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界之农家记事_分节阅读_60

朗朗明日Ctrl+D 收藏本站

  刘掌柜要是以前听着这番言论,心里肯定是愧疚的不行。看着自己欺负了人家哥儿,还摆着架子,让人家哥儿求着自己纳了他,怎么想怎么觉得混蛋。可现在却觉得恶心厌恶,就是这样的手段,他往年也在商人的语气中听了不少。都是那些妖妖娆娆的哥儿勾引汉子的手段罢了。

  刘掌柜已经平复了心情,他一想自己被吴茵愚弄了三十年,养了个便宜儿子不算,还被骗夫郎孩子没了,说什么回家乡祭拜会折了亲人的运道。害的他生生错过了夫郎三十年,儿子至死的最后一面也没见着就一肚子火。

  上辈子,他已经报了吴大哥的救命之恩。这辈子他要为自己活着,再说,他已经把给了吴茵和吴忠银钱,再多却是不能够了。

  吴茵忽然觉得刘掌柜有些变了,好像有什么不同了,看着刘掌柜淡淡的朝他看一眼。他竟然会有心虚的感觉,吴茵安慰自己一定是因为自己设了圈套才底气不足的,刘财一个乡下汉能有什么见识啊。

  刘掌柜看了看吴茵,不仅不慢的说道:“吴家哥儿,我原先以为你是个品行高洁的好哥儿。没想到却是如此的蛇蝎心肠,我好心好意来你家报恩,给你和你侄子银钱。可你却设下此套,来诬陷我侮你清白。我一辈子光明磊落,没想到还要被设计。我今天把话说明白了,昨天的事情你我心知肚明。你想为你肚子里的孩子找便宜爹,我不说什么,可也别想把主意打到我头上来。我虽然是个外地来的,可也不是好惹的。不然,咱们就走着瞧。”

  说完,也不看吴茵的脸色,就大步出门去了。他现在恨不得立马回家乡去,可他这次回去是要给自己夫郎孩子过好日子的。凭着他再有本事没本钱人脉,一切都白搭。所以,刘掌柜记得这几个月好像南边这儿有不少的好东西出来。他手上还有几个银钱,还知道几个地方能捞银钱。

  虽然,他的心恨不得立马回去,但一想到自己那难缠的爹么和二弟就知道他空手回去,只会无济于事。刘掌柜心中暗暗想到,再等上三个月,等他挣了大钱,立马回去让阿林和阿和过好日子。

  吴忠十几岁了,看着刘掌柜出来,他现在这个年纪已经知道事情了。也知道他姑爸爸有了身子,瞧着刘掌柜是个老实人,真娶了他姑爸爸,依着他姑爸爸的手段,恐怕刘掌柜就要留在这儿了。

  而他这个恩人之子自然好处多多的,所以,他明明知道吴茵算计了刘掌柜,却是装傻充愣扮无辜。瞧着刘掌柜脸色寡淡的走了出来,还装模作样的说道:“刘大叔,你怎么从我姑爸爸屋子里出来啊。”说着一脸谴责的看着刘掌柜,好像刘掌柜是什么十恶不赦的大恶人似得。

  刘掌柜一看吴忠更来气了,他上辈子对着吴忠算是掏心掏肺了。吴忠呢?对着他是一点真心都没有,除了跟他要钱要东西,就是一副自己欠他的模样。他爹是救了自己没错,可他爹却不是为他而死的。他一直没说,就是怕别人说他忘恩负义。

  想想自己真傻,刘掌柜对着吴忠摆着冷脸说道:“吴忠,我已经把银子送到了,你以后和姑爸爸好好过吧。我该尽的心意都尽到了,你爹当年是救了我一命。不过,为我挡了一刀。我记得他的好,我马上要回老家,你要是不想给你姑爸爸过,也可以跟我走。”

