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异能农场主_分节阅读_3

弦歌雅意Ctrl+D 收藏本站

老汉全然不当真,说:“是真的就好了,哈哈……行,你要是想,明天就让你试试。”

此时老汉心里也是暖暖的。

事实证明,卫靖泽还真能干,关键是这初春冰凉的水也不会对卫靖泽造成伤害,导致以后静脉曲张,异能能够帮他驱走所有的寒气,保证他不受侵扰。

老汉空闲出来了,就去看自家的菜地,还真是长势喜人。

“三爷!您家菜长得可真好啊!”

老汉听了心里也是十分高兴,笑言:“今年年景不错,老天赏饭吃呐!”

“那我家的可没你家的长得好,以后我要是馋了,就要上你家来摘点儿!”

老汉说:“行,喜欢就自己摘!”

“对了三爷,你家那小年轻是谁啊?我看他好像还在你田里忙?”

村子不大,早已知道老汉带回家一个十分有精气神的后生,老人家就喜欢这款,看着带劲儿,大婶小姑娘也喜欢,那脸长得好看,虽然不是细皮嫩肉的,可是一股子男人味,看得人心肝儿都砰砰的。

老汉背着手,说:“就是个小年轻,不想在城里待着,就来我家住了。”

以后的事儿,老汉也说不准。

“反正他挺招人喜欢的!”对方也不客气地夸奖。

两个人聊了一会儿卫靖泽,老汉想起自家的秧苗还没有来得及育,便跟这后辈说:“你家今年育秧多吗?能不能匀点出来给我?”

“那这可得回家问问我爹去,我也不太清楚哩!”

“那行吧,我今天晚上找你爹去问问。”

卫靖泽在田里老老实实干活,偶尔有一两个人路过,还站在路边看一会儿,想看看这小年轻干活如何,看干得不错,有人还夸两句。

而卫靖泽则是一边犁田一边收割着一些生命,或者说生命力,这田里的杂草也是绿央央,土片一翻,就被盖在了下面,生命力也渐渐流逝,卫靖泽则是收集着这些如晨雾中的水汽一样的生命力,稀薄却聊胜于无。

他的异能,就是跟生命有关的,卫靖泽简单的称之为生命的予和夺。

作者有话要说:

农具可能各地的称法都不太一样,我记忆中是犁田有三种,犁是有一片弯曲的铁片,将泥土铲起来,翻过去,耙是有几排铁齿,人手扶着,将犁掀起来的泥土划破,切碎,还有滚子,就是有许多铁片的滚筒,滚筒的架子上还有一个座位,人可以坐在上面,这个东西可以把泥碾得更碎,经过三道工序之后,才是插秧。这是水稻的种法,也是十分精耕细作的种法,小时候觉得这些农具可危险了,到处都是十分锋利的。他们也都是靠牛作为动力了。现在机械化也比较普及了,第三种也有用柴油作为动力的。

异能的事情,后面会有情节进行解释的,大家不要担心,有人希望是灵泉或者是空间之类的,我想创新一下下,嘿嘿……其实效果差不多了,但是原理不一样。主角如何获得异能的,也和他坎坷的经历有关。另外,小受应该快出来了。预告一下,出场的小受有点病弱。

第3章 初相遇

晚上,老汉就说要去问问秧苗的事儿。

秧苗一般是农民在粮食站之类的政府单位买了种子,然后自己提前育种,育种好了之后,再拔出来,插在犁好的田里。

老汉一边给自己披上蓑衣,一边说:“顺道还能找他们借一些米,咱们要一直这样借米买米到这一季的稻子长出来了。”

老汉去年本来是打算去儿子那里养老的,本来不太喜欢在城里待着的老汉,原想着至少能跟儿子孙子在一块儿,忍忍也没事儿,所以家里的粮食都卖了,牛也卖了,结果还是得回来自己过。

卫靖泽便说:“我这里有点钱,您拿去买米吧,总跟人借也不太好。”

这小村子几乎就是一个大家族,而老汉作为长辈,村里的人对他也颇为照顾,时不时送点菜米之类的过来,可两个人也不能一直做伸手党,人家的东西也是自己辛辛苦苦种出来的。

“诶诶!别,怎么能让你拿钱?”老汉想都没想就直接拒绝了。

卫靖泽也不啰嗦,他还挺不习惯这种客气的,只是拿了钱塞进老汉的手里。

老汉推回来,卫靖泽便说:“这开年的时候,孩子都要上学了,人家也要钱交学费的。”

