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春深日暖_分节阅读_62

怀愫Ctrl+D 收藏本站

蓉姐儿新衣裳倒多,也不着急给她理,只明儿早些起来便成,秀娘身上干净了一个多月,便在船上王四郎也想着法儿的给她养生,身子见好了,听玉娘说羊奶有用,原在泺水那是个稀罕物,在江州却不是,买了来敷面,皮子也渐渐白腻起来。

两个为着坐船,舱房前后俱是人,倒有三四个月不曾亲近过,王四郎听见秀娘还在叨叨叨的吩咐丫头,嘴里念念着有甚东西要备下,两只手一抬把秀娘打横里抱起来扔到床上,吹落了灯,两个叠作一个,交头摇股,花心儿颤颤,倒似新婚时的光景。

蓉姐儿洗完澡擦干了头发,黑丝绸一样披在肩上,穿了寝衣,在潘氏身边滚着玩了好久,到实在倦了抱起枕头要去找娘,叫潘氏一把抱住了:“你娘在给你生小弟弟,你莫要去,你去了,小弟弟就不往你娘肚子里钻了。”

蓉姐儿皱了眉头,叉了手摇头:“我疼他,不打他不凶他,给他糖豆子吃,他为甚还怕我。”说着竟委屈起来,噘了嘴儿不乐意。

潘氏拍了她的背:“他小呢,怕人的。”她这一句说完,蓉姐儿明白了:“就跟小白似的,小白刚来家就怕人。”小白被送来沈家时刚刚断了奶,团在窝里呜哩呜哩,大声说话都能叫它缩在大白肚子底下去,蓉姐儿宝爱了它许久,见它顽皮起来,才训斥它。

蓉姐儿抱着枕头想了会,点点头应下:“好罢,我明儿去看他。”说着把大白从褥子上抱起来,它今儿受了惊吓,还掉了毛,蓉姐儿特别可怜它,晚上用饭还偷偷藏了鱼块给它吃,大白恹恹的,抬了头喵乌一声,蓉姐儿摸了它的耳朵:“大白不哭,等二姑姑走了,我捞鱼给你吃!”

她人小,心里却明白,晓得槿娘不喜欢她,她也不喜欢槿娘,今天吃了秀娘的骂,却晓得娘也不喜欢这个姑姑,更不喜欢昊哥儿,原来几个孩子在一处槿娘就无时不炫耀她有个儿子,说甚其它几个都是女娃儿,口里心里都瞧不起蓉姐萝姐,蓉姐儿越大越明白事,哼一声,摸着大白的毛,眼皮渐渐阖起来,将要睡着了,还撑起手揉眼睛问:“阿婆,小弟弟来了么?”

第73章 四郎频叩富贵门秀娘欲送女读书

第二日起来,秀娘脸上不上敷粉也似抹了胭脂,把那雁衔芦花的对襟袄子穿起来,又叫了玉娘过来给她盘头,秀娘的头发黑洁光亮,盘了个现下时兴的牡丹头,前边是金嵌宝珠的分心,后头是金累丝嵌宝珠凤蝶穿花的簪子。

这一套还是王四郎在质铺里头寻着的好货,赎出来给她戴的,她还想着年夜那天戴起来,既是去吴家便先拿出来用了,又给蓉姐儿穿上小袄裙,俱是织金的,看着衣裳光鲜精致,往她手上套了两对小金镯子,教她说了两句吉利话儿。

这回不带玉娘,秀娘身边跟一个杏叶,蓉姐儿身边跟一个绿芽,小人儿一早上眼睛还没睁开来呢就由着她们摆弄,额发齐了眉,正把那一点痘坑掩了去,头上扎两个花球,两只金蝶儿翅膀一扇一扇的。

还按着泺水的规矩给她拿笔沾了朱砂在眉间点了红,看上去玉娃娃一般,蓉姐儿难得没往镜子面前凑了要照,她直通通盯住秀娘的肚皮,歪了头想上去摸一摸。

秀娘正插戴好一套首饰,最后一个金压发往上一压,这才算是穿戴好了,站起来看见蓉姐儿一动不动看着她,笑一笑:“妞妞想什么?”

蓉姐儿“嗯”一声,嘻的笑了:“小弟弟在娘肚子里了罢。”

秀娘双颊飞红,屋里的丫头都别过脸去笑,秀娘又想斥她,又觉着小人家好口彩,今儿头一句就念着弟弟,若是真叫说中了才好,心里这样想,脸上笑意更盛,把蓉姐儿拉过来给她整整毛边:“不许混说,教你的两句话还记得么?”

