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宋帝江山_分节阅读_107

绍兴十一Ctrl+D 收藏本站

  萧山也不打算在这个时候偷偷的去看赵构的脸色,皇帝不会喜欢人胡乱揣摩圣意,而萧山现在不能够引起赵构的丝毫不快。

  也不知道等了多长时间,赵构的声音终于响起:“你们都下去吧!”

  萧山的心中轻轻的舒了一口气,这是皇帝打算和自己私下谈一谈了。

  

  等到殿中所有人都下去了之后,赵构才对萧山招手:“你过来!”

  萧山走上前去,赵构道:“抬起头来,让朕看看!”

  萧山抬起头,眼观鼻,鼻观心。却听到赵构问:“你叫什么名字?看着眼生,当不是这宫中的侍卫。”

  萧山差点吐出一口鲜血来,刚想说自己是谁,忽然心中念头微动。

  赵构没认出自己这不假,但是如果让赵构知道自己是混进宫里的,会不会引起他的警觉?因为这意味着皇宫随便什么人都能混进来,皇帝的安全很成威胁。如果赵构一旦对自己起了反感,那恐怕赵瑗也要跟着受连累。

  想到这里,萧山道:“官家见过臣,三年前臣也曾进宫面圣过,是秦相公的义子秦山,后改名萧山的。”

  他这话中处处提及秦桧,也是希望赵构如果万一不爽,会第一时间在心中不爽到秦桧身上。

  赵构又将萧山上下打量了一番,笑了起来:“原来是你,我是说怎么感觉上有些熟悉,就是想不起来。你这几年变化可是真大,是什么时候回京的?”

  萧山道:“自从那年得官家庇佑,能够顺利逃出京城,这几年时时刻刻不敢忘记陛下厚恩,本该先行经人通报得到宣召才能进宫,但因为小臣怕被秦相公得知,未曾进宫谢恩便遭了毒手,小臣死不足惜,但就不能把普安郡王的念父之情带到了。”

  赵构点了点头,也没问萧山是怎么混进来的,只是问道:“你到了秀州,见到过瑗瑗了?他还好吧?”

  萧山道:“并不是很好。”

  赵构脸上立刻露出关心的神色,萧山想起来当日韩世忠所说的话,地方上的事情赵构基本上全然不知,都被秦桧把持,便说:“这两年臣在淮西,盗贼多起,奉了朝廷之命平乱,在半年前平定宣州妖贼的时候,偶遇普安郡王,见他瘦了很多。”

  赵构吃了一惊,问道:“宣州妖贼作乱?朕如何不知……”说到一半自觉失言,当皇帝的居然不知道下面叛乱,可见是做的很失败了。

  萧山故作惊讶,道:“宣州妖贼聚集了数万之中,朝廷剿了差不多两年,我是奉了枢密院的军令,陛下若不信,一问秦相公便知。”

  赵构哼了一声,脸色就变得很难看,当初秦桧私自调动殿前司,没想到过了三年,居然连地方上的军队都能随便调动了。

  萧山见赵构的怒火和不满,已经成功的转移到了秦桧身上,便趁机道:“普安郡王日夜思念官家,又许久没有官家的消息,不知道官家是否安好,听说我要进京,所以特意的拖我送信前来。”

  赵构又将赵瑗的信拿起来看了两遍,然后哗啦一声,将其撕掉。

  萧山见到赵构这个动作,吓了一跳,不知道赵构是什么意思,然赵构并没有只撕成两半,又将撕破的信纸重叠,顷刻间便撕了个粉碎,将碎片揉成一团,塞入袖子里。

  萧山便知道这是赵构不欲让人知道赵瑗曾经来过信了。

  

  赵构在殿中踱了两步,眉头紧锁,过了片刻,忽然抬头问萧山:“瑗瑗现在还是这么不懂事,想要和秦相公过不去吗?”

  萧山道:“秦贼上欺天子,下祸百姓,普安郡王日夜恨之,臣亦恨之。陛下对其恩宠有佳,这样说必然会触怒龙颜,可陛下既然相问,臣不敢说半句违心之言。”

  赵构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几不可察的笑容,这些年秦桧擅权,慢慢的架空赵构,赵构已经是非常的不满,想要找个人来制衡秦桧,但却并不容易找到。

  现在听到萧山这样说,心中思量再三,终于道:“他既然孝期已满,也不该老是呆在秀州,普安郡王府老是空着也不好。”

  萧山的心中轻轻的舒了一口气,赵构道:“朕这便下旨,命他回京。”

  萧山躬身道:“普安郡王能够重见天颜,必然会尽忠尽孝。”说道这里,萧山忽然想起,赵构若下旨,肯定绕不过秦桧这一关。若是秦桧阻拦,依着赵构的性格,恐怕就又要反复无常了。

  想到这里,萧山假意为难道:“只是恐怕秦相公不想见到郡王……”

  赵构寒了脸,森然道:“他敢!”

