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论系统的穿越性错误_分节阅读_35

小丁冬不拉Ctrl+D 收藏本站

  铁游夏愣上片刻,怕是也没料想到这年轻的林参政竟是知了这神捕司的名号,于是随即便也拱手言道,“下官铁手,诚然隶属神捕司。”

  林子清观其面貌堂正,大抵是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眉宇之间自有几分正直的英气。二十五六岁的年纪,分明应是一般青年一段最为意气风发的时候,然而这个年轻的捕头举手投足之间却是自有几分的沉稳之气。

  林子清想到了诸葛正我,穆子俞曾与他的言谈之中谈及此人,言道是个忠君爱国的老臣,为太子太傅,早年空有一身的本事谋论,后为先皇所贬,便一直守着那逐渐没落的神捕司,喝酒听戏,算是个半隐退在朝政的老臣,近几年来,却是忽然兴起了要重办神捕司的心思。

  月前听闻此人,林子清半分也不觉的惊疑,而再闻此人,林子清方才恍悟,竟原来是诸葛正我,因为诸葛正我的神捕司里还有一个铁手铁游夏。

  尽管铁手现在还算是一个年轻的不像话的青年。

  ——铁手铁游夏。

  ……

  次日,

  林府,

  林府的丫鬟和小厮们近日来多少觉得有些欢喜,林府的老爷已经回来了,他们已经不必随时担心自己的老爷什么时候掉脑袋,或是他们什么时候被遣送了。欢喜过后,府里的下人们便开始忙活了,先是丫鬟们张罗着开始办置洗澡的衣物,烧水沐浴,撒上今早从花园里采摘而来的新鲜漂亮的花瓣,烧好几桶的水,推搡着林子清去沐浴,洗掉身上一身的污秽。与府里的老爷相处的久了,这些的丫鬟们也多少有些没大没小了。林子清嗅着自己的衣领子,念着自己入狱半月,也已有半月未曾洗浴,身上尽是一片酸腐之味,便也就欣然的应下了。

  那身回府穿着的白色的囚衣被府里的丫鬟小厮们投进火里烧了个干净,说是要去去晦气。再将林子清的卧室里全部换上新的被褥,连桌上的桌子一并连着茶壶茶杯都换作了新的,府里的下人本就不多,几番忙活下来,便是好一阵热火朝天的景象。

  而那厢,林参政换上了新的衣裳,信步走在庭院里,见了府里这般的场景,倒是也颇有些哭笑不得,尚还冒着有些湿气的长发依旧随意的披散在了身后,双肩之上更是被打湿一片,将一身蓝色的衣裳的几处染成了一片的墨蓝色,既已经回到府中,林子清的举止倒也是自然更专由随意了些。坐在府中的石亭之上,林子清自斟一杯面前的酒水,观着府中许久难见的一片热闹欢腾之景,面上虽是不显,眼中却已泛出了几分的柔软。

  暂且,且先容他享受下这片刻的宁静吧。

  ——待到明日。

  明日之事,便是待到明日再说吧。

  ……

☆、33

  战事将近,国将不宁。

  藩王伙同戎狄王造反,都已经快要本朝皇帝的头上了,若是朝廷再不适度作出反击,未免实在太过示敌以弱了。又据说永安侯颁出了前朝始皇诏令,一份原本本该传位大皇子也就是永安侯之父的诏令,其实,那已经是两三代之前的旧事了,即使现在传出始皇诏令,始皇旧臣散的散,死的死,而今在朝中为官的也不可能单为了一纸诏令就叛逃朝廷,永安侯此举说到底不过是在为自己的揭竿起义找了一个足够冠冕堂皇的理由,然而,永安侯在此举之后,又传出与戎狄王结盟,不得不说,这实在是件非常不智的事。

  前朝之事早已灰飞,即使真的有人信了始皇诏令一事,永安侯一同戎狄王结盟,这事情的性质便已全然改变。始皇传位,在世人看来,反正都是本家之事,即使窝里闹翻了,他们也可以本着看热闹的心思远观,然而,一旦牵扯到外族,不论始皇之事是否属实,永安侯等于把自己推向了大庆朝所有子民的对立面,在旁人看来,本家可以和自己的亲兄弟家里闹一闹也就罢了,如果再联合外人侵占自家的家产,那此人就合该被众人所唾弃,逐出家族,这才是道义的一面。

