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再沐皇恩_分节阅读_47

青枫垂露Ctrl+D 收藏本站

  弘历像是没有听到这一声呼唤,仍然自顾自地道:“那年他们将悯哲送进宫,言行举止、一颦一笑都与先皇后别无二致,以为这样就能够让朕移情,殊不知在朕眼里,所有的模仿都是东施效颦。”

  和珅心头一颤,难以置信地瞧着皇帝。弘历与孝贤皇后伉俪情深是他上辈子就知道的史实,可如今亲耳听到弘历的话,他还是无法抑制地难受起来。

  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国泰会费劲心思地安排赵妍晚接近弘历,为什么那么相信赵妍晚能入的了弘历的眼。不仅仅是因为赵妍晚是富察家的女子,更因为她的一举一动,都在模仿仙逝了的孝贤。

  和珅自从想通了之后,还从未有一刻如此心慌。他可以容忍皇帝与赵妍晚的逢场作戏,也能理解皇帝周旋于一众后宫女子间的无奈。可面对着弘历的真情流露,他却完全不知该如何是好。

  他要怎么做,才能够争得过一个逝去了的人?

  弘历回过神,发现和珅目光涣散,他不解地问道:“和珅……你怎么了?”

  和珅犹自沉浸在思绪中,直到弘历喊了许多声,才蓦地清醒过来,重新望向弘历的目光却带上了点点疏离。

  “皇上……夜深了,明日还有案子要审……我……先走了。”和珅行过礼,便想转身出门,却被弘历唤住了:“慢着……把这个带上……”

  和珅定睛一看,发现弘历手上拿着一对明黄色的软缎护膝。

  他颤抖地双手接过护膝,朝弘历深深地一拜,这才转身离去。直到一口气走出很远,和珅握紧了手中柔软的布料,方才鼓起勇气回头,看着仍未熄灯的房间,眼眶一阵阵地泛酸。

  明明知道人死不能复生,明明知道真正的对手已经退出了赛场,可是一想到她在弘历心目中无可取代的位置,和珅就异常介怀。

  和珅摇了摇头,迫使自己不再胡思乱想,快步走回了房。

  第二日清早,钱沣看到一脸憔悴的和珅,担忧道:“和大人……你这……”

  和珅勉强勾了勾唇角,笑道:“钱大人放心,审案的精力,和某还是有的。”说着,他举起了那惊堂木,一锤定音地肃静了全场,朗声道:“带嫌犯徐绩、国泰。”

  几日囚在府衙牢房的时光,将徐绩和国泰折磨得面如菜色,两人的精神状态看起来也不太好,早就没了当初精明的模样。

  和珅见两人两眼无神地望着地面,抬手一敲,就是一声巨响。

  堂下跪着的两人浑身一颤,一个激灵总算将目光转到了和珅身上。

  “罪人徐绩、国泰,身为山东一省大员,私自挪用官府库银,倒卖官仓存粮,横征暴敛、巧立名目,事发之后不知悔改,欺瞒圣上,你们二人可知罪?”

  和珅的声音很冷,就连坐在他身边的钱沣,也发现今日的和珅,脸上失却了一贯温和的笑容,浑身包裹着一种冷厉的气息。

  国泰被和珅的气势震住了,他双唇颤抖着,尝试了好几次都未能开口说出一句流利的话。反观徐绩还算淡定,他唇角溢出一个讽刺的笑容,阴阳怪气地道:“官府库银虽然成色不足,但下官也说了,那是上一任留下来的亏空,我也是逼不得已才向钱铺赊的银子;还有那倒卖存粮,更是无稽之谈,粮食的量掺了水分是不假,可这倒卖可有人证?那欺瞒圣上更是可笑,皇上东巡至济南,我身为山东巡抚,自是应当将差事办得漂漂亮亮的,让皇上高兴是身为人臣的本分。我敢保证,除了我,诸省的要员都是这么想的,要说我真的有错,那就是好心办了坏事……”

  要是放在往日,和珅大概还会有心思与徐绩周旋一番,可是今日和珅的心情格外阴沉,他冷笑一声:“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你不是要人证么,我给你。来人啊,带富贵钱庄的徐老板,迎客来酒楼的叶老板。”

