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总是觉得哪里不对_分节阅读_17

青色羽翼Ctrl+D 收藏本站

井统领不知道从哪个地方冒了出来,给地上跪着的大臣们每个人发了张小纸条,然后就低着头回到角落里站着了。

大臣们都打开自己手里的小纸条一看,脸色瞬间白了。

某年某月某日,大理寺卿秦大人的次子去淮南游学,路过一小县,向县令索贿不果,被淮南王吊打一顿。

某年某月某日,淮南王奉命微服私访,遇到某大学士门生逼良为娼,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将人吊打一顿。

某年某月某日,某言官的宗族子弟利用不法手段霸占邻村良田,被没事在领地里散心的淮南王发现,将人吊打一顿。

某年某月某日……淮南王将人吊打一顿。

某年某月某日……

景仁帝当初在怀疑行刺可能跟淮南王有关时,就命锦衣卫去调查淮南王的事情,得到却是这样的结果。仿佛就藩这两年,淮南王几乎没在自己的王府待着,反倒是跑到各地去吊打人。遇到不平事就要亲自管一管,利用冲撞藩王这个理由吊打了不少人贪官污吏以及他们的子侄。淮南王这个王爷才当了两年,却几乎得罪了整个朝堂的大臣。

淮南王还收留了不少流民,同时也有不少喜欢淮南王作风的江湖人士甘愿做淮南王的私兵。而淮南王的私兵数量确实有点超标,可正因为有这些兵,他才能将淮南上下的风气扫清,整个淮南王不能说没有贪官,但那些鱼肉百姓的权贵,却是一个都见不到了。

朝廷的官员和地方密不可分,淮南自古以来就是夏国的粮仓,每年送上来的孝敬都十分可观,还有不少人在淮南置办田地。而淮南王却断了所有官员的财路,朝廷里三分之一的官员都和他有仇,这拉仇恨的本事也是相当让人震惊的。

接到这样的消息时,景仁帝是不解的。一个真的谋帝位的王爷,是不会这么做事的。他应该利用淮南的资源广交众臣,这样在皇帝“不幸去世”并没有子嗣的情况下,众臣才会拥立淮南王。

可是他没有,他兢兢业业地为淮南百姓做事,断了许多人的财路不说,还将税收减少,更在推行新政的时候不惜得罪人,带头拥立新政。

这样的淮南王,怎么会造反呢?可是刺杀又真的和他有关,越查越有关系,这让景仁帝相当不解。

最后他还是决定将淮南王召入京城,景仁帝要亲眼看看淮南王是否真的有不臣之心。

而现在,他就在除夕夜宴上,看到这么一副壮观的景象。

看着大臣们一个个由红变青的脸色,景仁帝和蔼道:“众卿都平身吧,也放开淮南王,让他安心表演飞镖射水果。”

“陛下……”还有不怕死的官员想要挣扎,将这个阻挡他们财路的王爷一杆子打死,换个好商量的人去管理淮南。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确实是鸿门宴,可若是项庄的剑就是沛公给的呢?”景仁帝看了眼淮南王傻乎乎的脸,继续道,“白日淮南王进宫面见太后的时候,朕就知道他擅飞镖,便命他在夜宴上表演给朕看。诸位爱卿的忠心朕都知道,但这只是误会一场。皇弟,还不快给朕表演一下引以为傲的飞镖技术?”

淮南王当然知道景仁帝在撒谎,可是这个谎说的真是太好了!无论景仁帝怎么给他求情,都能被一群大道理的言官给用理由顶回去。可如果这场表演是事先在景仁帝那里报备过的,连武器都是景仁帝赐的呢?那就是人家兄弟之间的事情了,朝臣再说什么也没用。当然这种特制飞镖很明显是淮南王自己制的,根本不可能是景仁帝送的,可那又怎样?皇帝都说是送的了,那就是送的,臣子还能指责皇帝说谎不成?

于是淮南王暗暗擦了把汗,开始当众表演。他将一堆水果摞在一起,用笔在每个水果上点上墨点,在远距离一个个射中墨点,而最后这一摞水果没有一个掉下去的,用力十分巧妙,这手功夫也是很漂亮了。

表演结束后,景仁帝第一个鼓掌,并且赏赐了淮南王。当然他也赏赐了那些试图将淮南王打落尘埃的官员,景仁帝命太监给每个人送一个小金牌,金牌上写着——“忠君爱民”。

“诸位爱卿都是忠臣良臣,朕心中是清楚的。”景仁帝坐在高位上,环视众臣道,“朕赐你们这‘忠君爱国’,没有免死铁券的功效,也没有让后世子孙拿着金牌狐假虎威。朕赐这金牌,只是希望,诸位爱卿的“忠君”、“爱民”都如同这黄金一般,真金不怕火炼。每一位爱卿都可以自豪地将这块金牌摆在家中,告诉任何人,自己的一举一动都不会愧对这金牌!”

