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反骨之人_分节阅读_111

阳关大盗Ctrl+D 收藏本站

  其五,他召见了吕德权从前的心腹部属,待之以诚,同邀抗戎。

  其六,他拒绝了有人提出的新建王府之议,举家搬至汉中郡府,只换了匾额,改称汉王府。仇牧自告奋勇,为古骜书匾,古骜称谢。

  一时间,汉中之气象,蒸蒸日上。

  古骜着怀歆理抗戎筹备之事,兵甲御寒衣物与粮草一等,皆由怀歆一手准备,然后方报于古骜。

  这日,怀歆来到古骜居处,仍是一袭黑衣裹着纤弱身形,黑发垂在身后,在腰处编成细辫。古骜听见门外报声,放下了手中的竹简,抬头望去,见怀歆正背着日光,一步跨过了门槛,朝自己走来。古骜还记得,年少时的怀歆,在山云书院中常坐于竹林之间,就连眸色中,也带着一股清朦的孑然于世外之气。刚才那匆匆一瞥,古骜一阵恍然,仿佛又看见了竹林里,那个依寒石而坐的少年。

  怀歆走到古骜面前,道:“汉王,我有一事,在心中藏了许久,不知当讲不当讲。”

  古骜看着面前的人,这才回过神来。

  古骜邀怀歆入座,笑道:“别人称我汉王,你我同窗多年,不是一直称我为骜兄么,为何见外?”

  怀歆却摇了摇头,并不入坐,道:“此言我是说给汉王听的。”

  古骜郑重了面色,道:“孤听着呢,请怀兄赐教。”

  怀歆这才坐了下来,有些忧心地道:“如今汉王在汉中,汉中自然一切都好,可若汉王去了戎地,可就不一样了。”

  古骜闻此言,知怀歆意有所指,便问道:“为何这么说呢?”

  怀歆道:“恕我说一句不敬的话。汉王当日入府寻吕公子,方知吕公子不在,虞太守却久候。虞太守先父所部将领一等,多居于汉中,对于吕公子之行,可谓了若指掌。既然如此,他为何自己不称王,却以汉王为王?”

  古骜道:“依你之意?”

  怀歆道:“虞太守从小家遭大变,其胸中志向,如今我细观,不外乎是令世庶就此一平而已。然其父不得伸志,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几败于‘操之过急’四字,因此虞太守承其父志,愿成事,生平唯谨慎是也。”

  古骜点了点头,道:“确是如此,然?”

  怀歆道:“他不愿称王,意在于此——只要称王,便可择主而事。前台之人可以是吕太守,亦可以是为吕公子,再可以是汉王你……”怀歆顿了顿,轻轻地道:“但凡他隐在幕后,便能保存寒门的力量,无论天下风云如何变幻,换的不过是前台之人,他却能稳坐后方。此举对他是谨慎,对汉王征戎却是不利。”

  古骜沉默不语,怀歆续道:“戎地难安,历来如是。别说以汉中黔中两郡之力了,历代武皇帝,就是倾全国之力,都未必能下戎。如今汉王征戎,虽然时过境迁,我军与戎地之力此消彼长,又恰逢戎王崩而嗣子未定,大有可为。可万一攻戎地时受挫一二,虞太守担心寒门兵甲就此消损,而想换了前台之人,又该如何?那时候,汉王在戎地征伐,可不在汉中镇守啊。危机之际,是否从汉中增兵,是否从天水将粮草运至戎地,可就不是汉王说得算了。”

  古骜看着隔着一张案几坐在对面,沉静地剥丝抽茧般,缓言分析着形势的怀歆……忽然有一种感觉,眼前此人,已非他在竹林中初见的那个少年了。

  古骜尚记得,书院中的怀歆,独自一人看书时脸上总有寥落之色;北地时的怀歆,谈及国事总是忧心,谈及家事友人却又总是开怀;而如今投奔汉中的怀歆,那苍白而俊秀的容颜上,再也不见了往日的灵动,而目光里却隐藏着一丝若隐若现的决绝。

  古骜心道,既有了这份心意,怀歆今后,便再也不会被清高所羁绊。怀歆年少时曾说,‘这天下,还没有我怀歆甘心服侍的人主’,如今,既然怀歆进谋于前,那句话便就此作古,怀歆现在,是他汉王的人了。

  古骜缓缓地道:“怀兄这是……诛心之论啊。”

  怀歆道:“若你是骜兄,我便不与你说了,因我素知你与虞太守有情谊;可如今,既是汉王,事关抗戎成败,我不得不进言。”

  古骜轻叹一声:“……你说得对,让孤好好想想。”

  看着怀歆告辞而去的背影,古骜陷入了沉思,虞君樊之势力盘根错节,在他尚未成为汉王之时,在他只不过是出龙山军统之时,无疑乃助力,可如今他已是汉王了,是寒门名至实归的统帅

  ——古骜自忖对虞君樊向来以诚相待,可虞君樊却似乎瞒他良多。

  此事,究竟该如何办呢?