  徐绩听到这两人的名字,不由地两股战战起来。他看着那两人被押跪在公堂之上,虽然与二人离得很近,国泰却不敢给他们递一个眼神。

  “徐老板,本官问你,你可有赊过银子给国泰。”和珅没有给他们多余的时间,上来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

  徐福寿看了国泰一眼,皱着眉头蠕动着嘴唇,却始终未吐出一个完整的句子。

  和珅见他一副犹犹豫豫的模样,转瞬间便猜到了他的心思,嗤笑道:“你不用害怕,此次审案是皇上授意的。你看看曾经风光一时的总督大人和布政使大人如今的模样,他们已经在那暗无天日,布满鼠蚁的大牢里关足了三日。既然能关三日,自然也能关更久的日子,端的要看你们的证词了。”

  徐福寿原本犹疑不定的目光,在听到和珅的话后,瞬间亮了起来,他不再吞吞吐吐,而是直言道:“徐大人确实来钱铺找过在下,他要赊银子,草民初时并未答应他的请求。可徐大人却威胁在下,说城里的钱铺不止富贵钱庄一家,要是不给银子,他有无数种手段让草民的营生做不下去。”

  徐福寿顿了顿,咳嗽了两声,接着道:“大人您也知道,草民这是小本买卖,徐大人又是高官,为了生计,草民不得不将银子给了徐大人。可徐大人这银子借的,既没有欠条,也没有凭证,过后更是绝口不提赊银子的事。草民原本就寻思着,这银子大概是要不会来了。”

  徐绩没想到他当真胆敢将一切和盘托出,顿时急道:“你这刁民,血口喷人。”

  徐绩话音刚落,公堂外就传来了呼喊声:“我是金玉钱铺的刘飒,我作证,巡抚大人也曾来找过在下,用的是同样的手段和说辞。”

  刘飒站出来后,陆陆续续又有好几位钱铺的老板紧跟着站了出来。徐绩这回是再也遮不住也瞒不住了,只能垂着头忍受着百姓的唾骂。

  和珅满意道:“诸位老板,今日和某就做个主,凡是被国泰抢了银子的,若还能认得出银子的成色样式,便自行将银子领回去吧。”

  那些老板闻言登时面露喜色,一个个都没想到本以为打了水漂的银子还能回到自己手里,顿时兴奋地上前分辨自家的银子。不一会儿好几个箱子便都见了底,正是因为方才箱子是满的,映衬之下显得如今的箱子格外的空。

  就连旁观的百姓也能清楚地看到,徐绩等人究竟贪了多少银子。百姓的唾骂声更大了,隔了老远都有人往徐绩、国泰身上扔臭鸡蛋,烂菜叶子,堂下的地板一片狼藉。

  徐福寿交待了,叶满香却还偷偷地打量着一脸蛋液的徐绩,直到和珅冷喝一声:“叶老板,到你了,你从徐绩手中屯了多少粮,自己交代吧。”

  叶满香的目光闪烁不定,他偷偷观察徐绩的举动,和珅坐在上首看得是一清二楚。

  和珅勾起一抹笑意,冷声道:“徐绩如今是自身难保,哪儿还有功夫顾得上你啊叶老板,更何况你今日既然被和某找到了公堂之上,无论你说还是不说,徐绩都已经意识到你是个祸患了。假若他全身而退,你还能有好果子吃么?”

  和珅的话让叶满香额际冷汗密布,稍一迟疑便颤声道:“我说……我说……徐绩他将官仓里的粮食卖给草民,从中赚取高利。而我本身是开酒楼食肆的,粮食从徐绩手中买过来,便翻倍做成成品卖出去,两方都能从中获利。”

  徐绩咬牙切齿地瞪着叶满香:“你……你竟然出卖我,我就是做鬼也不放过你。”

  和珅看着他暴躁到扭曲的脸,冷哼一声:“两位大人,罪状都写好了,要是没有旁的话,就签字画押吧。”

  等了一阵,徐绩和国泰只是怔怔地跪着,并没有旁的举动。和珅等得有些烦躁,略一挥手,两旁的侍卫便上前将两人押住,抓住他们的拇指就要往状纸上摁。

  原本一切顺理成章的时刻,府衙外却忽然传来了阵阵击鼓声。

  和珅手下一顿,朗声问道:“堂外何人击鼓?”

