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授古代青云路_分节阅读_199

林木儿Ctrl+D 收藏本站

这时候,屋里众人才知道,这事萧云峰压根就不知道,如今都决定好了,才去宫里通知一声。

郑老三出声道,“丫头,你这行为可不妥当。”

女子不得干政!

“无碍!”郑青鸾笑着安抚道。她顺手解下悬挂在手腕上的一枚印章,递给郑老三,“您瞧,这是言之的私印。盖上它,跟圣旨的作用是一样的。”

郑老三的手有些抖,瞧了一眼,又赶紧还回去。“孩子!这东西千万收好!”

熊孩子!拿着这东西,不是要吓死人吗。

五郎皱眉道,“鸾儿,你自己心里要有数。凡事都有个度!你自己得把握住才成。”

郑青鸾笑道,“也就是这一阵忙,我才搭把手。过了这一阵,我就放手。除非必要,不会掺合政事。我也想歇歇!这劳心劳力的,你当我乐意啊!这不是没办法嘛!”

三郎道,“那就好!咱们如今算是外戚!自古外戚不好当。心里都要有谱才成。”

郑青鸾就笑,“哥哥们头脑都清醒,我是没什么可担心的。”

郑老三对郑老二苦笑道,“谁料到会有今天呐!”

正说着话,百二进来,说老福头有事禀报。

老福头如今也是春风得意。几年前被文远侯府发卖的情形还历历在目,谁成想风水轮流转,再度卖进了庄户人家,主家会崛起的这般快。一眨眼功夫,就出了个皇后!还是那种又绝对实力的皇后!再往后呢,主家会是皇子外家,皇上外家。那真是荣宠无限啊!他觉得自己一下子年轻了二十岁,走路都带着风。

这不,以前的主家文远侯府的主子,也前来巴结了。

郑青鸾听了老福头的禀报,问道,“这么说,是几房为了争爵位闹了起来。文远侯的伤我知道,当时我就在场,绝对要不了人命。怎么这才几天,好医好药的养着,反倒是不行了呢。只怕又是后宅阴私吧。”文远侯在宫变的那晚被太子所伤,伤的是大腿而已,只是皮外伤,也没有伤到大动脉,所以,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如今为了爵位,走后门走到了她这里,还真是不嫌事大。

“主子英明!”老福头点头,“这里面的事,乱着呢。”

郑青鸾一琢磨,这些勋贵,正愁没借口压一压,甚至清理一部分呢,文远侯府偏偏就送上了门,可不是个好机会。她深知老福头的本事,又是文远侯府旧人,想必办起事来事半功倍。就吩咐道,“你悄悄的把这事的前因后果,给我打探清楚。这事,事关重大,别传出风声。”

老福头心里一喜,应道,“主子放心,一准办好了。”

百一见老福头出去,才嘟囔道,“老滑头!‘主子’也是他能叫的。”

‘主子’,‘主子爷’,如今成了萧家旧人的专利。能这么称呼郑青鸾和萧云峰的,无一不是亲信。他算哪根葱啊!

------------------------

随后的几天,二郎就忙开了。郑家的内宅交给梅氏打理,钱氏专门接待来拜访的女眷。

这天,三郎五郎秋闱得中的消息,就传了过来。五郎中了第一名,解元。三郎堪堪得过,吊了个车尾。尽管是大喜事,可也顾不上专门庆贺。郑青鸾也中了第一名,不过,跟皇后之位比起来,自然也没什么人关注了。

这次秋闱时间比较寸,刚好赶在皇位的新旧交替当口上。大家的注意力都在皇权更迭上呢,谁还在乎一次小小的秋闱。再说了,但凡新帝登基,都要开恩科的。明年紧接着还有一批,中不中的,争取下次就是了。

在这样的气氛之中,郑家迎来了远道而来的族人。

这天,郑青鸾难得休息,坐在暖炕上跟郑青桔郑青蔓喝茶吃点心。

郑青桔如今显怀了,靠在迎枕上,腿上搭着羊皮褥子,手里拿着针线,给没出世的孩子做肚兜。郑青蔓女红不好,但给孩子的尿布收边,还是能的,也在一边手没闲着。只有郑青鸾,实在是拿不了针线,看看这个,看看那个,“如今家里的条件好了,也养得起绣娘了,不用你们动手也行。多伤眼睛啊!”