  吴忠傻眼了,他没想刘掌柜会这样说。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于是只好沉默着。

  刘掌柜看着也没说什么,回屋拿了衣裳银钱直接走人。再也没有回过吴家一次,吴茵和吴忠也再也没有瞧见刘掌柜了。

  刘掌柜拿了银钱去了南市后院的布铺子,他可是知道这间铺子染坏了一批布,现在卖的极为便宜。刘掌柜就要拿这皮布,他上辈子什么都做,第一桶金就是做的皮毛生意。

  曾经听过一个商人说过,这批布料其实只要再加一味植物汁水泡一下,就能成极好的料子。有个布料商人靠着这批料子挣了大钱,为此,刘掌柜印象深刻,他还记得这个植物是什么。

  好在刘掌柜赶去的早,那铺子的掌柜正瞅着这批染坏了的布料要亏大发了,就瞧着刘掌柜要买。心里乐呵有冤大头上门,一起打包给了刘掌柜,价钱虽然低,可好歹能挣一个是一个。

  刘掌柜马不停蹄又去找了屋子租下来,好在战乱刚刚结束,多的是空屋子。刘掌柜就在屋子里又泡又晒的,忙了十来天,终于把那批料子给弄了出来。找了买家,净赚了五百两银子。

  他又把这五百两银子去买了地,因为战乱,地很便宜,上好的水田只要三两银子一亩。刘掌柜又贿赂了衙门小吏,五百两买了二百亩地。

  等没过多久,有不少大户人家来南边定居。朝廷也定了免除田赋税五年的旨意,用以南边休养生息。这下买地的人激增,上好的一亩水田卖到了七八两一亩。

  刘掌柜把手上的地都卖了,他知道他手上的地会越来越贵,可却归心似箭,一刻也等不得了。百两银子银子到手了一干五,这个时候,刘掌柜雇人买骡车,买进货物。因为有了上辈子的经验,刘掌柜安排的井井有条,跟着认识的几个以后名声不错的货商一道回了家乡。

一路上,刘掌柜想着自己夫郎和孩子的模样,心里念叨着;阿林,我回来了!

☆、115·番外

  一路行行走走,到了上和县都过了三个月了。战乱刚过,南边过来的货在这儿很是抢手,除去本钱,刘掌柜挣了三千七百两银子。一下子从贫农过度到了中产阶级,看着手里的银子,刘掌柜这个时候才敢松口气。

  去衙门买了一些地,在刘掌柜眼里,还是地最实在,他这辈子要留在家好好的和家人团聚,就不能出去走南闯北。自然要多置办些家产给儿子孙子,让自己夫郎享享清福。

  同时,想到老家的爹么和二弟,刘掌柜又在镇上买了铺子院子,想着他阿么真要歪缠于他,他就把夫郎孩子带到镇上住着。不再和他们搀和,更不能再为着他们来伤害自己的夫郎孩子了。

  一切准备好了,刘掌柜换上新衣裳打算欢欢喜喜的去见夫郎孩子。可一想到上辈子打听到的消息,他就有些犹豫,这个时候,正是阿林在他爹么二弟家闹腾要银子的时候,他要是这么一身富贵的回去,他爹么二弟还不知道打什么坏主意呢。

  想到这儿,他又脱了衣裳,换了一身半旧不新的粗布棉衣上身。拿了个包袱装了两百两现银和一千两银票在里头,再把自己的家产藏在新买的院子里。各门的钥匙直接挂在胸口,徒步往回走。

  一路上,刘掌柜既兴奋又紧张,多少年了,他回来了。上辈子自己是怎么了,太没见识被外面的繁华富贵糊住了眼睛。被吴茵吴忠捧高了哄傻了,只认为自己是上天入地之间的大好人。可惜啊,到头来才知道自己有多傻有多笨。

  还未到村口,刘掌柜就瞧见了刘阿么的身影,虽然看不清楚,但身形样貌绝对是刘阿么无疑。刘掌柜这个时候才想起曾听刘庄说过,刘阿么在听到他死讯的时候失魂落魄,不敢置信,每天都要去村口等一等才罢休。

  想到这儿,刘掌柜眼泪涌了出来。他上辈子这个时候在干吗?纳了吴茵,然后吴茵就有了身子,他心中害怕自己夫郎怨恨自己,又不能不管吴茵姑侄。左右彷徨,既想回来又怕回来。因为他知道自己夫郎是个眼睛中容不得沙子的人,可以吃苦可以受累,但绝对不包括纳小。

  可大错已经铸成,一边是苦苦等候的夫郎孩子,一边是坏了清白有了身子的妾室。刘掌柜心中恍然,不知道如何是好。得知朝廷查阅假死士兵,他心乱如麻,吴茵出主意,让人带信给自己的夫郎孩子,告诉他们自己没死,等风头过了,刘掌柜一行再回去。

  刘掌柜现在想来,那个时候吴茵就没想过让他再回去吧。可他却像抓住救命稻草似得躲着,逃着。想着瞒住一天是一天,以后总会想到法子的。这恐怕是所有花心的汉子的心声,两边都不想失去,所以,最后老天爷才会罚他他失去至亲至爱,孤独终老。

