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异能农场主_分节阅读_36

弦歌雅意Ctrl+D 收藏本站

瞎婆子眼睛好了之后,应该是收拾过着屋子的,看上去干净整洁了不少。

喝一口茶,今年的芝麻格外香甜,而且饱满可爱,只是家常粗茶,也显得滋味悠远了。

“婆婆,上次你不是给我家一些酱嘛,陈师傅吃着觉得不错,所以想跟你买,你手上还有吗?”

瞎婆婆说:“那手上没有了,给你的那点,都是去年做的,今年这芝麻不是刚出来嘛?正准备再做点呢。陈师傅要多少?我多做一些。”

陈寒说:“老婆婆,不知道你这方子卖不卖?”

“方子?”

卫靖泽帮着解释说:“就是你做酱的办法。”

瞎婆婆还不知道方子也能卖钱,更不知道方子可比一罐酱值钱多了,慌忙说:“师傅你买那个做什么,这酱也不是什么难得的东西,就是芝麻花生炒熟了磨粉做的,一点都不难……”

卫靖泽生怕这婆婆一口气把自己的方子全说了,忙说:“这当然是难得的,这方子别人又不知道,做出来的酱也好吃,当然是个好东西,你可得捂紧了。”

陈寒一看这架势,便知道可能瞎婆子做酱也是凭自己的感觉在做,也没有什么很正规的方子之类的,就算是自己知道了人家的做法,也不一定能够做出那种味道来。

于是陈寒改了口,说:“我还是从您这里买酱吧,等您做了酱出来,我先试试菜,如果用的多,就买的多,用得少,就少买点。”

卫靖泽也觉得这办法好,这样就像是给弄了一个会下蛋的金母鸡,有了持久的来源了。

瞎婆子有些不知所措,忙用眼睛去看卫靖泽,希望能够卫靖泽帮自己拿个主意之类的。

卫靖泽知道瞎婆子可能不太懂这种事儿,便说:“陈师傅的意思,就是跟你卖菜一样,需要多少,他会先告诉你,然后你做了卖给他,就可以了,你要是不放心,我也可以给你做个见证。”

陈寒附和着点头。

听卫靖泽说愿意帮着做个见证,瞎婆子就放心多了,说:“陈师傅想要,我当然可以做,只是你得等上半个月才行。”

估计其中也需要一点时间去发酵。

陈寒一口答应说:“当然没问题。”

然后双方就定价的事儿商量,瞎婆子不太懂,总不能让陈寒乱喊,所以卫靖泽就帮着争取了一下,最后争取到了给卫靖泽家那坛子大小的一坛,卖给陈寒两百块,大概有两斤多的酱了。

这个后面还要签合约的,到时候卫靖泽还要帮着做这个中间人。

这笔生意算是顺顺利利谈下来了,瞎婆子也是格外高兴,还送了卫靖泽一把花生苗,让卫靖泽拿回家去自己吃。

九月份的秋雨还算多,收完花生之后,一些花生被遗忘在地里了,下一场雨就会发芽,有些人就会把花生芽掐回家做菜吃,味道还是挺不错的。瞎婆子给卫靖泽的花生芽就是这样生出来的。

花生芽炒菜确实是味道不错,粗壮水灵的花生芽炒出来,口味带有甘甜,十分爽口,当然这是因为有陈寒在的缘故,一般花生芽不是很好做菜。

说到花生芽,陈寒就想起了豆芽菜,让卫靖泽帮自己发一些豆芽,无论是做主菜还是配菜,都是不错的选择。

卫靖泽答应了,反正最近不是特别忙。

发豆芽一般是用绿豆发,这样发出来的豆芽比较细小,不会显得特别粗壮,做菜的时候也精致好看一些,当然也有用黄豆发豆芽的,豆芽发出来会粗壮许多,有人说在口味上也差一些,当然这就是个人的喜好问题了。

