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红楼之宠妃_分节阅读_92

PanaxCtrl+D 收藏本站

“普陀山慧济寺的东西。”瑞定一笑,“我借着要抄经书,从他们那儿要了不少大和尚自己做的宣纸还有墨锭,这尊观音像也是开过光的。”

老太太脸上的表情可以算是惊愕了。

她从来没想过还能这么要东西的。

只是普陀山下来的东西,哪怕是跟枯草也是带了佛光的,更何况瑞定给她带了这么大一包。

老太太急忙将东西都拿了过来,道:“你们说话,我去把东西放好。”

瑞定每次来庆阳伯府,都是只在老太太屋里坐坐,表面上看着是问候长辈,不过十次里有七次,老太太会将屋子让给他们几个谈事情,自己去到后屋坐着。

瑞定道:“异雀,还不去扶着?”

屋里就剩下瑞定跟庆阳伯。

瑞定道:“父皇准我出宫建府了。”

庆阳伯脸上止不住的喜色。

“恭喜王爷。”

“只是却不太顺利。”瑞定将几处宅院的位置还有他的顾虑说了,又道:“还请舅舅帮我查查平化街前后左右住的都是什么人,隔壁两间宅院的地契是在朝廷手里,还是已经被人买下了。”

庆阳伯点了点头,道:“王爷放心。我找个没人认识的人去做,若是已经被人买下来,我出大价钱再卖回来。”

“还是要隐秘行事。”瑞定不免又嘱咐一句。

庆阳伯笑道:“定然怀疑不到我们头上的。”

看见瑞定还有疑虑,庆阳伯笑眯眯的小声道:“博古斋的掌柜的,也是我的人。”

瑞定才将外祖母惊了一场,现在就轮到自己惊愕了。

这可真是,才开了三年,就已经是京城有名的古玩店。

庆阳伯略有不好意思:“虽然承蒙陛下厚爱,赏了我们家一个伯爵,只是我毕竟是小家子出身,志趣都在做生意上。只是考虑到宫里娘娘的脸面,这生意得做,但是有不能做的太大,便想了这么个法子。”

瑞定也跟着笑了起来,“前一阵还听说你们俩家打擂台,连带京城里的古玩价格都降了不少呢。”

庆阳伯笑的爽朗极了。

“既然如此,我再没什么不放心的了。”瑞定道:“年底出宫建府,还请舅舅帮我找些家室清白,无牵无挂的小厮丫鬟。”

庆阳伯答应,又跟瑞定说了两句话,瑞定便说要回宫了。

庆阳伯送他出来,路过二门处,看见他的表哥,也就是庆阳伯的嫡长子宏儒迎面过来。

一见他,庆阳伯脸上的笑容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父亲。”宏儒打了招呼便低头立在一边。

“怎么不与王爷行礼!”庆阳伯厉声喝道。

瑞定道:“说起来宏儒是我表兄,应是——”

话没说话,便见宏儒又冲着瑞定行了礼,道:“王爷。”

庆阳伯看着宏儒低垂的头颈,脸上表情一点看不见,他道:“你还在孝期,回房去吧。”

宏儒小声说了声是,便离开了。

庆阳伯道:“这孩子……”想起早先那一场变故,便什么都没说了。

“表兄年纪也不小了,舅舅还是要早作打算的好。”

“是啊。”庆阳伯叹了一声,“他今年已经二十有七,我二十七的时候……”庆阳伯摇了摇头,“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教过来。”

荣国府里,王熙凤已经在贾母屋里坐了一会了。

只是贾母没说话,她也安安静静的一声不吭。

“我昨夜想了一夜。”贾母打开了话匣子,“若是照你说的,王爷去江南跟林姑爷商量黛玉的婚事……”

贾母沉默了一会,道:“当初林姑爷送黛玉到我身边教养,就曾隐隐提了一句,托我给黛玉在京里寻一门亲事。”

