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娇娥锦绣_分节阅读_83

黑线Ctrl+D 收藏本站

娇娥想到赵义说的那些话,阿父也是承认林天不错,但也并未打算将她许配给大表哥,心中更加黯然。

洛嬷嬷见状,又道:“林家从前没有出过什么大人物,难道能在林天这一代有所变化不成?就算有那一日,等到林天升了千石高官,只怕你也年老色衰管不住他了。为何不现在选能够护得住你的高官嫁了?对自家的父兄也有好处。”

娇娥觉得辩无可辨,浑身无力,她突然想起什么,问:“嬷嬷可是知道些什么?”

洛嬷嬷也不瞒她,道:“廷尉夫人近日频频约你阿母去廷尉府做客,这你是知道的。你阿母原以为是绣图的事,结果上次去了,两人只是闲聊,倒是话里话外问了许多你家的事。于夫人又说要下次还要带上你一同前去,你阿母揣测着,于家的小郎君快三十岁了,还没有娶妻,于夫人怕是瞧上你了。”

“我母亲……”,娇娥被这个消息惊的说不出话来。

“你阿母自然是有些高兴又有些忐忑,有些拿不定主意,怕你吃苦……你这般聪慧,又有我教你,你怎么会受苦?”

娇娥想起八月节,于夫人命人送来一筐新挖的藕,一筐红枣,还有两份鲤鱼脍,据说是难得的好物。

当时阿母和阿父的脸上神色均有些怪异,自个只想着和大表哥去哪里玩耍,竟没多想。

难道于夫人上次在丞相夫人寿宴上便瞧着自己了?

“廷尉大人我也曾经见过,几任皇帝都推崇他的德行。于大人家在东海郡,他的父亲于公断案公正,东海郡的人给于公建了“于公祠”,这样的积善之家,儿孙必要发达。于廷尉受到皇帝的推崇和重用,只怕将来能够做到万石的丞相,于永眼下也是秩俸千石的中郎将,这是一门多好的亲事。”

“你上次在丞相夫人的寿宴上也是见了于夫人的,一副好相貌,于永也是长相风姿极佳……”

“我才不嫁那个老男人,做我的父亲都足够了。”,娇娥忿忿地道。

  ☆、第73章 大劫

洛嬷嬷淡淡笑了笑,小娘子们为了个“情”字总是不撞南墙不回头,等到后悔时已经没有力气和机会回头了,这样的事情她见多了。

门外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却又停住。

娇娥又道:“嬷嬷,阿母和阿父不会想着用女儿换个好前程,于廷尉若真有做丞相的本事,又怎么会看上秩俸六百石丞相属官的女儿。这样好的积善人家为何不在高官显族中寻找儿媳,与那些高官显族家的女儿们相比,娇娥除了这容貌还有什么?莫非是要娇娥做妾侍,娇娥死也不会做人家家里的妾侍的。”

听到这里,洛嬷嬷脸上反而轻松了许多,笑着道:“还有呢?”

娇娥横下心来,索性大声道:“外面都在传于廷尉家的小郎君要尚主,他们将我扯进去做什么?莫非是要拿我做挡箭牌么?”

“你倒是个明理的,比你阿母强。”,洛嬷嬷大声道:“还在外面站着做什么?你们母女两个……真正是……一样让人心烦。”

林氏脸红红地推门进来,瞧着一样脸红扑扑的娇娥,顾不上其他,惊奇地道:“娥儿,你什么时候和天哥这孩子……你可是真心……你父亲怎么会答应?”

娇娥的十指绞在一处,声音里夹着哭音,她没有想到她和林天的事这么快就曝光在母亲面前,“阿母,我……喜欢大表哥,大表哥和我一样的心思。”

“天哥确实是个好的……只是……”

“若是那于家真心求娶,或者是其他官家子弟来求娶你做大妇呢?”,林氏虽然觉得天哥确实很好,但赵义必然难以答应,昨晚上还在说想让玉棠嫁给林天呢。

就算赵家同意了,林家呢?王氏和玉瑶并不喜欢娇娥,这样的阿姑和小姑太难缠了。

“你舅母一向不喜欢我,只怕她都不会同意你两……”,不受翁姑喜欢的儿媳太难做了,当年嫁给赵义,日子真是难熬。

林氏不等娇娥回答,一步上前,搂住女儿道:“我的娥儿这般好,就算是嫁给皇帝也足够了,娥儿,你可真的要想好。女人这一生,若是选错了夫君……纵然日后能够改嫁,也是难过。”

洛嬷嬷听着林氏语无伦次的絮叨,在一旁无奈地闭闭眼,林氏的日子还过得糊涂,怎么指望她给娇娥领路,正想发话,阿里匆匆冲了进来,道:“夫人,不好了,大郎君怕是出事了。”

“怎么会?”,林氏和娇娥一脸惊诧,急匆匆赶到正屋,见赵义也是脸色惊惶,屋内有两个穿着博士官弟子袍服的年轻男子,林氏和娇娥也顾不上避讳,连忙问:“大人,究竟发生了何事?”

