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玲珑曲_分节阅读_13

春温一笑Ctrl+D 收藏本站

  喻大爷回身对王三郎致歉,“惊到三少了么?抱歉之至。”少年站起身,“哪里,仆虽称不上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动,却也不至为这等小事受惊。”

  倒下的书架好像没人看见似的,两人依旧坐下来,又去看那枚玄铁制成的腰牌。

  “我丢了这么大一个人,受了这么大的惊,不就是想看看它长啥样么?”玲珑心里痒痒,慢慢摸到了桌案后头,偷眼看了过去。

  喻大爷是文人,没练过功夫,听力只是寻常,少年却是习武之人,身后有人,如何能不发觉?知道玲珑在后偷看,眉头微蹙。

  喻家这自称小铃铛的丫头,也不知意欲何为。

  少年的目光掠过来,玲珑不由的打了个寒噤。

  这王家是个什么样的人家,怎地养出了这么个孩子?离他还有一丈远呢,便冷的直打颤!这种人如果是在夏天出现,会很人讨喜欢的,不用冰了,自然凉。

  喻大爷将腰牌拿在手中看了看,好像嫌光线不够,有意抬起胳膊,放在手掌中仔细端详。

  这样一来,玲珑就看得很清楚了。

  玲珑瞅了眼那腰牌,不禁大为失望。有什么呀,黑黝黝的一块,上面印着有图案,可是图案狰狞,半分不好看。

  “不好看。”玲珑腹诽。

  少年看在眼里,心中颇费思量。这小丫头虽自称是洒扫上的小铃铛,可是她脸白白嫩嫩的倒罢了,一双手白皙细润,哪会是小丫头的手?喻泰方才看她的目光温和慈爱中又带着担忧,不像家主在看小丫头,倒像父亲在看女儿。现在这么做,分明是故意要她偷看这枚腰牌,待她更不像小丫头了。

  躲在父亲书房生事,推倒书架之后还不自省,又溜过来看腰牌……喻泰这位名士、隐士,养的这是什么孩子。

  ?

☆、第14章

?  喻大爷估摸着玲珑在他身后已把这腰牌仔细看过了,便将腰牌还给对面的少年,温和道:“这种玄铁制成的腰牌,某生平头回见到。”

  少年颔首,“如此。”

  也就是说,喻泰之前并没见过这枚腰牌。

  喻大爷涵养很好,少年既没提到这腰牌的来历、为什么要喻大爷看这腰牌,他便也没追问,只闲闲道:“这种玄铁制成的腰牌看着倒也有趣,不过并非古物,喻家便不会收藏。家父钟爱古物,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汉之后的藏品便兴趣不大了。”

  玲珑眼珠转了转。父亲这话的意思分明说,不光他没见过这腰牌,喻老太爷、喻二爷都没见过,王家三少若想打听此事,恐怕得换个人家。看来,父亲和这王家也不过是泛泛之交。

  喻大爷客气的招待着这位少年,“三少茶可是凉了?换一杯可好?”

  少年本是该起身告辞的,目光扫过在后面发呆的玲珑,忽地一笑,“小铃铛,劳烦换杯热茶。”

  玲珑原本是偷偷摸摸半蹲在地上,闻言吓了一跳,忙直起身,连连摆手,“不成,不成,我是个笨丫头,只配做粗使。擦擦书架还成,换茶这细致活儿,我可做不好!”憨憨的笑了笑,转身溜回书架旁,低头尽心尽责的擦拭。

  喻大爷微笑,“换茶一向是童儿份内之事,她不管的。”一直垂手侍立的童儿忙走过来换茶,少年扬手止住,“多谢喻先生盛情,仆告辞。”

  喻大爷也没多留,笑道:“招待不周,惭愧之至。”起身送少年至房门口,童儿在前引路,少年旖旎而去。

  玲珑丢下旧帕子出来,冲父亲吐舌笑笑,走到门口往外张望,“爹爹,这人有几分邪性,您说是不是?”喻大爷缓步来到她身边,跟她一起向外看了几眼,“珑儿,太原王家是闻名海内的大商家,家大业大,这少年是王家嫡支嫡房,年纪虽小,却已掌管王家在北方十三行省的所有字号,非同小可。”

  “他果然管着很多人。”玲珑觉得自己猜对了。

  还有,他还管着很多钱。

  又有人又有钱的,气场就是不一样啊。神气。

  父女二人说着话,玲珑不好意思的道歉,“爹爹,方才我太莽撞了,实在对不住。您和那王家是什么交情啊?咱家有个笨笨傻傻的洒扫小丫头,会不会让您脸上无光?”喻大爷不由的一笑,伸手摸摸女儿的小脑袋,温声道:“乖女儿,这有什么呢?爹爹并不在意这些。喻家和王家也不过一面之识,并无深交。”

  玲珑乖巧的点头。

  喻大爷微笑,“爹爹倒宁愿你顽皮些,也比整天死读书要强。”