恰好今年收了不少豆子,绿豆也有不少,卫靖泽就帮着陈寒发一些豆芽了。

虽然豆芽的制作很简单,而且成本很低,但是依旧会有一些人利欲熏心,用激素、抗生素等化学药剂促使豆子发芽,使得豆芽看上去又壮实又水灵,速度还快,四天就能够让豆芽长成,发出来的豆芽更多,能够保证豆芽的旺盛需求。

卫靖泽在网上搜了发豆芽的办法,就开始发豆芽了,网上有些办法是用泡沫箱子发,可是泡沫箱子在发豆芽的过程中和用完之后,都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卫靖泽想来想去,就想到了用竹筐。

农家的许多农具之类的都是用竹子做的,绿色环保不说,而且十分耐用,手艺好的师傅做出来的箢箕、箩筐、筲箕等,都可以用上许多年而不坏。

竹子是一种速生的植物,笋出土后,在夏天就可以长成一棵嫩竹,两三年就能够长成成竹,而且发的很多。但是竹子抢营养也是很厉害的,竹林里一般没有杂草,地面时分干净,不是因为没有杂草的种子,而是肥力不够,杂草无法生长。

正好老汉也是一个编制竹篾制品的师傅,卫靖泽就让老汉帮着自己做一些竹子编的,正好豆芽下面要长根,留出来的孔隙也便于豆芽的生长。在豆芽发好之后,直接把竹筐搬去食府就可以了,等里面的豆芽卖完了,竹筐还能够拿回来重新发豆芽。

第33章 十月忙

叉水村有几片竹林,有些是有主人家的,也有两片是离人住的地方有些远,大家都公认是村里的,只需要跟村长那边打声招呼,就都可以去砍竹子。

卫靖泽第一次上手砍竹子,还不太会,老汉抽时间手把手教他,两个人砍了三根成年竹子回来,砍去枝叶,老汉就开始劈竹子,然后将竹子越劈越小,最后弄成了一片片竹篾。卫靖泽看的是眼花缭乱,老汉这双手,真的是太巧了。

卫靖泽捡起一片片薄薄的韧性十足的竹篾,称赞说:“爷爷,你这手太厉害啦,我就弄不成这样。”

老汉呵呵一笑,说:“以前,竹匠跟木匠、砌匠一样,都是吃饭的手艺,不是随便学学就能学会的,也要拜师傅,跟师傅学好几年,才能够学的成。那个时候手艺可重要了,做的不好,就卖不出去,就没饭吃。我这手艺还只能算一般般,自家用用还成,真拿出去卖,恐怕没人看得上。”

竹匠现在也已经是没落的行业了,有了工厂和机器代劳,用手艺做的质量不一定差,但是速度赶不上,价格就降不下来,所以许多曾经的手艺人,都只有在自家需要的时候才会动动手了。

像木匠和砌匠,发挥的空间还是大一些的,一些农村人家自己有木材,想要做椅子等家具,还需要木匠师傅的。做房子也离不开砌匠。

相比较起来,倒是竹匠是最边缘化的了。

以前是除了吃饭的碗,除了炒菜的锅,其他的都是能用竹子编的,到现在,竹子出现在人们生活中倒是越来越少见了。

在竹篾被弄出来之后,还不能马上就开始编,还要再打磨一下,将上面的小小的刺都弄掉,免得用的时候扎人的手。

老汉忙活的时候,卫靖泽就去做饭了,做好了饭出来,老汉已经完成了一个筐子的大半,再编一编,就要成型了,拿起半成品上下左右看了看,真是又漂亮又结实,底部还均匀的留出了洞洞,方便以后豆芽发芽的时候,根从这儿长出来。完全符合卫靖泽的设想。

把老汉的手艺又夸奖了一通,卫靖泽让老汉收拾收拾,洗手吃饭,自己去叫师傅们来。

吃完饭也没怎么休息,老汉有开始拿着竹篾编起来了。

等到睡觉之前,老汉已经完成了两个漂亮的竹筐。卫靖泽看了看,这竹筐成品确实是结实,经得起搬运过程中的摔打碰撞,心里对手巧的老汉更是佩服的不行了。

第二天一大早起来,卫靖泽做了饭菜之后,就开始将泡了一整天的绿豆和黄豆均匀的铺在筐子里,上面盖上一层棉布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让它自己去发芽。

