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诗酒趁年华_分节阅读_466

我想吃肉Ctrl+D 收藏本站

  时日久了,矛盾自然就深。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例。更多的,还有争权,还有排挤。总结起来就是,元老武力值高,后来吸收的旧族智力值高,智力值高的肯定不甘心实权被武力值高的笨蛋掌着!到时候乱起来,阮梅都没办法控制住局势。

  再者,杜黎手里还有不少旧族之人,他们或是与北方旧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干脆就是如窦驰这样的,自从大周朝祭天建立之后就从各种奇怪的地方冒了出来。再好不过的丝线,杜黎可以通过这些线,操纵着伪陈朝的内斗。

  颜神佑看了杜黎的建议,不得不承认,这人是真有水平的。

  又翻了翻其他的内容,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动。一切都是在预料之中的,没什么特别值得关注的东西。比如益州逐渐稳定,荆州也是。山璞终于挖了程妙源的一个儿子程杞回来,快递打包给了颜肃之,也是给大周朝贴了一点金,显示了新朝气度。

  揣着杜黎的建议,颜神佑拿去给丞相们过目,然后跟颜肃之提这么个方案。

  杜黎写起作文来也是一把好手,没有直说拿阮梅那边的旧族当枪使什么的,只说旧族一心向着大周朝,“身在陈营心在周”,应该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云云。一篇文章写得毫无破绽,反而透出一股子“我真是助人为乐、大义凛然”的气息。

  李彦是头一个接过来看的,看到一半,半仙手上抖了一抖,心说,杜黎这小子,心眼儿可真够多的。过不多少年,估计自己还能活着看到这小子当宰相。就是这小子城府有些深,希望到时候能有人能制得住他才好。卢慎胆略小,不过太子倒挺有主见的,配合一下,还是可以的。

  眼下杜黎的主意还是挺不错的,连米挚都认为这是一个给沦陷区旧族表现的好机会。

  几人一致通过了这么个提议,并且,杜黎这个事儿做的,比霍白那里还要节省成本。霍白那里,兵马出动需要后勤保障,收买分裂需要财帛。杜黎这里,这些统统不用,只是因势利导而已,无怪乎颜神佑要说他是个聪明人了。

  颜肃之也认为此计可行,批准通过了杜黎的提议。

  李彦眼看见中书拟旨,存档,发往了旧京,才收回了审视的目光,认真对颜肃之道:“这些都是小巧,真正一统天下,还须大军挺进。”

  颜肃之道:“这是自然。粮草兵马,都准备得如何了?”

  李彦叹道:“想要准备,再准备十年也不一定觉得万全。事到临头,现在伪朝来犯,该打也是要打的。”

  颜肃之不作声了,这几年,就没一年不打仗的,消耗得多,说要多准备几年,也是应该的。颜肃之现在最担心的,就是怕时间长了不打,将也懒了,兵也散了,失了最初的那股子劲儿。想了一想,颜肃之问道:“诸位以为,什么时候北上最好?”

  众人面面相觑,李彦斟酌了一下,谨慎地答道:“明、后年。现在动手,伪朝还没有乱起来,再拖两年,又怕将士懈怠了。”

  颜肃之道:“知道了。”希望这一次不要再有什么突发状况了,本来应该明年再登基的说……

  ————————————————————————————————

  自杜黎之事后,颜神佑这里又没有了多大的事儿了,便开始筹划着游园会。她的帖子如今倒是金贵了,什么旧族新贵都能盼着来上这么一张。哪怕有些人家觉得她一个女人这么跳上前台来,实在是伤风败俗,可权势不是假的,没有人能拒绝这样的一张门票。

  颜神佑却抱着李三娘和姜宗整理出来的资料在那儿发呆。李三娘对谱牒有所了解,但是这门学问实在太复杂,她一个人也搞不定,正好跟姜宗很熟,就请姜宗来帮忙了。姜宗原被颜神佑辟入幕府的,自从与丈夫团聚,就很有一点辞职回家当全职太太的意思了。颜神佑心里,不免有些遗憾,正琢磨着要怎么跟姜宗再沟通呢。

  不过姜宗对于能帮得上忙的地方还是很热心的,尤其听说颜神佑要开个赏花会,还邀了些小娘子,就更有兴趣了。连年战乱,已经好多年没有这样的热闹了。有她相帮,昂州登记在册的许多旧族人家的关系都厘得很清,该请谁家的,又有谁谁家还没出孝的,她都门儿清。李三娘等人据此列出了一份名单来。

  颜希真很关心事情的进展,她跟颜神佑提过给她胞弟颜希信娶姜家女孩子的事情,颜神佑跟姜氏通了个气儿。姜氏对于颜肃之将自己娘家抬得太高,是有一些惶恐,但是对于这样正常的联姻却是一点反对意见也没有的。请来嫂子一说,这事儿也就这么定了下来。

  颜希真没了对兄弟的担心,就剩下对游园会的期待了——总有那么几个适合的吧?

