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清穿]女主来自末世_分节阅读_132

夹生的小米Ctrl+D 收藏本站

康熙摇头失笑了两声,让她莫要多想,便起身离去了。临走前梁大总管还特意跑过来,说是奏章已经封在匣子里送抵金陵,已经有好一会儿了。很显然,康熙是趁着午间的闲暇,到她这里来玩了会儿墨锭,顺带把明晚去秦淮河的事情告诉她,还让她千万别多想。

但问题是——

这是明摆着的好么。

江菱拿起那块墨锭,用力揉了两下,又趴在案上低低呻.吟了一声。

虽然事情怎么都透着诡异,但现在她的反应,却不像从前那样大了。要是在一年前,她听见康熙皇帝睁着眼说瞎话儿,肯定得跳起来不可,起码心底会有个小人儿在疯狂地跳脚加吐槽。但是现在,也不知道是因为习惯了,还是看清了康熙皇帝的本性,居然一点事儿都没有。

可能,真的是逐渐习惯了吧。

连着大半年的时间,她都是躺在康熙皇帝身侧入睡的,虽然仍旧什么事儿都没做,但却渐渐习惯了有一个人陪在身边。现在独自留在园子里,也不像从前那样想找些事儿来折腾,或者是到园子外面去逛一逛。虽然她确实是性子喜静,但习惯二字的威力,仍旧是不容小觑。

而且这种感觉似乎还不坏。

江菱趴在案几上想了一会儿,外面便有人来告诉她,信已经送出去了,就跟着皇帝的扈从快马一起送出去的,不日即可抵达京城。江菱惊得呆在那里,久久说不出话来。

他、他他……

他疯了么……

江菱用力按了一下眉心,脑仁儿再次开始隐隐作痛。

虽然她自认为已经看清了这位皇帝,但有些时候他做起事情来,还真是蛮疯的。

这种疯子一样的行径,一直持续到了傍晚。晚间康熙派人给她送来了一件东西,说是刚刚从沙俄那边送过来的,让她瞧瞧是否见过。而且康熙还说,上回她提到的那本杂书,翰林院里的翰林们足足找了小半年,都没有找到任何符合描述的所谓“杂书”。

江菱惊得一身冷汗。

他们当然找不到啊,因为那所谓的杂书云云,都是她胡编乱造出来的。后世的历史记载,要是能在这个时空里找到,那才真真是撞了邪了。江菱收下那件东西,又跟临时充当传信人的梁大总管道了声谢,才抚着胸口直松了一口气。

看样子下回要编谎,还是要编得逼真一些。

第70章

东正教第二法典。

虽然看不懂俄文,但江菱还是从封面的花纹,还有纸张的质感上,推测出了这件东西的来历。

在江菱的记忆里,自从初代沙皇娶了那位拜占庭帝国的王室后裔,便一直以第三罗马帝国自居。也正是在那段时间之前,西方教廷一度分裂,东正教和天主教之间亦起过几次大冲突,直到数百年后亦不曾消解。历代沙皇身边所站着的,一直都是东正教的大牧首。

东正教的一大特点,正是法典数目繁多。

至于这第二法典……

虽然江菱能认出它的来历(感谢选修课上教授放出来的ppt),但东正教的第二法典同样数不胜数,就凭江菱那点儿可怜兮兮的记忆,实在是认不出它到底是哪一本,又是做什么用的。

等到晚间康熙回屋的时候,江菱便含含糊糊地提到了它的用途,又推说自己因为时间久远,已经记不清关于它的具体记载,只知道这是一本法典,而且很可能与京城里的那些西洋传教士有关。至于两大教派之间的恩怨,还是等传教士向康熙皇帝科普好了,她实在是没这个胆子。

康熙皇帝微一沉吟,认可了她的说法。

江菱在原地等了很久,没有等到康熙的回应,便抬眼朝他那边望去,看见康熙已经将那件东西重新封好,走到屋外,将梁大总管叫了过来,叮嘱他把东西交到某某人手里,送往京城,再交到某某人手里。梁大总管连声应下,带着东西离开了。从头到尾,他都没有提到过江菱半个字。

江菱彻底地松了一口气,心里稍安。

直到这时,康熙才回过身来,用铜签挑了挑灯芯,笑道:“朕一瞧见那件东西,便猜想你可能会知道。果不其然。”他的眼光一向都很好。

江菱的眼神又开始四下乱飘,轻声问道:“皇上将这件东西给我看,难道不怕我……”

康熙摇了摇头,笑道:“你不会。”

江菱怔了片刻:“我……”

康熙含笑望着她,仍旧是那种淡淡的笑:“有朕看着你。你不会。”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