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开产科_分节阅读_150

苏芷Ctrl+D 收藏本站

钱大妞毕竟还是姑娘家,又知道杜若以后是自己的家主,自然不敢坐上面,便小声道:“我就在后面跟着,你们前头先走就是了。”那边春生见钱大妞忸怩,只当她是怕羞,便伸出手道:“大妞,你上来。”

钱大妞抬起眸子看了一眼春生,只觉得他年纪虽小,可是憨厚老实人又殷勤,想了想便也克制住自己的薄脸皮,把手伸过去。春生一把将钱大妞拉上了马车,钱大妞只侧身坐在马车的一侧,扶着一根缰绳,并不进去。

春生见她这番含羞带怯的模样,心里一乐,只笑着道:“那你扶稳了,这可就走了。”

刘七巧安顿完了小王氏和熊大胆,熊大胆非要出去帮忙做午膳。换了平时这会儿刘家早就用过了午膳,因为她两过来,李氏多聊了几句,便就忘了这茬事情。

不一会儿钱大妞坐着马车就回来,门没上栓子,一推就开。钱大妞探着脖子对里头喊道:“大娘,我把杜大夫给请来了。”

这时候杜若已经扶着下了马车,李氏在面前院子里做针线,听见声音第一个便起身迎了过去。这不看不碍事,一看可不是让丈母娘给心疼死了。好好的一个哥儿,这就小半个月没见,整整就瘦下去一整圈,那脸颊上都能看出骨头来。李氏也不敢太过上前亲近,只叹息道:“这是怎么搞的,怎么就病成了这样,病成这样家里怎么还让你出门,你快回去吧,随便派个大夫来,也是一样的。”

杜若顿时有些受宠若惊,李氏只开口往后院喊了一声道:“七巧,大郎来了,你还不快出来招呼着。”

小王氏在后面照顾孩子,只有刘七巧一人从后面出来,见了杜若只撇了撇嘴道:“要我招呼他做什么?反正这里也没有他不熟的地方了。”刘七巧听见李氏喊杜若大郎,顿时觉得……李氏这股热情劲儿,都快赶超自己了。怪不得大伙儿都说:婆婆看女婿,是越看越顺眼。

刘七巧虽然嘴上这么说,但还是亲自往厨房为杜若沏了一杯清淡的茶水来道:“你怎么跑到这儿来了,药搞定了吗?”

杜若接过刘七巧送上来的茶盏,与她的指尖微微触碰,只勾着唇角道:“缺了一味药,朱雀大街那边的库里也没了,便上这边取了一些,顺道来看看。”

刘七巧听杜若这么说,虽然眸中带着笑,嘴里却还是不饶人道:“顺道看看,怎么就顺到我们家来了?”

杜若这会儿也觉得不好意思了,只淡淡道:“听春生说,八顺念着我,顺便再给伯母带一些安胎药。”

刘七巧听他这么说,更是不依不饶道:“怎么都是他们的好处,我倒成了个多余的人了?”方才在水月庵中,虽然两人也互诉衷肠,但毕竟厅里头挂着观音大士,房里头睡着大长公主,两人说什么也要克制几分的。如今刘七巧这么一说,便假作生气的往旁边自己的房里一闪。杜若见厅中一时没人,便搁下了茶盏也跟了进去,只抓住了刘七巧的手腕道:“若说你是多余的,那我岂不是更多余,我们便是一对多余,这就好了。”

刘七巧转身,回眸看着杜若,只伸手轻抚着他的眉宇道:“怎么样,我说了,我想嫁你,自然会想尽办法来嫁给你的,你以后可别再气坏了身子,我不想我进门,也是为了你冲喜去的。”

方才刘七巧和小王氏聊了一会儿,才知道方巧儿最终还是嫁给了赵老爷当小妾。虽然刘七巧对方巧儿的遭遇也是有几分同情之心的,可是想起她在刘家门口让杜若难堪,任是再多的同情,也抵不过当时刘七巧知道这件事情之时的气愤。

杜若听刘七巧这样说,只蹙眉道:“你的嘴可真毒,一天不挖苦人便不舒服,也不知道积一点口德。”

刘七巧笑着转身,靠在杜若的胸口,扭头踮起脚来在他的侧脸亲了一口道:“我便是要这样的毒,才能让你知道你这身子的重要性,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若是宝善堂连本钱都没了,如何做生意呢?”

杜若从来都没听说过这样的“俗话”,只蹙眉道:“你这俗话是从哪里来的?我怎么就没听过呢?”

刘七巧捂着嘴笑了起来,见杜若一脸正色,也不再开他的玩笑,便闭上眼睛,抬起头来,将自己的唇凑到了杜若的面前。

杜若伸手,正想触碰上刘七巧如白瓷一样白嫩的脸颊,低着头想往她的唇瓣上贴,忽然大厅里传来一阵小孩子的笑闹声。那边刘八顺正在外头翘着脚喊:“杜大夫呢,听春生哥哥说他来了?”

