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教授古代青云路_分节阅读_204

林木儿Ctrl+D 收藏本站

“平国公孙家,就让他降爵承袭吧。”萧云峰这样说。

降爵承袭,也就是说,到孙高阳身上,就由国公变成侯爵,等孙高阳传到儿子一代,就成为伯爵了。这样算下来,也没比李家占多少光。

“平国公救过我外公的命!这个救驾之功,还是要考虑的。把铁帽子国公府改为降爵承袭,就是考虑到这一点。”萧云峰有些怅然的解释。

作为朋友,萧云峰也是想尽办法去保全了。

白鹤年理解的点点头,“这些话,我会带给他们。他们能理解皇上的苦心的。”

萧云峰点头,“这段日子,比较敏感。我就不再宣你们进宫了。你把话传给他们,让他们有个心里准备。爵位虽降了,但他们也该出来做点事了。跟以前比起来也不差什么。”

白鹤年心里感慨,应了下来。两人说了会闲话。白鹤年就告辞出宫。他知道如今萧云峰不比以前,忙的很,哪有那么多闲工夫磨牙。

还没到家,半路上就被李延筳的随从请到了茶楼。雅间里,李延筳和孙高阳相对而坐,正在等他。显然,他一进宫,这两人只怕就收到消息了。

白鹤年坐下,见桌上除了蜜饯就是茶水。心里直骂娘。在宫里就灌了一肚子水,如今还是水。这大冷天的,让人不住的想解手。再说了,眼看到饭点了,也不说准备点吃的。他自己可能都不知道,也许是心里落定的,反而放开了。也就觉得肚子饿了。可那两人的心如今还在半空吊着呢,谁还有空想着饿不饿的事。

“倒是叫几盘点心也好啊!”白鹤年给嘴里塞了几个蜜枣,抱怨道。

孙高阳急的想骂娘,“你倒是先说话,再找吃的啊!把话说清楚,今儿的饭我请了。”

白鹤年给了孙高阳一个‘上道’的眼神,把萧云峰对平国公府的态度小声说了。

孙高阳松了一口气,“如此也好!这铁帽子戴的久了,其实心里也不踏实,前怕狼后怕虎,忧心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犯了上面的忌讳。能这样,再好也没有了。至于子孙后代的事,他们出息呢,就自己能出头,不出息呢,咱眼睛一闭,躺在下面不知道多少年了。也就管不着了。”

李延筳心知这是念着他们之间的情分呢。想必对自家也有几分优待。其实他已经做好了安安心心当个宗室郡马的准备。就像大郡主说的,对于他的影响不会太大。总比别人强几分不是。

白鹤年对李延筳道,“我真是羡慕你有个好祖父啊!”瞧瞧人家祖父,再看看自家祖父,人家看着糊涂,可该精明的时候比谁都精明。可自己的祖父,看着精明,其实就是个糊涂蛋,否则也不会干出把妾室扶正的事。这些年府里乱成一锅粥,不就是当日埋下的祸患。

李延筳瞪着双眼,为毛白鹤年的话他听不明白。关自家祖父什么事。

白鹤年也吃惊,“难道你真的不知道,你祖父上书让削了你们家的爵位。”

“啊!”李延筳彻底惊着了。天地良心,他真的不知道!他可以发誓,他爹也是不知道的。要不然也不会还安居府里,早蹦上天去了。李延筳觉得自己的声音都有些失真,“你说的是真的,皇上准了没。”

“皇上说看在瑞亲王和大郡主的面上,降为伯爵,世袭三代始降。”白鹤年怕他急出个好歹来,赶紧道。

“吓死我了!”李延筳拍拍胸口,心里一算,对孙高阳道,“咱两家认真算起来,差不了多少。你们比我们多一代侯爵,但我们比你多一代伯爵。扯平了。”

这事能这么计算吗!

孙高阳嗤笑一声。转头问白鹤年,“净说我们的事了,你们家呢。”白家只是侯府,再降下去也不剩什么了。

白鹤年笑道,“我们家把爵位一削到底,不过家产就不没收了。”

这么惨!两人对视一眼,李延筳问,“那专门叫你进宫,又是为了什么。”

“皇上给我说了一桩亲事。”白鹤年呵呵一笑,“是郑家那位姑奶奶的堂姐,郑家二房的闺女。”

啊!原来是这样。

这不就是把白鹤年跟郑家绑在了一起。这样一来,反倒跟萧云峰的关系是更近了一层。认真算起来,这样似乎比空架子的世子更好些。

他们三个彼此对视,这会子回过味来,似乎觉得对三家的处理,还真看不出谁占了便宜谁吃了亏。

这手段,不服不行!

