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楼之珠玉_分节阅读_61

M的马甲君Ctrl+D 收藏本站

  贾珠则道:“殿下请恕下官直言,虽说王师目下已进驻扬州,直逼镇江,然那马文梦定不会放任王师合围江宁。以现下情势看来,马氏有逐步扩大江宁外围据点,以分散王师兵力并逐个击破之意。恐怕他若能守住其中一个据点,亦不会徒劳地困守江宁城中。而我师若是放弃城外据点,单单攻取一点,那马氏定会从他处逃窜,再逃往之前由贼兵所据之安徽滁、和二州,彼时王师即便能轻易收复江宁,然欲想一举擒获歼灭马氏,则更为耗时费力……”

  此番未待贾珠言毕,五皇子便插言道:“本王明了你之意,此番正是虑及你方才之言,本王方下令先行攻取外围四方据点,正是为截断马氏江宁外围退路,令其里外无法相顾,惟有退守江宁城。兼了此番那朱学笃亦在马贼帐中,此人定非坐以待毙之人,本王料想那朱学笃少不得令那马贼使以‘调虎离山’、‘围魏救赵’之计,借以攻打他处,迫使王师前往救援,从而打破王师对江宁的合围,令王师疲于奔命。”

  周遭众将闻言皆赞:“王爷英明,所虑在理。”

  正商议如何应对,便忽闻帐外哨马来报曰:“王爷,凤阳巡抚发来求救之信,曰马贼之部正从滁州向凤阳逼近。”

  五皇子听罢笑道:“果真不出本王所料。此番马贼驻守滁州,从滁州向凤阳进军乃是最为便捷之法。如此一来,王师亦定不会坐视凤阳城遭围而不救。然他不晓之事便是此番我等已然知悉他之计,不过是欲调离王师南下的兵力。然救援凤阳又何必费心调遣南下部队北上回援,令将士疲于奔命?如此本王不若反其道而行之。”随后便命那哨马快骑回报凤阳巡抚,令其惟坚守不出,无需与围城贼兵周旋,王师自有解救之法。那哨马领命自去不提。

  这边五皇子则对西征滁州的王师曾三人说道:“此番你三人即刻领兵出发,由严辰率领三千骑兵作为先锋连夜奔赴滁州,对滁州城发动进攻。先行以佯攻令滁州贼兵告急,逼迫北上凤阳的贼兵折返,从而以解凤阳之危。”

  此番计策既定,所定三路大军齐发。众将领命自去。

  随后五皇子便写信请景治帝令工匠赶制红夷大炮并调派火器营携带火药南下。写毕,即刻命八百里加急快骑送抵京师。

  ?

☆、第六十八回 勇夺金陵绝处逢生(三)

?作者有话要说:  镇江之战:

副将:龚易图

参将:陈倬

协领:蔡琳

——领兵:两万 水陆结合

镇江守将:叶毓桐

围城三路:

东门/丹徒镇:王师大营——龚易图

西门:蔡琳——五千

南门:陈倬——五千

北门:临江——水师大船

  此番三路大军之中,南下攻取镇江的王师乘坐水师大船,沿运河南下,不过一日便已行至长江北岸。此番时序入冬,长江正值枯水之期,正宜渡江。王师于北岸扎营,马氏镇江水师则于南岸对阵。

  却说之前王师洪泽、高邮两战大捷,重创马氏水师,令其元气大伤、精锐皆丧,此番布于镇江北面之师,不过是些败兵残卒。见对岸王师皆是大船,便已心生怯意。龚易图命众战舰一字排开,顿时大江之上王旗招展,气势极盛。随后龚易图下令众舰南渡,曰首登南岸者重赏。众将士闻言无不雀跃,先于大船船舷之上广竖盾牌,以挡贼兵之箭,待靠近贼船之后,便从盾牌之间往了贼船之上放箭。顿时船上万箭齐发,如雨落下,射得小船之上的贼兵溃不成军、纷纷落水。此外,王师众船亦利用庞大的船身两两配合,将贼兵小船挤匝进二船之间,令其动弹不得。随后众将士便纷纷从大船之上跃进小船中,将贼兵打杀踢落进水。不过半日工夫,便已缴获贼兵小船上百只,斩杀贼兵数百人。登岸后,龚易图则命众将将大营驻扎于镇江东面的丹徒镇,待次日天亮,方下令攻城。

