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诗酒趁年华_分节阅读_124

我想吃肉Ctrl+D 收藏本站

  休说颜肃之,便是姜氏,看了之后也颇觉惊奇。颜神佑承认,她的家族意识还不太强,她是悄悄地在自己家院子里送给颜肃之的。并且解释:“这里这里,左下角上都有编码。前面这个是目录,每一章节开头是第几页都标明了,翻阅起来就方便啦。”为了配合此时的读写习惯,这书也是自右往左的格式,装钉了右边。

  颜肃之的心跳得很快,忽喇喇地翻着书页,又对比了几章的页码。听颜神佑说:“这样携带也比卷轴方便呢,堆叠起来,也不似卷轴那般麻烦了。阿爹看,这样如何?”

  颜肃之道:“很好。”

  颜神佑这才慢吞吞地说了她的本意:“阿爹守孝,乡居读书,苦于翻阅不便。忽然灵光一闪,就做出这个来。为方便师友,回京后,以此书籍馈赠。如何?”

  颜肃之脑筋一时没转过弯儿来:“这不是你做的吗?”

  颜神佑不好意思地道:“我在京里刚惹过事儿呢,还是老实些的好。”红着脸,还对了对手指头。

  颜肃之又不蠢,惊讶过后越想越觉得惊疑,连姜氏都怀疑地看着颜神佑——不会吧?不会是我想的那个样子吧?

  颜神佑却抬起头来,甜甜一笑:“阿爹觉得有用就行,我找六郎玩去啦~”

  然后她就跑掉了。

  颜肃之手一松,书掉到了地上,他也顾不上拣。将脸埋在手掌里,呜呜地哭了出来。

  姜氏哽咽道:“你这又难过得甚么?这样对大家都好。”

  颜肃之的声音含糊地从掌后传了出来:“我要静一静。”

  姜氏捂着脸跑掉了。

  ————————————————————————————————

  新书的事儿,一家三口对谁都没说。颜神佑和姜氏双双勒令服侍她的侍女们封口,只待到京后,一鸣惊人。颜肃之更是发愤,每日都要抄书。

  随着时间的临近,楚氏将颜肃之、颜渊之唤了过去。颜肃之到时,见颜孝之已经在了。

  见礼毕,楚氏道:“你们出孝早,先回京去。郁大将军已奏请圣上另赐新宅,便在安乐坊里,与清远侯府隔得不远。你们先回京去安置,我与大郎迟两个月再回。到京后,万毋生事。”

  两人都答应了下来。

  颜肃之复问:“部曲当如何安置?我等皆返京,这练了差不多的人,恐是带不了多少的?”

  楚氏眯了眯眼睛,道:“只带三百精锐吧,再多,怕有人要说闲话了。都安置在京郊那里。”其实颜家在京郊不是没有住的地方,只是一不如坞堡宽敞,二则颜启葬在那里太讨厌,三也是为了到坞堡修整势力而已。

  兄弟俩都答应了下来。

  楚氏乃说:“二郎将兵即可。”又止视颜孝之。

  颜孝之道:“原本阿舅主持各领部曲,便有考较之意,如今你们练兵小有所成,所领之部曲便是你们的了。”

  颜渊之道:“这又如何使得?”

  楚氏道:“废话休言。”

  颜渊之哑火。

  楚氏道:“若无异议,便各去准备罢。将希贤也带去,他的年纪,该入国子监交些朋友了。”不是钟先生不够好,而是颜希贤需要人脉。若是世家子弟,国子监里挂个名就行了,他们生来便有一个圈子。颜希贤却不行,他得另拓交际。

  楚氏看得颇为明白,颜家,不是世家。所以颜神佑当土匪,她点赞。所以颜希贤必须去国子监。颜孝之兄弟,实自国子监得益良多。似颜肃之这样,误打误撞跟唐仪成了好朋友的情况,毕竟太少。颜肃之后来洗白名声,他在国子监的师友,实是功不可没。

  这些人或许不是世家,但是能入国子监的,家里都有些势力,这便代表着有一定的话语权。

  颜孝之又问:“宅子究竟在何处呢?”

  楚氏道:“叫阿金随你们一同前往。”

  ————————————————————————————————

  颜神佑要先回京,颜希真颇为不舍:“才住了不久,你又要先走了。”她依旧对颜静姝感觉不太妙,虽然颜静姝现在老实了很多,但是颜希真还是觉得她有些个阴沉。另两个年纪又小,实不如颜神佑这个共患难过的妹妹亲近。

  颜神佑笑道:“也就早这一点点时间,咱们还是京里见。”又与颜静姝姐妹三个告别。颜静姝也说:“保重。”

  颜静媛小声道了珍重,颜静娴则好奇地问:“二姐姐,京里好吗?”