  萧山道:“官家记得三年前九凰山殿下遇刺一案否?秀州到临安一路并不太平,臣此次前来,就曾经遭遇过三股流匪,臣担心普安郡王若就此上路,万一有个闪失,岂不是不妙?”

  赵构想了想,觉得萧山说的有那么一点道理,便道:“你觉得怎样好呢?”

  萧山道:“臣想,倒不如让普安郡王秘密回京,一来陛下可以父子团聚,二来也不会多生是非。”当然,如果赵瑗能够秘密回来,就可以绕过必须秦桧同意这一关,等赵瑗回了京城,木已成舟,秦桧也不可能再把人赶回去了。

  赵构也觉得明天如果自己下旨恐怕又要和秦桧废一翻口舌,便道:“如此最好,还是你想的周到。这样吧,朕写一封手诏,你亲自去把瑗瑗接回来。”

  

  萧山一愣,全然没想到赵构居然会派自己去护送赵瑗回来,但他也决不能在这个时候流露出半点迟疑之色,当即便躬身答是。

  

  赵构即刻提笔,写了一封回信,送给萧山。萧山正要离去的时候,赵构忽然问道:“你这几年在江淮,边界可还平安否?”

  萧山不知道赵构忽然问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便道:“表面上还算平安,但臣装见过金国的龙虎卫大将军完颜亮过江窥探,似乎是要图谋不轨的样子。”

  赵构轻轻的舒了一口气:“不用管他,只要宋金两国边境上没有冲突,也就算是天下太平了!”赵构说完这话,心中也默默的对自己说:只要宋金两国不开战,自己不要再弄得海上漂泊就好,如果秦桧能够早点老死病死,那就更好了……

  

  萧山却不知道赵构心中是个什么想法,他明明已经感受到赵构对秦桧的不满和怨恨,但看样子,赵构似乎完全没有要除掉秦桧的意思。他和赵构可以说没有丝毫的交情和半点干系,也当然不可能让赵构对自己吐露心声,劝说赵构及早除掉秦桧的事情,还只有赵瑗能够做了。

  

  赵构又问了问萧山缺不缺钱,做了些什么事情之后,打开私库赏了他二十两金子作为路费。

  萧山离开临安的时候,又特意的去给施全交代了一翻,让他不要鲁莽的去刺杀秦桧,萧山实在是很担心施全搞得和历史上一样刺杀失败被车裂于市。

  刺杀一事不是不可行,但最好是作为锦上添花而并非单纯的冒险。

  施全和余漠见萧山神色郑重,便对天起誓:在局势不甚明了的时候,绝不妄动。

  

  期间萧山在临安街上行走的时候,还隔着街见到过秦熺,秦熺骑着高头大马身穿锦袍,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显然是没有看到萧山就在街对面。

  

  萧山在临安城办这件事情,足足耽搁了一个月,才拿到赵构的亲笔手诏,他因为害怕赵构临时变卦(这种事情也曾经发生过),拿到手诏片刻也不敢停留,便疾驰出城,一昼夜奔出五百里,确信赵构就是变卦也追不上的时候,才放慢了脚步,又走了两天,才抵达秀州赵瑗的住处。

  

  赵瑗自从那天上元节过后,在镇江城中住了一夜,第二天下午的时候又转到了萧山的驻地,得知萧山已经回家定亲。他本是打算在镇江多游玩两天,但不知为什么,却也没有了心情,就自行回到了秀州。

  他尚在心中算日子,不知道萧山将成亲的日子定在哪天的时候,忽然听到外面有人通报:“殿下,萧将军来访。”

  赵瑗猛的站起身,朝门外走去,走了两步却又意识到,这大概就是萧山来告诉自己成亲的日子了,赵瑗的脸上虽然带着笑,但心中却一点也笑不出来,甚至有些隐隐的后悔劝说萧山成亲。

  正在赵瑗心中百味沉杂的时候,忽一抬头,便看见那人站在院中,身姿矫健,虽然穿着一套寻常的青布袍子,但英武之气却是布衣难掩。一双眼睛又明又亮,皮肤呈现出健康的小麦色,走路的时候脚步稳健,太阳正洒落在他的周围,形成有些耀眼的光芒。

  

  赵瑗站在原地没动,萧山径直来到了他面前站定。

  

  萧山道:“我来是有件喜事要告诉殿下。”

  赵瑗只觉得心中砰砰的跳,知道他是要来告诉自己婚期了,在这一刻,赵瑗竟觉得自己强行挤出来的笑容,太过勉强和虚伪。

  赵瑗声音温和:“定在什么日子?我一定去的。”

  萧山一愣:“你说什么?什么定在什么日子?”

  赵瑗亦楞:“你不是来告诉我你定亲的日子么?”

  萧山摇头叹道:“眼下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成亲恐怕遥遥无期了……”

  赵瑗心中一阵狂喜,他质问自己,为什么听到这话会高兴,又有什么好高兴的,但那喜悦,却是真实存在的,不论他质问上百遍,否定上百遍,却依旧存在。

  

  

  77、同行

  

  萧山摇头叹道:“眼下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成亲恐怕遥遥无期了。”

  赵瑗也不知道为何,听了这句话后,居然心中会有喜悦之感,他将萧山迎进房中,坐定之后,才问道:“是什么重要的事情?”