赵兴在家里过八月节时,林氏想起去焦方士那里曾经为大郎卜过一卦,焦方士解说为兴哥有劫,化解之法为重阳节前后二十余日,不得外出。若是不得已,不得去人多的地方,不能见家人之外的女子。过了这劫,所求能成。

林氏再三要求兴哥八月节后便告假在家中呆着,等十月再回太学上课,兴哥听了也只能信其有。

但太学将会选任新祭酒,身为博士官弟子,应先见过新祭酒,再告假比较好。

赵义听了也觉得兴哥说的甚是,而且八月节是八月元日,重阳节为九月九日,中间还有一段日子,焦方士一向算的及准,这一次也不会错。赵义便同意大郎八月节后回太学,见过新任祭酒,到八月中旬再告假回家避劫。

娇娥和林天等人贪图热闹,早早便出去游玩了,赵兴不愿意出去乱挤,便说一直在太学里读书,想多陪着父母说说话。娇娥等人走了没有多久,赵兴的几个同学们却寻了来,相约一同出去看热闹,赵兴推拒不得,便跟着去了。

赵义以为儿子看了热闹直接回了太学,却没有料到这几个同学和赵兴走散。八月节到处都是人,人挤人、人推人,好不容易挤出人群,回了太学,只不见了赵兴,谁会想到一个大郎君会出什么事,同学们都以为赵兴回了家。

昨日,皇帝突然下了旨意,升任严彭祖为祭酒。新祭酒严彭祖是个出了名的治学严谨之人,一上任,他性格中方正的一面便凸显出来,要求清点博士官弟子,挨个见面,考查学问。

这一点名,大家才发现赵兴不在,既没有请假,也未托人请假。

这件事可大可小,严祭酒打算杀一儆百,整顿太学学风。

赵家、林家和严家之间发生了这么多的事,严彭祖自然知道赵兴是何人。他昨日在朝会上才知道哥哥严延年要去西域,却又被京兆尹府擒获为难,忙托了西域特使冯大人将哥哥保了出来。

严彭祖本以为哥哥会老实在家中呆着反省,等着阿母来长安城。没料到哥哥瞒着自己,想尽办法翻身,又被京兆尹如此刁难。

两人毕竟是一母同胞,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哥哥被人欺辱。严母拉扯大五个儿子,很是不易,严延年是老大,对底下的弟弟们付出很多,自古又有长兄如父的说法。

严彭祖的秩俸并不高,只有六百石,博士官是清贵的官衔,并没有多少油水,他一咬牙卖了马匹和宝剑,换了去西域要用的货物,赶着牛车送到了严延年家中。

“弟弟,我的事你就别管了,只记得在阿母面前多为我美言几句,让她老人家放心。我从西域回来,再叫这帮人好看。”,严延年见弟弟连身上的佩剑都没有了,赌咒发誓要将吃过的苦都千百倍的还回去,叫弟弟不要担心。

“大兄,我只望你发挥所长,好好为朝廷效力,别陷入私怨之中了。”

“那里是我陷入私怨,明明是他们不肯放过我,想要我死。”,严延年激烈地辩驳道。

老实人还有三分泥性子,严彭祖见哥哥一家受苦,便有些迁怒,这下有了机会,立即当众要求赵兴今日内必须返回太学,说明原因,否则立即取消博士官弟子资格。

赵兴是赵家的希望,将赵兴折了,便是将赵家折了。严彭祖的心中发了狠,好好的博士官弟子不遵守太学的规矩,认真治学,赵兴是自作孽不可活,这样的人选上了官,也不会认真对待政务,他这样做没有错。

和赵兴交好的两名博士官弟子连忙请求亲自去一趟赵家,将严祭酒的话带到,严祭酒同意了,两人到了赵家,两边一对,这才发现赵兴失踪两日了。

娇娥本就是个有心病的,听了这话,直直往后倒去,幸好阿里在一旁,连忙将她扶住。娇娥混混沌沌之间,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大哥又不在了,又不在了。

两名博士官弟子面上显出不忍之色,这般娇滴滴的小娘子那里能够受的了这些,心头又涌上了自责,赵兴又究竟去了那里?若是他们当时多留点心,也不会到现在才知道赵兴不见了。

洛嬷嬷和阿桂也赶了来,见娇娥如此,连忙接过,用指甲深深地掐人了人中,这一痛,将娇娥惊醒,她挣扎着道:“大表哥,大表哥……哥哥……”。

一屋子乱了心神的人这才想起去京兆尹府报案,赵义强撑着对两位博士官弟子道谢,谢谢他们来家报信,并请他们回去向新祭酒说明情况。

林天接着信的时候,正跟在决曹椽史的身后,将记载历年的案件的竹简清理出来,准备登记造册,以备赵广汉不时询问。

知道表哥不见了,询问完相关情况,林天的第一反应是:报复,但随后又摇了摇头,自我否决了这个猜测。

最有动机做这件事的是严家,但是严家的严汤病倒在床上养伤,严家的三个女子只会窝内斗,严延年当时还在京兆尹府的小黑屋呆着。

苗公手下的那帮盗贼也在八月节的晚上清理的干干净净,按道理长安城的治安应当更加稳定才是。

可表哥就这么平白无故地消失了。

赵广汉大怒,拍着案几道:“这里面究竟有何隐情,我才上报天子,说长安城的盗贼被肃清了,结果就发生了这样的案件,一个大活人,博士官弟子,丞相属官的儿子就这么消失不见了。”

姜还是老的辣,赵广汉立即想到了刚刚投诚的苗公,问他是否知道赵兴的下落。

  ☆、第74章 归家

苗公被赵广汉任命为长安丞,主要辖区为东区,那里鱼龙混杂,各派势力并存,好在苗公的身份特殊,这个位置对于他来说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屁股决定脑袋,做贼时,苗公将赵广汉视为洪水猛兽,做长安丞便只有“敬仰”二字了。苗公面对上官的垂询,自然要努力表现,但赵兴这事真不是他的人做的,也没有一点线索可挖。

几日过去了,还是没有什么音信,赵广汉动用了长安城的里令,将赵兴八月节那日路过的各个地点都搜罗了一遍,还是什么都没有。

  • 背景:                 
  • 字号:   默认