看了小纸条的官员和没看小纸条有自己小心思的官员,在景仁帝明亮的视线下都慢慢地低下了头,心虚、愧疚、后怕种种想法让他们安静下来,一言不发。

才出现“行刺”的事情陛下就赏赐了金牌,根本就是早就准备好了,数量都分毫不差。这哪里是金牌,这分明是选在头上的尚方宝剑,自己的作为胆敢有一点给金牌抹黑,那尚方宝剑就会落下!

那淮南王所有一切都是陛下授意的,说不定连连夜闯城门都是。先是故意露出破绽让他们以为陛下与淮南王心生嫌隙,有可趁之机。后又在除夕夜宴装作行刺,让他们一个个都迫不及待地跳出来,自投罗网。

景仁帝过了年才二十三岁,在这些老臣面前,还只是个孩子,有些三朝老臣,像林大学士李相国这样的人自视甚高,甚至有些看不起这黄毛小儿。然而今天景仁帝这个下马威,却让所有人心里都响起了警钟。

景仁帝,并不是一个可以糊弄的皇帝,他明察秋毫、心思缜密,自己的小心思,在景仁帝面前全无遮掩。

接下来的除夕夜宴就度过的非常平静了,被浇了一盆冷水的众臣都安安静静地行酒令,再也没有了先前那种热闹的感觉,看起来这次年宴有些萧条,不过景仁帝并不在意。

待到新旧交替之时,金銮殿上的大钟被人敲响,听到新年的钟声,景仁帝微微笑着举杯道:“祝今岁国运昌隆,今年百姓和乐,今朝家人团聚。”

众臣一口干掉杯中酒,都说了点客套话后,便一个个灰溜溜地回了家中。

只有淮南王,本来应该被宗正带回宗人府,却被景仁帝一句:“毕竟是过年,明日还要为太后请安,你今夜留宿宫中吧。”

第36章

皇后这边也遣散了夫人们,正在金銮殿门外等着景仁帝,看见他很精神地走出来,放心地笑道:“恭喜陛下,新年愉快。”

他话中有话,景仁帝倒也听得明白。

景仁帝露出一个甚为愉悦的笑容道:“还算快乐,见到皇后就更快乐了。”

皇后握住景仁帝的手,两人一同去了坤宁宫栖凤殿,那里皇后早就准备好了解酒汤和可口的小点心,只等景仁帝去,两人一起看日出。

至于淮南王,根本没跟景仁帝说上话就被人带去休息了。他有很多话想同景仁帝说,沈君睿却不打算给他机会,今夜,沈君睿是属于肖锦意的。

“陛下今日心情很好?”皇后为景仁帝倒好解酒汤,细心地为他端上前。

景仁帝拿起汤匙喝了一口,觉得胃舒服了点,刚刚因为不适有些皱起的眉头也舒展开来,微笑道:“尚可,一些事情总算有了个好的开端。”

相信很多官员经历过今天,都能安分很久。可如果他们想要等到形势没有那么紧了再活动起来,就是异想天开了,景仁帝不可能再让他们抬头了。

“陛下英明。”皇后发自内心道。

他也是在不久之前才知道景仁帝的计划的,当知道景仁帝决定暂时放下淮南王刺杀的事情,并且利用淮南王对众臣发难的时候,皇后是担心也是佩服的。担心淮南王真的脑子有问题绑了景仁帝,佩服景仁帝胆大心细,竟然能够将刺杀一事暂时放下,反过来利用淮南王,这是怎样的心胸和心智才能想到并且实施的计划。

小皇帝,太让人着迷了。

皇后终于明白为什么本没有心思的自己会被景仁帝迷住,不仅仅是因为他对自己好,而是这个皇帝,他在作为一个真正帝王的同时,还能努力保持本心,没有被无上的权力迷花了眼,他是景仁帝,但他也永远是沈君睿。这样明智的君王,真的不知道有什么能够让他放下一起,倾尽全力去爱一个人。

看到这样的景仁帝,皇后就知道,所有来这里的人,背负的都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们的任务是,要景仁帝像原著对苏怀灵一般,爱上某个人,为他倾尽天下,最后将皇位传位给其他人,自己和爱人双宿双栖,浪迹天涯。

原著的确是做到了,原著是一部名字叫做《倾尽天下》的晋江网站中的热门小说,原著中的景仁帝一遇到苏怀灵后脑子就出了问题,所以的睿智与心胸都化成一团浆糊,眼中心中只有苏怀灵一个人,为了她家国天下都不要了,倾尽天下去爱苏怀灵一个人,像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一般拿江山社稷来讨好苏怀灵。

不过小说改编的全息攻略游戏却完善了人物性格,光脑根据原著对人物性格进行了初始设定,智能NPC会按照它们心中合理去做事,故事的开篇与原著是一样的,可是后来的走向,就要看NPC自己的选择了。

可当人物性格回归原设定后,最新的数据赋予了NPC新的生命,它们……不,他们严格按照自己最初设定的性格为人处世,绝对不会出现原著中人物性格后期崩坏的情况。

这样完美丰满的人物,这样立志做一个明君的小皇帝,怎么会为一个人不要他背负起来的沉重天下呢?