  

  萧山便将自己回临安见赵构并且帮忙送信的事情说了,赵瑗一开始听说萧山那天离开,并不是回去定亲,而是为自己奔波的时候,心中涌起一股愧疚,等听到赵构已经下了手诏,命自己回京的时候,他终于松了口气,放在心头多日的大石落地,有着一阵轻松的感觉。

  

  萧山这三天几乎是马不停蹄,把事情对赵瑗说完,已经感到十分疲惫了,赵瑗见他大白天脸上都有着倦容,便亲自命人去给萧山收拾住处铺好床铺,好让他睡觉休息,岂料赵瑗只是出去跟府中仆人说了两句话,再转回的时候,萧山已经趴在客房椅子旁的供桌上睡着了。

  赵瑗走到萧山面前,缓缓的蹲□子,看着萧山的睡容,睡梦中倒是不见平日的飞扬,棱角分明的脸庞此刻显得十分的温顺,脸侧还沾了一些灰尘,想是没来得及擦去尘土就赶来报信的。

  赵瑗忍不住轻轻的伸出手,想要去帮萧山擦掉灰,手伸到一半萧山忽然醒过来,赵瑗便将伸去擦灰的手改成了拍在萧山的肩膀上:“你也累了,我给你铺好了床,去好好的睡一觉吧!”

  萧山拿手搓了搓自己的脸,好让自己赶快的清醒过来,他一面搓脸一面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居然就这样睡着了,真是太过失礼。依我说,还是不要停留的好,现在就出发,想要睡觉,等今天晚上出了秀州城再睡吧!”

  赵瑗微微一怔,随即明白过来萧山的意思。

  夜长梦多,如果赵构忽然变卦,又不欲自己回京的话,若是呆在秀州,不免就要左右为难,倒不如现在马上离开,赵构就是变卦也无处找寻自己,只能接受现实。

  他当即便收拾了两件换洗的衣物,将儿子赵愉交给母亲张氏看管,自己独身一人,与萧山一同上路,待回京一切妥当之后,再接幼子回京。张氏得知赵瑗能够回京,虽然赞同但也欢喜不起来,毕竟又要和亲子相隔两地,任其再有远大的前程,做母亲的和孩子分离在即,也不会欢欣雀跃。

  赵愉也不是很高兴,嘟囔着小嘴:“萧叔叔好不容来一次,也不陪我玩儿!”

  萧山只得应允下次一定陪他玩儿个够,赵愉这才高兴起来,和赵瑗挥手作别。

  

  萧山是上午抵达秀州,中午只吃过简单的饭菜,午时一过,便于赵瑗一同离开秀州,前往临安了。

  果然不出萧山所料,在他走后,赵构便又后悔起来,觉得让赵瑗回京一事,还是要先知会秦桧一下为好,他当即便派人去追,希望能够让其先等候几天,等待正式下旨再回京。萧山和赵瑗走后的第二天,赵构所派的传旨太监便到了秀王府,这才得知,赵瑗已经上路,追之不及了。

  

  然而这些事情,赵瑗和萧山现在尚且未知,两人一出秀州府便不用赶路了,因萧山十分疲惫,走的也不快,黄昏十分并未能赶到离附近的城镇歇息,当夜便住宿在郊外官道旁的一家客栈中。

  

  萧山实在是太累了,累得根本顾不得去照顾赵瑗,一进卧房便横倒在床上,哼都没哼一声就睡死过去。客栈之中空房极多,两人本可分开住,但萧山一觉醒来发现赵瑗就呆在自己身边,并未去旁处,房中还有木桶热水和毛巾,桌上摆着两碟小菜,一小桶米饭,一只空碗。

  萧山这才感觉到身上黏糊糊的很不舒服,而且肚子也空的只叫唤,外面太阳早已落山,天早就黑了。

  萧山有些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他的靴子还穿在脚上,身上只盖着被子的被角,显然赵瑗连他睡觉的姿势都没有搬动过,只是拉了被子给他盖上御寒。

  他从床上坐起,赵瑗道:“你跑了一天肯定累了,连饭也没吃,幸好我早叫小二弄了饭菜,不然半夜你还要饿肚子。”

  萧山便端起米饭扒了两大碗之后,才想起来问赵瑗:“殿下吃过了?”

  赵瑗点了点头:“早就吃过了。房中有热水,你吃饱了可以洗个热水澡好睡觉,我出去转转。”

  萧山哦了一声,又扒了两碗饭,才觉得半饱,但东西都已经被自己吃光了。他脱了衣服泡在木桶中的时候,觉得浑身舒坦,水温微烫,很是解乏,他心中暗想,赵瑗倒是细心,连饭菜热水都帮自己准备好了想到了,既然这样细心,那为什么自己倒在床上的时候都不肯帮自己脱一下靴子,搞得他现在一转眼,看能够看到床铺上被自己靴子弄脏的痕迹。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