  刘掌柜越想越愧疚,越想越觉得没脸去见自己的阿林。看着在村口等着的人,刘掌柜摸干了眼泪,心底暗暗感激老天爷,给了他重新来过的机会。他再也不会犯那些明知故犯的错,再也不会让夫郎孩子受苦受委屈了。

  想到这儿,刘掌柜又有了力气和信心,快步的往前走。边走边喊道:“阿林,我回来了。阿林,我在这儿。”说着朝着刘阿么挥挥手

  刘阿么听着自己丈夫的声音想是在做梦似得,可不是像做梦似得。他在得知丈夫身死的消息后,拿着菜刀去公爹嬷嬷家闹,让他们赔自己丈夫的命。字字带血,句句含刺,责问公爹嬷嬷对着自己丈夫怎么能如此的狠心无情。

  他都把自己豁出去了,准备给自己丈夫讨个公道。可没过几天,就有人送消给自己,说自己丈夫没死,现在在南边,过几个月就要回来了。还带了二十两银子先给他们用着,刘阿么心里直砰砰的跳着,好半天才欢喜的回了神。

  之后的几个月,他安安静静的没去和公爹嬷嬷闹腾,每天做完活计就到村口这儿来等。要真见到自己丈夫,他才能安心。好在自己儿子已近十四岁了,家里也能照看到了。

  听见丈夫的声音,刘阿么连忙朝着大路看去,果然见着个中年汉子往这边赶。刘阿么高兴的直哽咽,眼泪不争气的往外流。他赶紧擦擦,这是喜事,可不能流泪。

  刘掌柜说话间就到了跟前,看着还未长成白发的夫郎,瘦瘦小小的,脸色还发白,一看就知道这几年日子过的不会。他心疼的不行,拉住刘阿么的手说道:“阿林,我回来了。”

  两个人互相看看,同时落下泪来。刘阿么哭了一会,就哭骂道:“你这个二愣子,你怎么就忍心把我和阿和留下就当兵去了。你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和阿和可怎么活啊。你不知道啊,你爹么和老二一家一起串通好的逼着你去送死啊。我恨啊,你给我争气些,不许再和你爹么和老二家走动。没得让他们再算计了去。”

  刘阿么看着人回来了,心定了下来。就有力气来骂自己没良心的当家了,虽然知道当家的是个孝顺的,对着弟弟也很包容。可这次的事情太过分了,自己当家的差点被他们害死,怎么也不能轻饶了他们。

  所以,尽管刘阿么有千言万语,但料想到刘掌柜的爹么弟弟很快就要来纠缠刘掌柜。刘阿么把丑话说前头,可不能再和他们来往了。

  刘掌柜一听,心中已经对这自己爹么失望透顶了。上辈子,他那么孝顺,最后他虽然没死。可这边却是有了死讯,而他爹么又是怎么对他的。他爹爹还好些,他阿么却还要算计他的夫郎孩子,要他们给刘发腾地方让家产。这就是自己的好阿么,好弟弟。

  刘掌柜拉着刘阿么的手说道:“阿林,我已经替我爹还了一条命了。家里的东西我们一分一毫也没要,今后,他们过他们的,我们过我们的。至于我那好弟弟,我们还有十五两银子在他手里呢。我再也不会听他哄,害了自己的家。你和阿才是我的至亲至爱,旁的却是没有了。”

  刘阿么虽然骂了刘掌柜,也是气刘掌柜糊涂,可没想到能听到刘掌柜的这一番话。他们以前为着老宅中的人别苗头多了,看着当家的哄着让着他,可最后被那边一哄,当家的还是会退让。

  刘阿么心里很高兴,丈夫回来了,这次也不糊涂了,以后家里肯定能过的越来越好。看着丈夫半旧不新的衣裳,手中厚厚的老茧,刘阿么心疼道:“阿财,你在外头受苦了,走,我们赶紧回去。我养了十几只鸡还有七八只鸭,这就回去杀一只给你补补。趁着现在秋收完了,你好好养养。”