王熙凤听了这话有点不以为然,要说当初黛玉能来荣国府,是贾母写了至少四五封信去催的,后来更是直接派了人去接,这才将黛玉接来的荣国府。

“应该如此。”王熙凤道:“姑父教养起黛玉来,毕竟不如您方便。”

“当初我提了宝玉。”贾母道:“他俩是姑表亲,她母亲又是我最爱的女儿,亲上加亲,自然是不会委屈黛玉的,只是林姑爷说黛玉年纪尚小,还要再看看。”

王熙凤昨夜里已经想的很是明白了,听见贾母这么说,越发的肯定自己的猜测了。

只是从她的角度上来说,留黛玉在贾府,对谁都好。

她皱着眉头,道:“老祖宗,我昨夜也是一宿没睡,您看看我这眼睛,都还青着。”

贾母嗯了一声,王熙凤又道:“不过我对一件事情很是疑惑。”

贾母看她,王熙凤继续道:“按理说王爷的婚事,是该陛下赐婚的。现如今却像是王爷跟姑父两个私底下商定了一般?”

“你继续说。”贾母道:“会不会是因为黛玉年纪尚小?要等到她年满十六才好赐婚?”贾母一边说这一边摇头。

王熙凤也道:“若是真要等到黛玉十六岁,那姑父也该跟您来一封信说一说才是,姑父可有来信?”

贾母摇了摇头。

半响她道:“如果这门亲事要做成,陛下是必定要点头的,而且王爷这番做事,三天两头的来我府上给黛玉送东西……”贾母眼中精光一现,“我总觉得林姑爷怕是没答应。”

“老祖宗说的是。”王熙凤也附和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若是姑父答应了,王爷何苦要来我府上给黛玉送东西呢?况且若是真将黛玉许了王爷,姑父这辈子就要在三品官上止步不前了。”

贾母点头,“很有道理。而且王爷……林家可就剩下一个人了,黛玉没有兄弟,姑爷家里堂族一个不剩,结这样一门亲……对王爷是一点帮助也没有。”

“难道王爷真的是跟林姑爷有旧?”贾母越发的疑惑了,昨天想明白的问题,今日再一分析,越发的不确定了。

王熙凤又道:“单说姑父,他得皇帝圣宠,这才外放去做了巡盐御史,皇帝给他唯一的女儿择一门好亲事也是体恤下臣,只是这个人不太可能是王爷。”

“难道王爷是替别人来看?”贾母越发的不着边际了,“可惜我们宫里也没个人,若是元春……”贾母又叹了口气,“圣意难测。”

“要我说也简单。”王熙凤道:“姑父已经做了四年的盐政了,怎么也该升一升了,我们只要好好待着黛玉,总归出不了差错的。”

贾母听了这话却摇了摇头,她要的不是差错,是上进。

王熙凤道:“况且宝玉的人品样貌,也不输给王爷,而且……他自小跟黛玉一起长大,情分比别人都来的深。”

贾母眼睛一眯,听明白了王熙凤的意思,这是要将黛玉留下来了。

王熙凤斟酌着语句,力求一点话柄都不留,“姑父就这么一个女儿,将来婚事上,难免也要听一听黛玉的意见。”

贾母脸上露了笑容,当初她也是这个意思,让两个玉儿一起长大。

王熙凤看着贾母的脸色说话,“姑父子嗣单薄,看着似乎也有没有续弦之意,若是黛玉能进了贾府……”

贾母看着王熙凤,道:“你倒是与我想到一处去了。当日你姑妈来信,说过林家的后院,只剩下三个姨娘,年纪都上了四十,年轻的时候都没能生出儿子来,现在就更不用想了。”

“只要他不续弦,生不出儿子来……”贾母沉浸在了自己的思绪里。

王熙凤想起这两年她也算是被乱花迷了眼,看见贾府表面上的繁华就什么都忘了,不由得打了个寒颤。

“老祖宗,我们得好好的对待黛玉。”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