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将军生存手札[古穿今]_分节阅读_18

山楂丸子Ctrl+D 收藏本站

  何铁林口中的小陈含笑点头,“成,我知道了,就是你这木头拿来做镂空门够呛,不结实。”

  说着,陈木匠又道,“这样,我从家里给你重新找两块合适的。”

  秀春喜极了,连声感激,没多废话,三人去门外把两根杨树干抬进来搁在木棚底下。

  陈木匠道,“最迟一周,一周之后你赶马车过来拉橱柜。”

  从陈木匠家出来,秀春有些好奇,问何铁林,“爷爷,刚才那个陈爷爷,是你的旧识呐?他好像对你很恭维。”

  何铁林面露得意之色,“小陈和他爹以前都在我家做工,他识的几个字是我教的,他婆娘以前是我家扫洒丫头,还是我做的主,把丫头配给小陈当婆娘。”

  秀春哦了一声,明白了,搁在以前,何铁林就是公子爷,小陈对他来说就是仆人。回了生产队,秀春说啥也要请何铁林去她家,老头子帮了她这么大忙,怎么也得烧两个拿手菜给他吃!

  何铁林也不客气,乐呵呵的随秀春去了她家。

  二人将马车先赶到秀春家,把树枝树芽卸到篱笆院里,晒干了当柴禾烧。卸完之后,何铁林把马车送回生产队,秀春张罗烧饭。

  晚饭钱寡妇还没烧,这一天了,钱寡妇就坐在堂屋门口哪也没去,中午还是邻居提醒她到饭点该烧饭了,钱寡妇才随便烧点对付过去,吃完饭又坐在门口,有人过来串门子她就跟人唠嗑几句,没人她就自己坐着看门。

  三媳妇葛万珍倒是过来了一趟,不过钱寡妇没让她进门。

  眼下秀春回来了,钱寡妇又来了精神,跟在秀春屁股后头,春儿长春儿短的,在秀春耳边不停唠叨,要把她憋了一天的话全部讲完。

  秀春竖耳朵听着,钱寡妇说一句,她就回一句。

  “奶,晚上我想请何爷爷来家吃饭,他今天帮我砍树了。”

  “啥?哪个何爷爷?”生产队里姓何的人不少,钱寡妇没整明白是哪个。

  秀春道,“就是睡在生产队看牛棚的何爷爷。”

  闻言,钱寡妇呸了一声,不赞同道,“请他吃饭干啥,家里有粮食就是拿去喂猪,也不能给他吃!”

  秀春不由蹙眉,“奶,你咋这样说话呢?”

  钱寡妇道,“咋了,我这样说话咋了?何铁林坑害咱们还不够多呐,你爷爷在他家打长工就挣那么点钱,他倒好,吃好的喝好的穿好的,啥好事都让他占全了,哼,人人平等的年代,我看他还咋神气!”

  秀春一阵无语,不跟钱寡妇多废话,她没钱寡妇的成见那么深,啥地.主不地.主的,一个人的心地如何,秀春能分辨出来,就冲着何铁林能说出不放心她一个丫头去河坝的话,秀春说啥也得请他吃一顿饭!

  把风干的咸鱼腊肉拿出来,腊肉切了搁锅里炒熟,切上土豆块,倒上酱油红烧,咸鱼剁了一大半,在锅里煮上,切一根大白萝卜,半颗大白菜,一块炖了,锅沿再贴上一圈玉米面饼。

  烧好饭,秀春又去供销社打了半斤地瓜干白酒,顺带喊何铁林吃饭。

  钱寡妇始终拉长着脸,不搭理何铁林,何铁林只当没看见,乐呵呵的,该喝酒的喝酒,该吃肉的吃肉。

  “丫头,腊肉炒得真不错!”

  “咸鱼炖的也好,比我家以前的厨娘烧得还好!”

  钱寡妇黑了脸,冲口道,“放.屁,把我春儿跟你家厨娘比!你何家还有厨娘吗?!”

  何铁林脸上有些挂不住,扯了扯嘴,不吱声。

  秀春忙打圆场,给何铁林又盛了一碗铁锅炖,“何爷爷你吃,多吃点,觉得我烧得好,以后还来我家,我烧给你吃!”

  何铁林哎了一声,“好丫头!”