  刘掌柜听着刘阿么絮絮叨叨的话,心里偎贴极了。感觉自己好像在六月的天喝了冰水,浑身上下就没有不舒爽的地方。亲昵的拉着刘阿么的手,就这么往家走去。

  倒是刘阿么觉得他们是老夫夫了,还这么的腻歪被人看见要说闲话的。可想着自己当家这么长时间没见对着自己还这么亲近,他心里又甜甜的,满是开心。

  刘和在家做篮子,他手巧,没事的时候就在家编编篮子到集市上卖了补贴家用。一抬眼,瞧着自己几年没见的爹回来了,手一滑,竹片把手给割破了。刘掌柜瞧着上辈子无缘见最后一面的儿子,心头一紧,再一看他的手流血了。紧张的忙进去,拉着儿子的手,撕了衣角就给刘和把手指给裹上了。

  刘和看着他爹这么紧张他,心里乐呵呵的,不过,他是个最笨的。只好又另一只手摸摸头,激动的说道:“爹,你回来了。我和阿么这些天天都数着指头等着你回来呢,我们就怕你赶不上今年过年前回来。”

  刘掌柜看着眼前高高大大的儿子,心潮翻滚,半响才从喉咙处说道;“爹在南边有些事耽搁了,不然早就回来了。来!”说着从腰间拿出一个荷包,掏出里面的一块白玉。

  刘掌柜给刘和戴上,说道:“这是爹给你在南边最有名的济安寺给你求的平安符,能保佑你平平安安,无灾无难。你可戴好了,别丢了。”刘掌柜从上辈子回来开始,就很信佛,想到上辈子刘和早逝,刘掌柜就专门去寺庙给刘和和刘阿么求的。

  刘阿么瞧着那玉很是水亮,看着蛮值钱的,想说两句当家的不能这么乱花钱。但一想到刘掌柜才回来,他又咽下了这些话。刘掌柜又从荷包里掏出一块玉给了刘阿么。

  说道:“阿林,这是给你的。你也要戴着,这平安符可灵光了,南边的大户人家都会去求的。“

  刘阿么这下忍不住了,说道:“阿财,你给我花这钱干啥啊。你在外当兵不容易,可是把命别再裤腰带上。得了银钱更要好好的存着,哪能这么乱花啊。”

  刘掌柜这个时候笑着说道:“阿林,你别担心,我这次出去挣了些银钱。还在镇上买了铺子和院子,那天我们一家去镇上瞧瞧,你们要是喜欢,我们就住过去。”

  刘阿么像是听天书一样,连刘和都傻了。他们家连三十两银子都没有,更何况买铺子和镇上的房子,这怎么也得四五百两啊。他爹挣了这么多银子,刘和傻住了。

  刘阿么回过神来,有些担心,赶紧把院子门关了。瞧着没人了,才说道:“阿财,你老实跟我说,你没做什么不好的事情吧。这银子哪是那么好挣的,咱一家三亩地,加上我摆摊子,一年也就挣上四五两银子。这在村上都已经是蛮不错的收入了,你这做了什么,挣了这么多银钱啊?”

  刘阿么是担心自己老实巴交的丈夫被人哄骗,做了伤天害理的事情才这么问的。刘掌柜也知道家里的人担心,说道:“我在南边得了个巧宗,做了笔布匹买卖,还在当兵的时候学了几个字,又在南边带货回来卖,这一来一回的,自然就挣了银钱。你们放心,这银子来的光明正大,你们就放心的用吧。”

  说着,还嫌刺激刘阿么和刘和不够似得,把包袱打开,刘阿么看着二十个银锭子,都快闪瞎了他的眼睛了。至于银票,对不住,他还没见过,更没用过。

  刘掌柜看着呆呆的夫郎和傻傻的儿子,心里很是高兴。他这辈子有能力让夫郎孩子过好日子了,再也不用为着银钱发愁了。

  想到这儿,刘掌柜就像爆发户似得,拿出两个银锭子给了刘和,说道:“阿和,这给你买些零嘴吃,以后没钱了不要找你阿么,你阿么手劲舍不得。只管找爹拿,你要的,爹都给。”

  刘阿么回过神来,忙说道:“看你说的,阿和,别听他爹瞎说。这银子要给存着给你娶给好夫郎,再给我们的孙子留下上私塾的,哪有那样瞎花的。”话是这样说,也没拿回刘和手上的银子。

  刘和老实,对着他爹说道:“爹,这银子你和阿么给我存着就好,我又不是哥儿,吃什么零食啊。你们两个多吃好些穿好些,儿子就高兴了。”

  刘掌柜听着高兴,儿子还是自己的好,吴忠和他那个便宜儿子,可从没有像阿和对着他这么孝顺。他罢罢手,拿起银票,对着刘和和刘阿么说道:“这个就是银票了,我那儿还有两千两银子,你们放心花。等我在镇上吧铺子开好了,咱家就不愁没银子用了。”

