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异能农场主_分节阅读_24

弦歌雅意Ctrl+D 收藏本站

“这么高的价格,你们不会亏本吧?”老汉有些担心地问。

江延宗说:“这个您放心,我是不会做亏本生意的,您这没用化肥没打农药的谷子,找都找不到呢!”

老汉忙点头:“好,好,太好了。”

生意谈好了,休息了一会儿,江延宗觉得应该回去了,陈寒却还惦记着荷叶和莲蓬之类的,卫靖泽便让江延宗跟自己爷爷说会儿话,他带着陈寒去弄点,反正河里的荷花荷叶多得是,到了秋天就老了,既然陈寒想要,就摘点给他。

卫靖泽到了河边,让陈寒在岸上等着,自己下了河,摘荷叶荷花和莲蓬一篮子,给了陈寒。

陈寒很高兴,直夸卫靖泽够意思,可是还不忘提醒卫靖泽别忘了豆腐的事儿。

卫靖泽说:“我没做这事儿,是想着八月就要收豆子了,到时候用新鲜的豆子做豆腐,不是更好吃?所以你再耐心等等。”

陈寒一想,觉得也是,便没有催着卫靖泽了。

“这荷花荷叶啥的,我也不白要你的,你也知道,江延宗那小子不见兔子不撒鹰,总的让他看到一点好处,才愿意给你好处,等我今晚做上一桌荷宴,保证他吃得舒舒服服的,以后你的荷叶就可以收钱啦!”

卫靖泽笑了,说:“那就托你的福了。”

“嘿嘿,我也托你的福,才尝到了这么都好吃的,你以后要是发现有什么好东西,一定要跟我说。”陈寒拍着卫靖泽的肩膀,十分亲密,其实陈寒的手拍在那硬硬的肌肉上,手掌都痛啊!

回到家里,江延宗嘲笑陈寒是收破烂的,陈寒嘘了一声,说:“有本事你今晚别吃我做的东西。”

江延宗就说不出话来了。

于是陈寒提着一篮子荷叶兴高采烈地跟着江延宗去了。

下午,不少人都来打听,是不是跟江先生谈成了什么生意,江延宗每次都是有事情才来的。

卫靖泽也不瞒着,笑呵呵地说:“是啊,江先生想要买我家的谷子,等我家谷子晒好了,先给他一两斤尝尝,吃着好的话,三百块一担收我家的谷子呢!”

“啊?!这么高的价?真的假的啊?”

卫靖泽说:“婶子,我想是骗人的人么?骗你能多吃块肉啊?”

“那倒不是,我们都知道谷子价贱,卖不起高价,所以我才问问你嘛。”

卫靖泽点头:“我知道,这话说出去,还真难让人相信,但是我家的谷子,除了犁田之后撒了一回化肥,就没有施过肥,也没有打过农药,都是我爷爷一点一点沤了肥担肥料撒田里的,草是一点一点拔的,虫子也是用引虫灯的,你说这三百块值不值?”

那婶子忍不住啧啧惊叹说:“那你们祖孙可真吃得苦。”

卫靖泽说:“婶子,不是我们吃得苦,这事儿也不是特别麻烦,只是需要多点耐心,您家要是这么干,您家的谷子也能卖三百块一担!”

那婶子眼前一亮,说:“是嘛?人家江先生只有一个食府,人家能要那么多?”

卫靖泽说:“您就不兴人家开分店啊?江先生本事大着呢,只要东西好,根本不愁卖。”

对这句话,婶子倒是很赞同,江先生本事大得很呢,开个店就要赚好多钱,据说那店里修的比电视里还要好看,先是花了数不清的钱,现在又赚了数不清的钱。

这个女人得了自己想知道的消息,便走了,不一会儿又有人来打听,卫靖泽便把这个事情又说了一遍,到傍晚吃饭的时候,村里人都知道,三爷家里的谷子,卖了三百块一担!人家今年可是收了近万斤谷子啊!卖出去的话,算算能赚多少钱啊!

一时之间,村里人的心头都火热起来。

卫靖泽要的就是这个效果,所以他才带着江延宗他们在村里转了一圈,让大家都看到江先生又来了,引得大家都来好奇地问,再把种田不打农药不用化肥的事儿给说出去,让他们看到自家的得利之处,他们就有行动的动力了,这比你在外面宣传一万遍还有用。

晚上,躺在凉凉的竹椅上,望着天上繁星闪烁,听着草丛里的蛙声虫鸣,享受着夏夜的缕缕清风,实在是舒适极了,这里还坐了几个同村的人,聊着今年的收成和别家的八卦。

突然,有个老汉的兄弟的媳妇,也是卫靖泽要叫奶奶的,提起了卫靖泽的终身大事,跟老汉说:“这么能干的孙子,怕是媒婆很快要登门了!”

老汉哈哈一笑,说:“那是当然,我巴不得,这孩子的事儿,我也想着呢!”