老汉一想,觉得也对,便说:“等以后有钱了再还你。”

卫靖泽没说话,反正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着,几块田犁好了,插了秧,荒着的田地不过几日的功夫,就变得绿油油一片了。

菜地里的菜也是长得十分喜人,跟隔壁家的对比起来,确实是太明显了,村里的许多人都夸了,还有人特地问老汉,给自家地里施了什么肥,竟然比别家都长得好。

老汉种了这么多年的地,也不懂是为什么,只想着可能今年自家走运了,所以种的比较好。

“三爷,您家的菜可以卖到疗养院去!要是这么好的菜都不要,那些人就是没眼光。”

在老汉家菜地里摘了一把菜的人跟老汉夸说。

老汉笑呵呵的,其实心里可高兴了,能够卖到疗养院去,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只有卫靖泽知道,这是自己异能的结果。他每天去菜地溜达,不仅仅是看看菜的长势而已,也会用异能帮助菜长得更好一些。事实上,眼睛看的只是很小的一部分而已,回去吃了才知道,这些菜的口味比一般的蔬菜还要棒。

插秧过后,卫靖泽又扛着锄头去挖地了,他准备再种一些别的蔬菜。

而老汉也不闲着,去买了一些小鸡小猪回来养着。

卫靖泽也是第一次家禽家畜,看什么都觉得挺新鲜。

刚捉回来的小鸡只能圈养着,晚上还要捉到鸡笼里关起来,不然可能会走失或者是被黄鼠狼之类的东西叼走。卫靖泽就把大风留在家里,帮着看着小鸡,大风感觉自己真是大材小用,当年英武不凡的他,现在沦落到守鸡的地步,也是惨。

小猪好一些,只需要弄好猪栏,每天给喂两顿就可以了。

有了这些动物,家里也热闹多了,老汉和卫靖泽也天天忙个不停。

等第一批菜长到了最茂盛的时候,老汉带着卫靖泽收了一批,准备送到疗养院去。

卫靖泽当兵多年,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什么东西都要放的整整齐齐的,连插秧的时候,都是一排一排一列一列的,插得特别整齐,跟队伍似得,当初还有好几个人夸他插得好看来着。

这次整理菜的时候,他也是把菜码的整整齐齐的,老汉就笑道:“这村子里没人干活像你这样精细的。”

卫靖泽只是笑了笑,在部队里呆久了,这习惯就养出来了,不知道是天生的还是怎么的,反正喜欢啥事儿都摆的整整齐齐的。

卫靖泽试着担了一下,感觉不太重。

“那我就去了,你去忙自己的吧!”

老汉忙问:“你都没去过那个疗养院,哪里晓得路怎么走?还是我去吧!”

“你不是说田里还要看水位吗?你就去忙你的,我知道路的。”

“你怎么晓得的?”

“疗养院里住的都是大人物,总是有车进出的吧?那肯定就有大马路不是?咱们上次不是看到了那条水泥路么?”

老汉顿时眼前一亮,拍了卫靖泽的肩膀一下,说:“你这娃还真是聪明,你就顺着那条路走,看到了水泥大马路,就顺着大马路往山上走,走个十几里就到了。”

卫靖泽点头:“我知道了。”

在这里住了快一个月了,也大致了解了这一片的情况,大泥湾那边之所以有大马路直通进来,是因为经常有大人物的车进出疗养院,刚好经过大泥湾,大泥湾的人也就沾了不少光,日子也比更偏僻的叉水村好多了。

卫靖泽担上菜,就准备出发,大风立马站起身要跟上来,卫靖泽说:“你就在家好好守着。”

老汉走过来说:“就让他去吧,我看他在家里待着也无聊,还不如跟你出去跑动跑动,这狗听话的很呢!”

卫靖泽从没告诉老汉,大风以前是一条军犬,还立过功的,所以老汉也只把他当成是普通的狗了。

卫靖泽一想,平时大风一只狗在家也挺可怜的,但是大风习惯了听从口令,所以就算是不情愿,也会乖乖的,现在既然不是在部队了,那就带着他走走也无妨。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