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之好运满满_分节阅读_15

秋水一珊Ctrl+D 收藏本站

阿玘的文笔不差,她构思的故事情节性也很强,两相结合,那两本话本自然也差不到哪里去,卖得好是肯定的,不过她却没想到会这么受欢迎。

不过想想也是,在这里写话本不像是在二十一世纪,想写了就能写,虽说大庆朝繁荣发达,可那也只是相对于古代社会而言的,能读书识字的人也只是一小部分而已,更遑论能写出一篇文章来。而且大多数的读书人都是以科举做官为主,再不然也是出书立著,写话本这种事情会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的。

写的人少,自然话本也就少,供少于求,只有作者写读者看的份,万万没有读者挑剔作者的道理。大庆朝的话本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疲软的时期,很多话本都是套路的才子佳人类型,万变不离其宗,很多读者都已经厌烦了这种故事。而这时突然出现了两本与众不同的话本,画风清奇,单纯不做作,和其他妖娆贱货话本一点都不一样呢!

这自然引起了许多读者的兴趣,尤其是这两本话本后面还留下了大悬念,看得简直挠心挠肺的,恨不得一下子知道结局——于是大家就都去书局催更了。

既然知道自己的书卖得好,那她谈判的筹码就重了些。她也不急了,拿着装满菜的篮子在王掌柜面前晃了晃,“这事说来话长,但是我现在还有事,待会儿我再去书局找您详谈可好?”

王掌柜一看,原来自己打搅了小娘子回家做饭啊。

他满脸笑容,“嗨您瞧我这眼神,刚才突然看见您着实有些兴奋,打搅到您了真是对不住啊,您先忙,待会儿我们再谈。”想了想他又加上一句,“不如您告诉我您住哪儿,以后也方便去找您。”

“我现在暂住仁和堂。”

王掌柜一听元满住在仁和堂,就关切的问:“您在仁和堂住可是家里人生病了?有事尽管告诉我,我在盛京待了这么多年了,大能耐没有,小本事还是有一些的!”

元满感激的笑笑,“也没什么大事,麻烦不到您。”这王掌柜心肠还是很好的,一开始她冒昧的拿着话本去找他,不仅没有把她给赶了出来,还认真的看了话本,给她的银子也解了她的燃眉之急。而且刚刚的那番话,不管是真心的话还是客套话,他都有心了。

“没什么大事就好。”最后王掌柜还不忘强调,“小娘子待会儿你千万要记得去书局找我啊!”

元满回去之后将青松书院和话本的事情都告诉元玘,听到话本非常受欢迎的时候他的反应很是淡定的,但是一听说青松书院他差点从餐桌上跳起来。

“阿姊你是说真的?我真的能去青松书院念书?”

青松书院是每个学子心中的圣地,这话果真不错。元满忍不住打击他,“不是能去青松书院念书,而是通过考核之后才能去青松书院念书。”

但即使是这样也没能浇熄他的热情,“我一定会考上青松书院的!”

有这个信心就行,不过——“即使没考上也没关系的,反正只要努力,在哪里念书都是一样的。”

元玘难得的鄙视了他阿姊一次,“你不懂。”

嘿,这个臭小子!她怎么就不懂了?

元玘握拳,眼睛里闪耀着奋斗的小火苗,“我要好好用功,一定要考上青松书院!”

“嗯嗯,你一定能考上的。”元满附和他。

“对了!我要去把这件事情告诉给阿耶!”说完元玘就跑去内室找元秀才了。

元满在外面都能听见他兴奋的声音,在她的印象中,元玘向来都是老成持重的,小小年纪就爱板着一张脸,像个严肃的老夫子,很少见到他像现在这样形喜于色,真正的散发着十三岁少年郎的活力。

她也忍不住弯起唇角,真是的,现在还没考上就怎么开心,若是考上了那他岂不是得乐得睡不着觉?

元玘第一百零一次在她面前晃来晃去的时候,元满终于忍不住了,她用手敲了敲桌子,“元玘,你给我坐下来老老实实的吃饭!”

好吧,阿姊快要发脾气了,元玘可不敢挑战他阿姊的耐心,按捺住满心的兴奋坐下来吃今天的早餐。

他们家可没有什么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于是元满边吃边和元玘讨论,“既然你要去考青松书院,那话本你就不能再写了,太浪费时间了。”

“那怎么行?”元玘反对,“如果不写的话,那我们靠什么赚银子?而且阿姊你刚刚不是说了吗,我们的话本现在可受欢迎了,肯定能赚很多银子。”

“可是写话本会耽误你的学习的……”

“不会的,学识是要靠长久的积累和坚实的基础的,不光靠这半个月的临阵磨枪的。”

话虽如此,只是元满仍有些沮丧,“都怪我,若是我自己能写得出话本就好了。”

“阿姊你已经很厉害了,你想的那些故事都非常新颖,每次听见你说我都觉得不可思议呢!反正我是想不出这些故事的。”元玘可不是在安慰她,他是真的觉得自家阿姊很了不起,天马行空的想象,每每都让他惊叹不已。

