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碧血银枪_分节阅读_28

圆月一弯Ctrl+D 收藏本站

  ~哈哈~终于换地图了,在青州这片土地上,会发生许许多多……甜甜蜜蜜【大雾——妇唱夫随【大雾——的戏码!

  我给了提示了哟,撸袖子准备上发展咯~哈哈哈~

☆、第二十八章

  曹军全心全力集中在眼前的城墙上,无暇后顾,再加上他们自己就是从那高处密林里出来的,全然想不到,竟还有一队数千的兵马,藏身其中。

  赵云所率的人马虽不是那跟随公孙瓒历经无数次战场历练出来的精锐白马义从,可个个都是跟了他至少一年,随军操练的精悍骑士。加上惯于山林旷地奔驰的良马,如同一把百炼钢刀,在所有人猝不及防之时,携万钧之势,迎面劈到驻于城门前的数万曹军面前。

  一时之间,眼前尽是被飞奔的马蹄扬起的烟尘,一柄柄长枪上耀眼的银光,转眼间就被一片血光全部遮蔽,曹军的阵脚顿时为之一乱。

  五千人,没有先锋冲阵,没有盾手掩护,甚至没有弓弩羽箭之威。弓箭都悬于马侧,钢刀俱收在腰间,手里只有一柄长枪,横扫抖刺,锐不可当。

  但五千对数万!

  位于曹军中军的将领只稍稍慌乱了一刻,随即立刻发现这一队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人马虽然个个兵精马勇,但人数却是太少,这根本就是一支没有后援的孤军!

  五千的孤军,哪怕个个都是刀枪剑林里滚过来的悍然精兵,又如何能敌他数万大军!

  更何况,他所领的曹军又岂是一冲就散的乌合之众!

  令旗展处,战鼓重鸣,曹军的混乱仓皇渐渐稳定下来,摆开阵势,让过那五千长枪所指的锋锐,绵延不绝地从后兜出,无边无际,一会儿工夫,就将他们全部兜入阵中。

  赵云回马稍定,遥望那近在眼前的高大城墙,长枪高举,神色飞扬,朗声大喝:“杀!”

  身后,竹架所制的旌旗迎风飘展开来,赤红色的“朱”字,如天际尚未褪尽的霞光,刺目耀眼。

  “是攻陷了平原郡的朱灵!”曹军将领看着赵云身后赤红的旌旗来回挥舞,瞳孔猛然收缩。

  青州北海以西,不临海的几个城县里,不是他们的军队,就是袁绍的人马。而袁绍的人马,一直被他们的后军副将拖在后面,远远和攻进北海的军队隔开。

  这五千人,说多不多,说少却也不少,不可能凭空出现而不被两家察觉,唯一的解释,就只有是那被后军拖住,攻陷了平原的袁绍大将朱灵突破了他们后方的防线,赶来救援了!

  他没想得到是,正因为从平原到北海这一路都有袁曹两家的军马驻守,两家的探马斥候几乎都扑在了对对方的监视探查上。

  所谓鹬蚌相争,这才被赵云这一队走山路,过水泽的人马,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北海剧县的城门前。

  也正是因为有了这先入为主的印象,当他听到军报,冲进阵前,第一眼远远看到那个赤红的“朱”字时,更是再无怀疑。

  别说是他,就连城头守城的袁军将士,初时看到曹军大乱时的诧异之后,见那旌旗大展,一下子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这些袁军将士,后方不稳,苦守孤城,现在见到了援军,好像黑暗中的一线曙光,让他们如何不喜,如何不欢?

  不一会儿,一个一身玄甲的将令飞奔上城头,看清了旌旗,狠狠一拍墙上的坚石,回头放声大喊:“擂鼓,开城门,里外合击,杀他个阉党遗丑!”

  城中兵士先是好不容易攻破了北海,却又被曹军压着打了三天,走过城墙底下连头都抬不起来,身心俱疲,狠狠窝着一股憋屈的火。此时听到这将令一下子都兴奋起来,狂奔传令,整顿人马,分发刀兵军械。

  袁绍军中,已经记不得有多久没如此令行禁止了。

  沉重的城门从内缓缓开启,飞骑将领带着整齐的步兵列阵而出,火把闪耀跳动的火光下,兵戈寒光森森,齐声呐喊喝叫声里,旌旗飘飘,绣金的“高”字迎风招展。

  袁绍的军马气势如虹,没有一刻停留,一出城门就与距离城门最近的曹军狠狠撞到一起,刀起矛刺,听着自家金刃破空之音掺杂着曹军四起的惨呼,心神振奋。

  从城中出来的一共约三千步兵,从外向里,半是接应,半是合战。也不知是不是气势大振的关系,前行的速度竟和赵云所率五千骑兵相差不离。

  曹军前后受袭,才稳住的阵势又四散乱了起来。大军之中,只见两条血路越靠越近,生生将合围的曹军撕开一大道口子。

  就在两股人马汇聚到一处时,袁军领头的将领长刀下压,见到赵云先是愣了片刻,但随即向他拱手一礼,放声高呼:“末将韩猛,敢问来的是朱将军帐下哪一位将军前来救援北海?”