为爱抛弃一切,不是爱情感天动地,而是为了私欲抛弃所有的责任,而抛弃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的人,真的能承担起这份刻骨的爱情吗?当令人冲昏头脑的感情被时光冲淡,归于平静时,景仁帝看着属于别人的河山,会不会后悔,会不会与苏怀灵心生怨怼,会不会再次抛弃这份感情呢?

原著中没有写,它只讲到了景仁帝与苏怀灵归隐山林,做一对神仙眷侣,未来的事情,就像格林童话中王子和公主最后在一起了一样,没有讲述结局。可实际上王子和公主最后也会变成国王和王后,也可能会出现王后早逝国王另娶的事情,说不定白雪公主的开头,就是灰姑娘的结局,这些事情,谁又知道呢?

但是有一点皇后是肯定的,这些事情绝对不会发生在景仁帝身上。他会兢兢业业地承担自己的责任,让大夏百姓无人挨饿,让这江山无人敢侵犯!

皇后并不想要景仁帝为自己倾尽天下,他想要的是,守护这个小皇帝,助他完成自己所有的梦想与野心,哪怕景仁帝会因此去和别的女人生孩子,哪怕他必须要养别人的孩子。

为了那双眼睛永远如此明亮,他愿意。

他会守护景仁帝直到最后一刻,哪怕没有人知道最后一刻什么时候会到来。但是对于皇后来说,谁也不知道未来会是什么,说不定明天他就因病而亡。如果因为虚幻而压抑自己内心的感情,他会永远后悔自己让这双明亮的眼睛染上悲伤的色彩。不管是虚幻还是真实,他拥有的是现在,现在,他是肖锦意,他与沈君睿在一起,他们相爱着。

如果真的有一天这一切都化为飞灰,那么他还会记得,自己爱过一个比人类还要正直有责任感让人着迷的NPC,至死不渝。

肖锦意并不打算将真相告诉沈君睿,他要让他做永远认真努力的景仁帝,所有的真相与残酷,由他一个人来背负。

见景仁帝拿起汤匙正要喝汤,皇后突然握住他的手腕,就着景仁帝的手,将汤匙放到自己嘴边,喝下这口汤,并且说道:“突然想起来,我今天也喝酒了呢,需要解酒。”

景仁帝盯着汤匙叹口气道:“朕记得皇后海量,两三缸酒都不会醉。”

“可是陛下喂我喝的解酒汤,却让我醉了。”皇后不着痕迹地调戏道。

“朕没有喂你,”青筋绷上景仁帝的额角,“朕的皇后端庄大方,什么时候变得这么……这么好似登徒子一般!”

“陛下大概不知,边塞漠北的边军和大姑娘是什么样子的。”皇后喂了景仁帝一口汤,见他虽然愤怒却还是喝了下去,便继续道,“漠北苦寒,女子生得高大,不似江南女子那般婉约动人,性格也泼辣得很。边军常年见不到女人,偶尔休假从边塞进城采买些物品,看见漂亮爽利的姑娘都移不开眼睛。”

见景仁帝听得入迷,皇后继续道:“若是在京城,一个男子这么盯着人家清白姑娘不放,那就是登徒子,而被他看了的姑娘清白也就不保了。可是在漠北,哪个姑娘被这么看了,若是不相中就会上前给那厮来个撩阴腿,咳咳,陛下不需要知道那是什么招式……”

“朕知道!”景仁帝低吼道,额头上的青筋一跳一跳的,也不知道是在生气皇后认为他不知道还是生气皇后给他讲了这等下流招式。

“若是稍微看着顺眼一点呢,姑娘就会上前问这男子,家中情况如何,能不能留在漠北,将父母兄弟也都接过来。”

“胡闹。”景仁帝的想法还是一板一眼的,“出嫁从夫,哪有这样的规矩。”

“是啊,可是姑娘还会说,你把父母都带来漠北,你战死,我带着你的孩子和父母改嫁,为你养儿孝顺父母。”皇后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一字一句道,“你在前方保家卫国,我为你生儿育女,赡养父母,让你永无后顾之忧。”

听了他的话,景仁帝没有像一些腐儒般指责女子,认为她们应该立个贞节牌坊,高高在上地指责她们,而是感慨道:“边塞儿女,个个皆是豪杰。”