  永安侯想当皇帝,但他又没有很长的耐心,所以他选择了最愚蠢的一种方式,他知道以自己目前的势力绝对不可能和朝廷 相抗衡,所以他选择了和戎狄结盟,在拳头和道义的一面,他宁愿选择可靠的拳头。即使在日后他成功登位,也会被整个民族的百姓戳着脊梁骨去骂,面对整个民族的唾骂和种种民间义士的追杀,然而除了这条路他已经走不出其他的路子了。最稳妥的方法其实他可以在民间慢慢的散布关于始皇遗诏的流言,等到或许十年,或许二十年后收拢部分民心的时候,再揭竿起义,这法子成功的可能虽然不大,但才真是切实可行的法子,但他今年已过耳顺之年,他已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了。

  也许,再等到他的儿子……永安侯自二十岁起不。举,又哪来的什么儿子,不过是他自己布下的一枚还算有用的棋子罢了。所以,他早已经等不了那么长的时间了。

  永安侯自认,成王败寇,才是这世上真正的道理所在。

  朝廷要出兵,朝廷的兵已经养了十多年,兵力不缺,可还缺一个统帅,一个将军,该派谁出兵统帅,这才是真正的问题。朝廷上的文官远比武将要来的多,重文轻武,已经成了这整个朝廷十年间的硬伤。澹台宇想到过刑部的官员,六扇门的总捕头,甚至也想到了神捕司的诸葛正我,然而,为将之道和破案抓人的手段还是有着很大的不同的,即使睿智如诸葛正我,手下也没真正的带过兵,若说起破案或是武功,倒确实是个个中能手,诸葛正我即使早年发迹的时候坐着的也是文官的职位,让他贸然去领兵,也是大为不妥当的。

  皇帝颇有些烦躁的在清和殿中来回走了几次,这时,门外负责传令的小太监却传来了话,王公公瞅着皇帝空闲的时候便向澹台宇说道,“皇上,林参政求见,已经在殿外候着了,您看……”

  澹台宇眼中的眸色一闪,沉吟片刻,便道,“宣。”

  门口的太监随即也朗声说道了句,“宣,林参政觐见。”

  再一路路的传下去,“宣,林参政觐见!”

  盏茶的功夫之后,林参政的脚步转眼已经踏入了清和殿中,正待要跪拜,皇帝挥了挥手,便颇为不耐烦的说道句,“免礼了。”又指了指殿下自己旁边的一把椅子,说道,“坐吧。”

  林参政于是道了声“是”便入座了。若说无礼,林参政先前的礼数却实在是周全,若说礼数稳妥,君王让臣子陪坐,臣子也不推脱一番道了声“遵旨”便已入座,又显得有些无礼。

  好在澹台宇倒是不怎么在意些许,伸手揉了揉自己近来又开始有些头疼的额角,说道,“想来你无事也不会往我的清和殿跑,出兵挂帅一事,你可是有什么人选了?”

  林子清无事自然不会随处来这皇宫里转悠一遭,更何况,周太后似乎总无缘由的不喜他,若是在宫中撞上了,脸色定然不会很好,君臣亲近自然是好,但若亲近的过分了,朝中之人自会有人进谏,自古因为君王亲近之情而被归为佞臣的官员也不在少数,任你一张口也辩不过文武百官硬往你头上扣上的一顶弄臣的大帽子。

  林参政前来所为之事确实如皇帝所想,是为了出兵一事,为了领兵挂帅一事,朝中武将人才凋零已是不争的事实,领兵挂帅,武力尚在其次,唯有兵行诡变,善于因地制宜的有大谋略的人才是为将者的上上之选,一个人到了战场上,即使他的武功如何的高强,以一敌百,茫茫一片的黄沙之中漫天的箭镞,刀光剑影的血光厮杀也已经足够要了一个人的命,即使那个人是个真正的武林高手。

  凤昭公主于日前已经回宫,周太后一边恼她私自离宫实在大逆不道,有损清誉,一边又为凤昭逃婚一事感到十足的庆幸,若非凤昭逃婚,嫁到藩王府邸之后,藩王既然已经有意谋逆,凤昭必会被扣为人质,朝廷转为被动,投鼠忌器,才是真正的坏事,思及此事,周太后其实已经对林参政高看了几眼。

  ——滴!恭喜玩家成功完成主线任务二【朝政】之【阻婚】。

  ——滴!恭喜玩家成功获得主线任务奖励体质+1,恭喜玩家成功开启系统【训练晨面板,训练点数+5。

  ——滴!恭喜玩家人物等级突破13级,获取系统奖励,训练点数+2。

  人物:林子清。等级:13。地位:寒门士子。年龄:23。声望:370

  属性面板(属性点):体质:7(书生)

  ……

  林子清考虑许久,才定下的主意,领兵挂帅,此事,他已然有了自己的主意。

  然而,皇帝听罢,面色一变,一甩衣袖,面上交替着几分的青白之色,说道,“胡闹,你一个文官自愿领的什么兵,自古以来,何有文官挂帅一说?”