郑青桔白了妹妹一眼,“以为谁都跟你一样啊!蔓儿的婆家也是讲究的人家,即便有你撑腰,但好歹要过得去才成啊。省的婆婆嫌弃。”

郑青蔓两年前在南边说亲了,也算得上是南边的世家大族。男方还在孝期,所以至亲事延后。说实话,对这门亲事,郑青鸾是不怎么看好的。郑青蔓性情直爽,小户人家长大,规矩礼仪跟世家那是格格不入。真嫁过去难免会辛苦。

所以,这会子说到这个,她冷哼一声,“要敢嫌弃咱家,那就趁早滚蛋!咱可不受那份闲气!”

郑青蔓笑道,“知道了!有个皇后的妹子撑腰,谁敢呲牙!”

姐妹三个正说话,就见百一进来,“主子,老家的族人来了!”

不说这厢姐妹三人赶紧起身,收拾妆容准备前去迎接见礼。单说郑老二郑老三领着在家的三郎五郎小八,迎到大门口,就见十几辆马车依次停在门前。

“族长叔!各位老叔!大冷天的,路上受罪了。快家里去。早就盼着了。屋子都收拾妥当了,炕上暖和去!”郑老三招呼族长族老,郑老二忙着跟同辈族兄弟寒暄。三郎招呼族里的晚辈。五郎去招呼自家的外家。小八拉了郑老四和宋氏,往家里去。四郎六郎不用人招呼。就往里窜。他们跟三房自来就亲,从来就没生分过。最是自在。

气氛正好,就见族长指着最后的两辆马车,“你们老宅的人,都跟着来了!拦也拦不住!”

第229章 亲疏远近

第二百二十八章亲疏远近

郑根看见郑老三眉头皱了皱,就上前小声解释,“族里只打算让老大跟来,谁知道老爷子坚持要来。哪怕不跟族里走,自己单独上路,也要跟来。这要路上出点啥事,名声上也过不去。干脆就让跟来了。找个偏僻的院子,把人放进去,打发人看住,别乱走就成。总比闹出什么闲话来强。”

郑老三了然的点点头,理解的道,“你们也不容易。我知道了。没事!”毕竟族里如今对老宅也是轻不得重不得。说到底,那都是郑老三的亲爹妈。谁知道人家会不会维护啊。若是因此得罪了人,不划算。所以才有了这么一出。其实他心里早就有数,估计这些人不会安分守己,如今只不过是验证了而已。

族长等人见郑老三没有责怪的意思,都松了一口气。

郑家在京城的宅子,占地极大,但都是园林多。房舍算不上宽敞。园中的精舍,不是亲近的人,是不会安排到那样的地方住的。郑家一边是萧家的侯府,如今算是皇上的潜邸,已经被内务府接管,是不能动的。但另一边隔着巷子还有一座宅院,五进大小,前一阵子被郑家买了下来,把中间的巷子从两端一堵,就是个走廊,在两座府邸的围墙上开了个门,连通了起来。郑家这边是从外院进去,穿过一条回廊,就是隔壁宽大的府邸了,如今算是郑家的大西院。大西院建的虽不精巧,却胜在舒朗开阔。火龙地炕这些设备也都完善。毕竟京城冬日寒冷,暖和是第一要紧的事。老福头是个精明人,又在文远侯府那样的地方混成二管家,就知道他的能耐,对处理这些杂事精通的很。如今族人来了,一人一间房都绰绰有余。里面被褥陈设都是干净的。每个院子都有小厮婆子伺候。长辈安排在正房,小辈在厢房或偏院。给老宅那些人单独划了一个大院子,自带厢房和小跨院。足够居住。这宅子的正门也一直没封,族人进出也可从这宅子的正门走,不必非得从郑宅过,相对独立。省的族里的小青年觉得约束太多,住的不自在。

至于郑老四一房和钱氏娘家,自然是住在正院的偏院。显得亲近。

这会子四郎六郎都窜到园子里,给自己找住的地方去了。

男人们去大西院安置族人。女人们则安排饭食,梅氏见钱氏娘家的人到了,自己揽过差事,让钱氏去招呼娘家人,又拉了郑青蔓让她去招待老宅的人。

郑青鸾不管那么多,她见了宋氏格外高兴,也许是自幼受到宋氏照顾良多的关系,她也承袭了这份感情。一时间跑过去拉着宋氏,兴奋的不知如何是好。“四婶,可把你盼来了。”她拉了宋氏直往给他们准备好的院子去,“这院子是我让人收拾的,您瞧瞧还缺什么不缺。四郎哥和六郎哥不用你操心,他们被小八拉着去园子里住了。”

