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古代开产科_分节阅读_188

苏芷Ctrl+D 收藏本站

“这怎么好意思呢,这些衣服看着都是新的呢。”紫苏想了想,还是觉得不太好,这非亲非故的,于是便笑着道:“妈妈,身上这套我就穿着了,其他的妈妈还是自己留着的好。”

两人正说着,春生满头大汗的从外面进来,身上的衣裳都像是水里捞过的一样,只喘着粗气道:“紫苏,马车洗好了,我送你回去。”

李妈妈看了一眼自己这个大大咧咧的儿子,只拧着眉头道:“你瞧瞧你自己这个样子,怎么送人家紫苏回去,行了,你在家洗洗,我送紫苏过去就好,也就只有一条街那么远,认认路也是好的。”

紫苏只觉得脸上一红,幸亏这院子里没点灯,也没人注意到。认认路什么的,李妈妈你也太过直白了点吧。紫苏只红着脸蛋想道。

李妈妈前脚领着紫苏刚走,后脚春生就潜入了刚才紫苏洗澡的房间,见那浴桶里的水还热乎乎冒着水汽,只低头闻了闻,觉得这水里头都散发出紫苏身上的香味来,只将自己身上的衣服一脱,扑通一下子就跳到了水里,高高兴兴的蹦跶着戏水起来了。

李妈妈和紫苏两人一前一后的走路,春生家离杜家只有一条街的距离,不过若是要绕到前门那边,倒是有些剧烈,这会儿还没到后门落锁的时候,所以李妈妈就带着紫苏绕了一个近路,走到了杜府的后门。那边看门的婆子见是李妈妈,便恭恭敬敬的上来开门,问李妈妈这会儿进门是不是有什么事情。

李妈妈只笑着道:“这是大少奶奶身边的紫苏,今儿跟少奶奶出门了,让我家春生给送回来,我瞧着时间晚了,就亲自跑一趟,省的还要去前院绕一趟,没得多半里路,怪远的。”

那婆子笑道:“李妈妈你放心,这会儿也快落锁了,大概没有人往这边来,我正巧就锁上门,送紫苏姑娘过去。这边在西跨院,紫苏姑娘初来乍到的,没准还不认识路呢。”

李妈妈一听,正合了自己的意思,只开口道:“那就多谢你了,也省的我进去跑一趟。”

紫苏谢过了李妈妈,就跟在那婆子后面进了杜家。西跨院这边是杜二老爷家住的地方,紫苏自然是没有来过,才走了一小会儿,从路边的院落里传出了悠扬的琴声,那老婆子就介绍道:“姑娘,这是我家二老爷的阮姨娘在弹琴呢,好听吗?”

“好听。”紫苏点点头,笑着道:“我听大少爷提起过,二老爷有几个姨娘都是很有才华的,这会儿就光听这琴声,就觉得不同凡响了。”

那婆子见紫苏是初来乍到的,便也没什么戒心,只笑着道:“那是,我们二老爷这四位姨娘,就是做别家的正头太太,那也是没有什么好挑剔的,不过是落难时候被二老爷旧了,才甘心情愿入府当妾室的,你要是瞧见了真人,就明白了,可惜她们很少出这个蘼芜居,等闲不长见到而已。”

紫苏点了点头,只轻轻的叹了一声,这会儿却见前头走来几个丫鬟,穿着打扮都很不俗。紫苏跟着刘七巧在王府住了一年,这看人的眼色也比之前好了不少,见对方来头不小,便往墙根下面让了让。

只见对方抬眸看了自己一眼,又扭头对哪婆子道:“赵树家的,您这会儿子怎么有空给别人提灯笼呢,感情是看门的差事太清闲了点。”

那老婆子一听,只迎上去道:“哎哟秀儿姑娘,你可别冤枉了我,这不紫苏姑娘初来乍到的,奴婢怕她走错了路,惊动了主子们,所以才自己带着她往百草园去的。”

秀儿自侍是杜二太太跟前说得上话的丫鬟,平素在下人面前就有些傲慢,只打量了紫苏一番,挑眉道:“这会儿还没落锁,好好的前门不走,非走这西跨院的小角门是怎么回事儿呢?”

