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诗酒趁年华_分节阅读_109

我想吃肉Ctrl+D 收藏本站

  六表妹不曾听到这新来的对颜神佑有意见,也笑道:“是呢,是小表姐带来的,可好玩,可我玩得不好,请表姐教你,可好?”

  略大些的那个就拉着她妹子,回道:“你们玩得正好,我们看看花儿去。”

  过不多时,又待开饭,蒋氏便命送这两姐妹去她们父母那里用饭,颜神佑依旧跟着外祖母吃饭了。颜神佑临入席,见阿琴面上不忿,对她道:“你跟了一天,也累啦,唤阿竹来替你罢。”

  吃饭时,诸人什么也没说。只是饭后,姐妹们一处玩耍,却又不见那新来的小姐妹了,也不知蒋氏是如何安排的。

  ————————————————————————————————

  午过玩耍一阵,蒋氏命颜神佑去更衣,往太尉府去见楚丰。

  太尉府离姜家并不甚远,坐车不多会儿便到了,到了时,阿圆先下车,与阿竹两个扶颜神佑下来。姜珍赶过来道:“齐先生已投过帖子了。”齐凭离姜珍三步远,一副悠然的样子。颜神佑道一句:“有劳。”抬头一看,这里并不是太尉府的正门。

  想也是,太尉府前半截是楚丰的幕府,里面好些个僚属,颜神佑毕竟是个女孩子。好在她是晚辈,便走侧门,也是无妨的。

  入内,楚氏已在后衙了。身前摆了拜垫,颜神佑很是乖觉,上来磕首。

  楚丰笑道:“好,又长大了。”命起身看座。

  颜神佑起身,趁到座席后,拂袖,抚了一下裙摆,才跽坐下来。楚丰又看姜珍:“这又是哪家儿郎?”

  颜神佑答道:“是姜家表兄。”

  楚丰说了一个“好”。命管待姜珍去吃茶,自己却问颜神佑生活一类,问的与蒋氏问的也差不多,颜神佑也只拣好听的回答——总觉得齐先生已经全说过了。又奉上了楚氏书信,楚丰也命人接了。

  才问道:“你们过得好,我便放心了。在京中停留几日?”

  颜神佑道:“母亲命我为外祖母贺完寿再回。”

  楚丰道:“如此,在京中但有甚事不方便与你舅家说,可使齐先生来寻我。”

  颜神佑心说,你还远一辈儿呢,但却有一件事是真的要问他的:“我回京里来,当祭一祭祖父的。只是舅家正在办喜事,不知如何安排?又逢祖父忌日,若要祭扫,又当如何安排呢?”

  楚丰欣慰地捋须而笑:“你不是带了护卫来了么?先打发他们去除除草,堵堵狐狐洞,他们婚期正在这几日,待三朝回门,你再去扫祭,也就是了。至于周年,回与你舅舅,他也不会拦着的。扫祭之物,必要自己命人去造办,不要用旁人家的。”

  颜神佑得了主意,回他一个大大的笑容。

  楚丰毕竟事忙,能拨给她这点时间已经不错了,又唤了姜珍来,命他好生将颜神佑带回姜家去。

  颜神佑与姜珍出得门来,从后衙出,却遇到一个从前衙往里进的。听了脚步声,两下里都是一抬头,让她见到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一身白衫,飘逸洒脱,日已西斜,他整个人却晈如明月。

  来人看到这一男一女,也有些诧异,他却是认得姜珍的,彼此一礼。眼睛在颜神佑身上打了一个旋儿,又收回去了,再不看她一眼。

☆、62·小魔头当家

  颜神佑觉得有些奇怪,当时却什么都没说。直到走了出去,要上车了,姜珍还是挺热情地站旁边看着她上车,她坐稳了,才一挑车帘子,对姜珍招招手。姜珍凑了过来:“怎么了?”

  颜神佑小声地问道:“刚才是谁,好奇怪。像是认得你,又不说话。”

  姜珍道:“那是蒋家五郎,他就那个样子,且在太尉府中,不是说话的地方。”

  颜神佑答应一声,也不在意。七岁,男女不同席,自家兄弟也还罢了,表哥表弟因为关系好,多说两句也就算了。蒋家的,干她什么事呢?就算要交往,她也是跟人家女孩子交往,男的就留给……算了,她弟还小,留给她堂兄吧。

  颜神佑丢下此节,转而小声问阿圆:“阿娘在京里的宅子,你知道在哪里么?”

  姜氏有陪嫁,有田宅铺子,自然是有住处的。阿圆道:“是有的,就在离家里不远的地方,”她回话的声音也很小,“小娘子问这个做甚?”

  颜神佑道:“使人洒扫一下,叫六妞她们先去住着,过几日我也过去。”

  阿圆吓了一跳:“娘子命小娘子来京,就是要住到舅家的。”

  颜神佑道:“大郎娶新妇,我又要去扫祭。人家办红事,我却穿白,像什么呢?还有祭日什么的,也得去扫一扫墓,总是在自己家里方便些。”

  阿圆这才松了一口气:“那也须得与太夫人说一声。”这个太夫人,就是蒋氏了。

  颜神佑道:“这是自然的,还得说得很明白了才好。咱们来,带的钱并没有动,凡祭品,都要自己出钱。我回去再写封信,少不得要跟舅舅说一声。必须是要上禀长辈的。”

  阿圆心道,这样才是妥贴。

  回到姜家,已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蒋氏也没问楚家为什么没有留饭之类的。楚丰是个大忙人,且家眷至今没有搬取到京中来。太尉府里十分冷清,虽有楚源一家在,奈何楚源也没个闺女什么的。恐不相宜。再者,蒋氏也明白,颜神佑的份量也不大够。如果她是个男孩子,估计能留一顿饭,现在一个女孩子,还是送给她外祖母去照看比较好。

