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浮生小记_分节阅读_125

金波滟滟Ctrl+D 收藏本站

领过宫宴后,司马十七郎没有骑马,而是上了卢八娘车,他拉着卢八娘的手笑问:“我原许诺的可不错?”

就如司马十七郎之预言,他毫发无伤地凯旋而归,夫贵妻荣,卢八娘风光无限。世家大族的女眷、公侯夫人、王妃公主,对她都笑脸相迎,就是持掌后宫的宁贤妃也对她异常礼遇。

卢八娘笑也没笑一下,而是狠狠地甩了司马十七郎的手,“我不希罕!”

“王妃,不要与我治气了。皇祖父给我加封了一个郡,外面看起来风光无限,但其实我并不开心,可又没有别人可说。”司马十七郎并不肯放开卢八娘的双手,他懂得卢八娘心疼自己浴血奋战,担心自己的安危。于是收起了笑脸,消索地说:“虽然灭了苏峻,但又起了陶耀光和尚爽,也不知什么时候他们也会变成苏峻。”

说到了正事,卢八娘不再和他闹了,“可是你也没有办法。”

在卢八娘看来,苏峻之乱,就是地方武装与中央政府的矛盾,说不上谁对谁错,毕竟哪一方都想抢占更多的资源和权力。但从司马十七郎的正统思想看,苏峻即使有委曲也不应该反叛。

但在应对上,因为朝廷实力积弱,地方实力强大,局面很难改变,就比如这次平叛,司马十七郎如果不用陶尚两家,就很难取得胜利,如果两家被苏峻拉拢过去,朝廷形势就会更危急了。所以明知这些问题,司马十七郎也唯有与两家结盟,先解决苏峻再说。

所以平叛刚一结束,他就又开始担心陶尚两家了。

朝廷其实已经糟了,任谁也不能挽救,在历史上也不过苟延残喘一百多年而已。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按伟人所说的,打碎一个旧世界,建立一个新世界。具体到卢八娘,她想去吴郡,把那里牢牢抓在手中,不再管京城中兴起灭亡。

“我知道你的心意,可我总要等皇祖父……”司马十七郎的声音低了下去,“将来,我会带你去吴郡就藩,在那里繁衍子孙,建立千秋基业。”

老皇上死之前,司马十七郎肯定不会离开京城,这一点卢八娘早就认清了,而且她不可能自己先过去。在男权社会,一个女人只能依附男人生存,父亲、丈夫加上儿子,她就是去了,也不可能真正得到吴郡。更何况她并不想离开司马十七郎,“我等着和你一起去我们的封地,现在比原来大了一倍多呢。”

司马十七郎新得的封地义郡就在吴郡旁,比吴郡还要偏僻,人口也稀少,京城里的人们并不很在意这样一个贫穷的郡,皇上把义郡加封给司马十七郎也是因为他不想将他升做亲王才给的补偿。

亲王是自本朝才出现的,最初时只封皇后所出的嫡子,后来虽然有所扩大,但依旧是很难得的封赏,以司马十七郎的出身实在勉强,于是皇上便用一块不太好的封地代替了。

司马十七郎也许更想要亲王的王爵,可是卢八娘心里却欢喜极了。一块比吴郡还要大的地,就归他们所有了!这要是用钱买,多少钱也买不来的呀!尽管她的生意做得不错,日进斗金,但是司马十七郎凭着军功所得的赏赐,是多少生意也赚不到的!

感到卢八娘语中的欢快,司马十七郎答应着,“会有那一天的。”然后把手伸向卢八娘的翟衣之下,“别动,让我摸摸,真是想极了!”