那婆子道:“是李妈妈送了紫苏姑娘过来的,估摸着是从李妈妈家出来,往这边走近一点罢了。”

秀儿听说是李妈妈亲自送了紫苏过来,心里又憋着一团火,只恨恨的咬了咬牙,她也不过就是个丫鬟,自然没有什么本事发落人,便没什么好气的说:“这会儿还没到落锁的时辰呢,你走了要是还有人要从那边进来可怎么办呢?不然这样,紫苏姑娘我替你送过去,你还是回去看门吧,别又坏了府里的规矩,二太太问起来也不好交代。”

  ☆、第4章 .02|

紫苏进府两天,跟着刘七巧也见过府中的下人,除了几个主子贴身服侍的有些脸面的丫鬟,大多数的丫鬟那天都在议事厅见过。紫苏用心一看,这叫秀儿的丫鬟,不就是当日一直站在杜二太太身边的那丫鬟吗?果然来头是不小的。

“怎敢劳烦这位姐姐,妈妈,您那边忙就先回去吧。这边路也近了,我自己回去就好。”紫苏说着,接过赵树家手里的灯笼,只笑着道:“今儿多谢妈妈送我,我这就回去了。”

紫苏虽说没来过这西跨院,但是见这条道宽敞的很,想来是通往主道上去的,顺着走也就出去了,她在王府待了一年,虽说王府也是不让丫鬟们乱走的,不过刘七巧也带着她到处看过,认一下路,所以紫苏估摸着,这大户人家房子的格局想来都是差不多的。

秀儿见紫苏要走,只假惺惺的道:“这位姐姐,这黑灯瞎火的,最好还是别乱跑的好,你既然不熟,我自然让熟的人带着你。”秀儿说着,只喊了跟在自己身边的一个小丫鬟道:“去给少奶奶的丫鬟提灯笼,把这位姐姐送回百草院去。”

紫苏见人秀儿脸上虽然不乐意,可毕竟还是开口了,便也大大方方的给答应了,只把手中的灯笼给了上前的小丫鬟,跟在后头道:“那就谢谢这位姑娘了。”

这边紫苏和那小丫鬟刚走,秀儿就几步上前,喊住了方才的老妈妈道:“赵树家的,你说着大黑天的,紫苏去李妈妈家那是做什么呢?”

那老妈妈是个只管看门的下等仆妇,也不爱管这闲事,便随口道:“秀儿姑娘,这你可是把我给问着了,李妈妈只负责把人带回来,老奴只负责把人给送进来,别的我哪儿能知道呢?”

秀儿见问不出个所以然来,也撅了撅嘴便就走了。这会儿已接近亥时,给杜二太太熬安神茶的小丫鬟也端着盘子回来了。说起来大抵是杜二太太最近操持家务太累了,竟有了一些更年期的状态,平常晚上都睡不着,每每要喝了安神茶才能一觉到天亮。作为太医的杜二老爷给杜二太太把脉的结果是,让她放下心来,好好的静养一段日子,可偏生杜二太太就是一个掐尖要强的心态,如今杜太太难得有了身孕,她正是要努力搏一场的时候,自然不肯前功尽弃的。

秀儿端着茶盘进来,将那安神茶送到杜二太太面前,只上前为她除下头发上多余的发饰,装作不经意道:“太太,奴婢方才给太太熬养生茶,瞧见那刘七巧身边的丫鬟从我们西跨院那边的小门进来,听赵树家那婆子说,是李妈妈送她回来的。这刘七巧才过门几天,怎么就跟家里的丫鬟婆子都打成一片了,连她身边的丫鬟都有府里的老人照顾着。”

杜二太太听秀儿这么说,只剜了她一眼,将茶盅里的安神茶喝了个干净,挑眉道:“什么刘七巧刘七巧的,人家现在是杜家的大少奶奶,你也好管管你这张嘴了,也就在我这边能不把门,要是出去了,别这么死的都不知道。”杜二太太说着,只蹙眉道:“原本老太太也是不怎么喜欢那刘七巧的,可今儿老祖宗说她长得像玉儿,老太太竟还命人给刘七巧添菜了?不过就是老年人不认人了而已,老太太居然还当真的了,可真是想不透啊。”

杜二太太进门的时候,杜玉已经死了,她平素家风严谨,很少有出门的机会,且那时候京城又是个乱世,所以她纵使是见过杜玉,也忘了她长什么模样。杜二太太叹了一口气,端着茶盏漱了漱口,只有些惫懒道:“横竖她的命比我好,大郎又是一个疼老婆的,我说你二老爷怎么就不像大老爷那般,只疼太太一个人呢?”

