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异能农场主_分节阅读_351

弦歌雅意Ctrl+D 收藏本站

瞎婆子家老的老小的小,真要操持什么喜宴也不容易,到时候还得大家一起帮帮忙,把事儿办好了。

如今,村里的人都有钱了,日子有了奔头,就算是平日里有个摩擦,也不会计较那么多了,大家平日里是你帮帮我,我帮帮你,才过的舒心遂意许多的。

几天后,市一中公布了录取学生的名单,果然有伟伟的名字和学校,这样就不会出现重名的情况了。

随着市一中的成绩公布,其他的学校也陆续公布了录取情况,有些学校在录取学生之前,会对学生进行一个意见询问,确定会来本校的,才留着名额,如果说明不去的,就会排除,将名额留给后面的同学。

除了市一中这样的学校,学生们基本上不会放弃名额意外,大多数学校都会有一些学生放弃录取名额,去更好的学校读书。

这次小升初招生成绩出来之后,润泽小学表现依旧不错,比去年有所进步,当然就数量来说肯定是比以前要多的,因为学生比去年多得多,从比例上看才能够看出是不是真的有进步。

算过比例之后,就会发现,实际上也进步了一些,没有直接的数字那么明显,但是进步了是真的。

这个数据能够证明,润泽小学教学质量稳定,学生素质在不断提高,所以他们的升学考试成绩也在不断提高。

有了这个成绩打底,下半年开学的新学年,就有底气招收更多的学生了。

这次学校扩大的规模估计也就到每个年级两三个班,不会再多了,再多的话,学校硬件压力会更大,师资问题倒不是最难解决的问题了,可是学校的环境已经承受不了更多的学生了,所以每个年级三个班,已经是极限,每个班的学生控制在四十人左右,便于管理。

这个夏天,卫靖泽还真是忙的飞起,忙完了六年级孩子升学的事儿,又到了要准备开学的时候了。

除了以前的老师们,新招聘来的老师们也提前来到学校,熟悉学校环境和工作环境,这次倒不是像当初那样摸着石头过河了,有了前两年的教学经验,新来的老师们有了范本,真正开始登台执教的时候,也容易多了。

用老教师们的话说,新来的老师们,比他们幸福多了。

不过话语权肯定是比不上他们这些老的老师的。

这一年九月份的时候,果然因为润泽小学名气更大了,来报到的学生也更多了,本来还觉得一个年级一百二十名学生的名额太多了,等人真的来了才发现,一百二十还真的不多。

一般讲孩子转学到润泽小学来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因为学校教学不错,连续两年的升学考试都表现很不俗,第二个,是学校伙食好,许多孩子在这里读书之后,身体状况都有改善。

孩子们身体正值稚嫩的时候,又是生长的时期,所以对于入口的食物和环境都十分敏感,很能够从孩子的外观、体力、精力等方面表现出来,润泽小学的孩子,多是精力充沛的,做什么事儿都干劲十足。

润泽小学又秉承着玩要玩的开心,学也要学的开心的理念,所以孩子们的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等都不会被占用,反而受到了重视,能够保证孩子的全面发展。现在城里的家长不像以前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不仅是学习好,也能够有一两项特长,让孩子成长更好,那就是最好的,润泽小学的教学方式符合这些家长的想法了。

只是学生增多了,原先减免学费的规则,在本学期执行之后,就修改为年纪前多少名,获得减免学费的资格的竞争就更激烈了。

开学卫靖泽在学校里忙乱着,而赵令齐也在家里忙乱着,因为那个要了他电话的女人主动上门拜访来了。

这个女人叫吴淑雅,据说这次是带着外孙女来报名的,女儿因为有事儿没来(实际上是被她支使开了),所以她来了,而且她外孙女很喜欢音乐,所以来见见赵令齐,希望能够得到一些指点。

吴淑雅,卫靖泽应该叫吴阿姨的,确实是聪明的很,她知道赵令齐不那么好接近,所以就特地带着外孙女来了,这小女孩才上二年级,长得玉雪可爱,又伶俐活泼,虽然不懂大人们的那些事儿,可是和大人们一问一答的时候,显得颇为灵秀,很招人喜欢。

赵令齐虽然羞于见吴淑雅,可是人家小女孩也上门来了,总不好不见,所以他只好出来见一见,小女孩投了眼缘,便放下芥蒂,聊得多了一些。

“爷爷,你的琴好好看啊!”

“是吗?你可以摸摸!”赵令齐很有耐心。

小女孩果然小心翼翼的摸了摸,然后看着赵令齐笑了,赵令齐都快被可爱的笑容融化了,小女孩就是显得十分可爱。

为了给小女孩面子,赵令齐还另外弹了一首《渔樵问答》,给足了小女孩面子。

吴淑雅的笑容也越来越深,这赵令齐果然是无法抗拒纯真可爱的孩子的,他那么盼着儿子结婚生孩子,也是希望能抱孙子吧?现在有个现成的,就看你眼馋不眼馋。

不过,外孙女爱音乐,倒不是吴淑雅说谎,这小姑娘确实是喜欢得很,现在正在学钢琴,学声乐还要经历一个变声期,变数太多,所以还是会以学乐器为主。

没见过古琴的小姑娘十分兴奋,巴拉巴拉地问了不少问题,赵令齐高兴之下,还给展示了一下琵琶、二胡等其他的乐器,一老一少真是十分投机。而吴淑雅适时地说上一两句话,让气氛更加和谐。