  过来一看,堂姐抱着名单在发呆。

  颜希真觉得奇怪,慢慢走过来问道:“这还有什么难事不成?”

  颜神佑道:“真是奇了怪了,怎么觉得……旧族是越来越多了……这是要复兴了么?我怎么记得,旧族损失惨重了呢?”

  一份大名单,大几十号人,旧族倒好有一多半儿。完全不像是“传说中”受到重创的样子。她仔仔细细地看过了,她熟知的一些人家,比如李彦家、霍亥家、古秃头家、丁号家等等,都榜上有名,又有金家等。还有一些她不太熟的,李三娘也标注出来是后起之家的。应该是没有故意遗漏的。可依旧比不得旧族。

  颜希真道:“这有甚好奇怪的?往前推个五、六年,天下还没乱的时候,谁个读的书多,谁有功夫指点江山?五年功夫,就算旧族受损,新贵也起不来呀。话又说回来了,人多有甚用?要人材多才好。”

  颜神佑道:“起得有点快了。”

  “似蒋五那个样子的,能压得住?毕竟是有过人之处的,”颜希真对此倒不以为意,“谁有能耐谁上呗。丁丞相那些人,也不是好相与的。他们闹起来了,才有我们见缝插针的地方。”

  颜神佑道:“我可真是作茧自缚。”

  颜希真含笑道:“两害相权取其轻吧。来,我看看,都有谁。”

  姐妹俩头碰头,凑一处看着名单,颜希真见内里还有东乡侯的妹子,忍不住翻了个白眼。再往下看,就说:“旧族也没大起来,看这些,并非高官。”颜神佑道:“现在是不是高官不要紧,只要留了下来,以后……我现在挺怕新贵也有新麻烦。”

  颜希真道:“谁个有用,你就用谁,怕甚!”

  颜神佑道:“并不是的,你还记得当初咱们守孝,才到坞堡那会儿么?太婆是怎么受伤的?”

  颜希真沉下脸来:“这倒也是,”她也想起来颜启那些老家亲戚了,“不过,你看大将军的亲族就很好么。”

  “良莠不齐,才是最难缠的,投鼠忌器呢。”

  颜希真道:“那就定下章程来!有枯枝就要修剪,他们下不去剪子,咱们来!”

  颜神佑无奈地道:“也只能如此了。”宗族真是一把双刃剑呐!

  姐妹俩看了一回,见名单也没什么好挑剔的了,便定了日子,命人发了帖子,邀各家小娘子赏花游园。

  ————————————————————————————————

  颜神佑建城的时候,可了劲儿的往大处盖,完全达到了当时除京城之外最大的规矩,暴发户的豪气十足,她自己手里自然也有不少的房地产。这一处园子还不是山璞给她布置梅园的地方,是另一处,地方还要略小一点,却也依山傍水,很是清明优雅。

  大簇大簇的山茶花开得到处都是,单瓣的、重瓣的,小的有杯口那么大的,大的像个大圆盘。红的、粉的、白的,色彩鲜艳,看着就有一种“热烈庆祝XXXX”那么股子劲儿。对于经历战乱奔波的人来说,无疑是相当提神的。

  坐在上首的那个女人,就更提神了。

  收到贴子的人家里,不是没有嘀咕着这颜家太丧失了,弄几个闺女撑门面,这不是裹乱么?但颜肃之就是给闺女撑腰,旁人也没办法。米挚都被打了回票了,其他人就更无力回天了。但是除此之外,颜肃之的大周朝又是最有潜力一统天下的势力。其他的比他还不靠谱。还能怎么办呢?接受吧。

  不过大家都不是什么软柿子,柿子也是有尊严的!很多人就这么告诉自己:我这是曲线救国!融入了这个朝廷,有了话语权之后,一定要拨乱反正哒!

