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名媛再嫁_分节阅读_150

夏听音Ctrl+D 收藏本站

  *******

  从宝珠家出来,几个人挤在一辆车里。

  乾启开车,开出好远都没有说话,赵新以为他心里难过,说道:“小启呀,我问你个事,如果你知道宝珠……”

  车忽然一停,乾启抓住方向盘,如被人点穴似的看着前方,另外四个人都跟着看去,没发现什么异常,又都看去乾启。

  结果那人,忽然趴在方向盘上笑了起来。

  大家都被笑得莫名其妙,“你们说他这是怎么了?”赵新问后面的,“什么事儿这么高兴,今天要分开,不是应该很伤感才对吗?”

  向诚摇头:“谁能猜中他俩的事。”

  乾启终于抬起脸来,一脸的笑意,他枕在扶着方向盘的手上说:“我就是终于想通了,终于想明白刚刚宝珠给我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他刚刚一直纳闷,为什么宝珠会忽然说起那笔钱的事情,原本心里还堵堵的,现在猛然明白了:她收那个人情,甚至包括用荣耀钧找的地方,都是因为自己在,现在俩人有了变数,自己不能常陪她出入平安坊,所以她就立刻把那店转租……而且,大概她都不准备再和荣耀钧打交道了,所以才会说出刚才的话。

  “这个……”心思九曲十八弯的人,他实在不知说什么好。

  肩膀一重,是赵新搭上了他的肩头,“说吧……你看不到大家都在看着你吗?”

  乾启当然不能把上面的猜测说出来,那牵扯宝珠,他说:“没有,宝珠说让我和她学画。”

  “学画?”薛利说:“怎么她还会画画?”

  乾启从倒后镜看着他,“画得可好了。”

  薛利说:“那可真是不容易,字已经写的很好。”

  向诚却说:“你刚就高兴这个?不过也确实应该高兴,她那样的性子,能想到这个办法,说出这种话也难为她了。”

  赵新扭过去问:“为什么?”

  周达插嘴道:“那还用说,先不说以后俩人能聊的话题能越来越多,这样两人就有了牵绊,不至于断了联系,甚至任何时候,小启有疑问都可以找她,还有什么办法比这种更好的吗?

  车又是一停,乾启猛然转过身来,盯着他们,“次奥,我真觉得情商智商要是稍低一点,根本没办法和宝珠做朋友。”

  赵新凑过来说:“这我同意。”

  乾启一把推开他,“我说的就是你!”

  

  第111章

  

  传菜的服务生跟在穿红旗袍的服务员身后,包间的门被推开。

  里面的几个人立刻停了说话,服务员侧在门边让传菜的服务生先进,上了菜,她们轻手轻脚的退出去。

  门一关上,屋里的几个男子继续说话。

  乾启用夹着香烟的右手,把桌上的一张支票挪了下,对着旁边的男子说,“这钱当我注资你那公司。”

  旁边的男子,也是二十四五岁的样子,正是昨天乾启问起过的刘响,他看了向诚一眼,拿过支票一看,吓一跳,“两亿?!”

  向诚笑起来,对着乾启说:“他那公司当时的注册资产才一千万。”

  乾启弹了下烟灰说:“我知道。”这钱不是让刘响立刻拿来扩充公司的,“先放你账上,你当帮我个忙,要是有需要,我会通知你。”

  向诚靠近薛利,“他这是在以防万一吗?”

  薛利低头看着手机,“当然,谁知道那边会不会使坏,这样挺好,如果那边再要生事,到时候让刘响在生意上折腾折腾,精力有限,到时候看他顾哪一头。”

  向诚转身对旁边的刘响说:“你和贾华源的公司是竞争关系吧?”

  刘响说:“同行自然是,不过他的公司比我的大。”向诚笑着点了下乾启,“那会成为过去式的。”

  乾启轻笑没说话,也拿出手机看,薛利靠近他,“应该已经下飞机了,剩下这段路,应该他们会坐出租车。”

  乾启盯着薛利的电话看了一会,薛利电话的屏幕比他大,能清晰看到地名,刚过一个叫牛屯村的地方,他问道:“你说这会不会到时候没讯号什么的?”