宋氏笑眯了眼,“我不操心,又不是外人。咱家姑娘长大了,水灵灵的我都不敢认了。”

郑青鸾嬉皮笑脸,“是吧我也觉着我水灵灵的好看。”

宋氏一巴掌就拍在郑青鸾的胳膊上,嗔道,“多大了,还没脸没皮的!”说着自己也笑。

钱氏看自家小闺女跟妯娌歪缠,就跟自家爹娘哥嫂解释,“这孩子小时候多亏了四弟妹照看,所以两人特别亲。”她领着娘家人去了准备好的院子。炕烧的暖暖的,钱氏扶了老爹老娘上炕,道,“路上受罪了吧。”

钱氏的娘是个五十岁上下的老妇人,她笑道,“能受啥罪,安排的妥妥当当,一路上打尖住店,热汤热饭,没有一点不自在。”

钱氏爹看着屋里的陈设,一辈子跟土疙瘩打交道的老汉坐立难安,“这屋里干净成这样,让我们住,糟蹋了。”

钱氏鼻子一酸,“您说的是啥话,到了自家闺女家,有啥不自在的。如今也是日子好过了,前些年,要不是爹娘哥嫂帮衬,这几个孩子哪里养的活。您这是怨我不孝顺哩。”

钱氏嫂子姓李,是个老实本分的人,她不安的道,“那点是糙米杂面,也值得你记着。不是应当应分吗。哪个闺女回娘家不是大包小包的往婆家顺。我也一样。这两年四时八节,你打发人来送的礼不少了,给你侄儿也置办了不小的家业,咱家可跟着姑奶奶沾了不少光,人得知足啊!我跟你哥心里都不安的厉害。”

钱氏的哥哥名叫钱铁柱,不善言辞,只跟着点头称是。

郑青鸾在外面一听,心里还是有几分触动的。跟郑家的老人比起来,钱家的外公外婆舅舅舅妈真是极难得的本分人了!她笑着进屋,给长辈见礼,“刚把婶子安顿好,就忙着过来了。怕我娘要跟你们说悄悄话,就晚来一步。我娘没跟你们告我们和我爹的状吧。家里我娘当家,就这还整天嚷嚷我们姓郑的欺负她一个外姓人。如今可好了,撑腰的来了,更理直气壮了!往后我娘还不定怎么念叨我呢。”言语利索,透着娇俏与亲近。让屋里的人都笑了起来。

钱氏娘笑道,“外婆给你撑腰。再念叨你,只管跟外婆说。”

郑青鸾就朝钱氏扮鬼脸。钱氏心里舒坦,只要闺女表现的跟娘家亲近,两个老人才能住的安心不是。

见小闺女小声跟两个老人说话,问的也就是家里的收成,伺候的鸡鸭,养了几头猪的话。她也就放下心来。这些话题,两个老人天天说都不带重样的。她转头跟自个的哥嫂笑道,“咱家都是老实人,哥哥更是不善言辞。可我家这小闺女的嘴皮子,别提多利落了。也不知随了谁。他爹也不是一个多话的人。”

钱铁柱笑道,“有些人合该是这样的命数。”

郑青桔挺着显怀的肚子,让丫头掺着进来。把屋里的人都吓了一跳。这冰天雪地,滑上一跤也不是闹着玩的。钱氏嫂子李氏埋怨道,“又不是外人,啥时候不能见啊!我们走几步看你不是一样嘛。”

钱氏娘也埋怨钱氏,“咋不给孩子说明白呢。”

郑青桔笑道,“哪里就那么娇气。我来跟外公外婆说说话。”她转头看向钱氏,“舅舅他们都是至亲,我招呼就成。娘跟鸾儿还是得去看看老爷子老太太,大面上总得过去。”

钱氏爹抽了一口旱烟,点头道,“应该的!啥时候都别让人挑出理来。”

见外家通情达理,郑青鸾松了一口气。“让丫头伺候着梳洗,饭菜厨房都有,一会就送来。吃完饭就歇着。咱们来日方长。”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