  却说冬日昼短夜长,遂当日凌晨,龚易图便令两万官兵兵分三路,一路由参将陈倬领兵五千进攻镇江南门,一路由协领蔡琳领兵五千进攻镇江西门,另一路则由自己亲自率领,进攻丹徒镇这侧的东门,随后又分别密授陈、蔡二将计策,部署一番。二将得令自去。当日夜里,官兵通通衔枚勒辔,悄无声息地潜出丹徒大营,分两路各自向西门并了南门行军。待到了各自进攻的城郊处,便埋伏于此静待时机。

  次日正值寅时,城中贼兵并了百姓尚且浑浑噩噩,未曾从睡梦之中清醒之时,便忽地闻见城门外喊杀声震天。那守城贼兵忙不地报与镇江守将叶毓桐知晓,那叶毓桐虽因王师兵临城下之故而彻夜未眠,警惕防范,却仍未料到王师会择此天未大亮之际攻城,且不仅是王师大营所在的东城门告急,其余西门并了南门俱有官兵攻城。那叶毓桐亟亟登楼往城外眺望,只见除却临江一面密密布满官兵水师大船之外,其余三门皆是官兵攻城人马,旌旗招展,人头攒动,三面城墙之上俱是官兵搭建的云梯。见罢此景,城上众贼兵早已闻风丧胆,加之即便城上贼兵杀退一批攀援上城的官兵,却又见一批官兵接上,源源不断,宛如潮水一般。那叶毓桐一面命城墙上守卫的贼兵谨防官兵翻越城墙,一面亲自率领几千人马从城门口杀出,于城下搦战,试图打破官兵对于镇江三门的包围,奈何几次三番地冲杀,杀退一批又来一批,源源不断围将上前。叶毓桐见冲杀不出,己方反倒损失了好几员大将,丧命士兵更是不计其数,那叶毓桐只得下令退回城中。

  第二日再战,虽仍是出城搦战,奈何气势却不及前两日,加之前日水师并了昨日陆军已经两番落败,贼兵气势自是一落千丈。而困守镇江,粮草兵员不及补充,又难以冲杀出城,致使守城贼兵更是人心惶惶,离心遍起。

  如此这般困守了三日,那叶毓桐无时无刻不寻思着如何领兵冲杀出城。随后在第三日闻见城上守军来报曰似是西门的官兵守卫松懈,且人数较少,从城墙上望过去,只见该处的官兵皆是偃甲弃枪而卧。叶毓桐身侧一副将见状则提议曰不若趁机领兵从西门冲杀出去,正可往西投奔上游的江宁而去。

  那叶毓桐闻言大笑曰:“若是如此行事便正中官兵奸计也。稌麟向来用兵谨慎、军纪肃然,他手下大将亦断非那等大意荒疏之人,此番竟故意令我等瞧出其防守的懈怠之处,分明便是诱使我等趁机冲杀,以便于途中设伏,将我等首尾截断,一网打尽。此番本将已是看透了此阴谋,偏生不上他这当!本将看此番不若另择一地突围。”说着便伏身审视案上地图,指着镇江城的几处城门说道,“此番官兵知晓我等若是突围,定会向西投奔江宁而去,便于西门处设诱以待我等,遂此番西门这处是不可去的。再看东门,东面的丹徒镇乃是官兵大营所在,若是从东面突围,无异于与官兵主力正面相抗,以卵击石亦是不智之举。而北面临近大江,乃官兵水师大船停泊之处,若从此门突围,必须水军大船方可渡江,然前日水战我军之船已是毁坏殆尽,再无力承载将士与官兵大船相抗,遂北面突围亦是不可。如今之计,便惟剩南门可以一试。进攻南门的官兵兵力与西门相差不大,并非官兵主力;加之若是从南门突围,我军可顺道南下前往丹阳,再向西取道句容,不日后便可到达江宁附近的淳化镇。”