而且,虽说阿耶比较疼爱阿姊,但他毕竟是家中唯一的男孩,以后要撑起家业,所以阿耶对他进行了精心培养,三岁时就教他认字了,五岁就开始进学。而阿姊只在家里被父亲教过两年,只是能识字而已,和他受到的教导是完全不能比的,所以阿姊写不出话本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他觉得阿姊一直都是很聪明的,若是阿姊身为男儿身,想必会比他更加出色。

接着两姐弟又闲聊了几句,用完早膳之后元满便匆匆赶往正和书局去了。

王掌柜早已在书局里等候多时了,两人寒暄了几句便进入正题了。

“元小娘子,你这话本什么时候能写好?”

“大概……还要两三日才能写完一本。”

两三日——“这么久?”而且才写完一本……王掌柜表示他很失望。

元满美目微圆,“两三日您还嫌久?已经很快了好不好?”

王掌柜自然也是知道短短几日就能写完一本话本已经很快了,但是现在这话本在他眼里就相当于白花花的银子,不要说几日才写一本了,就是一天写几本他都嫌慢了。

“好吧好吧,两三日就两三日吧。”王掌柜说得很是勉为其难,他问道:“是哪本话本先完成呢?”

“《修仙录》”

“哦。”《修仙录》比起另一本《红娘传》要畅销,王掌柜在心中暗自决定,要把《修仙录》的价格再提高一些。

元满道:“不知王掌柜您打算花多少银子买下后续的几本话本?”这可是她最关心的银子问题。

“这……”王掌柜想了一会儿,说道:“这个数?”他张开双掌比划了一下。

元满微笑,“才十两?”

王掌柜也知道这个价格不大合适,一咬牙道:“再加上五两!”

十五两银子两本话本,在这个版权意识并不是很强的古代里,虽然价格偏低了点,但还是能接受的。元满也不想斤斤计较这几两银子了,她更看重的是长远的利益。

她道:“可能《修仙录》与《红娘传》这两本话本还能再写上几册,不知王掌柜您还愿不愿意要?”

王掌柜豪气道:“当然要啊!不管还有几册,正和书局全都要了,若是你以后还有其他的话本,写得好的话我通通都要!不过嘛——”他和她讲条件,“你以后只许卖话本给我这一家书局,不能再卖给其他书局了,可好?”

元满点头,“这是自然,不过这价钱也不能像现在这样算了。”

“那你要怎么个算法?”

元满沉吟了一会儿,说道:“以后的话本卖给您我不收您银子,买话本所得的银子,去除成本后,得到的利润我们三七分成如何?”

王掌柜倒吸一口气,“你这要的也太多了!”

“哪里多了?您好好想想,我这话本是不是值得起这三分利?”

王掌柜想起正和书局这几日卖话本赚的两百多两银子,还有其他分书局赚的银子,林林总总加起来也差不多三四百两了,几乎要比往时卖的话本的总和还要多上一倍。

书局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但光是凭借这两本话本他就拉拢到了不少新客源,这可不光是银子的问题了……

虽然值是能值得起,道理他都懂,但是一想到要把那么多银子拱手送出去,他心痛啊!

  ☆、第23章 考试

元满继续道:“而且我这话本写得好,俗话说得好,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识货的人可不止您一人,若是别的书局想要的话……”后面的话她没说完,只是王掌柜也能听得出这是变相的威胁了,但偏偏他却拿这威胁没法子。

王掌柜道:“只是这三成利着实有些多了……”

“王掌柜您放心,我只要这正和书局的三成利,您其他的书局的利润我不要。”

“哦,那感情好!”不是所有的书局的利润就行,这个条件倒是好接受多了。

元满这一招以退为进用得好,若是她一开始就提出要正和书局的三成利,王掌柜不一定会答应,但是她事先没说明,让王掌柜误以为她是要所有书局的利润,他自然是觉得有些接受不了,这时元满再退一步,只要正和书局的利润,两相对比之下,王掌柜自然是觉得能接受了许多,甚至还会觉得他占了便宜。

为了防止元满反悔,这次可不像上次那样口头约定就了事了,而是按照规定签了文书。王掌柜给了元满十五两银子,这就是接下来的那两本话本的价钱了,以后就得按照文书来办了。

王掌柜是在签文书的时候才回过味来的,没想到他在盛京混了那么多年,居然还让一个女娃娃给蒙了过去,实在是老马失前蹄啊!

这里不得不提元满十分具有欺骗性的外表了,她看起来乖乖巧巧的,脸又嫩,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家里备受宠爱的女儿一样,很容易就让人对她放松戒心。

而不论如何,王掌柜对待她的态度更慎重了一些,他有一种直觉,这个小娘子将来一定会是个不得了的人物。

签好了文书,元满觉得一身轻松,反正她也不奢求能够赚大钱,能够支撑家用还有一些盈余就已经很不错了。

元满笑道:“多谢王掌柜了。”

王掌柜道:“哈哈,我看我与你有缘,你也别叫我王掌柜了,我女儿和你差不多大,你叫我一声王叔也不亏。”

元满也不矫情,直接喊上了,“王叔,那您以后也直接叫我满娘吧,我一看您也觉得亲切。”王掌柜长得富态,整天笑眯眯的,的确容易让人心生好感。

“呵呵……你这丫头会说话!”