  林子清道,“若无此先例,圣上当开此先例也是不错。”

  皇帝听后差点想摔了自己面前的杯子,伸手缓缓的揉着自己此刻有些跳凸的额角,仍是怒道,“胡闹。当真是胡闹。你便是自负一身的才学,领兵挂帅一事又岂是儿戏,你以为凭着自己熟读各家兵法便可立时领兵出征吗?”

  皇帝冷冷的看了一眼林参政,而那人仔细的盯着自己身前两手交握的食指,两手的拇指绕着不急不缓的开始打着圈儿,他盯着自己的手指,好像短期之间实在没什么其他的事物能够吸引到他的视线,待到皇帝说完,他才缓缓的抬头说道,“皇上,我们来下一局棋吧。”

  皇帝皱眉,道,“围棋?”

  林参政摇头,方才缓声说道,“是军旗。”

  这是一盘极为简陋的军旗,一个棋子代表五百士兵,以黑白棋数为两方的兵力,这是比较粗浅的下法,玉门关的地图甚至都没有摆上棋桌,是古时的将领经常同自己的下属闲来消遣的把戏,并不算是正规的棋路,更多的却重于两方的口舌之战和对周围地势的把握程度,是推算一个人是否是个为将之才的谋略性质的游戏。

  这盘棋最终有没有下完,宫中并没有传来任何的消息,而最后导致的结果,皇帝第二天就在朝堂之上下了一道圣谕,——册封林子清为镇北大将军,领兵挂帅,帅十万兵力即日前往颍州,御敌北上,钦此。

  此令一出,满朝文武皆为之哗然。

  文官挂帅,自古以来,已是闻所未闻的奇事。莫说各地将领中多有不服之人,便是朝上朝下的质疑之声也是源源不绝于耳,然而,皇帝此令一下,态度却似极为的坚决,任凭百官如何的巧舌如簧,诏令也不再作半分的更改。

  林参政挂帅北上之事,已成既定之数。

  ……

  这日,林参政的府邸里来往的官员络绎不绝,一批刚走,接着又来了一批,林子清听着一批批的官员在他耳边不停地说着冠冕堂皇的话,大意是要让他存有自知之明,一个文官去挂的什么帅,那群在边疆之地长成的兵痞子没一个是好带的兵,一个弱不禁风手无缚鸡之力的文人压在他们头上,他们心里铁定不服,不给你造反惹麻烦已经算是不错了,要让他们服了一个文人的统帅,岂非是痴人做梦。说是好意,实在是此次玉门关之役若是战败,与他们也是没有半分好处,朝廷颜面若是尽失,他们面上也是无光。

  想着他们朝廷虽然将才凋零,可也不该远远至于要派一个文官去上战场,派一个地方的统领顶上去也总比一个文官挂帅要好上许多。

  李路李侍郎也来林参政的府上走上了一遭,李路言道,“此番北上,你到底可有几分的把握?”林参政掰了掰自己的手指,闻言,手上的动作却是一顿,只听得李路扬着自己的唇角便是缓缓地说道,“你若是尚有一番的信心,便放手去做吧,只是莫要到最后,灰头土脸的回了长安来。”

  林参政屈指缓缓瞧着自己面前的桌面,神色淡淡,眼色却是已经柔和了几分,说道了一声,“好。”

  李路李侍郎与他同朝为官,李路李侍郎投靠了九王爷一脉,而林子清却是孑然一身自成一脉,虽道不同,也不相为谋,但李路一向视他为平生劲敌,这世上比你自己更了解自己的便是你的对手。两人同朝为官虽只有不过一年之久,两人之间却也多少兴起了几分惺惺相惜之感。

  所以,在满朝文武都对他投以全然的质疑之声,甚至于他的老师户部尚书穆子俞也与他言道“不宜挂帅”的时候,却只有他的对手选择相信于他。

  待到已过酉时之后,府中前来走访的官员都已走个干净,府里的下人们准备好晚膳,管家便将晚膳传了上来,林参政几次停箸,片刻后,方才犹豫着问道,“府里今日怎好似安静了许多?”

  管家愣上一愣,眸色一敛,方才说道,“许是听闻老爷你要出征的消息,多少有些过不去吧。”

  林子清也愣,沉吟片刻后,言道,“战事结束后,我自会回来的。”神色柔和了些许,不再如若平常一般不动声色沉稳有余的脸色。

  次日,林子清持着帅印领兵便开始北上。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