  众将闻见叶毓桐之言,皆赞英明,遂此番计策既定,吩咐下去,众人只待夜深雾浓之际,偷偷开了镇江南城门,叶毓桐亲自率领一队轻骑潜出城来。此番虽于奔逃途中惊动了南门外少许官兵,然皆被叶毓桐等人斩杀,不及通报叶毓桐已潜逃出城的消息便已没了性命。遂此番那叶毓桐等人突围出城之行倒还顺利,未曾惊动南门外大军,自诩此番若是昼夜狂奔,即便待次日天明之时为官兵知晓守城之将已出城之事,他们亦已奔至丹阳。

  正如此打着如意算盘,不料叶毓桐一行人尚且向南奔驰了十余里,在进入一片密林之际,忽闻周遭传来一阵草叶沙沙之声,在暗夜寂静的氛围中显得分外诡异。那叶毓桐勒马急停,心中不祥之感顿生,正待命人前往周遭附近探查一番,四周登时便响起一片喊杀声。叶毓桐定睛一看,只见左右四周皆是人影,而前方大道正中,立着一员大将,正是进攻西门的官兵协领蔡琳。

  叶毓桐见状惊道:“蔡琳,你怎在此?!你之前尚且进攻西门,此番怎现于南门之外?”

  蔡琳大笑对曰:“龚将军早知尔等不日将图弃城突围,遂早已下令我等于南门外埋伏,专候你前来。”

  叶毓桐又道:“若我等此番往了西门而去,尔等可亦在西方去路之上设伏?”

  蔡琳则答:“非也,知晓你为人多疑而诈,之前我便命将士偃甲掷兵,乃是故布疑阵,令你生疑忌惮,不敢从西门突围,从而逼迫尔等向南逃遁。”

  那叶毓桐闻罢此言,悔恨顿生,不料自己所思所想皆中官兵圈套。此番周遭厮杀正盛,只见自己正前方官兵是越聚越多,若是硬往前闯,恐怕是死路一条,不若就此退回城中,尚可据城而守。正如此寻思,却又闻见身后喊杀声大盛,原是陈倬另率一路兵马从镇江城方向杀将前来,正为斩断那叶毓桐的后路。此番叶毓桐等人是前有蔡琳围堵,后有陈倬追剿,可谓是前后皆敌,两面夹击。便是生了三头六臂,只怕也难以应对。此番叶毓桐等人虽左突右闯,奋力拼杀,奈何官兵势众,所携数千人折损过半,叶毓桐亦是身负重伤,被陈倬砍于马下,其余贼兵则或死或伤,无一突围逃跑。

  另一边镇江城中,城中所余的守城之贼,小部分知晓头上将领已潜逃出城,头上无主,便也战意尽失,坐以待毙;剩余部分不知此事者尚且坚守。次日黎明前夕,天光尚且朦胧之际,龚易图自是亲自率领大军从东城门外发起强攻。一时之间只见城墙之上云梯遍布,人头攒动。官兵一面攻城一面摇旗呐喊曰镇江贼首叶毓桐已弃城逃遁,被王师斩杀。守城贼兵听罢此信如何还有战意,顷刻间便已溃不成军。王师遂趁机攻入城中,剿灭城中剩余贼兵并安抚城中百姓。

  随后龚易图与前往伏击叶毓桐等人的陈倬、蔡琳汇合,此番除却叶毓桐为陈倬斩杀,其余副将尽皆投降,只道是愿追随王师剿灭马文梦,收复江宁。龚易图随即遣人将收复镇江之事上报五皇子,五皇子闻讯大喜,留下部分官兵协助孙树驻守扬州城,自己则亲率大军开拔前往镇江。

  ?

