素见了俱是一派斯文、文质彬彬的,未想亦不过是一衣冠禽兽,空生一副好皮囊,内里实则色鬼淫|魔,便是佛门中人亦不放过,白白玷污了这清净殿堂。这秦钟被她说得百口莫辩,直到之后宝玉亟亟地赶来解救,这智善方才住口不说了。宝玉只拜托智善莫将此事告知与他人,随后便领着秦钟一溜烟地去了,期间连头也不敢回一下。

  此事过后,他二人失魂落魄地回了铁槛寺,神色分外狼狈。凤姐儿见他二人出去未过多久便归,便问做甚去了,他二人自是羞于回答,只得拿话来支吾。而待秦钟归家之后,因本素弱质,在郊外偷期缱绻之际受了风寒,更因期间挨了数落与受了惊吓,随即便也病倒在床,学堂亦无法前往,只得留在家中静养。而那智能却是重情之人,情|事被发现之后虽受了惩罚,然在闻知秦钟病倒之后却仍是私逃进城,寻到了秦钟家中探视。不料期间却被秦钟老父秦业发觉,惹其大怒,将智能撵出,又将秦钟杖责一顿。更累及自己气得大病一场,不过几日便也归了天。

  留下这秦钟见老父被气死,自己兼又受了杖笞,顿时悔不当初,于是便也越发添了病症,累及身子愈发虚弱。宝玉从旁见了却惟知惆怅,却不知从旁相劝协助。直至后来长兄贾珠归来,贾珠于百忙之际抽空询问了一番秦钟近况。知晓秦钟病重而宝玉作为挚友却未尝施与援手,便将宝玉很是数落了一番。随后又命人送些人参白术之类过去令那秦钟好生调养,奈何秦钟接过后虽感激不尽,亦是依言服用。奈何病症来势汹汹,加之又延误了时辰,遂再好的药亦是不中用了。此番苟延残喘了一段时日,便也撒手人寰。宝玉知晓自是万般的凄恻哀痛,奈何亦是于事无补。贾母贾珠各帮衬了几十两银子置办了奠仪,秦钟停灵七日之后便入了土,至于这之后宝玉又是如何的思慕感悼,此番则按下不表。

  这边贾府之事记叙完毕,便又再行转回扬州巡盐御史府。却说煦玉好转之后,不及大愈便也硬撑着起身,亲自总领全府,料理林海丧事。期间安排人手、迎送官客、置办道场安灵打醮、购置奠仪执事等等不一一赘述,只待停灵四十九日之后,便由煦玉领着弟妹并了府中林海所遗妾室一道扶灵回乡,前往苏州归葬祖坟。回乡期间,自是令了应麟留守扬州府中。而依礼贾珠倒也无需前往,然因了贾珠素昔忧心煦玉,唯恐自己未在身旁之日煦玉出甚意外,遂便也一道随同前往苏州。期间自是途中花去四日,下葬诸事又去三日,返回花去四日。遂是十数日之后方才返回扬州。

  此番回了扬州府上,煦玉自是需得料理林海并府内后事。之前便已将林海故去之事上报与了吏部,将那官印府邸之类后事交接了。随后则料理府中财产,先将府中大部分下人遣散转让,难以移动的家具器物则就地变卖,只将林海素昔所藏金石书画之类悉数携往京城。又将林家在扬州的产业悉数统计一番,煦玉之意是将扬州产业包括土地、铺面、银号之类通共变卖,换成银两带回京城。而贾珠则提议将其中的丝绸锦缎的铺面留下。只因苏州乃是著名的丝绸之都,此地的宋锦、缂丝、漳缎、织金、闪缎等锦缎织品享誉全国。留着林府的丝绸铺面,正可作为京城丝绸铺面的货源地,较了将之变卖重回京城开设铺面更为节约成本。遂此番不若将铺面留下,再令了忠诚可靠的家人管理经营,既可就地销售亦可远销京城,如此倒也更为赚钱。煦玉闻言倒也赞同,遂依言将之留下,随后又挑选可靠的家人留在扬州代为管理,虑及京城林府之中林缙尚且担任着总管,而林继作为扬州林府的总管,又是林缙胞弟,自是忠诚可靠。加之林继的儿子已在扬州置办了属于自己的产业,不愿就此离开扬州,遂煦玉便令他一家留在扬州代为管理林家在扬州的产业。

  待处理了府中财产,煦玉进而安排府中林海留下的妾室的去向。因了这数名妾室虽入府多年,然并未留下一子半女,遂此番煦玉当是无需一并携了回到京城。煦玉只道是尊重各人意愿,若是愿意出府归家抑或改嫁另从之人,他绝不拦着,全凭自愿,亦允其携了自己房中财物离府。若是愿跟随自己前往京城之人,亦能保证其终身不愁吃穿。话说众姨娘自从见过煦玉之后,尤其是其中年轻貌美的,不乏被其品貌风度所倾倒,欲效仿了胡氏那般幻想被煦玉收入房中之人,欲借此令了自己后半生有个倚靠。贾珠虑及于此,趁着此时该处惟有煦玉以及众姨娘之外再无他人之际佯装不经意地闯入,随后直言道曰“少爷至今房中无人,未曾娶亲,你们当知乃是何故”。众人闻言随即明了,只道是这大少爷怕是不近女色之人。遂便将那想入非非之心通通熄了,皆自愿出府自谋生路。

  至此,扬州林府便已料理停当,随后煦玉便携了贾珠应麟黛玉姐弟并了一干随行前来的下人一道乘舟回京,同时又遣了一干家人将财物器具之类运送回京。与此同时,贾府亦是来信催促贾珠回府,只因元春晋封贤德妃的消息传来,遂荣府之中诸事忙碌,更无法缺了贾珠这一荣府长男。而正因如此,煦玉只得加紧料理完扬州诸事,以便能与贾珠一道尽快回京。

  ?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