钱喜儿扶着他晃晃悠悠的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两个小辫子一跳一跳道:“铁定是在七巧姐姐房里,我去喊他们。”

刘八顺虽然还是个懵懂孩童,但毕竟上了一两年学了,且最近学到那个: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于是便拉住了钱喜儿的小手道:“喜儿,我口渴,你先去帮我倒一杯茶来。”

钱喜儿对刘八顺言听计从,立马乖乖的出去倒茶,里头的杜若听了松下一口气来,将刘七巧按在胸口低头猛亲了几口。

刘七巧见杜若急切的模样,起先稍稍推拒了几下,继而又被挑起了情*欲,只觉得浑身软绵绵的,张开嘴热切的回应了起来。

杜若是用过了午膳来的,所以先到了后排的厢房里面为刘子辰诊治。宫里头那几位小主子也颇年幼,经常会有个头疼脑热的,杜若平素就为人温和,小孩子都愿意让他看病。刘子辰虽然才五个月大,却已经会认人了,平常见了生人总会哭几声,倒是见了杜若,一双眼珠子滴溜溜的转,竟没有半点见陌生人的习惯。

刘七巧她们匆匆用过了午饭,也一起往后院里来,只叫钱大妞在前院里看着刘八顺和钱喜儿。

杜若号完了脉搏,开口问道:“晚上还发烧吗?”

小王氏想了想道:“先前几天是发烧的,这两夜倒是好些了,只喘着厉害,睡的不安稳。”

刘七巧也在心里过了过,肺炎最怕的就是高烧不退,如今既然是退烧了,应该会容易治一点。毕竟这个病就算是在现代,也是要挂上三五日盐水的。到了古代这中医调养下来,只怕没那一个月,是好不了的。

杜若又伸手逗了逗孩子,看了一下舌苔,便退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道:“既然已经退烧了,那么下面就应以疏风宣闭、祛痰平喘、清热解毒、生津止渴作为主要治疗方案。我先开一幅药,小孩子分量减半,一日只需喂他几口,若是有效果了,就坚持多吃几天。”

小王氏没料会是杜大夫亲自来诊脉,心里自然是感激不尽,只连连点头道:“如今他病了这几日,连奶水也不太爱喝了,眼看着就瘦下去了,倒是让我好心疼。”

杜若知道当母亲的自然都心疼自己的孩子,只劝慰道:“嫂子不用担心,小孩子有些病痛也是正常的,等好了自然又会胖回来,这几日的话,还是不建议喂奶水,只用新鲜的米汤,熬得稠稠的,多给他喝几口。”

刘七巧见杜若说别人的时候一本正经,轮到自己却还犯这样的低级错误,忍不住撇撇嘴,不以为然。她也看了一眼这几日病瘦了的小侄儿,对小王氏道:“孩子还小,身子自然不如大人,二嫂子你好好的带他,别再受了风寒便好了。”

小王氏自然是连连点头,牛家庄这几年风水不是很好,村里人也多七灾八难的。先别说今年去了的钱寡妇和王氏都死得不明不白的,便是孩子生下来养不活的,前两年也有几个。小王氏怀胎十月生下来的孩子,自然不希望他有丁点儿的意外。

杜若写好了药方,也没递给刘七巧,只开口道:“小吴正在外院等着,一会儿我让他抓了药直接过来,这一剂是宝善堂御用的药方,给宫里的小主子用的也是这个方子,稳妥的很。”

小王氏一听,只感动的热泪盈眶的,想想自己一个村妇,因为刘七巧这一层关系,儿子能享受到这样的治疗,简直就是上辈子积德了。那边熊大胆也感激不尽道:“七巧,我们这大恩不言谢,娃儿若是好了,我就一辈子给你们家做牛做马。”

熊大胆的儿子读书读不进去,已经跟着刘大柱去了庄上跑马车,如今正是个学徒工,所以熊大胆便也跟着儿子一起到了刘大柱家。偏巧刘老三没了媳妇,一家老小的事情没人张罗,这熊大胆又是当了多年的寡妇,从不怕别人说三道四的,且她帮的是自己闺女家,也没人拿这个说事儿,所以如今刘老三一家竟全靠她支撑着了。

刘七巧笑着道:“大娘,你快别说笑了,好好照顾孩子是真。”刘七巧带着杜若来到外院,刘八顺正愁眉不展的在那边翘着腿等杜若,见杜若从里头出来,只乖乖的喊了一声杜大夫。

刘七巧拉着杜若去厨房洗手,拿瓢舀了一勺水缓缓的倒在杜若的手心里。杜若看着刘七巧悠闲的动作,见着自己手心的水汪汪的往地上流淌,只淡淡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刘七巧也不是没听过情话的人,偏生这一句来的那么突然又那么应景儿,刘七巧一时也不知如何应对,只偏过头去,等着自己的脸红到了脖子根,才轻巧的哼了一声道:“油嘴滑舌,怪不得你考不上状元,只能当个大夫。”

杜若接了刘七巧递过来的帕子擦手,只摇头笑道:“你若想当状元夫人,改日我去考一个便是了。”

刘七巧只一脸鄙夷道:“说的那么轻巧,倒像是随随便便就能中状元一样。”

杜若想了想道:“我七岁才会走路,三岁才会说话,在我会说话不会走路那些年,我父亲便找了人为我开蒙,依稀就是九岁的时候,好像已经中了童生了。”

刘七巧点着手指数了数,九岁?刘八顺明年都虚九岁了……刘七巧抬起眸子眨了两下,顿时觉得这杜若的聪明指数还很高呢,以后他们的后代基因应该不错的!

