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厚黑日常[清]_分节阅读_210

时镜Ctrl+D 收藏本站

  这又要怎么解释?

  张廷玉与顾怀袖都无言了。

  马车的行进速度很慢,也不知道是谁在大街上接了一句:“八股文便是没用东西?”

  张廷玉一听,笑着摇摇头,掀了帘子去看,竟然是一个沿街卖字的书生。

  阿德在前头赶马呢,闻说这话可觉得不合适了:“八股取士,没有八股,阁下又以何科考?”

  那人轻蔑一笑:“无知鼠辈!”

  眼见着葵夏园就在前面,半路上竟然遇见这样一个人,张廷玉忽然道:“一会儿去打听打听这一位的身份。”

  “莫非二爷觉得此人有才?”顾怀袖皱了眉。

  张廷玉却出乎其意料地摇了摇头:“大错特错。”

  时文名之为“八股”,乃是从“四书五经”之中挑一句话为题,使应考诸人以此来做文章,有一定之格律,其形式古板教条又腐朽。

  他道:“我本人是极为不喜,可除此之外,别无他法。试想,若没了八股,大清当如何取士选才?本朝初年也曾取消过八股,改试策论,一败涂地,不能再糟。不以八股为题,不以馆阁为题,答卷千奇百怪……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如何能断?”

  这一番论调,立足点却与旁人不同。

  张廷玉已然站在朝廷选人的角度来看,自然与旁人不一样。

  举子们恨透了八股,可此番会试的确给予了所有人机会,若不查名姓,几乎不存在作弊之可能。

  “我曾听十二年的状元韩菼有言,除浸淫四书五经之外,历朝历代之史闻学问,亦多涉猎……因而,但凡能从科举一途脱颖而出者,皆高学之辈。”

  更何况,十年寒窗,隐忍数载,有此等惊人毅力之人,岂是池中之物?

  顾怀袖只觉得张廷玉兴许是想到别的地方去了,所以她没接话了。

  过了一会儿,张廷玉才回头:“怎么?”

  摇摇头,顾怀袖道:“若是原来你说,我定然不信,而今却知八股之为文亦是不易。”

  她曾见过张廷玉作的八股,虽与旁人一样格律,甚至在固定的地方用上乡试时候规定的虚词,可区区六七百字的文章之中,却要引经据典,尽展自己生平所学。前后逻辑严丝合缝,稍有不慎便是全篇尽毁。考官阅卷之时,但凡答卷上有超过三处涂改,若遇见脾气不好的,甚至能直接将答卷扯了扔掉,再无高中的机会……

  凡此种种,如何能一言道尽?

  顾怀袖是知道后世评价八股如何如何的,虽其有万般不好,可如今找不出更好的方法来代替,更何况也并非一无是处。

  不亲眼见识过,又如何知道?

  她握着张廷玉的手,看着他右手手指上厚厚的茧皮,忽地轻笑:“若论今科江宁乡试,何人脸皮最厚,当属张二爷莫属;再问何人指上笔茧最厚,众人皆曰:固张二公子也。”

  张廷玉失笑,戳她一指头,“就会耍贫嘴。”

  “二爷,二少奶奶,到了。”

  阿德下车,搬了个小凳子,便请二人下车来。

  廖逢源与张廷玉夫妻二人有两年不见,竟然富态了许多,此刻早已经站在园门口迎接了。

  一见到二人下来,廖逢源便开怀大笑起来:“哎呀,真是多年不见了,两三年不见张二爷,还是风采翩然。”

  “廖掌柜的只顾着夸他,莫不是没见着我?”

  顾怀袖从后面下来,将自己的手递给了张廷玉,被他扶着下来,打趣了一句。

  廖逢源瞧见顾怀袖,又是一喜:“张二少奶奶也来了,我家小子这一回百日,来的人可真是非富即贵,往后我得好好跟他说道说道。”

  他往旁边一让,便领着张廷玉与顾怀袖进去了。

  儿子是他正室夫人刘氏所出,再过十来日便是孩子百日,他们去见的时候只瞧见小娃娃一张脸刚刚开了些,不是刚刚出生时候那般皱着脸。

  刘氏笑得幸福安然:“这么多年,总算有了个孩子,瞧他多可爱……二少奶奶,您也来抱一抱他?”

  顾怀袖现在还没身孕,而今看了这孩子,有些手足无措起来。

  她望了望张廷玉,又看了看刘氏,最后看看那小娃娃,终于还是走过去,学着将孩子放在自己怀中。

  奶娘纠正着她的姿势,那娃娃在她怀里咯咯笑着,似乎没见过生人,竟然也不怕。

  一旁的丫鬟似乎知道这两位是葵夏园的贵客,忙甜笑了一声,恭维道:“二少奶奶一看就是个有福相的,往日里小公子见了奴婢们都是要哭闹的,而今被您一抱,竟然笑起来,可不一般。”

  心情好的时候,听见什么都是好的。

  顾怀袖也笑得合不拢嘴,只道:“刘夫人教出来的丫鬟,就是嘴甜……不过小公子这笑容更甜呢……”

  女人们围着这小孩子说笑着,中年得子的廖逢源也高兴,忽然瞥见张廷玉。

  他正看着抱着孩子的顾怀袖,眼神明暗不定。

  廖逢源看出点意味儿来,请他借一步说话。

  “二爷似乎也喜欢孩子啊。”

  张廷玉背着手,与廖逢源一道在走廊上走着,背后欢声笑语远了,便能感觉出葵夏园的清净来。

  他道:“自然是喜欢的,我看她也喜欢,不过约莫是没福气。”

  廖逢源只说:“这事情急不得……二少奶奶还年轻嘛……”

  “您找我出来,该不会就是谈这些的吧?”张廷玉在鱼池前面停下,瞧见栏杆上摆了一盘鱼食,便悠闲地捻起一颗来,往下头扔。

  还真让张廷玉给说中了,廖逢源看了看头顶阴沉的天幕,只道一句:“今年江南的雨水特别丰,瞧着上游河道又开始抢修堤坝,今年江上翻了不少船,甭管是运盐的还是运茶的,损失颇大……”

  张廷玉一下想起了罗玄闻。

  廖逢源又道:“您还记得沈恙吧?”

  “他怎么了?”

  张廷玉自然记得,一直是心腹大患,只是一直没能解决罢了。

  “此人目前已经进入了盐帮,占有一席之地,如今扬州帮已经被他打散,眼瞧着就是一盘散沙,我这心里老不安定……他越是坐大,我就越是害怕……”

  富可敌国,也是罪啊。

  廖逢源跟沈恙是一条船上的,若是沈恙最后真成了“沈万三第二”,廖逢源不受牵连是不可能的。

  “您行得端,做得正,仅他去折腾吧,回头来是廖掌柜的渔翁得利。”张廷玉似乎没将此事当一回事。

  廖逢源苦笑,只问了张廷玉一句话:“二爷,有句话廖某憋了三年,一直没问您,可如今憋不住了。”

  “廖掌柜的,祸从口出啊。”

  张廷玉拍了拍手,回头看他。

  廖逢源叹气:“二爷何等聪明之人物,您就给我句实话吧,那罗玄闻到底死没死?”

  “死了。”

  张廷玉说谎不眨眼。

  廖逢源一下笑了:“人都知道他是失踪了,沈恙那边找了他无数次,现在没找到……二爷如此肯定地告诉廖某答案,廖某这里谢过。”

  他是明白了,可张廷玉还不明白:“他跟沈恙又出什么事了?”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