  如今的玲珑虽不大安生,喻大爷却真的是比过去喜欢多了。过去的玲珑装淑女,扮老成,和堂姐暗中较劲,让做爹娘的操碎了心。

  喻家的男子淡泊名利,女孩儿却热衷攀比,这算怎么回事。

  玲珑听到父亲这么说,笑嘻嘻。

  好呀,您不喜欢死读书的女儿,那我便不死读书好了。我这都算是两世为人了,还有什么想不开的?好勇斗狠,争强好胜,与姐妹争竞,这些我肯定是不屑为之的;让自己舒服,也尽量让自己周围的人舒服,开心度日,便是莫大的功德。

  “不过,珑儿,方才你本不必弄出那么大阵仗的。”喻大爷话锋一转,“你只需在书架之上‘笃笃’敲两声,爹爹便知道你有意想看了。爹爹可以故意迎能日光把它举得高高的,你便能瞧个大概。”

  “这法子好。”玲珑连连点头。

  “珑儿可有别的法子?”喻大爷微笑问道。

  玲珑歪头想了想,“有啊。爹爹书房不是放了幅铜框眼镜么?”

  喻大爷嘴角上扬,“对极了。你若想看,爹爹可以装近视眼,‘眼镜在哪儿?’你便扮小丫头走过来,把匣子里的铜框眼镜拿给爹爹,光明正大站在旁边看。”

  玲珑一乐,“咱们预谋好,往后便好办了。”

  父女二人想了几个对暗号、传心意的法子,很乐呵。玲珑挑了两本新出的小品文,“这两本好,语言风趣诙谐。”喻大爷瞅了瞅,“成,稍后爹爹替你带回去。”玲珑知道父亲这还是不放心的意思,也没办法,笑道:“成啊,您千万莫忘了。”披上鹤氅,辞别父亲,出了书房。

  玲珑带来的两个小丫头在厢房侯着,见自家小姐出来了,忙跟在身边。

  前方是一个石拱桥。快走到的时候,玲珑看见桥上有几名男子,有那王姓少年,有几名小厮,还有一位身穿玄色披风,分明是叔叔喻二爷。看样子,这王姓少年是走到半道和喻二爷遇上了,在客气的寒暄。

  “他不会也掏出那枚腰牌请叔叔看吧?”玲珑想道。

  没办法,那个害她丢人出丑的腰牌,她一时半会儿是忘不掉的了。

  远远的瞅了瞅,少年和喻二爷只是客气寒暄,并没从身上拿出什么东西请喻二爷帮他辨别。看两人的手势,喻二爷似是要邀他进去坐,他在推辞。过了片刻,两人拱手作别。喻二爷下了桥,拐到右手边,似是要去金石斋;那少年原路向前,应是跟随童儿出府。

  玲珑和两个小丫头见他们走了,便不紧不慢的走过来,到了桥上。

  一个小丫头忽地“咦”了一声,“三小姐您看,这是什么?”玲珑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只见桥边残留的积雪上有个黑黝黝的物事,正是方才那王姓少年给喻大爷看的腰牌。

  “这应该是件要紧的东西吧?他就这么丢了?”玲珑不由的纳闷。

  命小丫头拣起来,玲珑拿在手里看了看,这东西凉凉的,有点儿沉,样子挺丑,没什么出奇之处。不过,这腰牌上有图案乍一看上去是凶神恶煞般的头像,仔细看纹路,却像一个字体繁复的金文。

  “陈?”玲珑不确定的想道。

  喻老太爷有一本手录的小册子,名为《陈年旧事》。陈年旧事这四个字喻老太爷亲笔用金文写的,陈字的字形,和这腰牌的纹路有几分相似。

  金文属大篆,是继甲骨文之后形成的文字,年代久远,风格古朴,字形却是有变化的。同样一个字,在不同的青铜器上可能会有不同的形状,譬如这个“陈”字,在金文中就有十几种写法。所以玲珑也只是觉得相似而已。如果不是听乔思柔讲了陈王余党的叛乱、行刺,或许玲珑根本便不会往这个方向想。

  “如果我都看出来了,父亲怎可能没看出来?”玲珑犯了寻思。

  喻大爷不是金文大家,可他耳濡目染,对金文的认知肯定比玲珑要强上许多,那是毫无疑问的。

  他肯定看出来了,可是他不光一个字没说,而且一点痕迹没有流露出来。

  “这是喻家一贯的态度吧?但凡和朝政有关之事,一律三缄其口。”玲珑想到喻家一向只出名士、隐士,却不出官员,若有所思。

  这个时代刚刚建立的时候,玲珑的曾祖父是本地大儒,朝廷下诏求贤,他被乡绅父老推举了上去。可是他不过是到京城游玩了一趟便回了家,根本无意入仕。世上哪有那么多淡泊名利的人,世上又有几个男人对于权力具有免疫力,能做官而真的不想做官呢?权力在手的滋味,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滋味,那是多大的诱惑。

  童儿带着三个人匆匆走了回来。小丫头忙提醒,“三小姐,有男子过来了。”玲珑抬眼望去,只见童儿在前,王姓少年和他的两名小厮在后,正往这里走。

  显然,少年发觉自己丢了东西。

  “我不是三小姐,我是洒扫丫头,叫小铃铛,记住了么?”玲珑低声吩咐。

  小丫头很听话,虽觉莫名其妙,却乖顺的点头。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