秀儿原本是想说几句激起杜二太太的斗志的,谁想杜二太太这会儿没啥斗志,反倒埋怨起了自己的命不好。秀儿再看看杜二太太的容貌,说起来若是换了她是杜老二爷,只怕也是不可能不纳妾的。杜二老爷能对她这样礼遇有加,算来也是很有涵养的人了。

“咱老爷是朝廷命官,那些达官贵人家里,哪个不是三妻四妾的,老爷若是只有太太一个人人,固然是好,可是也难免会被外面的同僚们取笑的。”

杜二太太听了,觉得理由还算满意,许是安神茶的药力发作了,她只懒懒哼了一声问道:“派人去老爷书房问一句,今晚他睡哪儿,不过来的话,那我就睡了。”

秀儿正要出去,外面院里的小丫鬟只往房里轻轻道:“老爷回来了。”只说着,便见外头帘子一挑,杜二老爷从门外进来了。秀儿见这会儿已然没了她说话的时机,便只小心翼翼的就挑了帘子出门了。

出了西跨院,紫苏便认路了,杜家不剩灯油钱,外头的长廊、亭台之处都点着灯笼。紫苏转身谢过了那小丫鬟,从身上的荷包里拿了一个小银锞子给她道:“好妹妹,今儿的事情可别到处说,我也是初来乍到的,不想扰了主子们,你快些回去吧。”

小丫鬟得了奖赏,只笑嘻嘻的走了,紫苏提着灯笼回了百草院,那边绿柳正在门房等着她,见她回来了才开口道:“你可算是回来了,少奶奶方才还问起了,说是再不回来,就要让少爷打发人去找了,说是别让春生把你给拐走了。”

绿柳知道紫苏和春生的关系,玩笑开起来也没什么好顾及的,只把紫苏逗得面红耳赤的才罢休。

紫苏原本是要进去给刘七巧请安的,又听绿柳说刘七巧今儿晚膳都没出来用,方才还是茯苓端了宵夜进去,稍稍吃了一点,这会儿也不知道睡了没有。紫苏只当是刘七巧今儿接生累着了,便也只不进去叨扰了,只催促绿柳道:“明儿就是三日归宁的日子,你可把东西都打点好了?”

绿柳只伸了一个懒腰道:“咱们这位姑爷好啊,一早就嘱咐连翘姐姐都备好了,只等着明儿我们回去了。”

“什么姑爷不姑爷,如今我们跟了七巧过来,自然也是杜家的人了,要喊少爷。”紫苏一本正经的说道。

绿柳只扑哧一笑道:“一早就知道你是杜家的人了,不用巴巴的再强调一次……”,绿柳还没说完,那边紫苏倒是听出了她的意思来,只佯怒着道:“你这小蹄子,越发嘴坏了起来,我今儿陪着少奶奶出门,累的浑身都快散架了,还要被你捉弄,你就欺负我是个乡下老实人。”

绿柳见紫苏果真有了几分怒意,连忙求饶道:“好姐姐,我没那意思,你可别生气,下次我不了还不行吗?”

刘七巧洗完了澡就睡着了,这一觉睡了一个多时辰,等醒来的时候才发现肚子饿得厉害。索性杜若也有少食多餐的习惯,晚上总会喝上一晚安生的紫米粥。这会儿茯苓也送了进来,小夫妻两人便一起喝了一点,听茯苓说紫苏已经回来,料想她这一天也累了,便没请她喊了人回来问话。

刘七巧用了宵夜,见杜若还在等下忙着,便批了衣服起身,见他在那边反反复复的琢磨一个方子,只拧着眉头,若有所思的样子。

刘七巧伸手拿了袍子给他披上,只小声问:“你这大半夜的,还在想什么呢?明儿一早还要陪我三朝归宁,可别起晚了。”

杜若拿了方子,递给刘七巧道:“往年入夏之前,宝善堂总会发放一些香袋,供一些穷人家对抗时疫,今年一如夏天气就热的很,很多时疫没有复发,谁知道到了这会儿入秋了,反而出现了,我打算拟一个药方,订做一批香袋,送给来抓药的百姓。”

“这么大方?白送?”刘七巧只睁大了眼睛,颇有些不可理解的看了杜若一眼,以杜老爷和杜若的性格,宝善堂开到现在还没倒闭,一定是祖宗保佑了。

杜若见刘七巧这样子,只忍不住笑了笑,戳了戳她的脑门道:“这些都是一些寻常的药材和香料,值不了几个钱的,杜家是开药铺的,不是开善堂的,这个我当然知道。”

刘七巧有些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只扭着身子从身后抱着杜若道:“人家是农民嘛,不懂嘛,不要嘲笑我,我这不是担心我们家的家业吗……万一还没到儿子手里就被你这个爹给败光了,那咋办呢?”

