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浮生小记_分节阅读_267

金波滟滟Ctrl+D 收藏本站

“母妃,快一点!”顺儿最急,其实他差不多每天都出去玩,但还是他最急着出门。

“母妃,你多穿点,外面再披上新做的那件织金福云红狐狸皮鹤氅,这里要比淮北冷多了。”捷儿温和地笑着提醒她。

“我先出去安排跟随的人。”旭儿说着,也不顾平时总要做出沉稳的样子,一路小跑地走开了。

司马十七郎拍拍恨不得马上出门的顺儿说:“你一天要跑出去玩几回?怎么就没有个玩够的时候!”

顺儿是幺儿,不比两个哥哥对父亲的敬畏,他从小就没怕过父王,闻言眨了眨眼,“母妃说过了年我就六岁了,以后每天都要读书,现在让我随便玩!”

说话间,卢八娘从内室出来了,果然在外面穿着捷儿所说的鹤氅,头上又带了同样红狐狸皮的昭君帽,手里还拿着一只熏香手炉,因听见了他们的对话,便笑道:“过年就让他尽兴玩吧,过了年有师傅拘着就老实了。”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鲜卑人的来源,现在有很多的学术研究,还有用dna测定之类的方法,总之都论证了鲜卑人确实是黄帝后人。不过,在笔者看来,其实鲜卑人是什么后人都无所谓,中华文明其实不是完全以血脉来做为传承的,而是以文化为核心传承。最有代表的是李唐王朝,其实他们家就加有很多胡人血统,但是还是被认为是中华正统。

感谢杏芸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5-04-28 09:18:11

感谢学院派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5-04-28 09:58:34

感谢我是财迷123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5-04-28 10:05:45

感谢xixi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5-04-28 12:46:10

感谢烈火如歌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5-04-28 14:03:34

感谢依依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5-04-28 15:47:28

感谢tianshi扔了一个地雷! 投掷时间:2015-04-28 16:17:59

第200章 定北城欢渡上元节 淮王府大摆庆功宴(二

春天到来时,淮北王一家人南渡黄河回了淮北。

这一次回来,与以往的每一次得胜凯旋相同又不同,收复河北后,淮北王的声望地位都达到了极高点,人们对他的服从不只是来自他手中的权势和武力,更是源于发自内心的尊敬。就连朝廷也只得乖乖地加封淮北王为大司马,统领淮河以北兵马,实在是人心所向,皇帝一点办法也没有。

在平定北方过程中,卢八娘其实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世人眼里看到的都是淮北王挥军北上驱逐胡人,她完全被隐在了淮北王的背后。特别是淮北的政治体系越加地完整,更多的士子加入进来,他们所导向的舆论正是如此。

卢八娘并没有太在意,她早就知道这一天会来的,毕竟是男权社会嘛,她功成身退也没有什么,反正已经有了足够的底牌。

好在司马十七郎没有忘记王妃的功劳,他在铺开的地图前拿出一支笔醮了墨递给卢八娘,“还想要哪里做汤沐邑,只管画出来,我都给你。”

卢八娘并不接笔,而是笑着看向他,“青山城已经够了,谢谢你想着我。”

“说什么谢,”司马十七郎拿笔在与青山城相对的那个半岛上划了一个圈,“要么把这里给你,我看你很喜欢海边。”

“真的不要了,一个地区有一统的政令很重要,你还是一起管吧。”

“给你我也放心,你的青山城治理得比我的治下都好,”司马十七郎又劝说王妃道:“其实给你的也就是给儿子的,将来旭儿会继承我的王爵,你可以把这两个半岛给捷儿和顺儿,我们再生儿子可以分到吴郡和义郡,当然有女儿也会划给她最富庶的地方做汤沐邑……”

“还是不要了,”卢八娘拿过笔放回了笔架,“免得有人说你对我太过宠爱,对我们的名声都不好。”

卢八娘一向擅长未雨绸缪的,如今她的名声和声望同司马十七郎一样达到了高峰,她才不会冒着名声受损的危险多要些小利呢。

满脑子儒家思想的士子们固然有对自己不利之处,但是如果引导好他们,同样是一把好用的刀。比如现如今自己成了他们口中举世无双的贤妻良母,还有他们会誓死悍卫旭儿的嫡长地位……

当然更深层的原因是卢八娘并不想要太多的土地。她从不是个野心家,而只是个想保住自己的女人而已,她有青山城已经足够,甚至吴郡和义郡都可以交出去,她一直管着其实也是想到捷儿和顺儿,准备将来留给他们当封地。

司马十七郎再次拿起王妃放下的笔认真地在地图上挑选,“那么我给捷儿和顺儿每人划一块富庶的地方做食邑。”

“知道你心里想着我和儿子,可是现在儿子们还小,并不需要,再者现在也不是好时机。”

一统黄河南北后,淮北迅速滋生了一股骄傲自满的情绪,由此又引发了更多的问题诸如腐败、特权等等问题。这其实是很多政权初立时都要面临的,淮北自然不例外。司马十七郎意识到了,他也与很多高明的开创者一样,想及早消灭这种现象,但却困难重重——要比打下北魏还要困难得多。

如果现在给王妃和儿子们封赏太重,肯定会引起非议,司马十七郎想到淮北的文人们一定会反对,他叹了一声气,“王妃实在是委屈了。”

“并没有委屈,淮北的形势越来越好也正是我盼望的。”卢八娘诚心诚意地说。她看来,眼下也算得上政治清明了,至于存在的很多问题,根本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完成。那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要建全一整套完善的制度并真正地落实执行,前路是漫长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总要一步步地走过去。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