  他的嗓门极大,好像天边隆隆一声响雷,别说是赵云,就连被杀得惊惶四散的曹兵也能听个大概。

  然而,出乎他意料的是,赵云仿佛全没听见,就连他这个人,他身后带的前来接应他们进城的三千士兵,都好像全没看见一样。忽的纵声长啸,策马朝城门狂奔而去。

  五千人马的攻势,好像在一瞬间凝固。

  赵云的一声长啸之下,刺了一半的长枪反手撤回,扫到半路的长枪收势回转,纷纷拨转马头,后队跟着前队,跟着赵云,一齐向城门放马疾驰。

  两队人马几乎是片刻不停地擦肩而过。

  那自报姓名为韩猛的将领和他身后那狂欢般砍杀的三千兵马就这么愣在当场,眼睁睁地看着奔马仿佛带着风,在自己身侧呼啸而过。马蹄踏出的烟尘直冲脸面,几乎要呛得他们连眼睛都睁不开来。

  别说韩猛,就连曹军也都看不明白了。

  不是来救援守城的袁军么?明明是他们占了上风,怎么方才还猛如下山之虎,转眼间就跑得比兔子还快?

  见了自己人都不打招呼,报个姓名么?

  等站在那高高城墙上的玄甲主将反应过来,脸色剧变,声嘶力竭地高喊着关城门时,赵云已经带了最先的百余人冲进了城门。

  信手提缰,胯下骏马于飞奔中陡然驻足,嘶鸣着人立而起。赵云将长枪横置于马前,探手解下弓箭,挽弓执箭,如月满临空。也不见他如何瞄准,从容淡然,状似随意地一勾一带。

  劲羽铁镞,好像一道平地而起的闪电,绽自他指间,尖啸着向那高立于城头之人而去。

  城头护卫主帅的亲兵反应过来时,只来得及急扑上去,用自己的身体,为主帅挡住这仿佛来自地狱的一箭。

  然而看似轻飘飘的羽箭上却有千钧之力,箭尖扎入亲兵的胸口,生生将那亲兵带得连退数步,直直对穿而过,箭势犹自不绝,还是刺入了那主帅的左肩!

  赵云一箭出手,却不等细看,第二支箭又夹在了指间。

  那主帅狂吼关城门的声音还未绝于耳,噬魂般的弓弦之声再起,这一箭,正中他身侧高高的“高”字帅旗!

  粗逾手臂的旗杆应声而断,那个绣金的“高”字在风中挣扎了片刻,轰然坠下城头。

  这时,骏马急嘶方停,四足立定,战袍飞扬,赵云回弓挺枪,挑起一名最先从城门处回冲过来的袁兵。

  跟着他一同冲进城来的百余名骑手也纷纷拉弓引箭,百箭齐发,撕裂长空,正要关拢城门的一众袁兵顿时倒下一大片。

  五千骑兵移动的速度极快,此时再不分是袁军还是曹军,只要是拦在他们马前,阻碍他们进城的,一律格杀。

  已经反应过来曹军大叫追击,想趁着城门打开之际,也杀进城中。但人的双腿又怎么可能跑得过马的四条腿?

  更何况,还有反应慢了一拍的韩猛领着三千步卒横在赵云的人马和他们之间,根本追之不及!

  最后,眼看着好不容易开启的城门再一次在眼前缓缓合拢,沮丧懊悔到疯狂的曹军最后只能将一腔闷气全都发泄在那从城中出来“接应”的三千人身上。

  火中取栗,乱中取城。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这种手段,无论是纷乱的战场上,还是政局上,都不少见。但时机掐得如此之准,获利如此之大的,从今往后,赵云绝对排得上名。

  没有人能想到,赵云凭着五千人马,五天四夜的急行军之后,还能在袁曹数万大军的夹持之下,以疲惫之师,一夜破北海!

  就连陈匡也想不到,赵云进了北海郡,五千人马,只有轻伤数百,一人未死,重伤全无!

  这一战,在今后的十年,甚至二十年中,都将为人津津乐道。五千从天而降的奇兵,回马射主将,一箭断帅旗的风华气势,以少胜多的奇迹之战!

  但是现在,赵云却什么都没想到,他甚至还没从全神策马冲击,战场人心博弈中放松下来,就传来袁绍此战的主帅高干被他一箭射中左肩,重伤北逃的消息。

  于是,赵云一面清点人数,分派人手,分出一千人的小队,再扫一下北海郡中袁绍军队的残余之兵。一面派人将他从幽州带出来的曹操亲笔书信送至曹营,这封书函是由程昱作为使者交给公孙瓒的凭证,是南北联手的约定。

  赵云离开幽州时,陈匡特意将此信交给他,本想让他用此信做做文章,见机行事,挑拨袁曹继续狠斗,从而牵制更多的主力。却没想到,倒是正好能被他用来阻一阵曹军的攻城之势。

  就在他忙得不可开交之时,一直没怎么露面的范成却突然凑到了他身边。

  “你小子,方才冲杀的时候不见人影,现在又跑来做什么?去去去,快给我带人扫清袁绍残兵去……”

  赵云笑骂了一句,还极顺手地在他额头上拍了一下。全然没有意识到他这个信手拈来的动作和某人如出一辙。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