☆、第六十八回 勇夺金陵绝处逢生(四)

?作者有话要说:  六合之战:

参将:张丙炎

参将:陈大诰(先锋)

协领:赵一林

领兵:一万五

陆军/骑兵

六合守将:宝瑛

滁州之战:

参将:王师曾

参将:余九谷

游击:严辰(先锋)——三千骑兵

协领:周瑞清

领兵:三万

兵分两路:

取道六合以北:严辰

取道六合以南,瓜埠以北:王师曾、余九谷

滁州守将:胡毓筠

滁州副将:马传煦

----------------------------------

战争这种东西,还是很惨烈的,不是都是光环,只有你胜人家的,王师的代价也很惨重!!

好盼望江宁围战赶快到来啊~~~不不不江宁围战之前还想看“激(jian)情”的啊~~~~

  却说此番六合之役,由参将张丙炎、陈大诰二人领兵共一万五千人沿长江北岸向西进攻扬州左近的县城六合。此番由陈大诰率领三千骑兵作为先锋行于前,张丙炎率领剩余众将士行于后。却说六合距离扬州城不过六十余里,计划两日内率大军赶到六合城下。大军从扬州城出发之时,天空尚且晴空万里,不料待行出扬州城后却忽地转了性儿,天空彤云四起,遮住东面天空的曙霞。张陈二人自是北方人士,见罢此景便知此乃降雪的前兆。只不多时,空中果真飘下如絮雪片。陈大诰见状顿时心生一计,遂对张丙炎提议道:“张兄,此番大雪可谓是天助我也,我等北方汉子何曾畏寒,身后众将士亦莫不是王爷麾下精兵。据闻南方人则因较少遇雪,普遍惧冷。如今骤逢降雪,定令那帮淮南贼子手足无措,不若便由末将为先锋,率领三千骑兵疾驰奔赴六合,趁雪奇袭六合城,杀那贼子一个措手不及!”

  张丙炎闻言亦是甚合己意,遂颔首道:“陈兄所言甚是,此番兄可领兵先行,末将自是领众步兵随后赶到,支援陈兄。”

  他二人议定,陈大诰自是领兵前去。一众轻骑快马,不过于当日傍晚时分便已赶到六合城下。此番因大雪忽降,守城贼兵因事出意外,御寒衣物尚未准备妥当,皆为该气候变化所扰,遂彼时六合城的防御较了往常,便也更显松懈。陈大诰趁着夜幕与大雪,于城下摇旗呐喊,遽然发动对六合城东门的进攻。守城贼兵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忙不迭前往府衙中通报守城贼将宝瑛。

  却说此番王师轻骑虽出其不意,然那宝瑛亦是马文梦手下一员悍将,闻王师来袭,忙命贼兵将城墙四周皆密密燃起火把,将城门四周照得宛如白昼,随后那宝瑛一面命墙上众贼小心防守,勿令王师借由云梯从墙上越入城中,一面命人开了城门,自己纵马持枪率军从城中杀将而出。那宝瑛悍勇非常,单枪匹马直取陈大诰而来,陈大诰与之缠斗二十余个回合,终因大雪夜中视线受阻,躲闪不及,被一枪刺中肋下,痛呼一声,随后转身率领部众往城郊处逃去。那宝瑛见陈大诰负伤而逃,料想轻骑夜袭,来者数寡且无后援,此时追赶定能将之一网打尽。随后宝瑛自是率一众骑兵追赶逃遁的陈大诰,留下其余贼兵守城。