“那你不用操心,长得这么高大这么俊,咱们乡里都找不出一个这样的,有这么能干这么聪明,谁家不想找这样的女婿啊?”另一个人也帮腔说。

于是有人扯上卫靖泽:“小泽啊,你说说,你喜欢啥样的,我们给你留意留意,有了,就给你介绍。”

卫靖泽还是第一次被人问起终身大事儿,顿时有些懵,愣了一会儿,才说:“我没想过哩!我就想着赚钱给我爷爷换个新房子,以后他不用干活,就在家里养着。”

“这孩子真是孝顺。”

“可不是?这做新房子,估计明年就能做了,做了新房,也好娶媳妇。”

“那你可要好好想想,要是咱们乡里没有,就去远的地方找,现在许多人找远的地方的妹崽呢!”

“那是人家打工的人,城里的姑娘怕是不愿意来咱们农村种田。”

“农村怎么了?我是觉得比城里好多了,不那么吵,吃个饭菜还要出去买了做,可划不来了。”

话题慢慢转到了农村城市的事儿上,卫靖泽也松了一口气。

第25章 真真的

对于结婚的事儿,卫靖泽还真没想过,他大多时候都是在男人堆里,怎么去跟异性相处,甚至是过一辈子,他完全没有这种概念。

老汉家的谷子卖了三百块一担的时候儿传出去之后,许多人都骚动了,果然就有媒婆上门来,想要给卫靖泽说亲。

如今农村的女孩并不喜欢嫁给在家里务农的男人,反而更喜欢嫁给在外打工的人,因为在外打工赚得多,谁每年寄给家的钱多,谁就更有竞争力。所以每年过年的时候,都是相亲的高峰期,可能回家之后,由媒人介绍认识个异性,两个人见个两三次,觉得对方还不错,而双方的家长着重关心的是对方的家底和每年赚多少钱,双方觉得不错之后,就开始就彩礼之类的事情商议,彩礼之类的事情谈好了,就差不多两个人的事情定了,送了彩礼之后,就是订婚了,然后可能再出去打工一年,再到年底就回来结婚。

这样成的人在乡里不少见,也不能说每一对都过得不好,但是显然这种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代的年轻人选择自己的配偶了。

反正卫靖泽是不打算这样办的。

家里没有女长辈,老汉又老在外面干活,而卫靖泽也借着干活的借口,不待在家里,待在家里就要被媒人逮住,这是卫靖泽没有想到的负面影响。

忙活着犁田犁了好几天了,这次也不用撒肥料,直接把禾苗种在田里,老汉今年准备种一亩糯米的,卫靖泽让多种两亩,糯米的用处太多了,而且比一般的米贵,老汉也就听了卫靖泽的话。

米晒好之后,送了两斤给江延宗他们试了试,江延宗又把卫靖泽喊了去,一起尝新米。

一般来说,早稻比晚稻口味要差一些,说是因为生长周期的缘故,晚稻的生长周期大概比早稻要长一个月。

但是这次的米一打出来,就是亮晶晶的,十分饱满,几乎是半透明状了。陈寒亲自淘了米,也不用电饭煲,直接用小铁锅煮饭,像农村一样煮柴火饭,等到只是烧开了,还没煮熟,就能够闻到阵阵饭香了。

陈寒拿了一个碗装了米汤,又把小锅放回去挂着,继续用小火焖熟,自己将米汤分成三份,端到屋里,让卫靖泽和江延宗两个人尝尝。

米汤一端上来,大家就在白色的米汤上,好像看到有一层淡淡的油花,轻啜一口,顿时满口都是米香,带着一丝丝甘味,十分醇厚香甜,让人忍不住咂嘴巴。

陈寒也顾不上汤,大喝了一口,跟江延宗说:“我跟你说,以后如果用小卫家的米煮饭,就用我的办法煮,不要用电饭煲了,这样咱们还能够卖米汤。”

江延宗说:“你还老骂我奸商,我看你比我还奸!”

“那你说吧,卖不卖米汤?”

“卖!当然卖!”

卫靖泽就觉得自己头上有些黑线。

“那我就交待煮饭的徒弟,多放点水,咱们能多煮一些米汤出来。”

卫靖泽再也忍不住笑出来了,这两家伙到一起,还真是活宝一样,江延宗也少了高冷,多了一些活泼。

米的质量过关了,江延宗亲自到卫靖泽家里称谷子,卫靖泽做主留下一千斤谷子,剩下的谷子都卖给江延宗,一千斤,也够爷孙两吃到晚稻收割了。老汉身体老了,吃自家的米能养身体,好身体是多少钱都买不来的。

不过,卫靖泽跟江延宗说好了,他家的米也去江延宗那里打出来,江延宗他们打出来的糠,也全部给卫靖泽,卫靖泽本想出钱买的,江延宗没要,卫靖泽把这份人情记在心里了。

称谷子的时候,村里不少人都来围观了,还有人问:“江先生?真给三百一担啊?”

江延宗点头:“只要是跟他们家的谷子一样好,我都给三百一担,要是更好,我的价格可以更高!”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