本来报名只需要一会会就好了,毕竟小姑娘本就在这个学校就读,结果祖孙两个在卫靖泽家里逗留到了下午,卫靖泽也是在吃午饭的时候见到了真人。

看到真人,卫靖泽才觉得,老人家们没看错,确实是很配的两个人,有一种气质相同气韵相符的感觉。

两个人,一个是鳏夫,一个是寡妇,都是单身多年,独自将孩子抚养成人,境遇相似,爱好也相似,不过因为二者所从事的行业不同,造就的性格也不同,吴淑雅显然更明白润物细无声的道理,不急不虚的,一点一点的朝着赵令齐使劲,而赵令齐思想古板,让他接受黄昏恋不容易,可是现在这吴淑雅越走越近是怎么回事?他老人家完全没反应过来。

作为围观的吃瓜群众来说,卫靖泽只要静静地看着就好了,有时候给赵森阳云直播一下,告诉他,他爹这边又有什么进展。

赵森阳呢,确实是如他自己所说,虽然好奇且关心,但是一点要插手的意思都没有,随便两个老人家的意思吧!

想起赵令齐给小女孩展示自己的乐器、耐心地给她讲解各种相关知识的时候,卫靖泽想起了自己的一个想法,那就是让赵令齐做一个课外的教师,给孩子们展示一下传统乐器和传统音乐的魅力。孩子们不一定都会喜欢,但是了解了,受一下熏陶,总是没坏处的。

赵森阳一副我老子的事儿我管不了那么多的态度:“你去问他好啦,他答应我是没意见的啦!”

于是卫靖泽去问赵令齐,赵令齐却十分警惕:“你又有什么打算?”

卫靖泽觉得冤枉,他能有什么打算?

☆、第351章 上课去

“那个……赵叔你别误会,我是学校的事儿找你。”卫靖泽也想不明白,自己做了啥,让他如此警惕。

赵令齐稍微放松了一点,说:“啥事儿?”

卫靖泽讨好地笑了笑,说:“这事儿也不难,就是希望您有时间的话,给学校的孩子上一下关于这些传统乐器和音乐的赏析的课程,孩子们现在可能还不太能懂,但是给他们熏陶一下也是很好的。”

赵令齐没回答,卫靖泽只好耐心等着。

不一会儿,赵令齐说:“不用我每个星期都去上课吧?”

卫靖泽摇头:“当然不用,一个月能上一节就差不多了,当然越多越好,毕竟有六个年级的孩子,18个班级。”

赵令齐一想,就觉得有点难,让他上这个课,他当然可以,作为古典音乐的爱好者,当然希望更多的人来了解这个领域,更多的人能够来研究和发展这个领域,这样一种文化才不至于会消亡,不过赵令齐也有自己的担忧,他没什么跟孩子打交道的经验,而且他又有些洁癖,这个洁癖是体现在对音乐上的,从他自己弹琴的时候那一系列的准备工作,就能够看出来。在他心里,这种音乐不是像流行音乐那样,可以随便下到手机里,随时想听就能听的,也不是想弹就能弹的。

所以赵令齐就纠结了,孩子们年幼,从小培养这个兴趣确实是好事,可是他又担心孩子们没什么耐心,自己在上面讲,他们在下面讲,自己会心情不好,后面可能就不愿意去了。

于是赵令齐说:“我没什么教小孩子的经验,这个任务对我来说有点难啊。”

卫靖泽干脆在他身边坐下,说:“您说说难在哪儿?我们想办法解决就是。”

赵令齐将自己心里担心的事儿说了出来。

卫靖泽想了想,觉得也是一个问题,有些人能够欣赏,但是也有许多人不喜欢,相对于如今的流行音乐,赵令齐这种慢慢腾腾的传统音乐确实是要乏味一些。

想了一圈,卫靖泽说:“那咱们这样吧,先试着在学校讲讲课,组织孩子们去听一下,如果对这个有意思的,后面可以继续去听您的课,没什么兴趣的,就不用去了,免得他们坐在那里不痛快,也打扰了您上课。”

赵令齐说:“如果是这样,先试着上一下也是可以的。”

卫靖泽也没想着赵令齐能够立马答应说能固定上课之类的,孩子们的情况是如何的还没确定。

赵令齐还玩笑说:“希望别到最后,连愿意来上课的孩子都没有了。”

卫靖泽说:“那可能性不大,几百个孩子,怎么也会有几个感兴趣的吧?”

赵令齐反而不那么乐观:“那不好说。”

跟赵令齐确定了他能上课之后,卫靖泽也赶紧去学校安排,主要是跟音乐老师们商量一下,音乐鉴赏的事儿,主要由音乐老师去安排,后期如何上课,也可以让音乐老师跟赵令齐商量着干。

有些音乐老师还觉得为难:“校长,我们每个学期也有教学任务的,这样的话,时间有点不够了啊,您要是早点说出来,我们时间也就好安排多了。”

这不是老师们非要说卫靖泽怎么样,事实也是如此,每个老师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如何,都是规定好了的,老师们按照要求,会制定好教学计划,卫靖泽这个确实是有些打乱她们的计划了。

卫靖泽也只能道歉,这是他思虑不周,应该在暑假的时候就把这个事情处理好的,只是暑假的时候,事情太多,太繁杂,一下子也没想起来,只是看到吴淑雅带着孙女跟赵令齐聊音乐的时候,才突然把这个想法捡起来的。

对于这样的事情,卫靖泽确实是感觉十分抱歉。

老师们无奈之后,还是要好好安排,卫靖泽的出发点是好的,学校方面也同意了这个事情。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