“哦,原来是这样,怪不得我看见你就想起了书呆子来,原来你还真是一个书呆子?”刘七巧挖苦道。

杜若见刘七巧的脸上露出阳光般耀眼的笑容,只让他心里也觉得开怀了几分,便也娓娓而谈道:“上一科的状元爷,还是我小时候的发小,我中童生的时候,他连大字还不会写几个。后来我祖父去了,临死前交代过,杜家的医术不能丢,我二弟从小就跟猴子头一样的性子,断然是按不下心思学的,所以我便学了起来,说起也奇怪,我小时候身子就不好,每日必要吃一剂药,竟让我练就了一个好本事,但凡抿上一口药,就能知道这药方里头有些什么东西。”

刘七巧越听越起劲,杜若的这种功能,若是在现代,那就是个天才啊!

“你这不是骗人的?也不是你事先给背的?”刘七巧有些不相信道。

“起初我爹和我二叔也都是这么想的,所以他们每日总把方子做一些微调,但我还是能吃出来,后来他们又以为我是看了祖父留下来的医典,背的药方,所以干脆去别人家的药铺用别人家的药方抓了药让我来试,结果我还是一吃便吃了出来。但凡不是千奇百怪的药方,只要是我知道的,我都能说个*不离十。”

刘七巧这时候对杜若的崇拜简直如滔滔江水,一发不可收拾。只皱着眉头道:“杜若若,你怎么不早些告诉我,你这么厉害呢?”

杜若却满不在乎道:“这又不算什么,不过就是随口跟你说说。”

刘七巧只花痴一样的看着杜若道:“这还不算什么?你若是早些告诉我你这么厉害,我铁定更疼你几分。”刘七巧说着,拽着杜若的袖子去厅里找刘八顺。

刘八顺毕竟是小孩子,养起来也快,最近他因为不能走动,所以也听话了很多,更潜下心思来念书,连范老爷都夸他是一棵好苗子。杜若检查了一下刘八顺的伤势,发现腿已经完全不肿了,用手指关节轻微敲击,还是有一些痛感,不过已经无大碍了,所以便把刘八顺的绑带给拆了。

千里之外的军营,军医也正埋头在检查刘老二的伤势,只摇了摇头道:“这还没好呢,刘二管家,你又不是年轻轻的孩子,摔断了腿十天半个月的就好了,到了我们这年纪,少说也要绑上两个月,俗话说:伤筋动骨一百天,你这才几天呢,就急着让我拆了这绑腿,万一以后有什么后遗症,王爷岂不是会怪罪在下?”

刘老二只一脸郁闷道:“前几日王老四他们和鞑子干了一仗,听说是杀了上万个鞑子,我这心里激动啊,心想要是我也能上去砍伤那两刀,那得多过瘾啊!”

军医捋了捋山羊胡子道:“二管家,你这腿就算是给你拆了,你也没法撒丫子跑啊,这骨头还脆着呢,你可别折腾。”不过军医听刘老二提起了老王四,也忍不住夸赞道:“那王老四是条汉子,回来我给包扎的时候,身上上上下下可有二三十处的伤口,幸亏他是皮糙肉厚的,竟然都只是一些皮外伤,如今这两日又已经养的生龙活虎的了。”

刘老二感叹道:“那小子倒是不怕死,可怜我在这帐子里天天的给他念佛,他是我一个村的人,跟着我一起来的,万一没跟着我一起回去,我可没脸见他爹娘了。”

“那这回你可有脸了,听世子爷说,要举荐他当校尉呢,这校尉同将军,可就差不了多少了。”军医时时在这大营里面走动,可谓是一个移动的通讯工具了,什么都逃不过他的耳朵。

“这小子这回可算是给牛家庄长脸了,咱们牛家庄也出将军了。”

刘老二这边正跟军医唠嗑着,外头忽然有营卫匆匆忙忙的过来,进帐便问道:“元帅在吗?鞑子派使者送来的议和书了。”

刘老二闻言,也不顾那边军医还在给包扎呢,只一下子从凳子上站了起来道:“元帅在萧将军的营帐,你……你快去把这好消息告诉元帅!”

  ☆、第124章

却说杜若从水月庵出来,那边茶楼上,杜二老爷和陈太医也刚巧喝完了一盏茶。两人见杜若从里面出来,便也高高兴兴的迎了出来。杜二老爷见杜若脸上神色严肃,想必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只开口问道:“怎么样,大长公主答应就诊了吗?”

杜若只点了点头,神色却还依然严肃,开口道:“大长公主准我试试看。”坐在马车另外一旁的陈太医闻言,只笑着道:“杜院判,我说了吧,如今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不得不死在沙滩上。”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