  此番宝瑛在陈大诰身后追了十余里地,便已追上,又与受伤的陈大诰斗了数个回合,陈大诰已身中数枪,仍是咬牙抵抗。那宝瑛正待一鼓作气将陈大诰斩于马下,却忽闻身后己方守城士兵匆忙赶来报曰六合城亦被偷袭的官兵借用云梯,在雪夜的掩护下从墙上攻入城中,占领了东城门。那宝瑛闻言大惊,只得抛下陈大诰,调转马头回城救援。却说之前陈大诰负伤,故意率领一众骑兵往城郊逃遁,引诱那宝瑛追赶。暗地里却命跟随前来攻城的协领赵一林继续攻城,对六合城墙发动猛攻,趁着自己与那宝瑛于城郊搦战之际,攻入城中。

  而正值宝瑛调头回转之际,陈大诰亦从后调转马头追杀回城的宝瑛,此番即便是血染罩甲,亦是面不改色。另一边,张丙炎亦率领王师步兵疾奔而来。张丙炎先行指派两路人马,各领三千步兵,配合中路的陈大诰之骑兵,从左右包抄那宝瑛。此番那宝瑛所带之人尚未回到城中,于回城途中便已死伤大半。那宝瑛奋勇死战,往了东城门处且战且走,千辛万苦方逃出官兵包围,逃至城下,却见占领城门的官兵已将城门封锁,一面阻止贼兵回城,一面于城中围剿剩余贼兵。宝瑛入不得城中,身后又有官兵人马包抄而来,只得转而南下,沿河往瓜埠而去,身侧惟剩一百余骑。而一直骁勇厮杀的陈大诰待与后续赶至此处的张丙炎汇合之后,方大喝一声,道曰“作为三弟盟兄,本将总算不负三弟英名”,随后落马,重伤昏迷。张丙炎见状忙不迭唤士兵将陈大诰送入城中疗治,一面调遣人马追剿南逃的宝瑛。

  另一边,正待于江宁城中坐立难安的马文梦闻说官兵围攻江宁北面要塞六合县,忙不迭调派滁州东面来安县的贼兵南下救援六合。张丙炎闻讯,急派赵一林于六合县外西南方贼兵必经之处埋伏,与救援的贼兵激战一日,双方皆伤亡惨重。救援贼兵被阻拦于六合县城郊外,难以逼近城中救援,又为官兵于城外埋伏,自知救援意义全失,三日后自行撤离六合,绕道南下前往瓜埠,守卫江宁北面最后一处要塞。

  此番且说第三路王师向西进入安徽,进攻滁州。严辰率领三千骑兵,取道六合县城以北。绕道西进,以免为六合县周遭贼兵发觉,卷入战争而延误进攻滁州之机。另一路则由王师曾、余九谷二将率领,从六合以南赶往滁州,途中恰逢向南逃遁的宝瑛一行人等,双方混战一阵,宝瑛堪堪折损半数人马,待总算突围逃至瓜埠,惟余五十骑不到。

  而严辰率领轻骑赶至滁州,滁州乃是江宁西北方的屏障,遂马文梦于滁州安置重兵,且以守为主。无论官兵于城下如何叫阵,只是坚守不出,绝不开城门应战。此番严辰虽率领骑兵两日便赶至滁州城下,然叫阵阵不应,攻城人不出。一旦严辰命将士以云梯等器械攻城,那贼兵便于城墙之上向墙垣上攀援的官兵射箭投石,用尽各种手段阻止官兵翻越城墙。严辰见此番自己所率先锋连日攻城无甚进展,心急如焚,只道是若是久攻滁州不下,是断然无法迫使那北上围攻凤阳的贼兵南返回援,如此下去,只怕五皇子会追究自己延误军机之责。念及于此,心下只狠狠道曰恨手边未有之前贾珠所言的红夷大炮,否则他定令那大炮对准城墙轰炸三日三夜,以泄心头之恨。

