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伙头兵纪事_分节阅读_73

小春贤Ctrl+D 收藏本站

“哎。”那人答应一声,到一旁等着去了。

王里正见顾小满看了铁锁两眼,开口说道:“这人先前带着媳妇儿孩子逃难到我们屯子,靠着给屯子里的人扛活攒了几个钱,如今想把户籍落在我们屯子里。”

顾小满听了王里正的话,先楞了一下,随后问道:“户籍还能落在你们屯里?”

王里正说;“能,就是办户籍时要花些银子。”

顾小满若有所思的点了两下头,他又问;“那迁到你们屯子里的户籍多不多?”

王里正笑了,他对顾小满说道:“这户籍一事,哪是说迁就迁的,就是早些年朝廷往南边迁人到咱们北边来,也是州府指定的地方才能迁呢,打我当里正这几十年,除了铁锁,后来迁过来的也就两户罢了。”

这是顾小满头一回听说定州还有南边往北边迁人的,他问道:“迁人是咋回事呢?”

“你这是年轻不知道哩,咱们北边苦寒,靠近鞑靼国不说,早些年还有战事,差不多十屯九空,那南边人多呀,朝廷就指定凡是一户两子的,就得迁一个出来。”

顾小满点头,听王里正继续说,王里正和他坐在田坎上,细细的说起早些人口迁徙的事情,说了大半日,眼见时辰不早了,他邀顾小满往家里去吃饭,顾小满推辞了,占大叔他们几个人走了,来的又是新手,他怕伙房里忙不过来,还得赶着回去干活儿呢。

离开了柳树屯,顾小满骑着马回营,一路上,他脑子里一直在想王里正说的话,老李头他们因为老家没人不愿回乡,要是能在就近的乡屯安置下,是不是就不必为难呢?顾小满思忖了半日,心里还是没个头绪。

夜里,寇镇从平安县回营,顾小满把他的夜饭热了,趁着他坐在灯下吃饭时,顾小满对他说起白日下屯收菜的事,他说;“李大叔他们不是不愿回老家么,若是能把他们安置在附近的乡屯,是不是问题就解决了?”

寇镇听了顾小满这主意,他放下手里的筷子,认真的想了片刻,摇头说道:“不妥,营里有六十七人是不愿归乡的,附近没有乡屯会愿意猛然接纳这么多人,若是分散开来安置,后续的户籍,田地,住处等等一一安置下来,耗费时日过长,兵部限期将至,营里需在新兵入营时,将老兵送走。”

顾小满这才知道自己想得过于简单,他皱了眉头想了一会儿,又开口说道:“听王里正说,定州燕州一带地广人稀,每隔二十年就会从人口稠密的州府,花大功夫特意把人迁徙到北边来,既然如此,又何必又巴巴的把李大叔他们送回去呢?咱们大营周围几十里都没有乡屯,要是没有地方愿意收下他们,那咱们就自己建房开荒,他们为军营效了一辈子力,咱们不能亏待他们。”

最后一句话,顾小满几乎是含着泪说完的,他又说;“老家有亲人的还好说,那些家里没田没房的,可叫他们如何过日子呢?”

寇镇沉默半晌,他没告诉顾小满,这迁徙到北边的人口,都是成年青壮男女,他们这些老兵,没有后代,又不能生产,于朝廷而言是没有作用的。

“你说的事关重大,我需得好好想想。”

顾小满也不知千总大人最后会如何决定,但他心里始终还是希望要是能帮到他们,就尽量多出一些力。

许是顾小满说的话触动了他,寇镇果真将他的话放在心上,隔日,他招了营里的几个百总与书办,一问之下,竟都认为可行,唯一难办的是户籍,这些老兵的户籍挂在军部,在去除军籍后,一般都是直接退回原籍,再一则,建房开荒这些事,靠那些老兵自己恐怕不管用,最终还需军营里牵头,加上后续的事情,各种难度不小,不过从长远来说,要是这事一旦办成了,日后裁军会省去不少麻烦。

想到这些出了一辈子力的老兵,寇镇最终决定,即便再难,为了他们也得办成,他当即去了一趟定州府,这事能不能成,要是有定北将军与定州守备首肯,且能解决户籍一事,所有的难题就能解除一半了。

