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女当家[种田]_分节阅读_91

爱吃肉的小肉球Ctrl+D 收藏本站

“我想着反正要用牛耕,干脆就弄了个大的能套牛的耙子,等犁地以后顺带着就能把地平了。”

这次崔玉不光是高兴了,心里惊讶的盯着赵二石瞅了半天,微微张开的嘴巴可是半晌都没找到合适的话说。这个憨子还真行啊,有手艺不说,还是个胆大心细的呢。之前她不过是提了一句耙子耙地太慢了,今儿他就琢磨出了牛耕用的耙子!

当即崔玉乐的就直接用崇拜的目光看向自家男人了,她当真是挖到宝了呢。可惜赵二石这么个好手艺人,往年里没人引导,只做了十几年的木器家具。

被媳妇看的越发不好意思的赵二石这会儿脸都不知道烧成啥样了,只记得媳妇小嘴一张一合的说了好几句话。最后到底听了多少,他也记不得了,不过傻乎乎的点头倒是挺快的。

其实崔玉说的是桑树苗跟种土豆的事儿,桑树苗的事儿,她早在第一次去赶集时候,就同陈河沟的陈二狗说了。因着陈二狗的闺女女婿都在镇上做工,所以她只说等经商的过路时候帮着问问。

前几日那边捎过信来,说是得了消息,有商队往过贩了不少桑树苗子。可惜在镇上没什么人购买,也是每家就算种一颗桑树长的桑葚也够孩子们吃了,加上那玩意儿没法保存,摘了放不过一两日就烂了,所以少有人花费钱物买。

而土豆种子一般都是各家自己在家里把前一年的土豆切块催芽然后种植的。但如今崔玉手里并没有足够的东西,所以思来想去的也只能到镇上卖粮食种子的地方想想办法。

“行,那等会我就去村里问问耕牛。”赵二石挠了挠头,把犁车放到边上笑道,“等忙完了这段时间,我在好好琢磨着改改。”

看赵二石收拾起院子里的刨花,崔玉就回屋去整布头了。她并不擅长做衣裳,所以就算昨儿量了俩孩子的尺寸,也不敢贸贸然的下手缝制。好在隔壁石嫂子是个爽朗人,见着她为难,就接了这活儿。

这会儿崔玉可不得给人去送针线布料?其实她也不是没想过学着做,只是每次在小布头上缝线,总会皱皱巴巴的拿捏不好力道。别说她觉得难受,看的石嫂子也一个劲的皱眉头嘞。

加上石家对自家当真是很好的,是不是的帮衬一下,就连猪圈里沤的猪肥也是从人家那里来的呢。

想着家里还有些两瓶梨水罐头,索性崔玉就提了一罐子出门。在这年头,尤其是春季里将要面临青黄不接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恨不得一个铜板当两个花,便是常在外面做工的汉子也舍不得给孩子们买小零嘴了。

所以崔玉拿着东西到石家的时候,可是被石家夫妻来推辞了一阵子呢。他们虽说穷了些,但哪个也不是贪财的。若是送个平常的饼子馒头倒也算了,可这甜滋滋镇子上十几文钱一罐的罐头,他们可不能要呢。

第64章

赵家俩孩子以前过的什么光景,他们是看在眼里的,就说过年节的糖果也不敢多吃。如今玉娘嫁过来,日子眼看过红火了,自家哪能眼馋呢?

“嫂子,你可不敢跟我客气。这罐头是我自个做的,除了里面的几块梨子,别的也没花费什么。”崔玉只笑着把东西放下,拉着石嫂子说道,“你也知道我粗手粗脚的干不了针线活,我家奶奶眼神不好我也不敢累着她,所以小山跟朵儿的衣裳还得劳烦嫂子帮着做呢。”

话说到这个份上,石嫂子也不再多言语了,只打发了自家男人叫了小石头回来吃饭,然后就拉着崔玉说起了家常话。

“这有什么好劳烦的,两件孩子的衣裳也费不得什么时候。自家邻居哪有那么多弯弯绕啊,有事儿你说一句话就行。”

俩人又说了几句话,崔玉听见小石头在院里吆喝小山赶明儿去林子里捡柴禾的声音,知道石家是要开饭了,所以也没多留。

回到家准备做饭的时候,崔玉才发现,早起炖的猪蹄只少了一点点,大部分可都还在盆子里留着呢。

“媳妇,小山说要给你留着回来一块吃,奶奶也心疼你怕你在人家席上吃不好,所以晌午的时候就没让舀出来吃。”赵二石洗了洗手,见自家媳妇皱着眉头站在灶台前,赶紧凑过去解释。

原本并没有什么感觉的崔玉,听了这话眼里倒是泛起雾气。什么是家人,大概也就是这样了,事事想着你,有好吃的也不会独享,唯恐自己吃了就少了你的那份。

想着小山跟朵儿可怜巴巴的小模样,还有周氏慈爱的神色,崔玉抹了抹眼角,把猪蹄热上。又淘洗了小米混着些粳米准备煮上。

不用说一顿饭又是吃的大伙儿肚子圆润,尤其是小山啃了猪蹄嘴唇都是光油油的。

白日里去帮着摆置酒席忙活了一天,回来又做了家里的饭菜,所以晚上时候崔玉早早就进屋歇着了。甚至都没顾得上泡脚擦身子。

倒是赵二石心疼媳妇,打了热水给媳妇烫了烫脚,然后又把俩人的布袜洗干净晾起来。这才抱了媳妇准备睡觉。

第二天一早,赵二石跟崔玉就去了一趟镇上。先是把桑树苗的事儿问清楚了。养蚕桑树跟果桑树各要了一半,付了三两银子。又定了三亩地用的土豆种子,这才雇了牛车把树苗都运回村子。然后趁着还没到晌午,赵二石又在村里雇了耕牛下地去了。

其实若不是因为那个商队贩的树苗不够多了,崔玉还想着再买一些,直接把地里全种满呢。如今闲了一部分,倒是只能种些春小麦。

周氏倒是没说什么,可村里但凡碰到崔玉买树苗的人,都忍不住撇撇嘴暗地里说道赵家娶了个败家媳妇回来。尤其是那些不知情的,以为赵家日子还过的穷巴巴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家,可不就指着崔玉的后背说道亏得不是自家的媳妇,不然打也得打死了。

这话一多,可就有人再次嚼起了崔玉是寡/妇教养的事儿了。一来二去,总归是有些添油加醋煽风点火的人不怀好意的作践着胡咧咧了。

可村里那些长舌妇还没来得及八卦两日,就被自家汉子训了。原来赵二石那犁车如今可是不得了了,只小半日工夫就把四五亩地够犁好耙好了。

重点是只赵二石一个人,这可是他们庄稼户里最好的把式都没做到过的。

对于能干的人,他们自然高看一眼。尤其是大伙儿对赵二石新做出来的那个像小车一样的农具很是稀奇,都想着借过来用一用呢。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