  三日后,王师曾、余九谷亦率大军赶到滁州城下,随后三将商议,只道是此番五皇子严令,王师进攻滁州,既为夺得江宁西部屏障,更为解北面凤阳之危。若王师此番攻城延误时日,致使凤阳为北上贼兵占领,届时王师欲想再度收复凤阳,则更为不易。遂此番无论如何需尽快攻下滁州,抢在凤阳为贼兵占领之前逼迫贼兵回援。遂三将从队中择出五百身手过人的将士组成敢死队,由余九谷率领,以云梯强攻滁州南门,皆立下军令状曰务必在一日之内攻入城中,否则悉数斩首。其余三门则佯攻,以分散南门处守城贼兵的兵力。

  之后王师曾、严辰并协领周瑞清三将分别率领三千人马佯攻东、西、北三门,惟在南门命两千人掩护,亦佯装攻城之态,实则掩护其中五百敢死将士,于南门城墙外分批次搭云梯翻越城墙。此番滁州城四面遭围告急,滁州贼兵见东、西、北三门攻城人数最多而南门较少,遂便将守城重心皆放于此三门之上。只未料到南门攻城官兵所携器械乃是其余三门器械之总和,南门外攻城官兵不计生死,攀援不断。此番余九谷亲身上阵,前方士卒攀援在前,余九谷紧随其后,待终于接近了城墙顶端之时,余九谷之前的将士尽皆牺牲。九谷刚一至城垛处,便为守城贼兵射中左眼。九谷忍痛将箭拔出,连带着眼珠一并扯出眼眶,顿时血流如注。随后只将羽箭扔下,拔剑斩杀城垛处数名贼兵,骁勇无匹,只如毫发无伤那般。至此,王师方攀上南门城垣,占领南城门,五百名敢死将士惟剩五十。余九谷往空中发出一枚烟火,告知其余三路攻城将士南门已破。随后九谷又率领登上城墙的官兵斩杀城门处的贼兵,之后便大开城门。另外三门处的官兵见罢烟火便知南门已破,遂纷纷从各方赶至南门,从该门中攻入滁州城,与城中贼兵巷战。

  当日日落,王师攻入滁州府衙,活捉滁州贼兵主将胡毓筠,斩杀贼兵副将马传煦,歼灭守城贼兵两万余人,活捉八千。王师曾一面命哨马传信与镇江,报与五皇子知晓,一面又命军医为余九谷诊视。期间亦是笑赞曰:“余兄当真勇猛无匹,箭矢入眼竟能不为所动,泰然处之,兄当真盖世豪杰也!”

  余九谷闻言豪气地摆手对曰:“末将此举毫无可称赞之处,不及五王爷远矣。想当年末将跟随王爷西征平乱,王爷较末将年幼,彼时不过弱冠之年。征战途中为流矢射中,箭尖带毒,没入左边肋骨之下一寸有余。王爷当即便以右手持剑割开皮肉,命末将为他拔出箭矢。拔箭之时他连眉眼皆未动弹一下,倒是末将止不住手抖如筛糠,至今仍为王爷打趣。”

  王师曾听罢颔首道:“此事我亦曾耳闻,王爷年纪虽轻,却是半生戎马,征战无数,亦是负伤不断,九死一生。如今官至一品,位列亲王之首,无不是赫赫军功的累积。”

  待缴毕城中贼兵并安抚城中百姓,为防马文梦再行派兵前来企图夺回滁州,三将商议留下余九谷率领一万余人马驻守滁州并将养箭伤,待之后与瓜埠的王师队伍汇合。王师曾与严辰、周瑞清三人一道率领剩余一万五千人沿江南下,趁势攻占全椒与和州,以攻克江宁西面屏障,封锁江宁上游水路。

  ?