回朝的英郡王带着得胜之师首先要晋见皇上,大殿的朝会后,又领了宫宴,这才能见到他的王妃,在出宫前,他们也只能是远远地看到对方,直到上了马车,终于重逢了,又别扭了一会儿,司马十七郎已经忍不住了。

宫中到王府的距离不远,他也不敢太过份,毕竟还要维持郡王和王妃的体面,进了王府后,府里也安排了宴会,肉山酒池,唱戏表演,热闹非常,司马十七郎在外面与家将们在一起宴饮,卢八娘则带着女眷们庆祝。

没多久,就有小厮进来传话,“郡王酒醉了。”

卢八娘站了起来,示意池都尉夫人,也就是绿袖继续主持宴会,自己转身进了内室。她可以肯定,司马十七郎一定没有喝醉,只不过回了府里不耐烦与大家宴饮应酬,而想回房里和她单独相处。

两人进了房,亲亲热热地粘到了一起,自不必细说。好半天,司马十七郎摊开手脚躺在舒适的床上满意地叹出了一口气,“回到王府里真好!”

美貌的王妃,自在的环境,完全放松的心境,与军中正是鲜明的对比。司马十七郎端起放在床头上的玉盏送到了卢八娘的口边,看她喝了半盏后将剩下的蜜水一饮而尽,笑着说:“小舅子这次封了从五品的游击将军,也不知岳父岳母是否满意。”

虽然话中带着疑问,但其实他的语气中满是得意。卢苘资质平常,能得了这样高的封赏,不用说是司马十七郎的功劳。卢八娘很领情,但她从来没有对卢苘有太大的希望,因此只笑着说:“军中的事,你还是要秉公处理,不必过于对他好。”

“我自是赏罚分明的,只是小舅子不同别人,他原就有七品的官职,那些白身的当然比不了。”在整下天下都是皇家的时代,提拨提拨小舅子,司马十七郎觉得是很公正公平的事。

卢八娘笑笑,感激地说:“我自是知道你对苘儿不一样的。”

司马十七郎最享受这样的时光,男子汉在外面拼搏为的是什么,正是为了这一刻的荣光!他做出浑不在意的样子说:“小舅子我当然会照看的。”然后拿起卢八娘放在他胸膛上的那只堪比艺术品的手轻轻地揉捏着,顺便说些闲话。

苏峻之乱一平,朝中涌现出一批新贵,陶耀光和尚爽都被封了忠武将军,领刺史衔自不必说,随军出征的世家子弟也多有封赏,除外卢苘,其余的士家子们有的封了六品骁骑尉、有的封了从六品上镇将,七品八品的更是数不胜数,差不多各家都欢欣鼓舞。

然后他又把崔嵘的事情当成笑话给卢八娘讲了。原来此次出征,崔嵘被崔家长们辈弄进了军营,希望他能谋个出路,他想来是怕了,在人多时特别对司马十七郎说:“我不怕死,就给你一个李广杀霸陵尉的机会吧!”

卢八娘听了也不禁笑了起来,李广杀了霸陵尉,有很多人说他气量小,崔嵘这是怕司马十七郎杀他而提醒他呢,还是真的不想活了,找个寻死的机会呢?看来士族子弟中不成材的也实在不少。她漫不经心地问了一句,“他怎么样了?”

“我还不屑去收拾他,回朝后大家看崔相的面子,得了个七品的官。”当年他曾讨好巴结的崔氏子,如今匍匐在他的脚下,只做着不入流的小官,这种得意又不能宣之于外人,自然要对卢八娘讲一讲。

话听在了卢八娘的耳中,自然也生出了“我当年选人选对了人”的得意,司马十七郎已经是手握重权的郡王,崔嵘只是个七品小官,尹家三郎现在也不过在中书省下做着低级的官职,前途最好的陆五郎才是五品的太史丞,然后她又想到了早已经不在人世间的崔家大郎。不管怎么算,她嫁给了司马十七郎就是成了人生的大赢家!

第五十章 尽忠尽孝郡王盟誓谋求前途王妃铺路(一)

司马十七郎有了更高的声望,负责京城守卫本就是炙手可热的职位,随着皇帝一次又一次地委以重任,他体察圣意,如臂指使,大大地得到圣心嘉许,实力慢慢超过了京城另外两只军事势力——陈王手下驻京郊的军队和柴家统领的负责皇宫守卫的金吾卫。

在手握重权的情况下,司马十七郎得到了朝中差不多全部人员的信任,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做到这一点相对容易。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