  公堂之外的围观民众自觉地为击鼓者让出一条路,一个身着麻布粗衣,一脸胡茬的汉子皱着眉,一脸肃杀地走进堂内。

  钱沣不解道:“来者何人?”

  那汉子噗通一声跪了下来:“草民孙大川,状告山东巡抚徐绩、布政使国泰草菅人命。”

  钱沣闻言瞪大了眼睛,严肃道:“孙大川,你可知道这是公堂,要伸冤便要有真凭实据,杀人可是要偿命的。”

  孙大川一个响头磕在地上:“草民确实有冤屈,求官老爷为草民做主。”

  

  ☆、第五十一章

  

  和珅看了一眼不住磕头的人,缓缓道:“你方才说他们两人草菅人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孙大川闻言缓缓抬起了头,额际早已是一片青紫,他颤声道:“草民原是那济阳县的农户,同村有一个叫小莲的女娃,去岁被她爹送到府衙里做婢女,每月都能得一些银钱。我与小莲一同长大,原想着再过些时候就上她家提亲。小莲在那府衙呆了半年,原先还托人给家里带话,说是在府衙的牢房里给人送饭,虽然差事不光彩,但吃穿不愁。”

  孙大川话说了一半,祛生生地看了和珅一眼,见他面上并无嫌恶之色,便放下心来,继续道:“我家里也是心急,便请了媒人到小莲家中提亲。小莲这差事原本就是托人寻的,也不过就签了三年的契,说好三年期满便放人。媒人到小莲家中时,她爹也是答应的,我满心欢喜地等着三年期满。不曾想原该近日归家的小莲却没有回来,不仅如此,还彻底失去了音讯。”

  钱沣听得眉头都皱成了一团:“怎会发生这种事情,好好的一个大活人,竟会凭空失了踪迹?”

  和珅却隐约想起了什么,小莲失去踪迹,女子投身井底,这两起事件中会不会有什么联系?

  孙大川见众人听得认真,态度也不再如初时那般消极,他胡乱地擦了把脸,哑声道:“等我好不容易来到府衙,想找人问个明白,可是衙役们都说没见过小莲。万般无奈之下,我只能击鼓鸣冤,可那些当官的却不管,只说没有这个人,问急了便说我是刁民,将我乱棍赶出了衙门。”

  和珅与钱沣都沉默了,诺大一个府衙,一个女子久无音讯,恐怕是凶多吉少了。钱沣出离愤怒,他指着徐绩与国泰喝道:“本官再问你们一遍,可知晓小莲的下落?”

  怎料徐绩见罪名坐实,辨无可辩,态度便陡然恶劣起来:“不过是一个丫鬟而已,大人你也听到的,她签的又不是卖身契,说不定哪一天偷跑出去,也没被人发现,怎么就能断定是旁人的过失?”

  钱沣本来就不是个伶牙俐齿的,生生地就被徐绩堵得说不出话来,只能瞪着眼干着急。

  和珅却一直在回忆孙大川方才的话,他蹙眉问道:“孙大川,你方才说小莲先前给家里带过信儿,说是在府衙中负责给大牢里的犯人送饭?”

  孙大川一怔,而后应道:“是的,我还记得捎信的也是个期满了从府衙归家的丫头,还说别看这差事听着不咋的,可是每回都能得不少银子,别人求都求不来。”

  和珅却越听越觉得不对劲,大牢那种地方,关着各色人等,地痞流氓、三教九流,其中不乏穷凶极恶者。按常理而言,大部分进去送饭的,就算不是看守的衙役,也该是身强力壮的汉子,怎么竟会让小莲这样一个年轻又瘦弱的女子,去做这种事?

  和珅看着孙大川,皱眉道:“你说的那位给小莲家捎信的女子,如今可还能寻到?”

  话音刚落,国泰的身子就狠狠地颤了一下。

  孙大川想了想:“我只知道那姑娘也在济阳,可除了捎信的那一趟,却再无联系了。”

  和珅沉思片刻,笑道:“小莲既然当的是送饭的差事,那自然经常出入大牢,旁的人不认识她,可天牢里的看守总该是认识的。”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