  颜神佑道:“没这里宽敞,可是比这里热闹。”

  又说几句话,便只有不舍之情,再无新鲜之词了。颜神佑即去收拾打包了。

  京中亲友都是消息灵通之辈,得到消息都在琢磨着或发帖相邀,或登门拜访了。

  内里也有一些有小心思的人,也都有了计较。譬如郁夫人,已与郁陶说了:“等他们安顿下来了,我便托唐虎贲的娘子做媒,如何?”

  郁陶道:“好。”

  而姜家更是实在,蒋氏决定在女儿女婿过来问安的时候,就把事儿给说了。当然,在那之前,得跟姜云说一声,让他也欢喜一下。

  于是,姜云就听到他娘问他:“我要把神佑求来给你做新妇,你欢喜不欢喜?”

  姜云:=囗=!啥?那个小变态?!

☆、71·泼八盆狗血

  姜云仿佛渡劫不成反遭雷劈的狐妖,只觉得魂魄都被九天玄雷轰成了灰渣渣!看着母亲殷殷期望的脸,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眼前忽然又闪出一张明媚的笑脸来,大大的眼睛亮晶晶的,竟是他那个小变态的表妹!姜云被吓傻了。

  他本来就话少,一副腼腆样儿,是以周氏也不觉得他这样有什么不对。笑吟吟地看着儿子的“呆样”,口里还说:“这孩子,欢喜得傻了。”说着还伸手摸了摸姜云的小脸蛋儿,满是慈爱地滑到他的后颈上,还揉了两把。

  姜云:“……”是吓傻的、吓傻的好吗?

  周氏见姜云依旧不答话,也不以为忤,收回手来,掩口而笑:“哎哟,我看去年神佑过来住,你们兄妹俩就处得很好嘛!”

  姜云:……【是处得很好啊,谁说处得好就要做夫妻的啊?我跟阿兄还处得好呢!账能这么算么?】可怜的孩子,已经风中凌乱了。

  周氏拍拍他的肩膀:“好啦,我看她就很好,等颜家一回来,我就跟他们提上一提。待神佑长大了,就给你们完婚。她父亲年轻时虽放纵过一阵儿,可也是允文允武,当年你阿公在时,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的。你可得好好读书,不然被岳父挑剔了,我可帮不了你。”

  姜云阴测测地抬起头,双眼直勾勾地看着周氏开心的笑脸,终于,还是张口道:“阿娘,能缓一缓么?”

  周氏光看到儿子张口,没听到声儿,跟吞食的锦鲤似的,又掐了一把他的脸:“瞧你这没出息的样儿。”

  然后她就潇洒又快意地撤退了,留个儿子一个背影,压根没看到姜云的尔康手。

  姜云呆坐半晌,忽然警醒,连滚带爬去找周氏。周氏已经在蒋氏那里说:“那孩子都欢喜得傻了,一个不字也没说呢。”

  蒋氏笑道:“这样便好。往年我不提这个事儿,便是想,亲上做亲固然是好,若是孩子们处得不好,岂不是多添了一倍的麻烦?既他没有不乐意,我便与三娘说去。”

  尤氏原是最早提议这个的,如今见周氏一门心思想结这门亲,一时有些讪讪,一时又有些安心,忽又生出一丝惋惜来。仿佛觉得亲上做亲,也是不错的。范氏等听了,虽觉意外,细一想,也觉是在情理之中,都笑盈盈的。

  姜云就是在这个时候跌跌撞撞地滚进来的。范氏还取笑道:“你们看看他,这是回过神儿来了呢,乐得他。”

  女人们又是一通嘲笑。

  姜云快要急死了,这回一张小脸儿,是真的急红了,不是装的。说话都结巴了:“阿阿阿、阿婆,能能能、能不能、缓一缓?”

  啥?

  女人们笑到一半的嘴巴都忘了合上,好像被人集体点穴一般。

  周氏脸上有些挂不住了,难得严厉地问儿子:“你在说什么?方才我问你,你不是什么都没说么?”

  姜云心道,我都被吓得说不出话来了好吗?蒋氏道:“好啦,愿不愿意的,好在还不曾向颜家提亲。”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