浸泡了一整天的豆子基本上都能够看到胚芽了,说明种子已经苏醒,只要温度湿度都合适,就会发芽了。盖上棉布,一方面是遮光,另一封面是保持水分,在豆子发芽的时候,绝对不能够掀起来看,不然长出来的豆芽容易发白,不好看。在这等待豆芽发出来的一周时间里,只需要定时洒点水就可以了。

一转眼,九月份也就这么悄悄过去了,这一个月主要是收获各种农产品的时候,所以孩子们一写作文,就爱写秋风送爽,金秋来临。

如今,伟伟一放学,就跑到卫靖泽家里这边来写作业,有什么不会的,还能问问卫靖泽和老汉,瞎婆子什么都不懂,问了也是白问。

老汉的房子又临着大马路,谁过去都能够看到伟伟趴在那里认真写字,所以人人都夸伟伟真是认真,回去就教育自家的孩子,你看看伟伟,一回来就写作业,再看看你,只知道疯。于是孩子们就开始都聚集在老汉家门前写作业了。

虽然写作业的时候也是吵吵闹闹的,可是还是有些学习氛围在,慢慢的,不少孩子也放了一些心思在学习上了,至少作业能在家里做完,而不是去学校抄别的同学的。

祖孙两个也不嫌孩子们吵,老汉这个年纪,正是喜欢孩子的时候,卫靖泽也觉得无所谓,他在后面忙着做饭煮猪食喂猪什么的,也没什么影响。有时候从水库回来,还能够摘几个莲蓬给孩子们吃。

月底,沼气池也差不多完工了,除了修建沼气池之外,沼气灯、沼气灶也给修好了,最后验收了没问题的话,师傅们就算是完工了,可以领到另一部分的工钱了。

卫靖泽跟着师傅学如何填料进去,如果把废渣废液挖出来,做肥料,如何看各项数据,怎么弄各项开关之类的,学上一两遍之后,就能学会,倒是不难。

沼气灶是开放式的,在这里煮猪食最方便,沼气灯也弄了几盏,如果沼气不充足,沼气灯没法用,电灯也是能够用的。

在最后师傅们交了工程之后,卫靖泽也是最后请师傅们又吃了一顿,师傅们觉得好久没有碰到这样厚道的人家了。

在沼气池修好之后,村里人都十分好奇,跑来围观,看猪栏里的排泄物直接进入沼气池,牛栏也离得近,一些生活垃圾,如烂菜叶子、鸡屎之类的,也能够扔里面,关键是味道不大,还能沤肥。大家最期待的是用沼气煮猪食了,煮猪食是每家每户都要做的事情,比做饭烧水之类的还要费柴火,所以大家都很期盼这个。

沼气什么时候能开始用,要看你投的料和菌种如何,卫靖泽家的沼气池在做好大约三天后,就有了沼气了,而且十分充沛,用着煮熟了一锅猪食。

如今卫靖泽家里有了四头猪了,前面两只大猪都卖给了食府,只剩下两头猪之后,老汉又去买了两头小猪来。别看现在猪都不大,可是正在长身体的时候,胃口大得很,简直没得商量,如果没喂饱,肚子饿的时候就会在猪栏里尖叫,那叫声,简直是魔音穿耳啊!

好在最近饵料还丰富,红薯藤都刚埋进地里不久,有不少边角料给他们吃。

养殖最难过的就是冬天了,人吃的都种类不多,更何况是猪吃的。

现在,老汉就跟卫靖泽商量着,等到晚稻收割了之后,要去外村收购一些谷子之类的,打了给猪吃,自家的稻米老汉还有些舍不得给猪吃。

另外,还要多一些大白菜、萝卜这样的长得快又多的菜,可以给猪添点辅食。冬天,猪的食物就以大白菜或者萝卜、糠和米饭煮成的混合物做食物了。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