  就在古骜思考的时候,古氏端着羹汤来了,一进门便看见古骜靠在榻上发呆,便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说:“吃点东西吧。”

  古骜点了点头,道:“放这儿吧,我一会儿吃。”

  古氏看了看古骜,她如今越发不敢与儿子说话了。自从住进了‘王府’,她甚至时常生出一些做梦般飘渺虚妄的不真实触感。

  她曾见过汉中将领官员们穿着锦衣,在古骜的书房方向进进出出,恭敬地喊着“汉王”的样子,那时她不禁拽了古贲的衣袖,低声问:“老头子,你看见没呀!你看骜儿,可威风了!”

  刚说完,她忙捂住了嘴巴。丈夫是看不见的,她知道,怎么适才一激动之下就脱口而出了呢?古贲微微一笑,并不以为意,倒是喊了古氏一声,转身走了。古氏搀扶着古贲,穿过亭台楼阁,回到了古骜给他们二老准备的院子里,古氏想着刚才的情形,心有戚戚焉地道:“这是咱们家祖上积了什么德呀……骜儿真是出息了。”

  “他命贵。”古贲抚了抚胡须,微笑道。

  古氏信服地挽紧了古贲,扶了古贲入了院子。

  如今古氏站在古骜面前,有些手足无措地道:“哎呀,你又在忙,你爹说,让你去看看你弟弟咧!”

  古骜微微一怔,知道古氏口中的‘弟弟’,就说二狗那混小子了。二狗此次随军出征,据陈江说,但逢战事,可谓一马当先。后来重伤的他,是被人从尸体堆里扒拉出来的,古氏看着血肉模糊的二狗被抬进王府医治,一时间哭成了一个泪人儿。

  此时闻古氏之言,古骜便点了点头:“我知道了。待会儿就去。”

  古氏点了点头,又看了古骜一眼,这才走了。

  古氏如今也穿了锦衣,是个叫陈江的青年人专门喊了剪裁师父,来给她裁的,她看着那么多锦料,不敢选鲜艳华贵的,便指了指最普通灰暗的那一类。后来古骜看了,还赞了一句:“挺好的。”她听着儿子的话,心满意足地笑了。

  古骜果然过了不久,便前来古贲的院子,还没进门就听见二狗大呼小叫着:“哎哟!可痛死我了,小胖子你轻点儿!”

  “谁是胖子,你再说一遍?”一个娇俏的女声传出。

  二狗再一次发出惨叫,古骜推门而入,古贲耳力好,早就听到了门外的响动,门一开,古贲就朝着古骜的方向道:“骜儿来啦?”

  古骜叫了一声:“爹。”转目朝榻上望去,只见二狗子正滚在榻上龇牙咧嘴,而塌边站着一个胖乎乎的圆脸小姑娘。

  见那女孩儿眉目之间和田榕有些相似,古骜愣了一下,问道:“这是田家小娘子吧?”

  田小妞一时间红了脸,忙低下了头,从古骜身边擦身而过,推开门一阵风似地逃走了。

  二狗抬起脸,看了古骜一眼,埋怨道:“你怎么把她吓跑啦?”

  古骜走上前去,坐在塌边,拍了一下二狗:“叫汉王,没大没小的。”

  “哎哟!”二狗又在榻上滚了起来:“你怎么还是这个样啊,好讨嫌!”

  第105章

“二狗子,该有的礼数还是要有。”古贲在一旁悠悠地道。

二狗怒道:“死老头子,你就帮着他,怎么不帮我?我是你干儿子嘞!”

古氏见二狗子说古贲是‘死老头子’,恨得捏了二狗一下,又换来二狗的惨叫,他指责道:“你们一伙儿都帮着他!”

古贲道:“干爹教你懂礼貌,也是为了你好。今时不同往日了。在家里你没大没小的,出去了若还是如此,你说汉王是罚你还是不罚?”

“干爹偏心!”二狗子撒泼般地大叫着,捶胸顿足地打着滚,过了一会儿,见古骜不说话,他这才抬起脸,看了古骜一眼。

古骜憋住笑意,冷了一张脸:“叫汉王。”

二狗子委屈地皱了皱鼻子,他看了看古贲,又看了看古氏,这才咬着牙爬下床,有些勉强地给古骜行了个礼,口中唤道:“汉王。”

古骜的脸上这才荡漾起一丝笑意:“……孤听陈江说,你作战勇武,此次便擢升至百夫长以示嘉奖,你觉得如何啊?”

二狗一愣,随即面露喜色:“这么说,我也要做官了?”

古氏也为二狗高兴,忙在一边道:“二狗啊,你还不快谢谢你哥?”

“慢着,”古骜抬了抬手,制止了古氏的话,转而对二狗道:“既然要做百夫长,叫二狗也太不威风了,不如我赐你个名字罢。”

二狗咽了口口水,有些迟疑地看着古骜,古骜道:“为军之要,便在于服从上级,恭谦受命,不如叫你‘古谦’如何?”

话音一落,古贲便在旁边拍了一巴掌,道:“好!这个名字好!好名,好字!”

二狗子将信将疑地颦了眉,趴着睨了古骜一眼,道:“你没坑我罢?”

古骜道:“怎么是坑你?论功行赏,升你做百夫长已是足够。这几日你养伤,所以尚未曾有授职之礼;不过以后归职回了军中,自然是要补办的。至于赐名,乃是对你勇敢作战的特别荣宠。别人都是没有的,这赏赐只给过你一个人。”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