蓉姐儿听玉娘念叨一整个早上,听见秀娘问,两只手团起来,一面拜一面说:“恭贺新禧,万事如意。”词是老词,可蓉姐儿念得可爱,瞧着讨人喜欢的紧,秀娘把她一抱:“见了人可别忘了。”阖家都收拾停当,坐了车往吴家去。

拜帖早早就送过去了,吴夫人因着丈夫不回来过年也不往二门外去,此时又不是金陵本家,没个亲戚在,好容易一个妹夫,还这样不成器,便带了徐小郎闭门谢客。

接了王家的拜帖想了一回,见着是销金纸的红帖子,还当是吴老爷生意场上来往的,捏着想了半日,还是身边的丫头提了一句:“莫不是那送花儿来的王家?”

吴夫人本不欲应下,为着家中没有男人,又不好叫个十三岁的半大少年当陪客,正想客客气气的推了,不意吴少爷送了信回来,说是早些放假,不日就要家来。

吴夫人想着总是结个善缘,若真是个好人家,也多了个走动的地方,这才应下来,王家接了回帖把礼盒儿抬了去,吴夫人一看礼竟这样厚,倒是一怔:“谢也谢过了,怎的还备了这么厚的礼。”

柳氏瞧了这几色礼,是家里各人都有的,一套文房四宝,五匹彩缎两匹鲜艳些三匹老成些,想那鲜艳的是给自家的,倒觉得这礼备的齐全,笑一笑道:“怕是真个疼女儿的,我听那老人家说,将要三十了,便只有一个闺女呢。”

吴夫人笑一笑,把帖子搁到一边:“怕不止是这个心思,不管怎的,人家巴巴上门来谢,咱们也热闹一回,前头的礼总不好白受他的。”

还是吴少爷要家来更惹这两个关情,屋子重又洒扫一回,冬衣也俱都做得了,鞋子纳得厚厚的,柳氏还专门拟了个菜单子,把可心的菜俱都列出来,一样样的挑捡。

她难得办这一件大事,自嫁进吴家来,她还不曾出去走动过,家里因着有个戴守的徐小郎,也不曾宴过客,王家人上得门来,还是头一槽。

阖家都预备齐整了,只等着吴少爷回来,吴夫人照着一日三顿正餐两顿点心的次数差了人去问,门房俱都答没回,吴夫人正急着要派人往东台大营去接了,门上来了个黑汉子,直通通的就往门里冲。

叫门房一把拉住了,拳头差点儿砸上去,再定睛一看,竟是吴少爷。他这一年大变模样,把柳氏惊的怔在当场浑没认出自家丈夫来,若说他原来身上还有些文气儿,如今一看便是武夫,除了衣裳鞋子还干净,谈吐吃相走路,好似变了一个人。

柳氏盼了这许久,一团火热心思一下叫凉水浇灭了,吴夫人赶紧把他迎进来,绞了热巾子擦脸,又叫厨房治菜给他接风,吴少爷一只脚差点儿就踩到椅子上去了,扒拉起饭来便如恶狗争食似的。

军营中吃饭稍慢些的,待你去盛时连桶底儿都叫人刮干净了,若还慢条丝理一口嚼上二十三十的养胃非活活饿死不可。

他头两顿饭饿着了,第三顿上就摸清楚了,学着那些个老兵油子,第一碗是虚的,看着盛的满,饭却不压实了,为着赶紧吃尽,到第二碗上把大海碗压的满满当当。

如今这一桌子的鱼虾豆腐他只啧了嘴儿,摆在过去是贵菜,河里封了冻还蒸出这样大的鱼摆上来,待客也不过如此,可他只挑了蘑菇青菜里的肉丝儿吃,吴夫人见了把安排饭食的灶下人说了一通,给他换了金银蹄子,整只的烧鸡大鸭子。

吴少爷连吃了三碗饭,把肘子鸡鸭全啃了,徐小郎见过他这吃相,倒不奇怪,吴夫人只道儿子受了苦楚,眼圈儿都红了,又怕他吃多了积食,叫人拿了山楂丸子出来给他消食。

只有柳氏站着干看好半日,连婆母埋怨她菜单没写好都没听出来,只绞了帕子不知如何上前去,她本是诗书人家的女儿,亲爹哥哥一门俱是读书人,除了提笔连裁纸刀都少拿,为着吴少爷没个功名,也不知吃了家中姐妹多少酸话。

她在闺阁里时候呆的长了,难免不多想着些,原还想着是他要为亲人守孝这才考不得举,待她过了门再劝他上进,谁晓得他不考举便罢了,竟实实在在变作个武夫,柳氏心里一苦,差点儿淌下泪来。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