  当下又吃了安静的一餐饭。因为是代表父母来的,是以颜神佑的位置依旧是以蒋氏之下。待吃过了饭,依旧是各自去为婚礼做准备。姜戎父子叔侄还要对迎新的队伍做检查,挑选精壮、可信的士卒。自从赵忠嫁闺女被截和之后,京城嫁女,送亲迎亲的,双方总要各出一百以上的甲士,刀剑出鞘、开枪开道,才觉得安心些。这个风俗就此形成,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两个中二病,真是流毒百世。

  后天,就是正式迎娶的日子,而颜神佑明天还得去见唐中二。

  蒋氏自然是关心孙子的婚事的,颜神佑也就不在这个时候烦她,十分识趣地回自己房里看了一会儿书。期间还吩咐阿竹:“看舅母她们回去了,便告诉我一声,我要寻外婆有话说。”

  阿竹便坐在门口,盯着正房,直到范氏等人离去,匆匆回来告诉颜神佑。颜神佑起身整了整衣裳,门口阿竹正好跪坐在那里,顺手给她穿了鞋子,又帮她顺了顺下摆。

  颜神佑到蒋氏跟前的时候,蒋氏还没有洗漱,热水还没有端来呢,只是在放假髻了。见到颜神佑,蒋氏脑袋不动,让侍女继续给她取假髻,却对颜神佑招手:“过来过来,你还没睡呀?”

  颜神佑走过去跪在她身边,看着侍女解下假髻放到一边:“嗯,有个事儿,得先跟外祖母说一说。”

  蒋氏来了兴趣:“什么事呀?”

  颜神佑道:“我既回京了,就得给亡者扫祭一下。好几位长辈呢,不闻不问的也不应该。只是现今大郎要娶新妇,我怕冲撞了,就想,先将阿娘那处屋子打扫了,扫祭前我先过去斋戒沐浴,待扫祭完了,再回来陪外婆住,可好?”

  蒋氏也没有理由拦着,听颜神佑说得在理,捏捏她的脸,笑道:“很好。”

  无论是蒋氏还是楚氏,甚至是楚氏与颜肃之夫妇,没有一个指望颜神佑能做到这一步的。一,她未成年;二,她是女孩子;三,她是来参加婚礼的。三个理由,即使她疏忽了这一点,也是有情可原,不算什么大错。但是她能想到,大家就十分欣慰了。

  颜神佑得寸进尺:“那我还要写封信回家,跟家里说了这件事儿。他们成年男子,总住在这里也不大好,让他们去看房子罢。明天打发了他们先去看看墓地,可有被雨水淋坏了。”

  蒋氏欣慰地道:“好。不过呢,这些部曲无人约束也不好,还是住在这里罢。待你要往那处去时,再带着去看门儿,叫他们随着你走。”

  颜神佑道:“他们听话的。”旁的不说,颜肃之训出来的人还是有把握的,颜神佑临行,当众拿了她爹的一支鸣镝走。

  蒋氏道:“不听话,就该打发了。好了,明日还要去见长辈呢。我看唐家的小娘子很好,虽比六郎长那么两岁,却是正好的。唐虎贲与你阿爹十分要好,为你一个小孩子家,明日专程在家里等呢。”

  颜神佑:“呵呵。”唐仪特意逃班,让她明天一早来见,这种苦逼的心情,外婆是不能理解的。

  蒋氏虽不知道颜神佑正在腹诽唐仪,却知道唐仪的妻子蔡氏身怀六甲,又帮颜神佑检查了一回礼物,有所增减。只是看颜神佑年纪还小,不太好意思跟她说什么怀孕之类的事情,反正姜氏也揣过包子,颜神佑也不是没看过,到时候一看就知道了。

  岂料颜神佑一看礼单,就奇怪地看了她一眼,问道:“唐伯母又要做一回母亲了?”

  蒋氏:……突然就有了当初姜氏的那种蛋疼的赶脚!

  ————————————————————————————————

  次日一早,颜神佑起来,照例去看外婆。蒋氏打发她们表姐妹一处说话,颜神佑又说了去太尉府的见闻之类。蒋氏也趁此机会将颜神佑昨日所请说了出来,姜戎也是欣慰:“三娘将她教得好。”

  当即应允。

  早饭过后,颜神佑得了允许,唤了两个护卫来,将写好的书信交给他们,又赏了两贯钱,命他们早夜兼程,回坞堡送信。三百里路,快马疾驰,不消三日即到。到了再换人送回信过来,姜玘都该带着媳妇儿回完门了。时间正好。

  颜神佑自己,却打点了礼物,带着老师充门面。留下阿竹带着两个客女看屋子,她自己着其他人,浩浩荡荡往唐家去——护卫也带了八个。

  这是去未来弟媳妇家,可不能显得气弱了。礼物也是十分丰足的,颜神佑明白这其中的意思——本来就是高攀,就更得显出能养得起媳妇来了。当然,也不能表现得暴发户,那又得被笑话了。

  颜神佑进唐家,比回舅家还要慎重几分。据她估计,楚丰那边不用她多管,齐先生一定有水份。舅家对她挺好,她只要表现正常就好。唯有唐家,唐中二不正常,可蔡氏是个正常人。还是个闺女被老公坑到土鳖家的正常人,必须得礼貌些。

  齐凭笑问:“为何这般声势浩大?”

  颜神佑笑道:“唐伯父喜欢热闹。”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