  讯号在手机上,一点看不出是不是在移动中,看着地图上那纵横交错的街道,乾启恨不能可以顺着虚拟的网络降落在那一个小红点上。

  小红点幻化成实物,平面的街道图,换成现实的街景,就会发现,是一辆出租车,挤在农村的土路上。

  下过春雨,这种没有铺设柏油的路面,都变成了泥坑。

  宝珠坐在后座,她贴在玻璃上,轮胎一圈圈打滑,泥飞溅的成米高,一部分甩到路边,一部分反甩在玻璃上。

  司机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对着副驾驶的赵老三说:“这不行,我去找人来推一把。”

  “你能找啥人?”赵老三问她,都是说河南话。

  司机大姐说:“俺家在隔壁村,能找来人帮忙。”说完,下车去了。

  宝珠这才敢打开车门,一看,泥水都快淹到车旁了,她合上车门说:“这地方都是这样的路吗?”

  赵老三说:“正常。”又怕宝珠嫌弃这地方,说道:“说起来咱河南,在古玩界的地位那也是举足轻重。你说要出来看看……为什么我要先带你来这,你要知道,咱们现在所在的洛阳,汝窑,钧窑,两大宋瓷,古瓷器,唐三彩,这里造假全都一流。”

  宝珠脑筋一转,看向他,“……唐三彩呀。”

  赵老三顿时老脸一红,当初他们认识的时候,他说过有一个唐三彩要借给宝珠。

  坦言道:“大姑娘你别见怪,你也知道咱们这行,见人只说三分话。”

  宝珠示意无碍,“没关系,你继续说。”

  赵老三转过身子继续道:“其实是你不知道这场事儿,那时候你年纪小,在九四年的时候,京城古玩市场上,出了一件大事儿……”

  “有个故宫博物院的专家,在古玩市场的地摊上看到一个北魏时期的陶俑,正好当年我们这边儿,北魏时期有个墓穴被盗,然后专家就认为那个陶俑就是从这墓穴出去的国家珍贵文物,那可不得了!”他一拍大腿,“当时国家博物馆,拨出专款,在市场上抢救性收购,故宫博物院一看,生怕迟了,也赶紧冲上去抢救国家文物……民间的也生怕迟了,全都来抢呀!你知道怎么样?”他看向宝珠。

  宝珠被逗的笑死了,摇头说:“不知道。”

  赵老三说:“结果那是越收购越多,抢都抢不完,专家才觉出问题。最后没办法把警察叫来了,你说说……”他抖着手,“咱古玩市场捡漏打眼各凭本事吃饭,这把警察都叫来了算怎么回事?”

  宝珠忍着笑说:“那确实没面子了些。”

  赵老三狠狠又一拍大腿,“没面子的还在后头,结果他们一路追到俺们这儿孟津县南石山村,警察一下傻眼了!——那满村都是陶俑,唐三彩。”他的口气骄傲,好像自己老乡坑了专家是与有荣焉的事情。

  宝珠听得津津有味。

  赵老三继续讲:“做这北魏陶俑的人姓高,他从八十年代就开始琢磨这个,做的唐三彩,那真的真假莫辨,于是当时警察就犯愁了,抓人吧,人家做这唐三彩的人,是当工艺品卖的。不抓吧,国家博物馆和故宫的专家可打脸了!”

  宝珠大笑起来,“这也算扬眉吐气。”

  赵老三也笑,脸上的皱纹也有了种年轻的光彩,看样子出来“春游”他也很高兴,他继续说,“那一次,中国国家博物馆一共买了三次,花了八十多万,故宫博物院买了两次花了十万,钱不多,但是丢人,也说明,咱河南这高仿技术,已经可以打垮故宫专家了是不是?”

  宝珠说,“那么那天,你想借给我的唐三彩也是这么来的吗?”

  赵老三说:“你莫怪。”

  宝珠抬手止住他:“换了我也一样会这样做。交朋友当然要试探着一步一步来。”

  赵老三也就喜欢她这股子明白劲儿。

  宝珠继续问道:“那个做陶俑的人现在呢?”

  赵老三说:“人家现在顿悟了,觉得唐三彩那是唐人做的,就算自己仿的再真也是假货,所以人家现在都打自己的款式写自己的名字。做真正的高仿。”

  • 背景:                 
  • 字号: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