王掌柜的书局除了话本还是有许多正经书的,元满去书架那里瞧了瞧,替元玘挑了几本书,王掌柜见了,问道:“满娘你家里有人要科举啊?”

“是啊,我弟弟过两年就能下场了。”

王掌柜开了几十年的书局,虽然没有考过进士,但是对于科举用书可是了解得一清二楚。“来,王叔帮你挑几本书,这几本可是学子们买得最多的书。”

元满对于科举只是一知半解的,正好她也不知道要买些什么书好,王掌柜此举可算是帮上她的忙了。“对了王叔,您知道考青松书院需要注意一些什么吗?”他经常跟读书人打交道,应该比较了解这些吧。

王掌柜惊讶道:“令弟要考青松书院?这可不得了了,以后一定会大有出息啊!”

元满不好意思的笑笑,“您可别这么说,这八字还没有一撇,连青松书院都还没考上呢。”

王掌柜道:“欸——看你这女娃子这么机灵,你弟弟肯定也差不到哪里去。”拐弯抹角的把元满夸了一顿之后,他道:“不过这青松书院可是不好考啊。”

“是呀,能得到入学考试的资格都已经很不容易了。”元满赞同道。

“这考青松书院真才实学是一定要有的,不过若是能了解书院先生的喜欢,可能机会就会高一些。我这里有一本青松书院往年入学考试的题目和一些书院先生的喜好分析,你要不要买?”

元满刚刚只是随口一问,根本不报什么希望的,没想到王掌柜这里真的有这些东西,她惊喜道:“真的有吗?我肯定要买的啊!”

王掌柜从很后面的一个书架里取出这些东西,“这可不是我在吹牛,整个盛京也只有我这家书局有这些东西卖了,不信的话你可以去打听打听,这绝对不是假货!”

“瞧您说的,您卖的东西我自然是放心的。”

最后元满买了一大摞书回去,王掌柜还给了她八折的友情价呢……

元满自己把细纲写好,特别细的那种,元玘只要对照着写,将情节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就行了。姐弟俩合作默契,写话本的速度很快,只是元满强制他现在每日只能写半个时辰,元玘也知道自己要考青松书院不能掉以轻心,不用阿姊催都老老实实的捧着书看。

一晃十天就过去了,元玘准备收拾东西去青松书院考试了,元满虽然也想跟着一起去,不过若是她去了就没人照顾阿耶了,于是只得打消这个念头。

元秀才恢复得很好,如今已经能与人交流了,虽然说话的声音还是含含糊糊的,但好歹是一大进步。自从知道元玘要去考青松书院后,他每日都乐呵呵的,精神很好,今日元玘要出门了,他就拉着元玘的手,含糊不清的道:“喔……玘,侬要、要……吼吼考,给……给老元家……长脸!”

“阿耶,您就放心吧,我一定能考上!”元玘给自己阿耶做了保证之后,就雄赳赳气昂昂的出门。盛甲则跟着他一起走,这让元满放心不少,同时也觉得盛大将军实在是太贴心了,帮人帮到底,简直是一条龙服务啊!

送走了元玘,话本的细纲也写完了,她无事可干,就跟着赵老大夫学了一些浅显的药草知识,知道药草枕头对人体有好处,而且她也是实在是受够了瓷枕和木枕,就细细的咨询了赵老大夫,打算替阿耶和盛老太太做几个草药枕。

赵老大夫是个老顽童,见元满兴致勃勃的样子,他就拉长了脸,装作不满道:“怎么?我老头子教了你这么久,连一个枕头都值不了了?”

元满笑嘻嘻的讨好道:“哪能呢?少了谁的枕头都不能少了您的啊!”

赵老大夫就喜欢她这个机灵劲,笑呵呵道:“那老夫可就等着你的枕头了啊!”说完敲了敲她的额头就背着手走了。

元满用手捂住额头,冲着赵老大夫的背影做了个鬼脸。

据<<本草纲目>>记载,使用荞麦壳枕能至老明目,清热安神,促进睡眠等,荞麦皮枕是最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枕头,于是给三位老人都做了个荞麦枕。

最后她又给自己和阿玘都绣了几个枕头,他们还是没有回来。她想到某人帮了她这么多忙,不回礼好像有点说不过去……那干脆也给他绣一个枕头好了,反正也不差这一个了。

《广群芳谱》中载:“决明子作枕,治头风,明目,胜黑豆。”而且用决明子制成的枕头,略带青草香味,枕着睡觉时,闻着味道,犹如睡在青草丛中。于是她就做了个决明子枕头给盛澹,上面还绣有几根青翠的竹子,生意盎然。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