杜若被刘七巧给逗乐了,只顺手揽了她的腰,将她抱在怀里,从一旁的药箱里头拿出几味药材来,排列组合之后,递给刘七巧闻了闻道:“这个味道怎么样?”

刘七巧只闭上眼睛,轻轻的嗅了一下,开口道:“这里面有霍香,丁香,木香,羌活,白芷,柴胡,菖蒲,苍术,细辛,对不对?”

刘七巧睁开眼睛,见杜若正睁大了眼睛看着自己,眸光中亮晶晶的,只在她脸颊亲了一口道:“七巧,你也是个医药天才啊!”

315.

其实刘七巧哪里是什么医药天才,不过就是前世在某宝上购买过一个号称可以预防感冒的香囊,里面的成分好像还不止这么多,不过她自己也只记得这几样而已了。杜若想了想道:“不过你还没说全,里面还有冰片、艾叶、薄荷,但是为了控制成本,若是分发给百姓的,几位名贵的药材是不放的,不过疗效也不妨碍多少。”

刘七巧只点了点头,忽然想到一件事情,只蹙眉问道:“我那日进百草院的时候,就觉得百草院里头有阵阵幽香,一早我也在院子里瞧过了,到不像是种的东西香,也不知道这香味儿是从哪儿来的。”

杜若见刘七巧说起了这个,只抱着她起身两人来到窗口边上。时辰不早,外面的丫鬟们早已经不在了,杜若推开了窗,让刘七巧坐在窗台上,幽静的夜风带着阵阵的馨香飘入房中,杜若只凑过去闻了一下窗棂上的格子,小声道:“这百草院从去年开始重新修葺,我就不曾来过,只在重新粉刷的时候来了一次,命工匠们在油漆里加上了花椒。”

那是什么意思呢?刘七巧正想开口问,幸好她前世也算是个高级知识分子,书没有读少,依稀知道汉代的皇后住的宫殿叫椒房殿,似乎这椒房还有一些什么典故在里头。

刘七巧想了想,为了避免让杜若笑话自己文盲,只试探道:“那这是不是代表杜若若很喜欢我的意思,想把最好的给我呢?”都皇后的待遇了,能不是最好的吗?

杜若低头笑了一下,在刘七巧的耳边蹭了蹭道:“不过就是取个好彩头而已,不过你倒今日才发觉,也算是后知后觉的了。”

刘七巧剜了杜若一眼,双手勾着他的脖颈,忽然间两腿往他腰身上一挂,咬着他的耳朵道:“我平常都忙死了,好容易休息的时候,你就拉着我做那种事情,人家这会儿身上还很酸疼呢,鼻子都不灵了。”

杜若只觉得自己喉头发紧,这样贴在身上的姿态太让人遐想偏偏,偏生刘七巧夹住他腰身的腿却还那么不安分。杜若伸手,在刘七巧的后臀托了一把,哑然开口道:“娘子,时辰不早了,我们还是早些安睡吧。”

这一觉自然是没有一觉睡到了天亮,中间那些有意无意的触碰免不了又勾起了燎原的星星之火。刘七巧被杜若的热情烧得只剩下卸甲投降的份儿,锦被乱成了一团,最后将两个累及了的人裹在了一起。

第二日一早,刘七巧醒来的时候,杜若早已经穿戴整齐坐在窗边的书桌上看书。刘七巧见天空大亮,只吓的连忙从被窝中给竖了起来,那边杜若才放下了手中的书卷,笑着道:“娘子,这会儿刚卯时三刻,娘子不必着急。”

刘七巧醒了一下神,杜若正要往门外喊丫鬟,刘七巧忙拦住了道:“我不习惯被人服侍,穿衣吃饭什么的,还是自己做比较自由些,在母亲那边是没办法,你就不要拘着我了。”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