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异能农场主_分节阅读_192

弦歌雅意Ctrl+D 收藏本站

杨天健也说:“是啊,这种事慢慢学就是了。”

江延宗对此完全没有意见,小香猪对于他食府的生意来说只有好的,没有坏的。

这个提议算是全体通过,卫靖泽准备还弄点乌鸡来养试试。

说到鸡的事儿,卫靖泽提醒老汉,记得给亲戚说一下,可以来捉小鸡了。

老汉自己都不大记得这个事情了,要不是卫靖泽提醒了一声,他还真的给忘了。

老汉从亲戚家借了一头猪之后,野猪继续过着他的幸福生活,反正有吃有喝有母猪,野猪就不愿意离开啦!

让卫靖泽没想到的是,潘秋阳找上门来,问卫靖泽关于野猪的事儿。

“你家的野猪,能不能借我们家用用啊?我姑妈家的母猪不养了,我准备买过来。当然我也是出钱的。”

咦,这听上去怎么跟给母猪找鸭子一样,好奇怪哟。

卫靖泽忙说:“你们要买母猪我当然不会干涉,你们想要让野猪给母猪怀孕,我们家也没有意见,主要是要看野猪愿意不愿意。”

野猪野性难驯,所以卫靖泽也没能把他怎么样,只能够因势利导,人家喜欢母猪就给母猪,喜欢吃就给吃,只要不去祸害人家的菜地和猪就行了。

所以人家会不会跟母猪那个那个,卫靖泽也不清楚。

潘秋阳却觉得没问题,野猪是会翻墙去弄人家的猪的主儿,怎么可能不要母猪呢?

只是这野猪的归属也不太好说,卫靖泽也说不清野猪是不是自家的,虽然野猪住自家的吃自家的,可是人家想走就走,想来就来,风一样的男子,真不是谁能够管得住的。所以野猪不属于谁家,卫靖泽也没这个话语权。

于是潘秋阳果然把母猪买回来了。

他姑妈家的表兄弟都出门打工去了,姑妈老了,养不了猪,所以就把母猪转让给他了。

好了,如此一来,野猪又有了两只新的母猪,还真是乐不思蜀。

地里边正在做小木屋,小木屋就一个卧房一个厕所,没有其他的了,面积也不特别大,等竣工之后,肯定会重新布置一下。

虽然不常用,但是也要住的舒服。

又要准备扩大猪舍,卫靖泽也就直接跟工程队的人商量着,弄好了小木屋,就接猪舍的单子,帮着把猪舍建起来。

工程队当然是十分乐意接单,有活儿干才有钱拿啊,果然卫靖泽应该发展成优质客户,人家的单子可是多的不得了。

卫靖泽要忙活的事情,就是收油菜籽。

这一季的油菜生长期长达八个月左右,经历了比较大的温差季节,而且卫靖泽施肥挺舍得,所以长得不错,估计榨油能够出不少油。卫靖泽已经决定好了,除了留够一家人一年吃得量,其他的都卖掉。陈寒已经等不及了,希望卫靖泽把所有的油都卖给食府,卫靖泽却觉得不太好,这几百斤油在食府也是十多天的事儿就没了,油的品质对菜很重要,经常换油人家肯定吃得出来。

不过这油菜还在地里呢,还是等油榨出来了再说吧。

卫靖泽忙活着收油菜的事儿,就是先把防水布铺在旁边的地上,然后将油菜割下来,放在上面,然后用工具捶打,让豆荚炸开,黑色的油菜籽掉出来就行了。

油菜籽倒是不像豆荚那样,很容易炸开,需要多多捶打。

趁着田里的事儿不那么忙,老汉也来帮着干活。

旁边是叮叮当当做小木屋的工人们,爷孙两个就在旁边收油菜籽,这么一大片油菜籽,属于一户人家,也是少见。

接触的多了,自然也比较熟悉了,工人们还跟老汉聊天:“您老可真是有福气啊!有这么能干的孙子!”

“那是!”对于这样的话,老汉是从不否认的。

“我看除了有个好孙子,您老身体也好呢!干这么久的活儿,都没看到您怎么喘。”旁边的工人也插嘴说。

人可以别的都没有,但是不能没有一个好身体,生病了才是很受折磨的事情呢。

老汉哈哈一笑,中气十足,说:“是啊,我这几年,觉得自己越活越年轻了,可能是活的舒心,没啥烦心事儿,这人就身体好了。”

这几年,老汉家里也算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偶尔出现的烦人的儿子,和偶尔惆怅一下有个重孙子就好了,也没有别的事儿会让老汉觉得烦心的了。

老汉不知道卫靖泽的秘密,也不知道他在田地里做了啥,更不知道每次给自己按摩的时候,卫靖泽都做了什么手脚,所以他还以为是因为自己心宽了,所以越活越年轻了呢!