又说顾小满,自打心里有了这想法后,在事情没有眉目前,他还没跟老李头他们说,只不过他暗暗试探了一下,老李头他们大多数都愿意留在定州,知道他们的想法后,顾小满越发希望能办成这件事。

  ☆、第85章

如寇镇所想,为老兵们转户籍并没想象中的容易,定州守备更是推三阻四,不愿接收被裁的老兵落户定州,即便有定北将军相助,定州守备也不肯松口,定北将军一怒之下,一封奏折直接告到御前,皇帝接到定北将军的奏折,也是头疼得很,原来这回裁军,难处并不是只有定北将军处所在的定州,各地军营均有不愿归乡的老兵,只是其中尤以靠近北方的定州燕州安州一带为甚。

皇帝看了定北将军的奏折,上面提到可将所裁之军就地安置,觉得颇有几分可行之处,他招了朝中臣工议论此事,兵部自然是赞成的,只是户部却有异议,一来是裁军之时,所有老兵户籍已退回原籍,安家费用发放至地方守备,现如今改成就地安置,他们户部前期所做之事都成了无用功,二来,若是就地安置,安置在何处,划分田地,分拨粮种,每年税收,都需重新登记造册,这实在又是一桩劳心劳力之事。

一时,因这老兵安置之事,兵部与户部又打起了口水仗,兵部骂户部的人忘本,户部的骂兵部的站着说话不腰疼,总之你来我往,吵得好不热闹,皇帝看完了臣工们吵架,批示定北将军的折子,就此事细细询问了一番。

其实,重新安置所裁老兵并不像户部所想那般困难重重,毕竟大多数老兵还是愿意回乡,打定州来说,满打满算,不超过一千人员,其他诸事都好办,只有户籍一头,需有户部来协调。

且说三羊镇大营,关于军营所裁大兵不愿返乡,可就近安置的事情,不知怎的,大营里隐约有了这传闻,这日,顾小满正在清点库房,老李头他们几个人进来了,顾小满见此,扭头问道:“李大叔,你们咋过来了,是有啥事不?”

老李头前些日子没跟顾小满说话,是以不大好意思开口,他推了推身旁的老张头,示意他说话,老张头便问道:“小满,听说咱们这些不想回乡的,可以就近安置在附近的乡屯,有没有这回事?”

顾小满先楞了一下,也不知他们是如何知晓的,他心想,既然营里已有传言了,也就没有必要隐瞒,于是说道:“是有这事,只是因为还没有办妥当,千总大人这才没有对外提起。”

老张头脸上一喜,他也是属于不想回乡的老兵之一,要是能就近安置在附近的乡屯,谁还想千里迢迢的回到老家呀,他开口问道:“那寇千总有没有说啥时候能办好哩?”

顾小满摇了摇头,这些日子寇镇正在为这事操心,顾小满看着他每日又是写折子,又是往定州府去,也挺为他心疼的,他说;“我也说不好,大人说主要是户籍那边难得办下来,要是户籍办下来了,就没啥大问题了。”

老李头忍不住了,他不解的问道:“不就是个户籍么,为啥这么难?”

这里面的道道儿,具体的顾小满也不知情,他摇了摇头,说道:“听说定北将军向皇上递了折子,其他的我也不知道是咋回事哩。”

听了顾小满的话,老李头他们纷纷议论起来,老张头说道:“寇千总肯这样帮咱们出力,即便最后还是不能留在定州,咱们也没啥好说的。”

另一个人点头说道:“说得是,寇千总做得够多了,再就看上头是怎么说了。”

“要是能就在三羊镇哪个屯子里安家,我是情愿少拿安家银子的。”

“话是这个话,就是不知道户籍到底能不能办下来呢。”

顾小满听了半日,见大家心里还是盼着留下来的,就越发希望能早日有个结果。

又过了几日,陈小林和进宝要走了,走的这日,顾小满跟几个同乡去送他们,当了这么久的兵,他俩全副家当,也就一副铺盖和几件衣裳,早些日子,陈小林买了一匹骡子,还打了一架带顶蓬的骡车,赶路时挡风遮雨的,遇到没赶上地方投宿,还能歇在车上,有的老乡打趣道:“你小子是发达了,置办了牲口,再过几日还要娶亲,可惜咱们兄弟赶不上你的喜酒。”

陈小林豪爽的笑了起来,说道:“赶得上赶得上,等我回来后,保证办一桌好菜,招呼你们喝一顿。”

“那就说定了!”