  钱寡妇气歪了嘴,碗筷一搁,下了炕,不愿意吃了。

  吃完饭,何铁林回了生产队,秀春围上破围裙刷锅洗碗,钱寡妇又在秀春耳边唠叨,“春儿呀,咱们是贫农,是主人,咋能跟地.主来往过密?以后不准你喊那死老头家来,听见没!”

  秀春不吱声,在心里止不住嘀咕,照钱寡妇这个观念,以前她前前后后有八个丫头,两个奶妈子,家里丫头婆子无数,岂不是十恶不赦?早该拉出去一枪崩了?

  隔日大早,小二匆匆跑来喊秀春,告诉秀春该入学报名了,让秀春拿好户口本,一会儿郑二婶领他两一块去报名。

  户口本在钱寡妇那儿收着,秀春得管钱寡妇要。

  时下每个大队都有一所小学,小松林大队下管四个生产队,大坟前生产队的孩子都得去小松林大队小学报名入学。

  入学念书这个秀春懂,就像她的几个兄长拜在衡山书院的夫子名下学习,等学成之后,再考取功名,这里也一样,考上大学就等于找到了工作,像宋建军那样,有个铁饭碗。

  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可秀春不打算放弃这个机会,这里的女子跟她那个地方不同,可以抛头露面工作,再说她在那个地方都不怕别人说三道四,坚持上阵杀敌,何况是在这里,而且现在是太平盛世,没有仗可打,秀春想养活自己,念书考大学似乎是最靠谱的一条路子。

  秀春拿了户口本,听小二说还得再拿一块钱学费。

  钱寡妇把她从孙有银和孙有粮那里要来的两毛钱给了秀春,“春儿,这钱你拿去,我再去管你大伯要点。”

  秀春有点哭笑不得,忙拦住钱寡妇,“奶,算了,这钱你也自己留着,我还有钱。”

  钱寡妇道,“你外家人给了你多少钱?”

  秀春不打算告诉钱寡妇她外家人到底给了多少,就道,“一块钱学费还能拿得出。”

  听出秀春左右言他,钱寡妇应了一声,也就不再多问了。

  郑二婶在家洗了衣裳,这才领小二和秀春去小松林大队小学报名。

  每年三月一号大队里都有入学报名的小孩,所以这一天小学大门口会摆一张书桌,一个老师坐在那里,只要是来报名的,统统去他那儿登记,查看户口本,登记户口信息,收学费,然后让去领书。

  有大妮子的例子在,郑二婶驾轻就熟,啥都明白,秀春就跟在她后面,她让干啥就干啥。

  不大一会儿的功夫,再回来时,秀春怀里就多了几本书,书皮上书写的是繁体字,秀春都认得,有语文、算术、记账常识、农业常识、手工业别作、地理,还有自然。

  登记的老师告诉他们,今天领书,明天开学。

  教室里只有书桌,没有板凳,他们得自己从家带板凳去学校。

  “还有书包、铅笔、橡皮、写字本。”小二提醒秀春。

  小板凳秀春家里有一张,可是书包、铅笔、橡皮、写字本,这些秀春统统都没有!

  第17章 人情债

    “春儿哎,春儿在家不?”

  秀春正趴在炕几上翻看新发的书,津津有味的看着书里的作画,听见外头有人喊,忙下了炕。

  “小舅,你咋来啦。”秀春讶道。

  宋建武指指停在篱笆院外的马车,把一个蛇皮口袋搁在了秀春脚边,“大舅寄给你的,正好我去邮局取东西,一块带了过来。”

  宋建军在每个月末会往家里邮寄东西,差不多月初能到,宋家人摸清这个规律,宋建武每月初都会赶马车专门去一趟邮局。

  宋建武又把一封信递给秀春,“大舅写给你的,会看不?”

  秀春摇摇头,“不会。”

  宋建武挠了挠头,脸上露出了憨笑,“咋办,小舅也不会看...这样,你看队里哪个识字的,找他们帮你念念。”

  秀春点头,要请宋建武进去喝碗水歇歇,宋建武道,“队里急着用马车,我得家去了,对了,春儿你开学了吧,有啥困难跟小舅说,可别不好意思开口。”

  秀春心生暖意,宋建武一个庄稼汉,一年到头挣不了多少工值,还得养活一家老少,哪还好意思再去拖累他啊。

  心里这么想,但秀春还是笑眯眯应了下来,“成,有啥事我去找小舅。”

  宋建武哎了一声,顾不上跟秀春多唠嗑,跳上马车,匆匆往拉条趟生产队方向而去。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