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宋帝江山_分节阅读_42

绍兴十一Ctrl+D 收藏本站

  萧山道:“一开始的时候,殿下对我并不是很友好,有些时候喜欢为难我。但时间长了,他也就慢慢的转过来,现在殿下对我很好,吃穿住用都在一处,十分亲厚。”

  

  秦桧点点头,有问萧山平时在王府吃什么,生活作息,顺带还似不经意的问起赵瑗的功课,萧山全部照实回答,秦桧边听边点头。

  

  回答完这些,秦桧忽然问道:“我听说,殿下有段时间关在房间里不肯出来见人,是在搞些什么?”

  

  萧山便知道这是自己通过了秦桧的第一道测试,自己说所的情况肯定和秦桧知道的一样,所以他才会问这第二个比较隐秘的问题。

  

  那段时间是赵瑗病了,隐瞒消息的事情。

  

  秦桧可能到现在为止,都不知道赵瑗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他拿这个来问萧山,主要还是试探,如果萧山能够给他一些他所不知道的机密,那么接下来的话就比较可信。而如果萧山只是敷衍,那么接下来的话显然不足为信。

  

  萧山也在心中衡量,赵瑗生病的事情,当时瞒的紧主要是因为害怕耽误赵瑗的训练,以防赵构插手阻止。但现在赵瑗病已经全好了,即便是旁人知道,也不打紧。更重要的是,这也是可以取信秦桧的一件事。某位前辈曾云撒谎的最高境界,就是“九句真话里面参杂一句假话”,这样就会让人难以分辨真假。

  

  萧山在心中组织了一下语言,便道:“普安郡王有些争强好胜,见到我武艺不错,便让我教他。没想到他体质很差,竟然给弄病了。那几天在房中养病,害怕被人知道,所以不敢出来。”

  

  秦桧听了萧山这一席话,结合自己得到的情报,确定了萧山的话是真的,并没有半点敷衍。且听萧山话里的意思,赵瑗的身体似乎没有他表现出来的那样好,这让秦桧得到了一个新的重要情报。

  

  秦桧交代了两句萧山不要和赵瑗胡闹,和对方相处的时候要懂得分寸,知道进退之后,便又顺着萧山的话题往下问:“那日太后归来,我见普安郡王似乎是痊愈了,看不出曾经病过。”

  

  萧山心中一颤,他本能的感觉到脊背上似有一股电流窜过的感觉。他知道,这件事情,才是秦桧真正想问的!

  

  秦桧果然还是怀疑到了究竟是谁在赵构面前使坏,并且怀疑到了赵瑗身上。

  

  萧山的脊背上渗出点点的细汗,他知道,这个时候只要自己一个回答不慎,很有可能就会害了赵瑗。

  

  秦桧见萧山不说话,心中便有些怀疑了,问道:“山儿,你怎么不说话?”

  

  萧山吞吐吐吐的道:“我……我刚刚说了谎话……,现在有些编不过来了。”

  

  秦桧哦了一声,微微的侧起身子。

  

  萧山内心的小心纠结都表现在脸上,这也不用他自己怎么伪装:“普安郡王的病,其实一直都没大好。只是,只是他不让我说,我……没想到被义父看出来了。”

  

  秦桧有些吃惊,他也不知道自己随便一句话,居然能够把萧山更真的真话炸出来,便道:“答应了别人,便该做到,他对你不薄,你替他隐瞒,也是人之常情。只是我担心普安郡王的身体如果真的不太好,还是应该请宫里的太医看看的,小孩子家不知道轻重只一味的争强好胜并不好。”

  

  萧山道:“我也曾经劝过殿下,不过他不听劝罢了。那日太后归来,宫中饮宴,我就有些担心,他身体弱还要强撑着喝酒,没喝两杯就受不住出来了,在太后面前真的是很失仪。”

  

  秦桧假意问道:“那殿下出来之后还好吧?”

  

  萧山摇头:“并不是很好,我将他扶到偏殿,他都吐了好些,又不敢让人知道,我只得把偏殿的门窗都关上,又脱下自己的里衣将其呕吐物包住以防被人发现。后来他要小解,都走不得路,还是我出去拿了夜壶进来给他用的。”

  

  秦桧听了这话之后,默默的在心中思索,萧山说了一些他并不知道的细节,但一些他知道的细节,比如拿夜壶,让人出去弄醒酒汤,关闭偏殿门窗之类的,倒是全无漏洞。

  

  秦桧觉得萧山的话中并无漏洞,比较可信,又见到萧山一脸着急的样子,心想他倒是不会作伪,也不怕在我面前流露出对赵瑗的关心惹我不快。看来并不是赵瑗在背后捣鬼,而是另有其人。

  

  秦桧又想,赵瑗身体不好,务必要让皇帝知道。

  

  现在赵瑗不住在宫中,和赵构相隔的远,两人之间那一点可怜的父子之情会慢慢淡掉的;赵构比较中意这位儿子全然是因为其身强体壮,聪敏好学之故。如果得知赵瑗身体不堪承担大事,那皇帝的注意力必然会转移到另外一位皇子赵琢的身上。