☆、第六十八回 勇夺金陵绝处逢生(五)

?  另一边,却说王师耗费不小代价攻取滁州之后,马文梦见江宁城周遭的屏障骤失两处,不禁痛心疾首。滁州乃是安徽、江苏二省交界处的军事要塞,若是能据守此地,北上可进军凤阳、淮安,向西可进军泸州,南下则可进军和州、太平府,遂马文梦无论如何亦不欲失却此城。此番他只得急令北上攻打凤阳的贼兵即刻南下回援滁州,又将远征巢县的贼兵调回,两路围攻滁州王师,试图重新从王师手中夺回滁州;又调集孝陵卫并淳化镇的兵马,向东直攻五皇子所在镇江,试图以围攻五皇子所在城镇以逼迫王师解除对于江宁外围据点的进攻。

  五皇子闻讯,命参领戴尧臣率领一万人马,于高资镇外贼兵进攻镇江的必经之路上设伏。待贼兵赶至此处之时,先行放过贼兵先锋,贼兵袭击镇江心切,未尝发觉此处有异。待贼兵中路经过之时,则拦路截断,将贼兵队伍一分为二,令其收尾不能相顾。贼兵先锋虽到达镇江,然知晓自己后续部队为王师伏击围杀,遂即便先锋赶到镇江城下,因了后续接济不上,亦也是人心惶惶,无心攻城。此番五皇子亲自坐镇镇江西门督战,命协领梁鸣谦并于荫霖二人分别带领五千人马,从东门北门杀将而出。

  此番贼兵于高资镇遇袭,赶至镇江城的贼兵人数本便有限,又于城门前遭遇搦战,攻城之力锐减。之后后续部队虽勉力突破高资之围,赶至镇江支援,亦是七零八落、丢盔弃甲,不成战力。五皇子立于城上目视那贼兵主帅正于梁、于二人的围杀之中奋力拼杀,骁勇无匹,遂转头对身侧的稌永说道:“今日且看你箭技如何,你且张弓射箭,可否射中那贼将?”

  稌永闻言答是,随即依言拈弓搭箭,对准了城下那贼将一箭射出。只不料那贼将恰巧为躲避梁鸣谦的大刀而向一旁调转了马头,堪堪躲过稌永之箭。那一箭最终射中贼将身后的大旗,只听呼啦啦一声,帅旗大倒,贼将见状亦是大惊。正仓皇四顾寻觅是何处射来的冷箭,却见一旁梁、于二将又围杀上来,贼将忙不迭调马回身,往了梁、于二人相反方向奔逃。

  稌永见此番并未射中那贼将,只得向上请罪。五皇子但笑不语,伸手示意稌永递来震天弓。稌永从身上取下双手奉上,五皇子接过,从旁接过一支狼牙箭,张弓如满月,对准那逃窜的贼将,箭矢始发,宛若流星划过天际,正中那贼将后颈,贼将随即落马而亡。一旁稌永见状忙不迭开口赞曰:“殿下神技,万人难及,属下佩服!”

  周遭贼兵见主帅阵亡,如何还有战意,皆丢盔弃甲,相互踩踏,四散奔逃,如鸟兽散。五皇子命梁鸣谦、于荫霖二人向西追击溃逃贼兵二十余里,方撤兵而还。清点战场,此番镇江防卫战,王师奸敌上万,擒获五千。

  之后又闻说贼兵夹击滁州,五皇子急调戴尧臣率领轻骑一万人赶往滁州救援。随后留下龚易图镇守镇江,自己亲率三万人马从镇江出发,乘水师大船沿长江向西前往江宁,于江宁附近的燕子矶登陆,于幕府山下扎寨安营。