  然后,很多家长也就不反对家里的姑娘们在颜神佑的社交圈子里露脸了,这应该是大周朝最顶级的社交圈了。按照这父女俩的神经病程度,你不来,没人会去请你。于是,都来了。

  小娘子们是很开心的,上一次经历这样大的游园会,还得上溯到六、七年前,那时候大家都还很小呢。难得大家都活了下来,安定了下来,渐渐恢复了元气,又值青春年少,也是该走动走动的。

  颜神佑坐在上首,只穿着常服。因天气渐热,她便将头发梳个高髻,插几支珠钗,图个凉快。一左一右,是颜希真与颜静娴,阿婉与颜静娴脾气更投就与她联坐,颜希真便带着颜静媛坐着。

  李三娘与姜宗都有座儿,位置也挺靠前,却又都不坐,一左一右的,跟颜神佑解说这上前来行礼的是谁谁。礼毕,各请安座。

  颜神佑留意东乡侯的妹子,东乡侯改姓了柴,他妹子却依旧姓米。姜宗的丈夫与她是同宗,特意多说了两句:“就是她了,听说蒋家已经应了。”颜神佑皱着眉想了好久,才想起来,跟这个小姑娘见过一面的,还是很小的时候。这小姑娘长的:“跟小时候长得不大一样了。”

  姜宗笑道:“女大十八变么。”心里却想,先前她无忧无虑的,现在可不是这样儿的。也就是跟蒋峦的事儿成了,这才有了笑影儿,否则……啧!

  颜神佑又听着李三娘介绍了几个,再听姜宗指一个穿着粉裙的女孩子道:“这一个,也怪可怜的,父母都死了,跟着姑母一家逃过来的。是济阳丰氏的女孩子。”

  颜神佑眉头一动:“济阳?”

  姜宗道:“她可与伪朝没有关系,丰氏是济阳著姓,她的曾祖父是前朝老臣了,她父母不愿意与逆贼同流合污,先是出逃到雍州。不想水土不服,她叔父又从逆了,她父亲一气病死了,她母亲思念亡夫过度,也病死了。上个月才出的孝。”

  颜神佑道:“她姑母是谁?”她倒想起来了,之前背过这一家来的。丰氏的曾祖父应该是支持虞堃他爹的那一拨人,被封侯。眼瞅着大好的前程,能给当年米老丞相当副手的,结果没过几年儿子早死,留下两个孙子,老头又病了。孙子们本事又不大,没能在朝廷混个好官,先守了父孝,不多久,丰老先生又过世了。

  长孙袭了个爵,拖家带口回去守孝。他是承重孙,代父守三年,守孝守到了一半儿,遇上祖母也死了。再守,守完了,黄花菜都凉了!他又不是能力特别杰出的,米丞相照顾他,给他安排了一个老家附近的地方从县令做起,一转二转,转成郡守。地方上比中央上好捞钱,做不了高官,攒点家业也是好的。

  日子过得红火起来了,五王谋反了!

  剩下的,颜神佑就不知道了。只依稀知道,这位丰小娘子,大约比自己小两岁。眼下一看,也是小那么一点,但是看她身形,有一些同龄人少有的坚毅。必须说,今天的这些小娘子里,或多或少,都有那么一点坚毅的。战乱的背景摆那儿呢,软得像面条一样的……颜神佑瞥了一眼颜静媛,大概也就只有这样的了。

  姜宗道:“是嫁到卫尉夫人娘家的那一个,这不,就跟着来了。”

  颜神佑看丰氏,面色就缓和了很多。正要温眼抚慰,却不期对上了丰氏的眼睛,颜神佑一怔,丰氏已经急忙低下了头。

  李三娘悄声问:“怎么了?”

  颜神佑微笑道:“有意思。”

  李三娘不知道她说的是什么意思,只能看出来,这个丰小娘子行动间像是个有主见的人。一个人的气质,是通过各种细节表现出来的,步伐、眼神、动作、言谈……等等等等,给接触的人一个总体的印象。李三娘见她不紧不慢、不张不弛,但是举止显出一点力道来,就知道这不是生训练出来的“稳重”,而是内心很坚毅的。

  事实上,丰小娘子也给她们带来了一个大惊喜。

  颜神佑一一见过了小娘子们,她记性好,熟的不熟的,现在见过一面,就能点名再说出人家的来历来了,惹得许多小娘子心下嘀咕:怪道圣人对她另眼相看,原来是有过人之处的。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