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将军生存手札[古穿今]_分节阅读_151

山楂丸子Ctrl+D 收藏本站

  牛大哥赶忙打开,桃粉色,刘姐羡慕的瞪大眼,“瑞蚨祥的,高档丝巾!”

  吴大姐也道,“小牛,你媳妇皮肤白,围着不用说都好看,格外显白!”

  牛大哥乐呵呵的笑,忙掏给秀春十块钱,这小孙,眼光真不错!

  “杨哥,你家妞妞的水果蛋糕!”

  杨哥接过,钱一分不少给秀春,直接道,“够意思!”

  吴大姐接话道,“是吧,别看咱小孙不怎么吱声,说话从不天花乱坠,可就是实在!”

  众人默默点头,纷纷表示认可。

  顾伟民在一旁看着,心里琢磨着自己哪天也去趟上海,不行不行,秀春已经去上海给带了东西一次,要不然他改去北京?

  周科长和钱科长还有王书记从楼上下来了,众人立马散开,各自工作,装作自己很忙碌。

  出了邮局,钱科长问王书记,“怎么办?”

  王书记摇头失笑,“没看到人家现在得民心着呢,先留着,这个时候咱们有动作,岂不是要逆民意了?”

  中午,秀春拎着已经空了的布兜下班,回家前先去副食品店看看,还能不能买到蔬菜,家里菜没了,总不能干吃咸肉。

  陈学功还没下班,秀春先把饭做好,等着。

  快十二点,陈学功才回来,秀春把饭菜端上桌,腊肉炒切条,腌豇豆,还有面片汤,蒸了大米饭。

  “苗苗哥,快吃饭。”

  陈学功洗了手,坐下接过秀春递来的筷子,先给秀春夹了一块腊肉。

  “今天怎么下班这么晚。”秀春问道。平时可都比她回来的还早。

  陈学功扒着大米饭,含糊道,“被喊去问话了,刚才放出来。”

  秀春无奈,“我也被领导喊去了,还不知道接下来会怎么样。”

  陈学功道,“春儿,如果我被派去农村支教,派去下田插秧,你怎么办?“

  秀春想也不想,“那还用说,当然是跟你一块支教,一块下田插秧了。”

  陈学功大口吃着饭,神情幸福满足。

  吃完饭,照例是陈学功刷碗,顺便再把秀春的中药在水里先泡上,下班回来直接能熬。

  转眼小半个月过去,国庆节到了,陈学功还没被发派去支教,秀春也没有丢了饭碗,小两口照常上班下班,吃饭看报看小说。

  国庆头天发工资,国庆当天发粮票。

  秀春跟陈学功领了结婚证之后,户口关系已经转到了陈学功的户头上,粮食关系放在秀春家所在的街道上,秀春一个人领两个人的粮票。

  “苗苗哥,大伯和大娘的粮票呢?咱们要去哪领?”

  陈秋实夫妇被撤销了职务,但户口和粮食关系都还在家属区。

  陈学功道,“我去单位直接领。”

  这样,小两口这个国庆过得格外忙碌,他们不仅要早起买粮,还得要把粮食送回乡下,虽说农村赶着风调雨顺的年头,粮食就没那么紧俏,但眼下陈木匠老两口的粮食养活六个人,难免困难,陈学功和秀春只能按月给他们送粮。

  国庆供应细粮是四斤大米,粗粮是红薯干面。

  除了米面,只要农村供销社里没有卖的,秀春都给买了回去,两辆自行车大杠后座车把手,都挂的满满当当。

  陈木匠说他两,“家里粮食又不是不够,秋稻刚收下来,挨家挨户每个人分摊到四十斤,还想着给你们送点过去!”

  秀春笑眯眯的,“今年风调雨顺,咱们又能过个好年啦!”

  可不是,时局乱是乱了些,但好在天没亡人,连着几年的收成都不差,在农村也能过得挺好。

  国庆凭工作证,秀春供应到六两猪肉,陈学功供应了八两,秀春一口气砍了一斤多猪肉,全拎了回来,砍肉的大师傅一刀下去,八成肥肉连着一点瘦肉,家里几个长辈看了齐齐说是好肉!

  陈老太心疼两个孩,“你这孩,留着你和苗苗自己吃啊,家里自留地里秋茄、秋黄瓜还有大豆,吃菜不缺!”