几个汉子嘻嘻哈哈的说了半日话,顾小满递给了进宝一个包裹,说道:“这里面是我做好的馒头和咸菜,你们留着路上吃。

进宝接了过来,说道:“谢谢你,小满。”

顾小满瞪了他一眼,说道:“是兄弟就别说这些见外的话。”

进宝红了眼圈儿,平日在军营里,总是叫骂苦,真要走了,心里却是一百个舍不得。

陈小林拍了拍他的肩,安慰道:“放心吧进宝,咱们还会回来的。”

顾小满也说;“小林大哥说得对,日后又不是见不着,等你们从老家回来,遇到休沐,我就找你们说话去。”

进宝点了两下头,又跟顾小满说了几句话,眼看天色不早,他们也该上路了,大家伙送了他们一程路,一直到他俩的身影不见了,这才回了营区。

进宝走后没过多久,有好消息传来,圣上下旨,各地裁军放宽条件,若有返回原籍的,安家费仍旧是五十岁以上者,发放一百两银子,五十五岁以上者,发放二百两银子,如有不愿返乡,就地安置的老兵,安家费折半来算,余外每人两间屋子,五亩农田,再免税三年,屋子与地若是有后代,就传给后代,没后代的到时由朝廷收回。

顾小满听到这消息时正在腌菜干,他先楞了一下,随后兴奋的跳了起来,手里的筷子一扔,出了伙房去找寇镇。

他先在校场找了一圈儿,没看到人,听杨百总说,寇千总回营房去了,顾小满又往营去了。

等他气喘吁吁的跑回营房时,门口守着的张虎看到他回来了,朝着里面努了努嘴,示意寇镇就在里头。

顾小满眼睛笑眯了,他推门进去,看到寇镇正背对着他换衣裳,那寇镇只需听脚步声,就知道是顾小满,他并没有转身,嘴里直接说道:“怎的这时候回来了?”

顾小满不管不顾,冲上去便抱住寇镇的腰身,还用额头在他背上蹭了两下,嘴里说道:“我就知道没大人办不成的事儿!”

寇镇转身,轻声斥道:“青天白日的就动手动脚,没规矩!”

顾小满闹了他大脸红,他赶紧松开手,这才想起,门还开着呢,顾小满扭头望外看了一眼,只见张虎正探头望里看,被寇镇冷眼看着张虎,张虎摸了摸鼻子,又缩了回去。

这时候再去关门就有点欲盖弥彰了,顾小满红着脸,悄悄瞅了一下寇镇,正好与寇镇的视线撞上,他赶紧又低下头,寇镇的嘴角却翘了起来,被自己的正君说能干,谁心里不受用呢。

“刚从定州府那里得的消息,户籍之事成了,再往下就是看将他们安置在哪个乡屯了。”

说话之时,寇镇将换下的衣裳顺手递给顾小满,顾小满接了过来,整齐叠好放回炕头上,又笑着对寇镇说道:“大人这段日子辛苦了。”

寇镇斜眼看着顾小满,轻轻哼了一声,却没有说话。

顾小满笑眯眯的说:“伙房里的人都念着大人的好,我听了,比我自己被人夸赞还要高兴。”

寇镇坐下来,看着他说的摇头晃脑的,忍不住失笑一声,他抬起手,轻轻捏了捏顾小满的耳朵。

伙房里还有活计要干,寇镇也要往校场去,两个人略微说了几句话,就一同出了营房。

顾小满回了伙房,刚进去,就被人团团围住,还不等顾小满开口,老李头咋咋呼呼的先问道:“小满,你去见千总大人了?他到底是咋说的?”

顾小满笑道:“千总大人说了,户籍的事办好了。”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