  另一边,却说正值王师曾、严辰二人领兵一万五南下攻占全椒城之际,便忽闻北面滁州受到两路贼兵的围攻。彼时滁州惟有余九谷率领一万不到的人马驻守,王严二人闻讯放心不下,虽然和州战事在即,然王师曾仍是命严辰先行率领五千骑兵北上援救滁州。此番两路贼兵共计两万余人一道围攻滁州城,余九谷自知己方留于滁州的兵力有限,然滁州不容有失,否则之前王师一番攻下滁州的心血并牺牲便也尽皆白费。遂此番余九谷惟命将士关闭城门,坚守不出,并不贸然与攻城贼兵应战。一旦贼兵试图以云梯逾墙而入,城上官兵便以矢石抗击,打退贼兵攻势。如此坚守了三日,守城官兵损失一百余人,而攻城贼兵丧命者达千人以上,仍难动滁州分毫。之后戴尧臣并了严辰分别领兵前来滁州增援,两厢夹击,余九谷亦率兵出城迎战,此番大败城下贼兵,突围贼兵惟剩三千不到,一并逃往滁州东北面的六安。

  而王师曾率领八千人马赶至和州之时,此番和州贼兵闻罢其余几城之败绩,已是无心再与王师相抗,遂率领手下副将出城投降。王师不费吹灰之力收复和州,随即又东渡长江,收复和州东岸的采石矶,留下镇守和州的人马后,举兵东进,前往秣陵关。至此,王师对于江宁城西面并了北面据点的收复与包围亦已全部完成。

  且说马文梦闻罢此番不过一月有余,己方已丧失了镇江、六合、瓜埠、滁州、全椒、和州、采石矶等数处紧要城池,江宁外围一半的要塞屏障皆落入官兵之手,登时惊遽无措、垂首顿足,几欲拔剑自刎。周遭众将见状忙不迭拦住苦劝,那马文梦只道是如今既然大势已去,不若先行自行了断,亦可避免落入官兵手中被活剐了。众人正苦劝不迭,便见朱学笃负手步入房中,对马文梦说道:“若是主公现下便缴械自尽,方是大势已去,无力回天;然若是奋力一搏,凭借江宁外围据点并墙垣以抗外敌,我方未必没有获胜之机。”

  马文梦闻言只如黑暗骤遇黎明那般,顿时眼神一亮,随即收起手中之剑问道:“此言何意,先生可否详述一番?”

  朱学笃答曰:“可知江宁城所在坐山环水,自古便是易守难攻之地。如今我们虽丧失西面与北面外围屏障,然江宁西面北面两面临江,我们尚可据江而守,官兵虽封锁江宁上游水路,然若欲从该处攻城,却是难上加难。而如今我方尚且固守东面与南面两处要塞,官兵攻城则必取该处。此二处乃是据山而守,易守难攻,对我们却是更为有利。此番主公需有那‘城在我在,城亡我亡’之气魄,方能鼓舞众将士死守到底。而钟山第三峰既为守城之壁垒,此番在下将亲自领兵驻守该处,在下愿立军令状,若无法凭此一役围杀五王爷,在下愿凭主公处置。”

  那马文梦一听此言大感意外,不禁乐得眉开眼笑,惊道:“此番先生竟有如此良策,竟能直取稌麟性命?!”

  马文梦摇首对曰:“五王爷乃角宿临世,得武曲庇佑,欲取之性命谈何容易。然如今我方生死存亡只此一役,便是逆天而行,在下亦少不得搏上一搏。”

  马文梦闻言亦是安下心来,说道:“先生何出此言,无需立甚军令状。先生算无遗策、足智多谋,有先生助我,定然攻无不克。”

  朱学笃未答此言,惟沉默摇首,长叹一声,方开口说道:“此番在下惟领五千人马前往钟山,其余人马皆留于城中,助主公镇守各处城门。若王师攻城,主公惟令各处将士坚守各处关隘城门即可,便是城周关隘全失,我方亦可凭借墙垣据守些许时日。”

  马文梦听罢自是郑重应下,随后朱学笃亦是行礼退下。负手步至屋外,独自登上江宁城墙,今日夜空晴朗,抬头仰望满天星斗,只见正北方向北斗高悬,从杓尾数来第二星正是开阳星,亦称武曲星,彼时仍是明曜荧煌,如何有一丝一毫的黯淡之相?此外亦可目见一旁的辅星开阳增一,亦是熠熠生辉。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