用血肉之躯守护国门的是英雄,独自活下来撑起一个家的,也是英雄。而能够给这些英雄一个安稳的国度,是他的责任。

皇后执起景仁帝的手,在他手背上轻轻一吻道:“有君王如此,边塞儿女纵是尸骨无存,也会牢牢守住边疆,不让外族进犯分毫,不让异族在夏国的国土上践踏,纵死无悔。”

景仁帝脸上微微发烫,他沉声道:“朕不会让任何一位烈士死后无名,不会让他的亲眷生活无依。”

他一直在为此努力,这是他有生之年最大的愿望。

“陛下的愿望,就是我的愿望。”皇后起身走到景仁帝身边,一把将他抱住,“陛下想要这江山稳固,想要子嗣传承,我会支持你的。”

景仁帝微微发愣,他明白皇后的意思,这是在对自己妥协,对选秀一事的妥协。

皇后明明是男子,为何他会不问不怒,一如既往地对待皇后?为何明知皇后是男子,却还无法将遗落在他身上的心收回?

景仁帝现在明白了。

因为在这个国家中,能够与他携手一同承担起这广袤无垠的江山的,只有皇后。

景仁帝也用力回抱住皇后,沉声承诺道:“朕定不负你。”

皇后笑道:“陛下,我不是个会吃亏的人,我若肯妥协,那必然是有条件的。”

“是何条件?”景仁帝笑道,“只要锦意想要,只要朕有,想要什么,朕都给你。”

“这东西,陛下不必对不起家国天下就可以给我,只有陛下能给。”皇后微笑一把将景仁帝横抱起来,在他耳边轻声说,“冬日太阳升起的晚,距离明日日出,还有很久,我们有很长时间。”

“锦意想要做什么?”景仁帝瞪圆眼睛问道,他心中隐约感觉到有些不妙。

皇后低下头吻了吻景仁帝的唇,暗哑道:“洞房花烛,鱼水之交,臣妾要的只有这个。”

第37章 皇弟有病

景仁帝第二天还是和皇后一起看的日出,被人裹在被子中,在半梦半醒间看到了新年的第一轮太阳,还得到了一个绵长的吻。

景仁帝这辈子大概都没有这么狼狈过,只有真正经历过,才会知道过去所有都只是梦,梦与现实根本就是两种东西。景仁帝不知道是该哀叹朕后宫佳丽三千结果朕却只是个童男,还是该哀叹自己帝王的尊严全都被皇后压在了热吻之下。

大概是……不介意的吧。昨夜皇后的动作是极致的温柔,温柔到同为男人的景仁帝严重怀疑皇后究竟有没有享受到身为男人的乐趣。景仁帝自己一开始是很不适的,但后来却渐渐地真的有了一丝微妙的快乐。

不过是开始还是中途,景仁帝只要想阻止,皇后就绝不会做他不愿意的事情。可就在这样一个无论怎么烧地龙和炭火都会觉得无比寒冷的冬夜,皇后的怀抱太温暖,暖到景仁帝根本升不起半点离开的想法。

他没想过自己会爱一个人到这种程度,连帝王的尊严都可以暂且放下,连一国之母究竟是男是女都可以不介意,这样违背自己原则的举动让景仁帝完全不知道自己会为肖锦意做到怎样的地步。

未发生的事情,景仁帝是不会去杞人忧天的。他只觉得这一晚自己终于明白了过去的后宫佳丽都只是虚幻,只觉得这一晚自己很开心,只觉得今年的第一个日出无比耀眼,这就足够了。

日出后,景仁帝就要携皇后去给太后请安,当然会遇到同样来请安的淮南王。

事实上昨晚整夜未眠的不止帝后二人,淮南王也是辗转反侧无法入眠。他或许蠢点,可不是真正的弱智,就算一开始没有想明白发生了什么事,过后也会明白的。他终于知道自己被景仁帝当成枪使了一次,昨晚震慑群臣,景仁帝在大年夜立得威实在是太狠了。

因为睡不着,他第二天早早就起来在慈宁宫外候着了,期待太后能够给自己解解惑。太后年纪大浅眠,天没亮就醒了,见到小儿子一脸找不着北的样子,慈爱地笑了。

“昨夜的事情,哀家也略有耳闻,”昨天晚上那么多太监宫女嬷嬷伺候着,太后第一时间就知道了,“你们兄弟做的好。原以为陛下有些过于死板,将自己亲弟弟打下大牢,原来不过是你们兄弟的一场戏。陛下在朝中艰难哀家是知道的,可是自古后宫不能干政,你外祖也严令族人不能因自己是皇亲国戚就妄自尊大,哀家母族在朝堂上是说不上什么话的。这些年哀家看着陛下那么艰难,为母又如何不心疼。现在倒好了,你也长大了,你们兄弟齐心,哀家就可以放心了。”

淮南王:“……”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