  

  赵琢年纪更小,其养母吴皇后是自己这边的人,比较容易控制。

  

  想到此处,秦桧便道:“殿下的病老这么拖着也不好,我会把这件事情告诉官家,让官家亲自派王太医前去诊断的。”说道这里,秦桧顿了一顿,交给了萧山第一个任务:“你既然和殿下亲厚,便去劝劝他,让他不要讳疾忌医。劝说殿下就医的任务,就交给你了!若是他肯就此把病养好了,你也算是报答了他对你的厚爱。”

  

  萧山万万没想到秦桧会给自己这么一个任务,他这个时候也不能拒绝,因为秦桧句句说的都是为了赵瑗着想。这件事只有回府之后找赵瑗商量了。

  

  萧山恭恭敬敬的答了一声是,秦桧又和他说了两句之后,便以身体不适命他出去。

  

  秦熺留着萧山吃了一顿饭,又见过王氏说了两句家常,就被放回了赵瑗府上。

  

  等到萧山走后,秦熺才又回到秦桧的卧房中去,秦桧已经端坐,并无半丝病态。

  秦熺问道:“父亲,你觉得萧山可信么?我瞧他并不和父亲一条心,连一声‘爹’都不肯叫。”

  秦桧不以为意,道:“如果他真的叫我‘爹’,我才要对他警惕!他上一次来府上,对我全然没有半点好感,如果这一次来忽然变了,那就说明其心中有鬼!”

  秦熺又道:“可是他说话中处处维护普安郡王,未必会对爹你说实话!”

  秦桧点头道:“他和普安郡王日夜相处,心里对他亲密一些是人之常情,没什么好怀疑的。他过来回话的时候,对我也没有隐瞒,很多细节之处都和我知道的一样,应该是可信的。只不过……”秦桧说道这里的时候,忽然觉得,萧山这一次表现的,实在是太符合自己心中的想象和推测了,逻辑上毫无漏洞,堪称完美。

  这让历经过无数风浪的秦桧心底里感到一丝不安,但为什么不安,他却又说不上来。

  秦桧想了想,道:“看他今天回去能不能让普安郡王就医吧。这事情进行的有点顺利,顺利的让人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太对。”

  秦熺劝道:“爹是你多疑了,他那样的人,又能掀起什么样的风浪?”

  秦桧也觉得自己似乎过于警惕了,两个十六岁的孩子,又能有多大的心眼?自己十六岁的时候,还屁都不懂只知道读‘子云诗曰,仁义道德’呢。

  

  萧山回去的时候是一个人走回去的,他在路上的时候一直埋头沉思,现在他已经能够确认王府还有其他的奸细,不然的话,秦桧不会一听那些细节,便相信自己的话。

  

  只是不知道那些奸细都是谁,更不知道有几个。

  

  而且,萧山还有一点疑惑,那就是秦桧想知道赵瑗的事情,为什么不偷偷的把自己叫来,反而让秦熺光明正大的去王府把自己喊走。他相信秦桧做每一件事情绝对都是考虑周全的,那么这个举动,也一定会有其深意,但其深意究竟是什么??

  

  

  34、夜遇

  

  萧山相信秦桧做每一件事情都会有他的原因,那么这个举动,也一定会有其深意,但其深意到底是什么?

  

  萧山不知道,他只是觉得自己和秦桧的城府阴沉比起来,简直是云泥之别。

  

  更可况,别说秦桧了,萧山觉得就连赵瑗接下来的一连串行为他也看不透。

  

  萧山回到王府的时候天已经黑了,他原本计划是去找赵瑗商量一下今天的事情,但很意外的是,他被甘昪阻拦了:“殿下已经睡了,吩咐任何人不得打扰。”

  

  萧山觉得这个小太监恐怕是误会了赵瑗的意思,便添了一句:“连我也不能?”

  

  甘昪点头,对着萧山的语气非常公事公办:“殿下特意吩咐了秦大人也不能例外,奴婢们只是服侍殿下的仆佣,奉命行事而已,还请不要让奴婢为难。”

  

  萧山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赵瑗为什么不见自己,但他随即在心中想:赵瑗一定是有理由的,不见便不见吧,现在已经晚了,明天再说也不迟。

  

  但第二天的时候,萧山就明显感觉到了赵瑗对他故意疏离。他一直想找机会和赵瑗单独说话,往日只要他一个眼神,赵瑗就能心领神会,但今天萧山都直接跟赵瑗说了,赵瑗都借口有别的事情,并不给他这个机会。

  

  就连往日两人常常一同去茅厕,今天赵瑗也有了理由拒绝:“不合礼制,让人看见了涂添笑柄!”

  

  萧山觉得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情,赵瑗不会无缘无故的这样。

  

  中午的时候赵瑗接到宫里的传召,说是皇帝要见他。萧山正在准备陪赵瑗一同进宫的时候,却得到这次赵瑗进宫并不带自己同去的消息。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