“可不是?只是这人活在世上,哪能没几件烦心事儿?要是真事事看开了,确实是能成佛了!”

世人在红尘,就有俗事庸扰着,这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啊!

老汉说:“上了年纪,就更容易看开了吧!有烦心事儿没关系,主要还是日子有奔头,有了奔头这日子才能有滋有味,不然也没啥意思。”

众人都觉得老汉言之有理,人生在世,确实是要有一些追求,才有活下去的动力和勇气。

油菜籽花了两三天的时间就收完了,油菜籽儿拖回家,还要晒一晒,把一些杂质撇除掉,然后榨油。

榨油要找老师傅,用古法工艺,可能有些麻烦,但是炸出来的油很天然很香,许多人还是喜欢用古法榨油。

卫靖泽则赶紧开着翻土机翻地,将土地翻一遍之后,准备种玉米,这个时候种,八九月份玉米就能够收获了。

这翻土机,可能是卫靖泽家里使用率最高的机器了。

工人们一边干活一边看着卫靖泽开着翻土机作业,都觉得很有意思,这种机器在农村不多见,现在还是一般用锄头挖地,速度慢,这机器开来开去好几趟,就把土翻好了,连油菜的根啥的都能给碾碎了,看上去十分厉害啊!

翻土之后,又重新施肥,这土地虽然已经耕种了一两年,土质跟已经耕种了许久的菜地没法比,所以就要舍得施肥。

现在家里养了二十多头牛,六十多头猪,肥料上的压力倒不是特别大,等猪舍扩大了规模,猪更多了,肥料更不用操心了。

虽然要种十多亩地的玉米,卫靖泽也没觉得有多大的压力,播种的时候只需要用播种机就行了,浇水用自制的洒水小车。

洒水小车是卫靖泽和老汉一起用独轮车改的,上面放一个桶,桶有点像茶缸,下面一个可以打开的开关,上面一个盖子。

水从顶部灌进去之后,推到地里,打开开关,水就一点一点流出来了,都不需要一点一点舀着浇水的,就跟播种一样,推着独轮车走一遍就行了,省了弯腰的动作,也保护了腰。

对于祖孙两这种种地的方式,围观的群众也只能表示一个大写的服,十多亩地,别人种的话肯定是要好些天的,卫靖泽爷孙两从收油菜到玉米播种完毕,不过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速度真是令人吃惊。

今年,在卫靖泽的介绍下,村里也有些人买了机器,不过是像播种机这样的小机器,大一些的机器恐怕还没有那么大的决心去买,许多人还是喜欢跟卫靖泽家里租借,等以后习惯了机器的便利和熟悉了操作的办法之后,应该会普及开来吧!

玉米被种下之后,接下来是去榨油的事儿,这事儿还主要是老汉拿主意,因为他对这个事儿比较熟,卫靖泽就是个司机,帮着拉菜籽。

十几亩地收获了不少菜籽,估计榨油能榨出不少来,一家人吃一年是可以的,除了菜籽油,还要配合着动物油一起吃,比如猪油,这样对身体比较好。英奇师傅要求多,做不同的菜也要用不同的油。

☆、第183章 当街打

因为收的油菜籽比较多,所以卫靖泽自己开了小货车,拉着油菜籽带着老汉去找会榨油的人。

现在榨油的工坊也不是很难找,现在的人都意识到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所以乡下的菜籽油花生油之类的都开始受欢迎起来,许多人都跑到乡下特地来收购这些。

但是这些新开的油料作坊都是用的现代的设备,老汉觉得古法榨油更好,更香更醇,所以由老汉指路,去找如今仅剩的两个古法榨油的作坊。

这作坊还不近,开车要穿过小镇,然后再开几十公里才行,那么远的地方,也不知道老汉是怎么知道的。

开了快两个小时的车,才到了榨油的作坊。

这里的条件看上去确实是十分简陋,那些设备之类的看上去也十分陈旧了,是有些年头了。

这个时节作坊的生意很不错,许多人都是收了油菜籽上这儿来榨油的,据说这油料作坊的夫妻两个晚上睡得很晚,早上起得很早,就是忙活着给大家榨油。

作坊老板已经是头发花白了,而且清瘦,不过干活很灵活的样子,卫靖泽稍微看了一下,感觉这事儿确实是有需要技术又需要力气。

对方也认识老汉,还跟老汉聊了一会儿,据说油料作坊的老板年纪比老汉还要小一些,可是看上去人家比老汉要大上五六岁。

寒暄过后,将菜籽过称,然后用马克笔在装着油菜籽的袋子上写上了名字之类的信息,这样就是做了记号了,在油料作坊里放着就行了,大概三天后来取油,至于最后的渣滓,估计就直接属于油料作坊了,不过渣滓也是可以用来肥地的,是很不错的肥料。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