“嗨!你说他这脑子是怎么长得!既照顾了咱们这些朋友,又把该给面子的人把面子撑了起来。比如瑞亲王,比如我们家的大郡主。再比如太上皇和宗室。高阳祖父的救驾之功,人家萧家也认下了。这说明什么,说明人家没把宋家当外人。人家说过的话是算数的。”李延筳叹道。

“慎言!”白鹤年提醒道,“私交再好,那位的身份如今也不同了。咱们该守的规矩还是当守住才成。不管这里面有几层意思,若是没有咱们的情分在里面,也是白搭。对于朋友,人家做的不错了。咱们该知足!”

“你说的对!”孙高阳笑道,“他确实是够意思!”

李延筳笑道,“我也就是说说,心里明白着呢。他嘴上说着是看在瑞亲王的面上,这是给我那老丈人撑脸面。其实心里更看中谁,还真不一定。”

说的三人都笑了起来。

白鹤年就道,“这事没落定之前都别说出去,咱们自己心里有谱就算了。别嚷出去了让他难做。他说最近先不见咱们,也不让咱们进宫。尽量低调一点,越不惹人注意越好。我也是这么考虑的。”

两人了然的点点头。

随即转移话题,说起了白鹤年的亲事。又叫了饭食,几人闲聊,直到天色将晚,才各自分手回府。

萧云峰一个人,看着窗外的夜色,心里有几分怅然。曾经的朋友之宜,慢慢也会变了味道。这权力带来的副作用,如今已经显现了出来。

除了鸾儿,别人再对他的态度上,都有了变化。

自始至终,能一如既往陪伴他的只有她了!

第235章 元启

第三百三十四章元启

京城的一切喧嚣与紧张再登基大殿要举行之前,似乎不见了踪影。

郑青鸾对于登基大殿,也就是在文献资料上看过,具体的细节还真是不知道。如今有机会见见,自然不会错过机会。虽然不能亲自到现场去看看,但能听到直播现场,她也很满足了。

登基大典最重要的环节,就是‘金凤颁诏’。说起这个,就不得不提承天门。

承天门是历代皇家举行盛大典仪和重要活动的地方。只在遇有皇帝亲征,皇帝发布重要文告,以及皇帝举行登基、大婚等盛大庆典时,才启用。除此,承天门是常闭不开。

“金凤颁诏”是承天门举行的最为盛大的典仪之一。

颁诏分“登极诏”和“颁恩诏”两种。前者是老皇帝死后,继位的新皇帝于当天将继位原因和日期向全国宣告;后者是将册立皇后等重大庆典之事向全国宣告。宣告的文件称为“诏书”。诏书是用两尺宽两丈长的硬黄纸,边上饰有金龙、纸内写明诏令之缘由和条款。

诏书外用金龙云纹之黄缎包袱皮包上,横供于黄架上,并由礼部尚书把它领至礼部,誊抄若干份,分发全国以便向人民宣告。

颁诏仪式由太和殿始。其中的繁琐礼仪就不一一赘述。

如果非要形容的话,倒是有一首诗描写的颇为详尽。

双阙平明烟雾开,

九重颁诏出层台,

幡悬木凤街书舞,

仗立金鸡下敕来。

从诗中看出承天门“金凤颁诏”是怎样一番景象。

它充分的显示了皇权至尊、君权至上。

这些看着虽然新鲜,但也就是个仪式。宣告天下易主的仪式。

本来,泰安帝出面禅位才是合正统的。但萧云峰不想难为他,也就作罢了。到底有些美中不足。还不知后世会如何解读这段历史呢。

不过这都不要紧!过程不重要,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从今天起,萧云峰就是名正言顺的皇帝了,年号‘元启’。

元,始也。--《说文》中如是解释。

启,开启的意思。

萧云峰虽然没有换国号,但从年号上可以看出,它的意思就是‘新的王朝从现在开始开启’了。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