  又看看刘阿么,刘掌柜有些愧疚的说道:“阿林,你跟着我苦了半辈子,也该享享福了。这么多年,我对不住你啊,分不清好赖人,让你受委屈了。”

  刘阿么却是流着泪说:“不委屈,不委屈,嫁给你我从不委屈。”

☆、116·番外

  刘掌柜听着刘阿么的话,楞了楞,然后就是铺天盖地的愧疚与心疼。他半响没说话,刘阿么也觉得刚刚在儿子面前说这话有些失了长辈身份。擦擦眼泪,复又笑着说道:“瞧我,看着你回来高兴坏了,还没把鸡杀了炖上,马上都要中午了,家里的饭菜还没弄好,真是不应该。阿和,你和你爹说会话,我去准备饭菜,咱们一家人好好吃顿团圆饭。”

  

  刘和答应道:“阿么,要不我去跟你搭把手吧。”

  

  刘阿么拒绝道:“哪有汉子下厨的,真是瞎说,你跟你爹说话,饭马上就好。”欢欢喜喜的去了伙房烧饭去了。

  

  刘掌柜和刘和没事做,两个人嘴都不是会说的,刘掌柜想是刘阿么对着刘和的期望。忙问道:“阿和,你现在年纪还不算大,要不要去学堂再上几年私塾。虽然我们这儿没出什么读书人,可识字懂理总是好的。等以后,你跟着我学做生意要便当些。”

  

  刘和一愣,其实他还是蛮喜欢上私塾的,私塾里先生虽然严厉,可能结识到许多同龄人。再者,刘和从小就知道读书识字是件了不得的事情,很是羡慕那些能去私塾的。可他嬷嬷却要把他家二叔的两个孩子都弄去上私塾,刘和心疼爹么挣钱辛苦,这才中途退了出来。

  

  现在刘掌柜说起这个,刘和饶饶头,说道:“爹,我都这么大了,人家私塾还要吗?还不如跟在你身边,帮你做些事情。我们家就我一个,我要好好干活,以后孝敬你跟阿么才是正理。”

  

  刘掌柜听着心里高兴,嘴上说道:“你放心,爹给你想好了,咱们不去那赵家私塾,以后你就我镇上的私塾。咱们多交些银钱,那里面比你大的比比皆是。我也不是指着你学成状元的学问,只是你这个年纪种地做生意都太小。不如去私塾多结识些同窗好友,以后有的是机会让你做事。好了,就这么定了。你别担心其他,爹回来了,以后有爹给你们担着,看谁敢欺负你们”

  

  看着刘和欲言又止的模样,刘掌柜直接下了决定,他心里清楚,自己的儿子是怕他阿么又来闹腾。把他家二弟的两个孩子弄去上私塾,刘和怕他阿么和自己受委屈罢了。

  

  刘掌柜一想到这个就来气,刘兴,就是刘兴害了阿和还有自己的夫郎。他阿么要是再敢来闹腾,那就别怪他这个做儿子的了。他已经把命还给他们了,老天爷让自己重新来一次,可不是再给他阿么和二弟做牛做马的。

  

  刘阿么这边把饭烧好,刚喊刘和把菜端上桌子,那边门外就传来了刘掌柜阿么的声音。刘掌柜心里一愣,接着就是恼怒,他阿么果然还是趁着饭点来了。每次都是这样,就算一顿饭,他阿么都要带着二弟家的两个孩子来占便宜。

  

  刘光家的带着刘兴刘旺中气十足的从外面直接把门推开,走了进来。刘兴和刘旺两眼往刘阿么家四处张望,想看看刘掌柜有没有带什么好东西回来。刘光家的看着刘掌柜,却是呜呜的哭了起来。

  

  边走边哭诉道:“老大啊,你可回来了,你要是再不回来,我和你爹这把老骨头就要被你夫郎给拆了。你说,哪家夫郎敢拿菜刀去砍自己的公爹嬷嬷的,这样的夫郎谁家敢要啊。老大啊,你可给你阿么做主啊。”

  

  刘光家的从旁人处知道刘掌柜回来了,心里就有了底气,老大虽然不讨喜,可胜在听自己的话。这阿和的阿么竟敢拿刀去吓他们,重点是他还被吓到了,一想当日的丑态被那么多人看到了,刘光家的就有了生吃了刘阿么的心。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