  秀春把肉搁厨房里,笑道,“总吃菜哪能行,也得吃点肉,大伯和大娘的肉票,我和苗苗哥没能买到,只能等下次再贴布告的时候赶早去买。”

  陈秋实道,“再买到留着你和苗苗吃,咱们在乡下也不是没得吃,赶着哪个生产队宰猪也能弄到点肉。”

  秀春哎了一声,心里打算的是趁着秋收后季节好,她还得出去溜达几趟,眼见天凉了,肉也能放得住,多存点有备无患!

  有肉有菜,还有大米饭,一大家子围坐在堂屋的八仙桌上吃饭,桌上正中间摆了一大碗红烧肉,大肉块肥而不腻,许显荻忍不住大快朵颐,农村好是好,就是吃不上肉,快把他馋死了!真他奶奶的!

  许老太在桌子下拍了拍许显荻的大腿,白了他一眼,示意他少夹两块,一大家子围这一碗红烧肉,人多肉少,一大把年纪了,能不能懂事点!

  许显荻委屈,想吃两块肉还不让吃了,真是虎落平阳被婆娘欺!

  陈木匠看了出来,忙招呼,“亲家,快吃肉,还剩一块被腌上搁菜橱里了,吃了还有,咱们再做!”

  秀春赶紧给外公夹了一块,“外公快吃,下午我跟苗苗哥去河坝上转转,摸点鱼虾回来改善改善伙食!”

  许显荻又高兴了,配着红烧肉,大口吃起了米饭,看得秀春忍不住想笑,还真是老小孩啊!

  一桌人,六个长辈,两个小辈,家里连个穿来穿去的娃娃都没有,陈老太不禁将视线落在了坐她旁边,秀春的肚子上。

  “春儿呀,你跟苗苗结婚有半年了吧,有没有动静?”

  陈老太话音刚落,其他人纷纷望向秀春,眼含期待,弄得秀春不敢说,怕看到他们失望的眼神。

  陈学功在桌下握住了她的手,面不改色对六个长辈道,“最近忙的事多,没怎么同房。”

  “咳咳...”

  “咳...”

  许显荻被饭呛住了,老脸涨得通红,操着大嗓门道,“也不是急事,再等等,再等等。”

  陈木匠应和道,“对,对,别给两个孩压力。”

  陈秋实夫妇自我反思,不用说,指定是因为他们的事连累到两个孩了,从中秋到现在,大事小事就没停歇过,两个孩压力能不大么!

  国庆两天假,秀春和陈学功都在乡下陪几个老人,秀春又抽空回了趟娘家,想把钱寡妇带到城里,哪知钱寡妇吃了秤砣铁了心,死活不跟秀春回城,队里分到她头上的二十斤大米也让秀春带回城里。

  “大米这玩意我几乎不吃,吃了消化不了,你带回去和小陈吃,回头有白面粉啥的,给我送点回来,我爱吃面食。”

  这点秀春没客气,钱寡妇确实不怎么吃大米饭,以往住一块的时候,她宁可吃玉米面也不愿吃大米饭。

  除却钱寡妇给的大米,陈木匠又给了小米和新鲜红薯,还有自留地里种的蔬菜,大包小裹的回来,又大包小裹的再回去。

  节后上班,大家都纷纷说自己从乡下整了啥好东西带回来。

  局里大半的人,不是本人老家乡下,就是婆娘的老家在乡下,要不然七大姑八大姨,总有些沾亲带故的关系,送点白糖搪瓷盆暖壶啊之类城里常见的东西,总能换些大米蔬菜这些城里紧俏的。

  想到易真就快生了,要带孩子,何新阳还得上班,估计没时间去整这些东西,下班之后,秀春抽空去了趟易真家看看,要不要她帮着买买粮食买买菜。

  “别的不用,把二蛋接你家帮我带两天吧!”

  秀春讶异,瞧着易真一点开玩笑的意思都没有,遂而道,“易姐,我没带过孩,不一定能带好二蛋。”

  易真立马道,“二蛋好带,不哭也不闹,就是喜欢乱跑,新阳上下班还得想着去排队买粮,我在家做饭还要抽空看着这小祖宗,如果是搁头几个月还好,现在腰上像挂了个沙袋,走路都难,别提再看孩子了。”

  别人家好赖还有个公婆在,她家可好,公公被调到北京去了,公婆远在十万八千里外,上哪找人去帮忙带,也想过请个小保姆啥的,就怕小保姆刚请到家,她跟何新阳就被打成了走.资派。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